《紐約時報》15 日刊登記者在不丹的采訪報道稱,中印目前在洞朗的對峙已持續兩個月,雙方都在前線有更多軍事部署。" 印度稱其阻止中國在洞朗地區修路是代表不丹的利益,但在不丹,並沒有人為此感動。相反,更多不丹人認為,印度的‘保護主義懷抱’已令人窒息。"
該報道稱,幾十年來,不丹選擇接受印度的保護,但最近的對峙在不丹引發反感。很多人懷疑印度此舉意在阻止不丹與中國建交,進而失去不丹這個戰略緩沖區。在對峙事件中強烈批評印度的不丹工商業協會主席 Wangcha Sangey 說," 不丹有完全的主權,這是事情的關鍵 "," 我們有權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有權和外國建立外交關系 "。
不丹小村莊 Haa 裡有印度駐軍。
《紐約時報》稱," 從表面上看,洞朗是中國和不丹的爭議地區 ",但這一地區的戰略重要性在於,這是被印度稱為 " 雞脖子 "、常年擔心會被中國控制的地帶。" 印度 6 月 16 日派兵越過邊界進入洞朗阻止中國修路,它看似並不是應不丹的要求這麼做的。"
報道稱,在離中印對峙地點不遠的不丹小村莊 Haa,有村民說,他的一名親戚在放牛時曾遇見正在挖壕溝的中國士兵,但在那之後,政府關閉瞭通往對峙地點的道路。受此影響,不丹和中國西藏邊境的非正式邊貿市場也被關閉,這是不丹邊境民眾的重要謀生方式,許多人不得不另謀生計。
印度軍官看著工人修復不丹邊界地區的一條路。
《紐約時報》稱,不丹總理和外交部都拒絕對中印對峙發表評論,官員們都保持沉默。不丹軍方目前沒有介入這場爭端,不丹政府電視臺甚至私營媒體也按照政府引導,幾乎不報道這一事件。" 但接受采訪的大部分不丹人,對印度的行為表達瞭更多擔憂,多於對中國。有人擔心,印度的行為可能導致一種後果——破壞不丹和中國多年的邊界談判努力,阻止雙方更緊密的經濟聯系。" 報道稱,中國和不丹之前的邊界談判幾乎已經達成一致,但尚未簽訂最終協議。
報道稱,建國幾十年來,不丹人對被中國吞並的恐懼已經消失。2012 年,時任不丹總理在巴西的 G20 會議上和中國領導人舉行瞭會談。之後不久,印度就切斷瞭對不丹的食用油和煤油援助,這被廣泛認為是報復。接下來的大選中,執政黨輸掉瞭選舉。
印度工人被國傢軍隊雇傭來改善不丹的路網。
《紐約時報》稱,不丹希望與中國建立密切關系的一部分原因是經濟利益,除瞭穿梭貿易,旅遊業是不丹最大的產業之一。印度人可免簽進入不丹,但中國人去不丹旅遊須每天最低消費 250 美元。即便如此,去年首次,來自中國的遊客人數超過瞭任何國傢,除瞭印度。2008 年,中國香港明星梁朝偉和劉嘉玲在不丹舉行婚禮後,中國人對不丹的興趣陡增。3 年後,不丹國王大婚,也在中國引發巨大關註。
在不丹經營旅行社生意的 Pema Tashi 抱怨,中國和不丹沒有直飛航班。他懷疑,印度的舉動就是為瞭破壞兩國建交,不讓直飛航班開通。他說," 我們已經盡力保護大哥(印度)的利益,但他們依然覺得,如果我們和中國親近,就不會那麼依賴他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