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 23 個新物種 中科院海洋所科技專項收獲豐碩

07-15

齊魯網7 月 14 日訊(記者 田進)

7 月 13 日,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召開中國科學院戰略性海洋先導科技專項工作推進會,梳理集成瞭專項啟動以來取得的重大成果,交流研討瞭下一步重點工作。

2013 年 10 月,中國科學院 " 熱帶西太平洋海洋系統物質能量交換及其影響 " 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啟動以來,面向國傢重大戰略需求和國際海洋科技前沿,以熱帶西太平洋及其鄰近海域海洋系統為主要研究對象,從 " 海洋系統 " 的視角開展綜合性協同調查與研究,取得一系列突破性、原創性成果,為建設 " 海洋強國 " 提供瞭強有力地科技支撐。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依托 " 科學 " 號,率先構建瞭國際一流的深遠海綜合探測與研究平臺,國內首次建立瞭宏觀與微觀、走航與定點、梯度與原位相結合的探測技術體系,具備立體同步精準開展深海地形地貌、海底環境、水體環境的綜合探測和樣品采集的能力,深海近海底地形探測分辨率達到厘米級,實現瞭 " 室內模擬實驗→海洋移動實驗室→深海原位實驗室 " 的跨越。

項目組圍繞西太平洋 " 海洋系統 " 開展綜合性協同調查與研究,聚焦冷泉 - 熱液 - 海山等深海極端環境重大科學問題,取得瞭深遠海環境和資源的新認知和新發現。通過 " 發現 " 號深海纜控潛器,獲得大量深海極端環境高精度綜合環境信息、地質和生物樣品,並成功開展深海貝類等大型生物的現場實驗。目前,采集深海大型生物樣品 3000 餘號,發現 1 個新科、3 個新屬、23 個新種;采集深海地質樣品近 3 噸,綜合調查達 421 個站位。在國際上率先開展熱液噴口流體溫度梯度原位探測,在馬努斯熱液區探明 20 餘個熱液噴口,使用自主研發的深海熱液噴口流體溫度梯度儀和拉曼光譜儀獲得瞭熱液噴口周圍溫度梯度分佈和物質組成數據。

Nature 雜志曾兩次刊文報道,中國已經完全具備開展深海研究的能力;中國的深海大洋研究是 600 年前鄭和下西洋之後的又一個創舉。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