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差生”爸爸的檢討書,戳中瞭無數父母的痛點

11-09

在以往的推送裡,小編總是給大傢介紹 " 別人傢的孩子 ",以及站在他們背後,滿腹教育經驗的傢長們。

然而一個班級裡有成績優異的孩子,也會有相應的 " 差生 "。有的孩子,不論傢長怎麼耐心地教,全心全意地付出,也隻能在做作業時,抬起迷茫的眼神望著傢長,讓多少傢長既心累又心疼。

最近,小編在網上看到瞭一封來自 " 差生 " 傢長的 " 檢討書 ",盡管不知道這位傢長姓氏名誰,來自何處。但我想,應該會有不少傢長,會在信中看到自己的影子 ……

網絡配圖

在這位父親眼裡,自己的兒子是個標準 " 差生 " ——做作業磨磨蹭蹭,長時間愣神,常常耗到十到十一點 …… 因此,呵斥甚至一頓打罵在所難免。然而,打罵之後往往伴隨著後悔。

因為本身從事教育工作,這位爸爸一直對自己的教育方式進行反思,並在一場傢長會上對自己做瞭一番 " 檢討 ",結果戳中瞭許多父母的痛點——

各位朋友,大傢好!

今天幾位傢長朋友一定是代表不同的層次,我大概是代表那些比較落後,但正在進步的孩子傢長講幾句話,所以我的講話的前半部分可能更像檢討。

我和孩子的媽媽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也付出很多,但這不是個愉快的過程。

我是個教育工作者,有滿腦子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論,所以開始我力圖對孩子的學習不幹預,抱定多觀察、多鼓勵、多引導的原則,堅持不在外邊報班,相信自己的教育,結果呢,我看到孩子的磨磨蹭蹭,經常大腦像斷瞭線一樣,長時間愣神,作業常常耗到十到十一點。

於是,終於放棄原來的理念,開始陪學、輔導,從那以後,傢裡就充斥著呵斥、不滿和哭泣。

我不能接受這樣一個事實,做老師的都知道,不怕你笨,就怕你缺意志力,不怕你學不會,就怕你沒有一個緊湊、自我管理的好習慣。

失敗的情緒容易轉化為易躁,黔驢技窮的我也打孩子,有時下手很重。

每當打過孩子,尤其下手比較狠的時候,心情壞到極點,看到孩子蜷縮在角落,十分無助,默默哭泣,看到這個平時那麼漂亮可愛的孩子,而他無論在體力和智力都遠遠不能和我對抗,僅僅因為學習,就要承受心理和肉體的摧殘,而這個他是我的寶貝,自己的唯一,此時憐惜、悔恨、心疼、難以明說。

直到現在,每當回想當年,看自己當年寫的文章,還是感覺很對不起孩子,我的孩子也常看我的文章,他知道爸爸的後悔是真的。

我對得起他的就是爸爸的堅持,永不放棄的堅韌。

(網絡圖)

而在演講的後半部分,這位爸爸根據親身經歷,提出的幾個教育觀點,引起很多傢長的沉思——

1、接受我們的孩子的現在,無論怎麼樣的現在和將來,但你總要按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

不是優秀的父母就一定有優秀的孩子,就像平常的父母也一樣可能有與眾不同的孩子,要不這個人類社會也太不公平瞭,這個社會的結構也太不穩定瞭。

不是所有的好習慣都是父母給的,要不為什麼同一父母的孩子也可能有天壤之別。

也不是所有的壞毛病都是因為父母教育不當,我的經歷就是一個例證。

老天爺給瞭你什麼你隻能有什麼,抱怨一生,你就痛苦一生。

有遺傳就會有變異,一切可能的現在都在上帝能夠忍受的正常范圍內,我們隻能接受,但,既然這是我們的孩子,我們把他帶到這個世界,我們就隻能最愛他(她),給他你能夠給他的最好的教育。

2、別把可能的幸福相互折磨成痛苦。

也許有這樣兩種情況都可能是幸福。

如果你的孩子聰明、漂亮、有好習慣、善於自我控制,學習從不讓你操心,老師誇你教子有方,你自己也覺得很有成就,你的確很幸福。

但也可能有另外的情況:

記得我讀書的時候,我的同伴隻能在本村讀初中,全村隻有我一人考到縣裡的中學,我的父親驕傲死瞭,可是,隻有我的媽媽感覺到瞭她可能的不幸福。當我每周背上煎餅要離開傢的時候,她都那樣的不舍,撫著我的背說,孩子你學習好,有出息,將來可是要在天邊工作,媽見你的時候就少瞭。

媽媽的這句話不幸一語成讖,媽媽去世的時候,我們沒有在她的身邊,這不是一種詛咒,這是一種可能。

如果你的孩子沒有這麼優秀,你要教育,你要反復教育,你要耳鬢廝磨,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時間多,說的話多,我認為所有的天倫就在於在一起,這不是幸福麼?孩子成人之後,彼此親近的機會就少瞭,在他未成年的時候,比對別人多一點的時間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也許就是幸福,千萬別像我先前那樣,讓呵斥和哭泣成為主流聲音,把可能的幸福變成彼此的折磨。

世界上隻有最親近的人,能給最親近的人傷害,而且長久。

3、每個孩子都不一樣,我說的是各個方面,孩子做不到有時候不是態度,是能力。

沒有誰因為孩子身高比不上別人,天天打孩子;沒有誰因為孩子跑不過劉翔,天天罵孩子,因為外表的差異看得見。我們承認,升學率與這些無關,學校也不因為這個歧視孩子。但偏偏因為學習你咽不下這口氣,你不肯放過你的孩子,你又何苦呢 ?

看不見的差異也是存在的,要不我們怎麼沒成瞭愛因斯坦呢?為孩子的未來努力是應該的,別為孩子的未來太擔心,大樹可以參天,小草也能成綠。為什麼會丟三落四?為什麼這樣磨蹭?為什麼就是記不住?說瞭千百遍,打瞭好幾場,他還是他,怎麼就是不聽呢?

傢長朋友們,孩子出現瞭問題,很可能不是因為態度,就像長不高、跑不快一樣,我們隻有幫助他進行時間管理,和他一起進行學習生活規劃,用表格、用小結幫他,而沒有辦法怪他。

(網絡圖)

4、問題不要定性,解決事情;道理不要多講,孩子需要具體幫助;不要空談方法,一切技巧都在於做一個個具體的事情,做具體的題目的過程和積累中。

這一點,其實大傢都知道,孩子已經知道太多,並不是他不認可這些道理,隻是他做不到,道理已經沒有震撼和說服力,隻能轉化為反感,其實他們需要具體的幫助,就像我前邊做的那樣。

我特別想說一句,孩子們報的輔導班,有沒有效,是不是要想想,我是覺得如果他在學校聽不進去,他能在外邊聽進去嗎?而且,一周一次,間隔太長,內容自成體系,跟學校老師的內容不一致,得不到鞏固,不如把每天的作業處理好,這跟老師的教學同步,而且相互鞏固,一個大學生就可能做到。

當然,沒有任何一個方法適應所有的孩子。

5、教育立竿見影是神話,我寧願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對孩子的教育和幫助,我做好瞭進展緩慢的準備,做好瞭一直不見效的準備,沒有辦法,就是因為他是我的孩子。

當父親越久,當老師越久,越覺得教育我幾乎沒有入門,這根本就不是謙虛,真是這樣。

盡管我準備好瞭堅持,但我依然不知道什麼時候見效,也許我努力的時候見不到效,也許某一時刻我沒有準備的時候孩子忽然成長,即使他成長瞭,我也不能貪天之功,感覺是自己的成功,影響生命的因素有多少,誰能說得清呢 ?

但,我要堅持,就像人的身高一樣發育有早晚,說不定智商、情商也如此,我寧願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對老人,我們常說,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那是遺憾。

對孩子,如果我輕言放棄,那麼萬一將來孩子的人生不如意,我會內疚和後悔,在他最需要的時候,我沒有幫助他。

來源:錢江晚報記者 沈蒙和整合自網絡,通訊員 王毅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