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在車間寫代碼的小夥子火瞭。
據瞭解,這個小夥是阿裡雲的一名普通算法工程師,名叫光鹽。記者見到光鹽時,瘦瘦黑黑的他剛從杭州下沙一傢橡膠廠回來,近 40 度的室外高溫,一臉汗水,身上還帶著一股濃濃的橡膠焦糊味。
" 鋼鐵廠的車間很高很大,你就想象成前面那棟 50 米高的寫字樓。"
" 汽車的工廠,管理最嚴,手機攝像頭是要貼住的。"
" 快消品的流水線,10 米長,卻可以完成一瓶洗發水從空瓶到打包完畢的完整過程。"
盡管是互聯網公司的一名程序員,光鹽卻已經帶著團隊陸續跑瞭三十多傢工廠的車間,光伏、橡膠、風電……現在他甚至能對各個車間的不同風格侃侃而談。
實在的變化從一年前開始。越來越多的制造企業開始與光鹽所在的團隊接觸,他們的困擾都驚人地一致:兩化融合讓企業擁有瞭數據,但沒有發揮真正價值的數據卻又成瞭桎梏。
" 我們對制造業的基本知識不瞭解,客戶又都有非常豐富的技術積累,他們希望通過數據算法實現數據化控制、升級生產線或者預測設備故障。我們必須走到工廠裡去,向師傅學習。" 光鹽說。
在這些完全不同的工廠車間,光鹽像車間師傅一樣,在設備之間轉悠。他還喜歡 " 打聽 ",看完瞭導輪師傅裝導輪,還要湊上前問:" 這個有技巧嗎?流程是什麼?你們這裡誰裝的最好?你裝瞭多少年?"
隔行如隔山,在最初的一段時間裡,光鹽幾乎從辦公桌前消失瞭,整個人都泡在車間裡。以去蘇州的一傢光伏切片廠為例,他在最初的兩三個月裡,一周往往有三天在杭州和蘇州間打來回,早上 5 點半起床、晚上 11 點才到傢。" 這一年來,我的報銷車票估計有 3 萬塊。我現在最熟悉的就是各個工業園。"
一次去上海郊區的鋼鐵廠,走出地鐵,光鹽發現四周竟然是一片大荒野。客戶的公司離地鐵站還有很遠,隻好步行,結果路過一片沒有人的村莊,窗戶是破的,卻有很多狗。" 如果我是一個女生,我是絕對不敢再走過去瞭。" 光鹽說的還心有餘悸。
往車間一趟趟跑慢慢有瞭成果。
蘇州一傢全球知名的光伏切片廠提升瞭 1% 的良品率,相當於每年能節省上億的生產成本。半年後,杭州這傢出口世界的橡膠廠的良品率也提高瞭 3%-5%。
今年 4 月的雲棲大會上,阿裡雲總裁胡曉明發佈瞭 ET 工業大腦,要讓工業生產線上的鋼鐵軀體擁有智能大腦。
" 大傢都覺得人工智能如何高大上。但在我們看來,再高大上的技術也需要人把它應用到實際生產中才有價值。" 光鹽撓撓頭,桌上還放著厚厚一沓切割機的設備說明書。
光鹽的故事火遍網絡後,有媒體點評 :" 下基層正在由更多行業采用,工作方式靈活、更敢於創新的互聯網公司成為這一波浪潮裡的排頭兵。"、" 擁有設備和制造技術的工業企業正在與擁有新科技的互聯網公司正向互動,互聯網技術做到瞭真正落地車間。"
有網友呼籲:" 中國智造就是需要這樣接地氣的年輕人!"、" 人工智能要落到工廠、落到醫院、落到交通上才有價值!"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刊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