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傢發改委、住建部聯合發出通知,部署從 10 月 30 日至 11 月 30 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為聯合檢查,檢查對象為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房地產中介機構。與此同時,銀監會也就加強消費信貸監管專門作出批示、部署,各派出機構已開展行動,嚴查個人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多部門接連采取行動,將對樓市帶來哪些影響?
兩部委將嚴查操縱房價等九項行為
國傢發改委、住建部近日聯合發出通知,部署從 2017 年 10 月 30 日至 11 月 30 日在全國范圍內開展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為聯合檢查,檢查對象為房地產開發企業和房地產中介機構,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售樓盤和房地產中介機構門店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為進行檢查。
重點查處以下行為:
一、銷售商品房未明碼標價、未在交易場所醒目位置明碼標價;
二、未按規定實行 " 一套一標 ";
三、標示信息不全,沒有按照規定內容明碼標價;未標明房源銷售狀態,已售房源所標示價格不是實際成交價;
四、商品房交易及產權轉移等代收代辦的收費未標明由消費者自願選擇;
五、通過虛假價格承諾、虛假價格促銷等手段,誘騙消費者進行交易;
六、以捆綁或者附加條件等限定方式,強制提供商品或服務並捆綁收費;
七、捂盤惜售,炒賣房號,操縱市場價格;
八、為交易當事人規避房屋交易稅費等非法目的,就同一房屋簽訂不同交易價款的合同提供便利;
九、其他違反《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商品房銷售管理辦法》《房地產經紀管理辦法》的行為。
對此,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劉琳表示,明碼標價是我國價格管理的一項重要制度,是消費者知情權的基本保障。對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開展專項檢查,嚴厲查處未明碼標價、未按規定 " 一套一標 "、標示信息不全等價格違法行為,可以打擊捆綁收費、捂盤惜售、炒賣房號等操縱市場價格的行為,有利於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維護群眾切實利益,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希望通過實施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專項檢查,探索形成長效監管機制。
中國房地產估價師與房地產經紀人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柴強表示,十九大後,兩部門聯合開展房地產市場價格檢查,表明房地產市場監管將始終保持高壓嚴查態勢。這次針對商品房銷售價格行為的檢查重點突出,指向明確,對房地產開發企業和中介機構起到有力的震懾作用。專項檢查提出要把違法行為納入誠信不良信用記錄,實施聯合懲戒,有利於推進行業誠信體系建設,凈化市場環境。
通知強調,此次專項檢查時間緊、任務重,各省級價格主管部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要高度重視、密切配合、紮實推進,嚴厲查處違法行為,公開曝光典型案例,推進建立聯合懲戒機制,確保檢查工作取得實效。
銀監會嚴查消費貸款流入房地產
根據國務院 " 嚴格管控各類資金違規進入房地產市場 " 的指示精神,銀監會近日已就加強消費信貸監管專門作出批示、部署,各派出機構已開展行動,從開展風險排查、加強規范管理、加大監管問責三方面入手,嚴查個人消費貸款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多位業內人士介紹,發展個人消費貸款的初衷,是在當前擴內需、促消費的背景下,更好地發揮消費拉動經濟增長作用,同時滿足個人消費者的金融服務需求。
近年來,商業銀行、消費金融公司、互聯網金融公司等諸多機構紛紛涉足上述領域,個人消費貸款業務進入高速發展期,但也面臨 " 成長的煩惱 ",其中,資金用途有待規范這一問題最為突出,部分資金甚至違規流入房地產市場。
" 金融機構發放個人消費貸款時,已在合同中明確約定資金用途,不能進入樓市、股市。" 某國有銀行個人金融業務部相關負責人說,但在實際操作中,銀行將資金打入借款人指定賬戶後,某些借款人將資金在親戚、朋友的多個賬戶間多次轉賬,最終將其投向房地產市場,規避監管要求。
為此,銀監會此次開出三劑藥方:開展風險排查、加強規范管理、加大監管問責。
" 目前,各地銀監局已針對個人消費貸款資金流向開展排查,重點關註高風險特征,如借款人或其配偶短期內辦理多筆貸款、貸款發放後資金迅速回流、收入證明金額異常等。" 銀監會相關負責人說。
其中,北京的排查重點是 " 房抵貸 " ——以房地產作抵押的個人消費貸款;廣西重點關註超過 50 萬元的信用貸款、超過 100 萬元的抵押貸款、超過 30 萬元的信用卡分期付款,金融機構需將以上貸款的資金用途逐筆報告給監管部門。
從強規范管理的情況看,福建、深圳、廣西、江蘇、內蒙古銀監局已陸續出臺多項監管政策,重申監管要求。其中,廣東銀監局明確要求,轄內金融機構原則上不發放金額超過 100 萬元或期限超過 10 年的個人消費貸款,福建的個別銀行已將個人消費貸款的自助提款額度由 30 萬元降至 20 萬元。
除瞭風險排查、規范管理," 強問責 " 也成為此次監管的突出特點。" 針對個人消費貸款用於購房首付的行為,江蘇、上海、福建、重慶銀監局已對相關金融機構采取瞭行政處罰措施,部分銀行也已收回、處理瞭違規挪用資金。" 銀監會上述負責人說。
▲內容來源:經濟日報、央視財經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