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為何不敢對伊朗動手?這武器實在是怪異

07-12

地效飛行器可以進行能掠海飛行阻力小,航速航速可達到普通艦船的10至15倍,躲避敵艦雷達的遠距離追蹤,並在海面上選擇迫降,作戰樣式靈活。

地效飛行器在貼近水面的地效區運作,基本能在3級海情下順利起降,飛行受天氣和海浪影響不大,在浪高小於3米仍能平穩和安全地起飛巡航。

地效飛行器由於不直接承受海浪的顛簸,也不會遭遇大氣紊流的幹擾,適於武器的運載和發射。

加上地效飛行器的航行速度接近導彈初速,這樣更易於導彈的發射。

伊朗革命衛隊海軍在2010年大規模列裝本國研制的最新式"隱身飛行船"也就是俗稱的地效飛行器。

地效飛行器是利用地(水)面效應和動力增升原理,在地效區裡飛行,使升阻比增加,氣動效率大大提高,是介於飛機、艦船和氣墊船之間的一種新型高速飛行器。

地效飛行器具有設計制造難度小、起飛容易、飛行安全性高的特點。能根據需要靈活調節飛行高度、速度等優點

伊朗曾經威脅說如果遭到美國或以色列的任何軍事襲擊就關閉霍爾木茲海峽,而全球約三分之一的海上石油貿易需取道於此。可以說這款地效飛行器的大規模列裝將有效的遏制住美國的軍事沖動,畢竟面對如幽靈般攜帶導彈而來的地效飛行器美軍也會感到恐慌。

據西班牙《國傢報》報道稱,近年來地效飛行器重新引發國際工業領域的興趣。中國和伊朗乃至俄羅斯自己都產生瞭建造地效飛行器的想法。

1966年美國一顆間諜衛星在裡海岸邊偵測到的東西讓情報分析員們都驚呆瞭:這個龐然大物體長106米,兩翼頂端間距42米,形狀像一架飛機,配有10臺噴氣發動機。由於無法確定見到的到底是船還是飛機,他們隻好將其稱為"裡海怪物",並開始對其水上行動進行監控。

實際上,這是前蘇聯研制的有史以來的第一架地效飛行器。這種水陸兩棲飛機是由前蘇聯工程師和設計師羅斯季斯拉夫·葉夫根尼耶維奇·阿列克謝耶夫設計和建造的,它掀起瞭一場海路運輸和水上作戰的革命。

阿列克謝耶夫的設計生涯始於水翼艇——這種艇依靠艇體下部所裝的水翼產生水動升力將艇體托出水面航行,由於降低瞭摩擦力,可以達到比普通艦艇更快的速度。在研究過程中,他突然發現可以設計一種利用"地面效應"完全離開水面的艦艇。根據"地面效應"的原理,當運動的飛行器距離地面或水面很近時,整個飛行器體的上下壓力差增大,上揚力會突然增加。

"裡海怪物"就是他的心血之作,而美國人通過衛星看到的正是它。雖然自重544噸,但是它的時速超過400公裡,並且能上升到空中5米。實驗很快就證實瞭"裡海怪物"的優勢:運輸能力更強,但比飛機功率更低、燃料消耗更少;可以在海上任何地點降落;由於飛行高度低於雷達探測范圍,幾乎無法被偵測到,而且很難被導彈擊中。但它也有弱點:在1980年的一次飛行中,一陣疾風導致機體不穩,飛行員決定像對待一架飛機那樣提升飛行高度,但是"裡海怪物"在失去支撐力之後墜毀。

然而,這個設計成功地引起瞭前蘇聯軍隊高官的興趣,其中包括蘇聯部長會議副主席、國防工業部部長德米特裡·烏斯季諾夫。他下令建造120架地效飛行器用以參加突襲任務。1972年A-90"小鷹"地效飛行器問世,機長58米,機翼比"裡海怪物"更加精巧,使其能夠上升到空中300米。

然而,烏斯季諾夫1984年12月去世之後,地效飛行器的發展陷入瞭停滯:在發展計劃被取消之前蘇聯隻建造瞭三四架"小鷹"地效飛行器。

近年來地效飛行器重新引發國際工業領域的興趣。中國和伊朗乃至俄羅斯自己都產生瞭建造地效飛行器的想法。上周俄羅斯新聞社宣佈,8月初最新的"Sterj 10"地效飛行器將進入測試階段。

下一頁:外媒:中國或在永興島部署巡航導彈 加強控制南海

綜合俄羅斯塔斯社等媒體報道,解放軍正陸續將多重打擊力量投射到南海腹地,包括潛艇和巡航導彈,以加強對這片海域的控制。此舉將削弱一些東南亞國傢的武裝力量試圖在南海建立的所謂"非對稱優勢"。

永興島或建導彈基地

馬來西亞《吉隆坡安全評論》稱,中國處理南海問題底氣十足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解放軍正日益強化對該海域的控制。報道稱,雖然中國長劍-10巡航導彈已經發展出空基型號——長劍-20,但目前擔當對敵威懾重任的仍是長劍-10。解放軍可能主要將長劍-10巡航導彈部署在南方,東南亞各國擔心,中國正在進一步將該型導彈部署到南海。

俄羅斯世界武器貿易分析中心網站稱,中國有在南海部署"準戰略武器"的現實需求,因為它在本土部署的遠程巡航導彈射程尚不足以覆蓋南海的大片海域。解放軍可能通過在南海腹地部署這款導彈來改變局面。

報道揣測,儲存和運輸長劍-10巡航導彈需要規模龐大的基礎設施,以及大批專業的技術人員,同時還要有相當規模的綜合防空系統保證導彈發射裝置的安全。但解放軍此前所控制的南海島礁,基本沒有可容納這些設施和人員的空間。因此,中國可能用人工方式擴大島礁面積,以使其具備部署長劍-10導彈的條件。報道援引一位東南亞國傢前海軍官員的話稱,"不能排除中國在南海島礁為部署遠程巡航導彈進行準備"。

美國智庫原子能科學傢聯盟網站則稱,美國軍事專傢克裡斯滕森認為,長劍-20可能實現瞭技術突破,解放軍可能將這款導彈裝配在轟炸機或潛艇上,從而針對南海海域實施部署,而沒有必要非在建造和維護導彈設施都比較困難的島礁上進行部署。

《吉隆坡防務評論》稱,解放軍還可能在南海部署射程小於長劍-10但機動能力更強的鷹擊-62反艦導彈。該導彈與長劍-10一樣,能對出沒於南海腹地的外軍艦艇和其他軍事設施構成威脅。報道揣測,中國可能已經在西沙的永興島上建造瞭可部署巡航導彈的設施。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發表報告稱,中國正在穩步增強對於南海島礁的控制力。該報告揣測,解放軍在美濟礁等島礁上的軍用設施加裝瞭高射炮,以及從艦艇上拆卸下的中口徑艦炮,有些島礁還鋪設瞭直升機停機坪。這反映出解放軍可能正在部署多重打擊系統,以加強對南海海域的控制。不過,上述消息尚未得到更多媒體的證實。

中國臺灣地區《中國時報》稱,以前解放軍在南海方向的弱點就是難以將打擊力投送到其腹地。目前西沙永興島已建成機場與港口,作為前進基地,那裡到南沙群島顯得有些遙遠。如果解放軍在南沙島礁增加部署武力投送系統,可與西沙的設施形成呼應,局面將有所改觀。

中越潛艇"基洛對基洛"

世界武器貿易分析中心網站稱,解放軍還有意加強針對南海的水下火力系統。報道稱,近年來俄羅斯向亞洲國傢出口瞭數十艘基洛級潛艇,這說明俄制柴電動力潛艇在亞洲武器市場所占據的優勢地位正在不斷鞏固,而中國是俄羅斯的一個重要合作夥伴。俄中兩國於2002年簽署為中國海軍建造8艘基洛級潛艇的合同,該合同已在2004年到2006年間履行完畢。目前中國正在擴大與俄方的合作,一方面可能采購俄羅斯的新型潛艇,另一方面,可能為此前采購的基洛潛艇裝備俱樂部-S導彈。

據俄羅斯塔斯社報道,俱樂部-S潛射導彈被稱為水面艦艇的克星,它能對水面和岸基目標實施超視距精確打擊。基洛潛艇裝備這款導彈後,將成為令人生畏的水下移動打擊平臺。中國從俄羅斯采購的基洛級潛艇將全部裝備俱樂部-S潛射反艦導彈,這對於東南亞某國加速構建的潛艇部隊能夠形成制約作用。

加拿大《漢和防務評論》稱,越南海軍與中國海軍即將進入"基洛對基洛"的時代,此前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基洛很可能不是越南基洛的對手。雖然解放軍南海艦隊部署瞭數艘基洛潛艇,但越南即將部署在南海腹地的基洛潛艇對中國南海艦隊可形成一定優勢,因為越南基洛裝備瞭俱樂部-S導彈,可對水面艦艇和潛艇實施精確打擊。

《漢和》稱,中國潛艇裝備俱樂部-S導彈後,越南潛艇部隊的"優勢"將蕩然無存,而且中國南海艦隊的水下力量除基洛潛艇外,還有039A型潛艇、元級潛艇,甚至可能有攻擊型核潛艇。

下一頁:菲媒稱中國海警船配自動機關炮現身美濟礁

資料圖:美濟礁

7月24日,4艘中國海警巡邏船首次進入釣魚島海域毗鄰水域進行巡航執法。海警船的亮相不僅引發瞭日本的緊張,還令菲律賓繃緊瞭神經。據菲律賓GMA新聞網7月24日消息,菲律賓一份秘密的政府報告指出,中國一艘海警船近日出現在美濟礁附近,海警船對菲律賓領土聲索形成挑戰,菲欲加強情報工作以應對"威脅"。

報告指出,菲方近日在美濟礁附近發現瞭一艘中國海警船,該船隻配備有"先進的通訊系統和軍備,如安裝在甲板上的雙聯自動機關大炮"。報告認為,中國在該地區部署海警船"進一步顯示瞭中國加強維護南海主權的決心",海警船對於"軍事能力較弱"的菲律賓"聲索南海領土主權"形成瞭挑戰。

因此,報告稱,菲律賓有必要加強其情報監視和勘察能力、並尋求最低限度的可靠的威懾力以應對潛在的"外部威脅"。

事實上,菲方在中國南海一直小動作不斷,不但釀成射殺我漁民慘案,還一直渲染中國威脅,將中國告上國際海洋法庭。中國外交部曾指出,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中國公務船在南沙有關海域進行正常的例行巡航執法,無可非議。中方敦促有關國傢切實遵守《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的精神,不采取任何可能導致局勢復雜化的行動,為維護南海和平與穩定做出應有的努力。

中國海警局是7月22日正式掛牌成立的。國傢海洋局北海、東海、南海分局對外以中國海警北海、東海、南海分局的名義開展海上維權執法,接受公安部業務指導。有專傢指出,海監、邊防、漁政、海上緝私4支執法隊伍的人員和裝備配置"合體",使得中國海警的力量不容小覷,專傢認為這是我國海洋強國戰略的起步。在今後的海洋巡航維權執法行動中,中國會更加重視海陸空立體執法。

中國海洋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鬱志榮介紹說,4個涉海部門合並後以中國海警局的名義開展海上維權執法,這就意味著今後我國管轄海域的行政執法能力得到瞭提高,今後在進行海上維權執法的時候,我們的執法隊伍就具有瞭雙重身份,既能進行行政執法,又是海洋警察,應該具備配備武器的權力。

下一頁:中國海警局引日關註 右翼叫囂出動自衛隊對抗

中國海監總隊22日正式更名為中國海警局的消息令日本媒體高度關註。日本TBS電視臺23日報道稱,以強化在釣魚島附近海上活動為目的的"中國海警局"於22日正式掛牌運行,該局受中國公安部業務指導,具備警察職能,"超過日本海上保安廳的大規模海上警察組織在中國誕生"。《讀賣新聞》稱,中國海警局為確保海洋權益,配備1.6萬一線人員,其活動可能會帶來新的日中摩擦。中國海警局在中國所主張的主權海域內對漁船進行管理,並在北海、東海、南海3分局之下,設置11支海警總隊。海警船和以往派遣的海監船也不同,據中國媒體指出,海警船配備武器,周邊國傢要是對中國漁民施加暴力的話,將會采取報復措施。目前中國國傢海洋局是否配備武器、以及種類等尚不明確。

日本TBS電視臺還說,今後在釣魚島周邊,中國海警局對於日本漁船假如行使中國警察權的話,日中對立將完全進入不同的階段。NHK電視臺評論稱,中國海警局成立可以看做是中國要進一步加強在釣魚島周邊的活動。中國海監船今後在名稱上也要統一為"中國海警",這項措施強烈顯示出中國海警在海上監視活動中將行使警察職能。

到目前為止,日本政府對於中國海警局的成立還未做表態,但日本網上一些右翼分子則喊出"自衛隊應當替代海上保安廳在釣魚島執法"的口號。據《環球時報》記者瞭解,日本海上保安廳在日本行使的就是海警的職能,一直以來在釣魚島海域以"釣魚島是日本領土"為由,驅逐大陸以及臺灣地區漁民,所以日本格外關註中國海警局的成立。

下一頁:港媒:日本很強大 已做好與中國長期鬥爭準備

[日本22DDH直升機航母8月下水]

香港"亞洲時報在線"網站7月19日文章,原題:中國的海洋立場逐潮而變中國在海洋爭端問題上的強硬立場,標志著其外交政策已發生重大改變,這不僅對中國鄰國形成嚴重影響,也使包括美國在內的大國擔憂。

中國聲稱其外交政策具有連貫性,但經驗表明,它的政策不斷發生變化。簡言之,中國外交和安全政策的原則和實踐一直處於演進之中,這折射出中國的國內要務、挑戰和考量,以及其他國傢如何對待和接受中國政策的綜合現實。

中國的評論已挑明相關含義。中國對接受中國主權聲明的鄰國和其他有關大國,承諾構建"雙贏"的和平關系。而不接受的國傢將遭受嚴厲的脅迫和威脅。中國曾成功利用脅迫和恐嚇推進對南海某些爭議領土的控制。

促使中國采取這種新強硬立場的因素,不僅包括中國精英和公眾中與日俱增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情緒,還有中國軍隊、海防、漁政和石油勘探力量日益壯大的實力。今後幾年,後者無疑將變得越來越強大,使中國更加堅定地利用脅迫手段在附近海域尋求推進。

然而,盡管各個地區似乎極有可能對中國的海洋主權聲張采取默許態度,但國內外形勢可能將使中國領導人再次改變且緩和態度。

日本很強大,美日安保同盟十分穩固並將更穩固。東京已使日本做好與中國進行更長期鬥爭的準備。在東南亞,為阻止中國的強勢行為,有領土要求和沒有領土要求的國傢的廣泛同盟正為在爭議海域設立行動準則而堅持不懈。其實,中國的東翼——從朝鮮半島到印尼,向來是當代中國外交政策最重要的地區。

當面對一系列問題時,毛澤東和鄧小平都會區分優先順序。他們堅決關註"主要"問題,輕視或緩和其他地區的緊張形勢,以便集中精力應對主要目標。中國政府或將繼續沿用既有路線,但當周邊敏感地區持續緊張時,中國政府有可能轉向一種更微妙和適中的策略。

下一頁:美前高官批露美對釣魚島問題預案:開戰會幫日本

據日本新聞網7月16日消息,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7月16日下午表示,美國政府對於釣魚島問題,有一個基本的對應預案,最終目的還是希望日中雙方能夠通過外交手段和平解決這一個問題。

報道稱,今年2月剛剛離任的美國前助理國務卿坎貝爾表示,對於釣魚島問題,美國政府與日本政府一直有交流和溝通。他說:"在我在任的4年中,美國政府與日本政府一直就亞洲問題、中國問題和東南亞地區問題交換意見。對於釣魚島問題也有詳細的討論。"

坎貝爾說,早在釣魚島問題成為日中兩國敏感問題時,美國政府就如何應對這一問題,進行過認真反復的研究,並確定瞭三個基本立場:第一,在釣魚島的主權問題上,美國政府不表示立場。希望日中兩國采取和平友好的方法予以解決。第二,自從沖繩返還日本後,釣魚島實際上是由日本在實行實效管理。第三,萬一釣魚島發生軍事危機,美國政府將依照日美安保條約的相關內容予以對應。

坎貝爾表示,當然我們很希望這一種危機不要發生。我幾次訪問中國和日本遊說兩國政府和平解決釣魚島問題。對於日本,我們要求他們與中國進行談判,通過外交途徑解決釣魚島問題。坎貝爾還表示,美國在公開和非公開場合都在積極地發揮自己的作用。因為與日本是同盟關系,而與中國又有很重要的未來關系,美國政府的立場變得很微妙,所以必須予以慎重對應。

針對釣魚島問題,中方曾多次標明立場。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中國對這些島嶼行使瞭長期有效的管轄。1895年日本在甲午戰爭末期竊取瞭這些島嶼,並強迫中國政府簽署瞭不平等條約,將包括這些島嶼在內的有關領土割讓給日本。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等國際文件,釣魚島等島嶼同被日本侵占的其他中國領土一起回歸中國。日本政府采取所謂"購島"等單方面行動嚴重侵犯中國主權,是對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對戰後國際秩序和《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嚴重挑戰。中國政府維護領土主權的立場堅定不移。中方強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損害中國領土主權的行為,以實際行動糾正錯誤,為妥善解決當前事態作出實實在在的努力。

下一頁:日本教授稱釣魚島並非日本固有領土 證據確鑿

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名譽教授村田忠禧日前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說,釣魚島並非日本固有領土。日方為瞭強化釣魚島"不存在領土爭議"的主張,編造瞭不實的記錄,並在公佈相關史料時進行瞭刪節。

今年6月,村田出版瞭新書《日中領土問題的起源》,書中根據日方公佈的資料,得出瞭釣魚島不屬於沖繩或歷史上的琉球、不是日本固有領土的結論。"根據現有資料,任何人都無法對我的觀點進行反駁,"村田說。

村田說,日方說沖繩縣"尖閣諸島"(即我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是日本固有領土,但沖繩本來就不是日本固有領土,以前是琉球國,後來才並入日本。而有關琉球的歷史記載中根本不存在日本政府所說的"尖閣諸島"。

村田說,從地理狀況和自然環境來看,釣魚島不屬於沖繩或琉球,而是與中國漁民有著密切關系。他說,釣魚島位於海底大陸架邊緣。以前的沖繩漁民都是使用小船,跨越2000米深的沖繩海槽去捕魚幾乎不可能。"但是,在中國的福建、臺灣漁民看來,那裡是淺海,歷史上經常去捕魚,現在也常去。"

村田還發現一個重要史實,即當時的沖繩縣令西村舍三曾在1885年建議日本政府不要在釣魚島建設國境標識。村田說,當年日本內務卿山縣有朋曾要求西村調查清朝福州到沖繩縣那霸之間的無人島,明確這些島嶼的歸屬,並設立領土標識。但西村並未馬上執行。"因為他知道,這些島嶼與清朝有關。"最終山縣下令中止設立標識。

日本外務省在其官方網站上說,"自1885年以來,日本政府通過沖繩縣政府等途徑多次對尖閣諸島進行實地調查",但村田認為,日本從未進行過所謂的"多次調查"。日方對釣魚島進行的所謂實地調查,僅限於1894年10月底沖繩縣工作人員對釣魚島短短數個小時的調查。

村田說,釣魚島是日本在甲午戰爭期間竊取的,"手續上也存在很多問題,沒有對日本國民、也沒有對國際社會公開相關情況"。

針對日本政府否認中日曾就擱置釣魚島問題達成共識,村田說,日本外務省為瞭強化釣魚島"不存在領土爭議"的主張,在公佈相關史料時進行瞭刪節。

村田還認為,中日雙方應該展開對話,共同制定規則防止釣魚島周邊發生不測事態。"我認為中國在這方面做出瞭相應的努力。"

下一頁:美日軍演給中國上瞭一課:必須準備以戰懾戰

6月10日至26日,代號"黎明閃電戰"的美日聯合奪島軍演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聖克萊門特島舉行。該演習自2009年以來,一直由美國、澳大利亞、新西蘭三國軍隊參加。在今年的演習中,首次有日本自衛隊參加。演習以聖克萊門特島遭到"敵方攻擊"作為假想背景,日本自衛隊協同美軍執行搶灘登陸等作戰任務,旨在提高自衛隊的"離島防衛能力"。

美日聯合軍演已不是新鮮事。近年來,美日雙方頻頻上演以"奪占釣魚島"為作戰想定的軍事演習。2006年的"山櫻"軍演,開創瞭美日"奪島"演習的先河。2010年的"利劍"大規模軍演,包含瞭在沖繩附近海域進行所謂"島嶼守衛"的內容。2012年8月,美日在關島、天寧島及其附近海域,進行瞭為期40多天的聯合軍演。總的看來,"奪島"已成為美日聯合軍演中的重要課目,且演練越來越實戰化。

此次美日聯合奪島演習,表現出以下特點。第一,參演規模大、軍種齊全。日本自衛隊陸海空超千人首次以綜合部隊的形式參加演習,海上自衛隊投入"日向"號直升機航母和"宙斯盾"驅逐艦等主力艦艇,陸上自衛隊則派出專門用於島嶼作戰的部隊。

第二,日本自衛隊借鑒美軍垂直登陸戰術,改以前的陸上奪島作戰設想為垂直登陸兩棲作戰設想,力圖在島嶼作戰中占據上風,表現出非常鮮明的實戰特點。

第三,作為"日美同盟深化的象征",美軍新型運輸機MV-22"魚鷹"在日本海上自衛隊"日向"號直升機航母上首次進行瞭起降訓練,美日聯合針對中國並牽制中國的意圖更為明顯。

中美兩國領導人剛剛舉行完會晤,美日就大張旗鼓舉行聯合登島軍演,向中國示強,體現瞭美國政策的兩面性。一方面,鑒於中國日益強大的地區及國際影響力,美國在諸多事務中不得不有求於中國,必須尋求與中國合作進行解決。

但出於大國地緣政治利益分歧、西方傳統國際權力政治的邏輯思維,美國對崛起的中國並不放心,視中國為對其地區乃至全球領導地位構成挑戰的潛在對手,在與中國合作的同時,采取瞭種種制衡的手法。

在中日釣魚島爭端上,美國更是采取瞭表面上中立、實際上偏袒日本的立場,宣稱釣魚島海域是《日美安保條約》第5條的適用對象,美國的介入使中日釣魚島爭端矛盾不斷加深。

另一方面,美日聯合登島軍演,也是美國維持其亞洲同盟的需要。美國在世界范圍內網羅一連串"支點"國傢,以支撐其主導下的美國體系,維持現存國際秩序。但在自身實力相對衰落的背景下,美國對盟國的依賴性進一步加大,鞏固同盟內部的穩定,是美國地區戰略的重要目標。

美國借此次登島軍演,向其大大小小的亞洲盟國,尤其是存有領海權益爭端、渴求美國安全保護的一些國傢宣示,美國作為"帶頭大哥"不會對小弟們的事情坐視不管,借以維系同盟內部的凝聚力與穩固性。

就日本而言,美日聯合登島軍演,可謂遂瞭日本的心願。近年來,日本國內右翼化傾向進一步發展,國內政局混亂無序。代表右翼勢力的安倍上臺以來,推動大規模重組日本自衛隊,主張發展進攻型的戰略,並企圖放棄和平憲法第九條,向著窮兵黷武的道路邁出瞭危險的一步。

在自身實力與中國的差距不斷拉大的背景下,日本積極推行"價值觀外交",四處奔走"牽制中國"。在中日釣魚島爭端問題上,日本不遺餘力想把美國拉下水,將美國捆綁在中日沖突之上,既是向內外展示日美同盟,給自己壯膽、給對手以威懾,又隱含著將來突破和平憲法,為行使所謂集體自衛權作鋪墊之意。

中國的快速發展,是新世紀以來國際政治領域發生的最大變化之一。如何與不斷崛起的中國打交道,是國際社會面臨的新問題。從西方"強國必霸"的歷史邏輯以及它們自身的經驗出發,美國等一些國傢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中國的崛起,擔心中國強大以後會采取侵略性的政策,成為世界霸權的挑戰者與爭奪者。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領導人提出瞭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其實質是倡導國傢間應平等合作,謀求共贏和諧。這與西方傳統的以"權力"、"對抗"、"制衡"為特征的國際政治理念截然不同,是順應時代潮流發展國傢間關系的嶄新思路。

對中日來說,兩國同為一衣帶水的亞洲大國,在地緣政治上有著密切的關系,走合作共贏的道路,最為符合雙方的共同利益。然而,當今日本國內的一些政治傢為獲取國內支持、贏得政黨選舉,采取瞭急功近利、對本民族不負責任的做法,不惜犧牲日本人民的長遠利益。

在釣魚島爭端問題上,他們忽視兩國巨大的合作空間,不是采取對話談判的態度,而是不斷向中國示強,從去年的"購島"鬧劇,到最近的聯合奪島軍演,不斷制造並擴大兩國間關系的對立面,對當前兩國間關系跌至中日邦交正常化以來的最低點負有主要責任。

中國當前正處於快速發展的關鍵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外部壓力與挑戰,美日聯合軍演就是這一背景下大國對中國的制衡手段之一。面對來自外界的種種不善之意,中國需要穩住陣腳,冷靜處之。

不難預測,在相當長時期內,此類現象會始終伴隨左右。我們要不為其幹擾、不受其鼓動,毫不動搖地走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道路,在國際社會中積極推介與倡導新型國傢關系的新理念,探索並開創大國走向世界的新路子,以增進國傢間政治安全互信、維護地區和平與穩定。

與此同時,美日奪島聯合軍演,無疑也給我們上瞭一堂現實版的國防教育課,使我們認識到國傢所面臨安全威脅的嚴峻性。

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在國傢安全環境日趨復雜的今天,中國必須做好以戰懾戰的充分準備。在經濟實力大幅提升的基礎上,中國仍要堅持不懈加強國傢戰略能力建設,努力縮小與大國之間的實力差距,這是中國有效應對一切國內外問題和挑戰的根本。

就軍隊而言,在當下應始終圍繞"強軍夢"和"強軍目標",加快軍事現代化的進程,大力建設代表未來信息化趨勢的新型軍事力量;同時把"準備打仗"往深裡抓、往實裡抓,瞄準對手狠抓實戰性訓練,確保國傢一旦有事切實能打得贏,為維護國傢安全和發展利益提供堅強有力的支撐。 (作者單位:軍事科學院國防政策研究中心)

下一頁:日媒稱中國強硬要求日本中止舉行最大規模軍演

中新網6月17日電 據日本共同社報道,日本自衛隊與美軍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舉行的聯合奪島演習中,美軍新型運輸機MV-22"魚鷹"在日本海上自衛隊"日向"號護衛艦上首次進行瞭起降訓練。報道稱,雖然日本防衛省表示"這是日美同盟深化的象征",但此舉似乎在暗示自衛隊今後有意購買"魚鷹"。同時,在中日關系因釣魚島問題而緊張的背景下,此舉還帶有濃厚的宣傳自衛隊推進提高"離島"防衛能力的色彩。

"日向"號形似航母

2009年服役的"日向"號是海上自衛隊最大的護衛艦,甲板從艦首貫通艦尾,外觀與航母十分相似。防衛省此前未曾明確表示過"日向"號能否承受自衛隊直升機以外的航空器的起降。不過據悉在此次演習中,負責引導航空器起降的自衛隊隊員在美軍接受瞭培訓,美軍方面對甲板強度和停機庫的構造進行瞭調查,認為不必改造設備。

另一名自衛隊幹部明確表示,"隻是由於政治原因,才至今沒有執行起降任務。考慮二三十年後的裝備發展動態並進行設計,這是理所當然的"。此言毫不掩飾自衛隊似乎有意在今後購買"魚鷹"並在護衛艦上搭載使用。

去年,美軍在沖繩縣的普天間機場部署"魚鷹",當地要求撤銷部署,對於在日本本土各地展開的訓練,表示擔憂的呼聲也很多。自衛隊幹部承認"想到沖繩居民的心情,讓人覺得難受","如果在陸地上空開展訓練比較困難,那就像本次演習一樣在海上訓練。"

防衛省認為,自衛隊的"離島"防衛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美國的協助不可或缺。還有防衛省官員表示:"當事態發生時,我們不能說不允許在護衛艦上起降。因此有必要展示我們能做到哪一步。"

"史上最大的作戰"

雖然在日本國內舉行過規模更大的演習,但此次則集結瞭陸上自衛隊的"離島"防衛專業部隊、海上自衛隊代表性艦船"日向"號護衛艦和宙斯盾艦"愛宕"號。有的防衛省幹部稱之為"史上最大的作戰"。這是日本首次在海外進行陸海空自衛隊的聯合演習,約有1000人參加。

防衛省反復表示,演習"目的是提高水陸兩棲作戰能力,不針對特定國傢",把"魚鷹"訓練也定位成旨在確認災害救援時日美聯合應對的程序,不同於島嶼爭奪演習。

該演習代號為"黎明閃電戰"。中國此前曾向日美兩國政府要求中止演習。

美國一度討論過中止公開報道。參與制定演習計劃的防衛省官員回顧稱,"華盛頓的氣氛不一樣",認為中國的態度極其強硬。

結果,包括"魚鷹"在內的演習最終得以實現。某防衛省官員指出:"如果是以前,可能會受到批評說日本處於美國的指揮之下,合為瞭一體,但是現在沒有聽到這樣的聲音。"他還說,圍繞釣魚島問題,"國民對自衛隊的期待值正在提升"。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
统计代码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