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究竟哪裡人長得最高?

11-04

山東人和東北人不但遠沒有網上流傳的那麼高,甚至不是中國身材最高的。

「中國哪裡人最高?」「你給本省平均身高拖後腿瞭嗎?」

這個定期會被翻出來的話題,幾乎每次都會激發大批年輕人的身高焦慮,當然,它也是少數網民提振自信的利器——他們的傢鄉在排行榜上可以傲視全國。

然而,廣泛流傳的中國各地身高排行的數據,其實是典型的三無產品,它們不但不靠譜,而且錯得缺乏基本常識。

某門戶網站的報道

網傳的全國各省男女平均身高數據,數據沒有標明來源、主持測量單位、抽樣程序,是典型的三無數據

遲來的調查

可靠的數據,來自可靠的調查,中國卻一向缺乏這類調查,即使形成部分成果也秘而不宣。

中國第一次開展系統的體質調查始於 1979 年。當時國傢體委、教育部和衛生部在全國 16 個省市開展 7~22 歲青少年兒童體質狀況調查,出版瞭《科學技術成果報告》,公佈瞭第一批中國學生近 20 萬人體質狀況的測量數據。

有瞭這次經驗,1985 年國傢教委、體委、衛生部和民委又在全國 29 個省市開展 28 個民族的大中小學生的體質健康調查,獲得近 50 萬人的研究數據。隨後上述部門聯合發文,決定自 1991 年開始,每三年一次開展統一的學生體質健康調查。

然而,這項政策貫徹的並不理想,既有的調查數據如今也難以尋覓,而且這項調查不包括 22 歲以上的中國人口。

為設計符合中國人身材的工業品,中國標準制定機構於 1985~1988 年開展瞭全國成人人體尺寸測量,獲得第一批成年人身體數據,但這些數據並不開放。直到二十年後的 2009 年,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才開展第二次成年人體尺寸測量,這批數據依然沒有對外公佈。

2000 年起,國傢體育總局為系統掌握國民體質狀況,評估《全民健身計劃》實施成效,會同十餘個部委開展全國國民體質監測工作,並於 2000、2005、2010、2014 年完成四次監測。國傢體育總局和部分省市區體育局出版瞭四次調查公報。

這批數據是目前比較全面的一種,但質量參差不齊:有的給出瞭詳細的年齡組區分,但卻沒給出標準差;有的給出瞭平均數和標準差,但年齡組、族群、城鄉等分類標準並不完整。「縣——市——省——國傢」的層層匯總也使得數據失真概率增加。

《2014 年國民體質監測公報》中 2014 年全國 20~59 歲成年人身高,該數據年齡組分類詳細但缺乏標準差等輔助理解數據

《2000 年山東省國民體質監測報告》中濟寧市 20~24 歲人群體質數據,身高部分給出瞭平均數和標準差,但隻有這一個年齡組

在缺乏其他變量參考的情況下,我們難以區分各地身高的差異是否有統計上的顯著,以及這些顯著差異可能的原因是什麼。

2009~2012 年,天津師大、內蒙古師大、錦州醫科大三所學校聯合完成瞭「漢族體質人類學」研究,覆蓋全國 22 個省、自治區的漢族群體,並公佈瞭詳細的抽樣測量方案以及數據結果,讓我們第一次能夠對全國各地主要人群的身高有瞭清楚地認識。

《中國漢族體質人類學研究》第一次讓我們清晰地看到中國各地主要人群的身體數據

最高人口在哪裡

山東人一向對自己的身高十分自信,網絡流傳的數據都表明山東男性身高領先全國(173.61 cm 或 175.44 cm)。事實果真如此嗎?

山東網友用遍地 180 回應黑龍江網友的蔑視

人的身高分佈還是要服從統計基本法,單純的平均數不能說明全部問題,加上標準差才能幫助人們理解。根據「漢族體質人類學」調查,濰坊市城市男性平均身高為 1700.95±65.5 mm(Mean±SD,下同);「國民體質監測」也表明,濟寧市男性的平均身高為 172.4±5.58 cm,那麼山東男性身高的標準差大約 6 cm。

假如山東男性平均身高 175 cm,就意味著有 13.59% 的男性為 181 cm 至 187 cm,2.15% 的男性身高為 187 cm 至 193 cm,這和走在德國大街的觀感差不多——德國男性平均身高為 175.4 cm。

顯然,東北、山東等地男性身高紛紛超過 175 cm 之說極不靠譜,至於山東女性身高 169 cm 的說法,就有點近乎駭人聽聞,因為這個數字比德國女性不知道高到哪裡去瞭。以山東 9800 萬人口和山東女性如此優越的身材,山東女性足以在奧運會上完爆整個歐洲。

德國各州男女平均身高:深灰為男性全體及各年齡組數據,淺灰為女性全體及各年齡組數據

那麼中國究竟哪裡人最高?

根據「漢族體質人類學」研究統計,全國鄉村男性女性平均身高最高的是保定(1700.2±57.5 mm、1574.2±50.7 mm),城市男性女性平均身高最高的是錦州(1708±68.4 mm、1589.7±63.6 mm)。同一地區的男性女性身高同時雄冠全國,實屬罕見。

中國城鄉男女平均身高前八位

縱觀城鄉男女身高前八名,東北華北占多數,這是不是意味著北方漢族高的經驗印象就是對的?

事情沒那麼簡單。

我們把目前社會上最活躍的 20~44 歲年齡組單獨分析,排名就有所不同。

中國城鄉男女 20~44 歲組平均身高前八位

嘉興、福州、淮安、滁州這些在中國身高榜上名不見經傳的地區紛紛提前,超越瞭榆樹(長春)、濰坊這些人們刻板印象中的高個子地區。

假如我們將調查地區按照漢語方言劃分為東北、華北、西北、江淮、西南、吳、贛、閩、粵、湘、客傢等十一個區域,結果同樣出人意料。

中國漢語各方言區城鄉男女身高平均數

統計表明,在鄉村男性女性身高排行榜,江淮方言區都穩坐第一。而且江淮方言區和吳語方言區的鄉村男性已經接近北方漢族身高,不存在統計上的顯著差異;這兩個方言區的女性則已經成為漢族鄉村女性最高的區域,江淮方言區鄉村女性的身高甚至在統計上顯著高於其他所有方言區。

而東北方言區的鄉村男性身高則跌落到第四,鄉村女性身高跌落到第五。

城市男性身高中,江淮方言區超越瞭西北、華北方言區,僅次於東北方言區位居第二,而且吳語方言區男性身高也和江淮方言區一道和北方漢族沒有顯著的統計差異,遠高於南方其他方言區。

城市女性的身高與男性相似,江淮方言區和吳語方言區分居二、四位,與北方漢族沒有顯著統計差異。

盡管吳語方言區的居民會否認他們與江北江淮方言區的鄰居有諸多血緣和文化上的聯系,但統計表明,他們在身高上共同進步,有望改變南方人個子矮的刻板印象。

什麼決定瞭身高

在中國人的刻板印象中,地域無疑是首要因素。北方人高於南方人,山東人長得高,作為山東河北移民後代的東北人長得更高,這些仿佛都已成為不證自明的常識。

統計分析也驗證瞭這個想法,將三十一個城市男女身高與城市緯度做相關分析,結果表明漢族城市男性女性身高與緯度成顯著正相關。隨著緯度的升高,自南向北中國城市漢族人的身材逐漸遞增。

中國漢族人身高和緯度的相關性分析

然而,地域差異背後是漢族幾千年的移民和融合的歷史,是中原華夏族群經歷瞭南北朝和兩宋之際的兩次民族大遷徙和大融合的結果,它直接形塑瞭南北方漢人族群在基因上的差異。

今天的南方人,是向南拓殖、遷徙的中原人與長江以南的土著南島系、侗臺系民族融合的結果;今天的北方人,則是滯留在中原的漢人與南下的北方遊牧民族不斷融合的結果。

漢晉間少數民族內遷及歷代漢族遷徙圖

基因交換的頻繁程度也是影響身高的一個重要因素。華北、東北地區人口身高占優的重要原因就是這兩個地方在歷史上都經歷過多次移民,不同群體的基因能夠有效交換,提高瞭人口體質。相反,盡管經歷瞭明末清初的大移民,四川盆地由於其封閉性,社會穩定後與外界人口交流不多,目前人口身高顯著低於其他西南官話區漢族。

西南方言區內各城市男女身高的 U 檢驗,P < 0.05。位於四川盆地的成都和資陽顯著低於其他西南方言區城市

歷史的行程和個人的奮鬥密不可分,人口的先天基因並不能決定一切,後天條件同樣重要。

從統計來看,六十年來對漢族人群身高塑造最重要的因素是城鄉差異。在 31 個城市中,有 24 個城市的男性身高、19 個城市的女性身高存在顯著的城鄉差異。

在男性身高差異最顯著的錦州,其 20~44 歲年齡組的城市男性身高平均為 1734.5±55.2 mm,而鄉村男性平均身高隻有 1686.8±61.1 mm,這個數字甚至低於嘉興、昆明同年齡組的城市人口身高,可見城鄉差異逆轉瞭南北方漢族人口的先天基因差異。

經濟因素不僅影響瞭城鄉人口身高,也改變瞭地域之間的身高差異。

以年齡組差異來看,漢族鄉村男性身高發生瞭顯著的變化:在 60~80 歲組、40~49 歲組、20~29 歲組中,吳語方言區人口身高為第 5、5、3 位,江淮方言區人口身高為第 4、2、1 位,而西北方言區人口身高為第 2、1、7 位。這種順序變化與三地近六十年來經濟發展差異顯著相關。可見,即使先天基因底子好,也能被後天的經濟發展逆轉。

如果中國地區性的發展差異一直延續下去,遲早有一天,中國男籃可能被江南人和嶺南人包攬。

本文主要參考瞭鄭連斌、李詠蘭、席煥久等著《中國漢族體質人類學研究》(北京:科學出版社,2017 年),特此致謝。

註:未經版權方允許,請勿轉載、抓取。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