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孩子的“叛逆”,你隻需要這樣做……

09-06

      近期,接觸到很多傢庭案例,問題大多指向於孩子學習動力不足,厭學,迷戀手機遊戲,早戀等,可是仔細瞭解,你會發現,它背後必然存在著一段關系的問題,或來自於父母,或來自於同學,或來自於老師。

每位傢長過來,都是充滿急切,焦慮的心情," 老師,您給我支個招,如何能讓孩子學習動力增強?"" 孩子黑白顛倒的玩遊戲,談其他的可以,一談學習和遊戲,就發脾氣,我是如履薄冰,嚇得我大氣都不敢出啊,老師您說我該怎麼辦呢?

而對傢長的問題,同為父母的我非常能理解他們的心情,所謂 " 愛之深,痛之切。" 面對孩子的行為偏差,傷心難過都在情理之中,可是我們仔細想想,我們十幾年來嘔心瀝血,精心培養孩子,為什麼最後卻是這樣的結果?

面對傢長,我通常會問他們一個問題,孩子出現這樣的問題,您自己分析過原因沒有?傢長通常回答,可能和我的教育方式 " 簡單粗暴 " 有關。我再問,還有嗎?傢長會回答,我們平常對孩子缺少關愛。

有的父母面對孩子的問題百思不得其解,甚至不能承受之痛,自己明明在孩子身上下瞭那麼多的功夫,賦予孩子那麼高的期望,可到頭來換來的卻是孩子的 " 叛逆 "。

誠然," 簡單粗暴 " 不是我們的個人專利,這似乎是整個民族的傳統教育方式,我們在這樣的教育方式之下長大,從父輩那裡又復制瞭這套理念和方式用之於我們的孩子。

可是,時代變瞭,我們的孩子處在一個信息化的時代,基因在進化,社會文明在進步,文化環境也在變化," 與孩子平等對話,給孩子自由自主空間,尊重孩子個體生命的發展。" 這才是適應大自然發展規律的主流聲音,我們還抱著那一套舊的傢長作風,勢必違背教育規律。

仔細瞭解,你會發現,父母所謂的精心培養,大多指向於孩子學習能力方面的培養,學習之外大多由父母包辦代替。一個孩子,他將來勢必要進入社會,父母不可能陪伴他終身,你的高期望,你的越俎代皰,會限制他的生長能力和心智成熟。(情商,社會能力,愛的能力等等)

我們父母關心孩子最多的是學習,和孩子聊的最多的還是學習,深怕我們少說一句,孩子就不知道學習的重要性。我們以為,我們道理講得越多,孩子就會越努力,我們以為我們跟的越緊,孩子就不會放松。可是,正是我們的 " 精心雕琢 ",讓孩子厭煩瞭學習,也厭煩瞭父母。

" 叛逆 ",自然有他的發展規律性,通常表現在青春期的孩子身上,這個階段的孩子由於生理的變化,性的成熟發育,產生一種成人感,這種成人感推動著他想要更多的獨立自主和與父母之間人格的平等,而心智的不成熟又使得他進入一種成熟與半成熟的兩難境地,獨立與依賴的矛盾,現實與理想的矛盾,自負與自卑的矛盾,溝通和封閉的矛盾,自我價值感的不穩定讓他對自己充滿懷疑,混亂和迷茫,表現出來的就是消沉,低迷,煩躁,敏感,易怒,和各種行為的偏差和退縮。

如果此時,我們父母能看到、理解到孩子的成長之痛,同理他的感受和想法,給他寬容、接納和有效的支持,那麼孩子就會順利度過這段 " 自我同一性 " 的整合期。反之,如果父母不理解,不接納,甚至是打壓,指責,抱怨,挖苦,諷刺,那麼,孩子會越來越對自己喪失信心,勤奮感喪失,自暴自棄。

除此之外,孩子的同伴關系也是不容小覷,在 " 自我同一性 " 的整合階段,孩子的自我評價和自我接納,除去父母的評價更多的是來自於同伴評價,良好的同伴關系是孩子得以正常發展的至關重要的一個因素,同伴的理解和支持,其功效甚至要優於心理咨詢師的作用。

這裡,通過《心理訪談》中的一個案例來呈現一下:

小艾,某重點高中高三女生,高考前幾個月突然不想上學。

采訪中,爸爸說,孩子在他心裡一直都非常優秀,乖巧懂事,學習從不讓父母操心,是他們的驕傲和自豪,女兒突然變成這樣,讓他們始料不及,也接受不瞭。同學反映,表面上看著小艾大大咧咧的,挺會關心別人,其實內心很脆弱。老師評價,小艾表現出來的很隨和,比較外向,活潑開朗。但小艾卻說,

大傢看到的隻是表面現象,自己表面上看起來很開朗,很自信,其實內心很自卑,和同學相處隻是覺得她們是同學朋友,應該那樣,逢場作戲而已,即便有同學在一起玩,內心依然覺得很孤單,甚至有時候覺得同學們在孤立自己,不能信任同學。

那麼在她的成長過程中經歷瞭什麼,讓她如此自卑、如此孤單?為什麼會突然不想上學?

采訪中瞭解到,小艾在初二時曾經被同學們排擠,父母認為這隻是小艾自己的心理作用,但小艾說這件事情給她留下瞭很大的心理陰影,從那時候開始就揣測、懷疑每個人是否對她是真心?當遇到別的同學之間小聲低語時,她都會認為是在說自己而受到幹擾,那種害怕被拋棄、害怕被孤立的懼怕感覺一直從初二漫延到現在,覺得自己和每一個人講話、打交道都好累,活的好辛苦。

可是,面對孩子這樣一種痛苦感受,媽媽采取的是說教,指責,埋怨孩子為什麼不去上學,而不是同理。媽媽認為不必在意別人的眼光,隻要學好自己的就行瞭。這讓孩子受傷的心雪上加霜。小艾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 你們站著說話不腰疼,你們說能克服就能克服瞭嗎?"

是啊!初高中的孩子,良好的同學關系對他們尤為重要,可以說學校就是他們全部的生活,當和同學相處不好時,當不被老師重視時,無疑她的世界是黑暗的,是坍塌的。那麼,她又怎麼會喜歡學習、願意去學校呢?觀察員丘丘和安妮玫瑰都講述瞭自己同樣的經歷,當沒有一個和諧的同學關系時,那麼,學校就是她們的痛恨之地。

我們總以為我們給瞭孩子很多的愛,用心的培養,可是為什麼我們的孩子卻不知感恩,狀況百出,甚至是會和父母對著幹?原因就在於我們與孩子之間的愛在一次又一次的忽視當中一點一點地流失。

當孩子從學校回來,歡欣雀躍地和媽媽講一些事情時,媽媽表現出來的是不耐煩,因為媽媽隻關心孩子今天在學校學瞭什麼?作業完成瞭沒有?當孩子帶著一顆受傷的心回到傢中時,不但得不到理解和安慰,還要遭受父母的說教和步步緊逼,忽視,否定,要求,限制甚至是打擊,讓孩子的心一點一點降到冰點。

其實,我們的孩子要的並不多,他不需要父母有多麼的能幹,多麼的有錢,他隻需要一個普普通通,能懂他,能理解他,能給予她心靈陪伴和支持的父母。當她下學回傢時,媽媽的笑臉相迎和溫暖的擁抱;當她遇到挫折和不開心時,媽媽能靜靜的傾聽,同理她的感受,而不是長篇大論的說教;她要的鼓勵和支持是父母與她一起共同面對,而不是站在高高的山巔喊一句 " 寶貝,加油!" 那山太高,高的讓她發怵,她需要勇氣,更需要力量。

價值感,存在感,歸屬感(傢庭,學校,社會)和成就感,是我們每個人一生都在追求的,如果我們父母能實實在在的讓孩子獲得這些,那麼孩子的心是富足的,他會為自己找到一個正確的人生定位和思考。

願我們的父母擦掉蒙在眼睛上的灰塵,看見孩子的需要,感受孩子的感受,走進孩子的內心深處,給他一份安穩和寧靜。

幼兒教育網官網:www.zgyejy.net(長按可復制)

  如您在生活中有育兒或者幼教方面的困惑,請關註幼兒教育網官方微信號:youerjiaoyuwang,直接說出你的問題,將會有國內知名的幼教專傢幫您答疑解惑,讓您的孩子得到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們致力於保護作者版權,內容來源網絡,如涉及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