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粒粒媽媽
還有不到 1 個月的時間,就又到小朋友們入園的日子瞭。今天粒粒跟群裡的寶媽聊起時,有好幾位寶媽頗為驕傲地表示:
" 雖然孩子快入園瞭,但自己一點都不擔心,因為孩子自理能力一直很好,現在已經能自己吃飯、刷牙、大小便瞭……所以入園後應該會很快適應。"
聽說這些小朋友的自理能力那麼強,粒粒當然開心;但這幾位寶媽的想法,卻是讓人擔心的,同時,這也是不少傢長(包括我自己)沒有意識到的一個誤區——
實際上,在幼兒園裡,那些自理能力不錯的孩子,出現適應問題的還真不少!
以前我也曾傻乎乎地以為,入園前自理能力已經很強的女兒,是不會出現什麼問題的。結果有天接她放學,居然發現她的兩條褲腿濕瞭一大片!當天晚上就開始感冒流鼻涕……
後來,我跟很多幼師交流過才知道:原來,有時候自理能力不錯的孩子,往往更容易出現問題!
因為這種孩子相對來說,通常會表現得更為乖巧、獨立,老師對他們更為放心的同時,也減少瞭對他們的關註,轉而忙著照顧那些自理能力差的孩子。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這些孩子出於各種原因,沒有及時、勇敢地表達自己的需求,加上園裡的孩子也不少,老師一直沒發現他們憋尿、或者尿濕褲子,也就不奇怪瞭。
這種真實的情況,其實是給瞭我們一個非常重要的提醒:孩子入園前,不僅要培養他們的自理能力,更要教會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有時甚至可以說後一種能力更為重要,畢竟一個班幾十個小朋友,老師真的很難及時發現每個孩子的每個問題!
所謂 " 會哭的孩子有奶喝 ",能及時表達自己感受和需求的孩子,往往能更快得到老師的幫助!
作為一個走過不少彎路的過來人,粒粒想告訴大傢:為瞭讓孩子更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大傢最起碼教會孩子說以下 5 句話,真的能少受很多委屈!
" 老師,我要尿尿、拉粑粑。"
尿褲子是入園不久的小朋友,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因為很多孩子還不習慣陌生的環境,如果出現尿意時還是上課,就更不敢告訴老師瞭,憋著憋著可能就尿褲子瞭。
所以,大傢一定要告訴孩子:想尿尿的時候別憋著,大膽告訴老師,一般老師都會同意的;如果自己大小便還不熟練,可以請求老師幫忙。
" 老師,我不小心尿褲子瞭,你能幫我換條褲子嗎?"
有些孩子可能會因為玩得太投入,或者午睡太沉,沒有辦法在尿尿前告訴老師。
對於這種孩子,爸媽一定不要指責他 " 又尿褲子瞭 ",因為這會讓他們認為 " 尿褲子是很可恥的 ";等到瞭幼兒園,他們可能會出於羞恥感,而不敢跟老師求助。結果一直穿著濕漉漉的褲子,不僅委屈無助,還容易著涼生病。
我們真正要做的是,既要幫助孩子減少尿褲子的情況,又要告訴孩子:如果在園裡尿褲子瞭,要及時告訴老師,讓老師幫忙換洗。
" 老師,我生病瞭、我不舒服。"
一般如果孩子生病瞭,傢長送去園裡時,跟老師交代一聲,老師對孩子都會多加照顧;但如果孩子到瞭園裡,才出現急性病等不舒服的情況,老師又一時沒發現,就有可能耽誤病情。
所以,我們一定要教會孩子,當身體出現任何不適,比如頭疼、肚子疼等情況時,一定及時告訴老師!這樣老師才能做出及時措施,帶孩子去醫務室或者聯系傢長。
" 老師,我不餓(還餓),想少(多)吃點。"
為瞭給孩子培養不浪費的習慣,幼師通常會鼓勵孩子把盤裡的飯菜吃完。但如果孩子積食瞭,要大膽告訴老師:老師,我不餓,不要那麼多飯菜。
如果孩子飯量大,沒吃飽,告訴老師 " 我還想多吃點 " 也不是什麼羞恥的事。
" 老師,我這裡疼(我受傷瞭,我出血瞭……)"
小朋友磕著碰著是常發生的事情,但老師不一定能及時發現。為瞭讓孩子的傷口能及時被處理,我們一定要教會孩子給老師報告傷情:老師,我哪裡哪裡受傷瞭。
寶爸寶媽們在培養孩子自理能力的同時,一定不要忽視瞭培養孩子的自我表達能力。
畢竟對於還幼小的孩子來說,自理能力再強,還是有很多事情,即使他們用盡全力也做不到的,爸媽不在,就要學會跟老師求助!
何況,學會向人求助,本身就是一種重要的能力不是嗎?
更多有趣、有用、有溫度的育兒知識,歡迎【長按】下方,關註暖萌的寶媽:波殼粒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