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何“臉皮厚”?真心話讓爸媽都心酸瞭

08-09

小凱是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他的媽媽帶他來我這咨詢的時候,說他 " 臉皮厚 ",缺少羞恥心,在學校總是問題不斷,三天兩頭被叫傢長,都快讓老師和傢長頭疼死瞭。

原來,小凱上課時總愛嘀嘀咕咕,嬉皮笑臉的,和前後左右的同學閑話不斷,他這邊傳來的聲音時不時地影響課堂秩序,導致其他同學無法安心上課。

經過老師苦口婆心地反復教育,他保證上課時盡量管好自己。但安生瞭一段時間後,又故態復萌。

這天下午上課時,他又在交頭接耳,有時還下座位去惡作劇。暗示、提醒多次無果後,老師頓時心一沉,火氣蹭蹭地往上冒,忍無可忍時讓他出去瞭。

這時小凱一臉怒氣加不耐煩,說:" 老師,我不過就是說幾句話,您至於嘛?" 老師說:" 你自己想想我一節課提醒瞭你多少次?" 小凱說:" 又不是隻有我一個人說話。" 老師說:" 你說的還少,是嗎?你還想怎樣,非要把課堂鬧翻,你才能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小凱依舊不屑加無動於衷……

看著他這種 " 破罐子破摔 " 的樣子,老師氣不打一出來,厲聲痛斥:" 我說話不管用,是吧?你也甭和我解釋瞭,放學把你傢長叫來…… "

就這樣,小凱的媽媽成瞭老師辦公室的常客,但是爸媽也拿他沒辦法,就到瞭我這裡。

在我和小凱單獨交流中,我發現,這個孩子還蠻有禮貌的,就是有點好動,上課調皮隻是想吸引他人的註意,做事經常不尋常理,還有他聰明可貴的地方,並不是他媽媽說的那麼油鹽不進。談話結束時,小凱說:" 其實我也知道我做得不對,但他們越罵我,我就越不想承認錯誤。"" 我不是他們說的那樣(沒有羞恥心)。"

像小凱這樣的孩子還有很多,他們問題的根源,總是能在大人身上找到答案。從最開始,傢長和老師都沒有抱著理解的態度與孩子好好溝通,才讓孩子繼續用從前的方式來吸引他人註意,並且還傷瞭孩子的自尊心。

最終,孩子會像他們評價的那樣,越來越缺少羞恥心,越來越 " 臉皮厚 "。

教育是靈魂的救贖,而非傷害。

以撕破孩子羞恥心為代價的教育,隻是發泄瞭自己的憤怒,而沒有進行真正意義上的教育。太多時候,我們隻是註意到瞭孩子這些調皮搗蛋的行為,卻未曾去想過為什麼你用盡渾身解數,他就是死不悔改。

當我們的好言相勸就像是 " 對牛彈琴 ",沒有訴諸其他有效辦法,就開始篤信 " 嚴加管教 " 才是王道。卻沒意識到我們的 " 苦苦相逼 " 早已將他們的 " 人格外衣 " 殘酷而粗暴的一層層剝去,直至無所蔽護。

我們總是抱怨孩子 " 二皮臉 ",感嘆教育的無奈與無力,卻不曾去想過為什麼孩子會一步步變成這樣。

其實,答案就在我們對 Ta 的態度中。

羞恥心等同於臉皮厚嗎?

臉皮厚一點的孩子,往往活潑、好玩,也惹人喜歡。但是,如果孩子的臉皮太厚,就需要我們註意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孩子做錯瞭事還蠻橫無禮,不管別人怎麼批評、勸導,依舊蠻不在乎,我行我素。這是孩子缺乏正常的羞恥心的表現。臉皮太厚的孩子往往缺乏這種正常的不可缺少的羞恥心。

羞恥心是一種以自尊心為基礎的道德感情,也是一個人行為品德的內在因素。孩子有瞭正常的羞恥心,才有對錯誤事物的抵抗能力,才能矯正和預防不良的行為。

所以,不要總是責怪孩子 " 二皮臉 "," 給臉不要臉 ",培養孩子正常的羞恥心,是克服 " 厚臉皮 " 唯一有效的方法。

孩子缺乏羞恥心有哪些表現呢?

1、習慣說謊,逃避責罰

孩子缺乏羞恥心,做錯瞭事情會害怕受到責備和懲罰,以後就習慣瞭說謊話。明明就是他的錯誤,但是他就是繞著彎子死不承認,這也和我們平時的教育方式有關,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先瞭解孩子犯錯的原因,不可以不明事理地就批評責罰孩子,這樣會讓孩子覺得父母蠻不講理,並對父母感到恐懼。

2、缺乏擔當,不敢負責

孩子缺乏羞恥心,一般會表現出來責任感缺失。孩子喜歡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無論是對的還是錯的,一般不會去顧及後果,即使捅出簍子瞭,也沒有意識說要去負責。缺乏責任感和擔當的孩子,難成大事,要想孩子富有強烈的責任感,我們得必須先培養孩子的羞恥心。

3、不分皂白,是非莫辨

孩子缺乏羞恥心,犯錯瞭也不會知道自己已經錯瞭,甚至還會理直氣壯地認為自己是正確的,和我們爭論不休。這是因為孩子沒有羞恥心,不知道自己的作為會帶來什麼不好的後果,因此才會自認為自己是對的,隻有培養孩子的羞恥心,才能讓孩子正視自己,明辨是非。

如何培養孩子正常的羞恥心?

1、盛怒時不管教孩子

在極度憤怒的狀況下,我們肯定無法以理性的方式來管教孩子,什麼難聽的話,什麼決絕的行為都做得出來。一開始你的 " 厲害角色 " 一下子就能震懾住孩子,但久而久之就再也不管用瞭。

所以,當我們無論如何也平靜不下來的時候,建議暫時離開現場,或是轉移自己的註意力去做別的事,如打電話給朋友聊天、運動一下等。等自己平靜下來以後,再和孩子好好談。

2、真正放下身段

很多時候,我們總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威嚴,習慣用以上對下的態度來對待孩子。羞恥心是以自尊為基礎的,我們保住自己自尊的時候,可曾想過有沒有顧及到孩子的自尊?

所以我們要真正放下身段,從內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氣跟孩子說話,將孩子當做成人一樣給予尊重。

不要總是對孩子說 " 不 ",而是要給孩子選擇題,讓孩子自己做決定。如果孩子的年齡足夠大,表達能力沒有問題,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提出解決方案或替代辦法。

3、吸收教育知識

當我們被孩子搞得感覺已經精疲力盡、黔驢技窮瞭的時候,當我們被孩子氣得想撞墻,真的覺得快要瘋掉瞭時,已經足以證明我們的教養方式和教育方法不對瞭。這時候,就需要責無旁貸地主動吸收教育新知。

在傳統的親子教育方式中,多半是我們用權威來教育孩子,而打罵處罰更是權威教育的重要方法。吸收新知可以幫助傢長跳出自己的成長經驗,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

或許有一天,你會發現不打、不罵、不動氣的溫暖教養術,培養瞭孩子的羞恥心,既省事省心,還特別有效。

面對孩子,我們各自固執且癡迷地編織著自己的得意作品,軌道稍有偏移,我們的 " 焦慮小人 " 就會跳出來,不自覺會以撕破孩子的羞恥心為代價,滿足自我,摧毀孩子。

孩子終究是一個獨立的個體,我們的殷殷期許和栽培,不是為瞭讓孩子成為我們的作品,而是讓孩子自己編織出自我最滿意的作品。

那天下午,我送走小凱和他媽媽,告訴媽媽不要再說出那麼決絕的負面評價,要多陪伴孩子,多與他溝通,小凱的媽媽也若有所思。不知她最後能不能記得和堅持做下去,但我想,小凱一定會記得。

知子花傢庭教育已入駐今日頭條、一點資訊、搜狐媒體平臺、微博、知乎、網易等,搜索 " 知子花傢庭教育 " 即可關註。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