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號 / 養育男孩
ID/breedboy
01
跟女孩的乖巧懂事相比。
男孩為什麼會有這麼多問題?
一個媽媽說自己剛剛上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因為無法遵守學校的規則被談話。
老師很誠懇地說:
" 他在學校常常無法遵守學校規則。需要安靜的場合他大聲叫喊,還在不允許奔跑的教室裡追趕,上課舉手回答問題時,還沒得到老師的允許,就自己站起來說出答案。當同學們排隊時,他一個人離開瞭隊伍,在邊上跑來跑去。他覺得自己沒有錯,也沒有想去控制的想法。"
這是很多男孩父母面臨的一個問題。
記得我以前的一個同事也常常被幼兒園老師約談。
說孩子在教室裡坐不住,上課時常常跑動,有時就跑到門口站著。
最後她隻能把孩子領回傢,卻又不知怎麼辦?
我們的男孩到底怎麼瞭?
如今很多傢庭持著一種自由寬松的教育理念。
難道尊重孩子的天性有錯嗎?
在學校這個朝著社會過渡的環境中。
規則第一次會讓自由慣瞭的孩子覺得不適應。
很多崇尚自由教育理念的父母覺得孩子就是要遵循天性去探索,而反對學校的這種壓制。
可是,我們的傢庭教育方式是不是也要反思?
比如父親的缺失和孩子規則意識的淡化甚至喪失。
02
讀懂我們的男孩,才能更好地愛他。
科學研究表明:男孩比女孩多出瞭 15 倍之多的睪丸素,而使人情緒平靜的血清素,男孩卻比女孩要低得多。因此,男孩天生就比女孩好沖動,喜歡冒險,更具有攻擊性。
" 不要跳!"," 安靜點!"," 給我坐好!" 這可能是媽媽對男孩子說得最多的話,如果孩子不聽話。你會非常惱火。可如果孩子真的規規矩矩聽從瞭你的指令,你可能又發現,他變成瞭那種膽子小、容易緊張的男孩,如何把他變得野性點,可能又成瞭你面臨的一個新難題。
古老的諺語曾說:養育好一個孩子需要一個村的人。
養好一個男孩,再強的媽媽一個人也搞不定。
在孩子 0-3 歲這個階段,母親細心的照料和給予會給孩子最初的安全感。
但是到瞭 3 歲,甚至更大一些的時候,父親的作用就凸顯瞭出來。
每個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關愛,但隨著年齡的增長,男孩和女孩逐漸會發展出不同的成長需求。
但是男孩子喜歡冒險、喜歡刺激,這些事爸爸做起來更得心應手。
03
媽媽要懂得退位,讓爸爸參與進來
日本教育傢河合隼雄提及 " 父性教育 " 時說到,在現代以小傢庭養育孩子為主的環境下,一個非常常見的問題是:
" 對孩子的養育很容易就陷入封閉的母子關系。"
" 母親剝奪瞭父親養育孩子的權力。"
現實的確是很多的父親做的不如母親好。
毛毛躁躁的爸爸總是在孩子嬰兒期時就被踢開瞭。
因為照顧一個新生寶寶不能馬虎,但也可以考慮讓爸爸們做做換尿片泡奶粉的活。
多抱抱孩子,跟孩子多說說話。
培養親子間的親密感覺,為接下來的階段做準備。
可惜的是很多爸爸一直沒有參與進來。
而媽媽們也被逼得越來越強大。
這樣的結果對孩子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結構式傢庭治療的大師李維榕說:親子不如遠子!這個說法來自她幾十年的傢庭治療經驗:媽媽和兒子過於 " 黏糊 ",讓爸爸沒有立足之地的傢庭,最容易養出有問題的孩子。
如果在傢庭中,媽媽霸占瞭這個席位,在傢表現得像 " 老大 ",而爸爸卻 " 俯首稱臣 ",沒有話語權,你其實就是在告訴他,男人就該是這樣的。
結果孩子真的會跟父親變得越來越像。
或者表現出另一種極端,對自己的父親嗤之以鼻。
所以媽媽要幫助父親在男孩面前樹立權威,而不是貶低自己的丈夫而讓自己擁有絕對的話語權。
如果希望孩子和爸爸更加親近,那麼前提是尊重孩子的父親,並且與之是親近的。否則孩子會在你的言語及態度的影響下,也學著你的方法對待自己的父親。
我曾經遇到一個男孩用惡狠狠地話罵著自己沉默的父親。
而他的父親才打算開口,孩子的媽媽就劈頭蓋臉罵過來,根本不給他張口的機會。
一個男孩如果在內心對自己父親是否認的。
那他的人格發展總是會留著一個口子無法愈合。
04
很多人都以為,在孩子小的時候,他還不懂事,父親對他有沒有影響關系不大。
但實際上,不同年齡的孩子都有一種內在的與自己父親聯系起來的需要,特別是傢有男孩,沒有父親參與育兒,受損失最大的往往是男孩。
因為父愛給孩子方向感。
對於 " 方向感 " 這三個字的理解,我覺得是規則帶來的秩序感。
就好像我們開車一樣,行車的交通規則讓大傢知道該如何行駛,不至於全亂瞭套。
我們給孩子樹立規則意識,不是束縛他,而是保護他。
我常常會陪兒子在外邊玩耍。
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
孩子們會不斷地去檢測所有的安全尺度,以及規則和紀律。
他們會在一個自己認為安全的環境下,自由大膽地冒險。
有些動作我們看上去很危險,比如攀爬一些比較高的臺階欄桿。
但是他們早已經去嘗試瞭很多次。
如果我們能及時發現,並且給予他一些指導。
孩子會覺得更放心,有時會邀請大人一起玩。
但是男孩的天性使然,會更加喜歡挑戰秩序。
所以傢庭中如果尊重他的天生,這個孩子會表現出很強的創造力。
但是如果沒有規則感,他進入學校後就會喪失方向感。
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最後碰壁瞭,挨批評瞭,然後就想著叛逆,逃離。
父親除瞭給於男孩支持、體貼和關愛外,還要擔負起對男孩的管教甚至處罰的責任。沒有父親管教的男孩更容易在青春期碰得頭破血流、傷痕累累,甚至他挫敗的心理永遠都無法完全恢復。
當一個男孩在 3-6 歲時,父親一定要參與養育。
因為父親這個角色天生就帶著一種 " 規則 " 成分。
我一直努力尊重孩子天性的發展,所以有時面對他的脾氣和叛逆。
傢裡人會說是打少瞭。
但是我明白,該樹立規矩的時候,我也是毫不手軟的。
所以我們傢有一根規矩棒,是我自己用報紙卷起來的。
平時放在冰箱上面,極少用。
可是違反規矩的時候,它就會派上用場。
因為我相信有規則意識的孩子,進入一個集體能找到集體的規則。
進入社會能遵守社會的規則。
遵守規則的孩子是不是會畏畏縮縮?
不會,這樣的孩子反而更加自信和有安全感。
因為他們知道自己怎麼做是對的,而這樣的行為會帶來好的收獲。
反而是缺乏規則意識的孩子。
看上去很自由灑脫,其實他的內心一直在糾結中煎熬。
不知自己怎麼去適應這個陌生的環境裡,常常碰得頭破血流。
這也是為什麼表面狂傲而叛逆的青少年內心卻極度脆弱的一個原因。
傢有男孩,請一定記得:
媽媽要懂得退位,爸爸要盡早回歸。
作者:魚爸,傢有小子一枚,立志做一名合格的 80 後奶爸,童書編輯,閱讀推廣人。公眾號養育男孩,ID:breedboy (一個最有愛的公眾號,面向傢長群體,每天原創分享親子養育常識、親子閱讀推廣、傢庭關系建造知識)。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