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轎車主要有三根立柱,分別稱為 A、B、C 柱。就像下圖這樣。
這三根立柱對整車的姿態和美感起到瞭很重要的作用,比如 A、B、C 柱的延長線就是整車的視覺重心所在,視覺重心越低,整車的視覺效果就越低趴。
▲奧迪 A8(D4)
▲保時捷 Panamera
降低視覺重心並不是簡單通過調低車頂高度和弧度就能實現的,比如像日產藍鳥這樣,雖然削平瞭腦袋,但整車依然沒覺得很低矮。
▲日產藍鳥
大傢有沒有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 C 柱對視覺重心影響最大。
像保時捷 Panamera 這樣采用溜背造型的汽車,采用瞭更大的 C 柱傾角設計,整車姿態顯得很低矮,相反藍鳥的 C 柱卻有點 " 高聳入雲 " 瞭,自然在沒能達到 " 低趴 " 的預期。
以上隻是直觀感受,那理論上為什麼 C 柱對視覺重心影響最大呢?細細剖析,還是有原因可尋的,主要有以下三點。
第一點:
A 柱的傾角設計范圍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比如 A 柱傾斜角過大不僅會導致風噪變大還會加大盲區,而 A 柱傾斜角過小不僅會加大風阻還會降低碰撞安全(特別是行人碰撞安全)。雖然 A 柱設計還是有差異,但就大街小巷上跑的量產車來說,A 柱的傾角差異真不明顯。
第二點:
相比 C 柱,A、B 柱對提升汽車安全的貢獻更大,比如 A 柱設計得當,能夠保證碰撞後不易變形,順利打開車門救出前排乘客;如果要在 A、B 柱之間分高低,隻能說 B 柱更加重要,這是因為 B 柱是用來保證側面碰撞的安全性,它不像 A 柱和 C 柱那樣,還有車頭和車尾能先緩沖一下。
特別的,B 柱還是連接前後門的關鍵位置,一方面如果傾角過大,在碰撞後會車門更不容易打開;另一方面,B 柱傾角改變,前後門的姿態都要改變,又得多花一大筆錢,簡直就是牽一發動全身。隻能說,除瞭視覺重心這般美學需求,A、B 柱要考慮的東西太多瞭。
第三點:
說完 A、B 柱,再來說說 C 柱。因為這傢夥沒有太多的約束,所以設計范圍就很大瞭,再加上 C 柱之後是空蕩蕩的後備廂,所以一旦想調整 C 柱的姿態就不會像 A、B 柱那樣費心瞭。
當然 C 柱傾角設計也不是想怎麼玩就怎麼玩的,歷史上不少失敗的汽車設計,正是出自 C 柱之手。比如刻意追求溜背設計的謳歌 ZDX,後排座位十分狹窄,而且還犧牲瞭後備廂的載物能力,這款車還不幸上瞭 2012 年北美《福佈斯 Forbes》" 最醜陋車型 " 排行榜。
隻有短短三年壽命的鈴木 X-90 也同樣如此,C 柱過小的傾角,導致車身比例極不協調,怎麼看都是一款 " 怪車 "。
其實 C 柱不僅在視覺重心上起到舉重若輕的作用,它還擔任著很多其他重要任務。比如在體現汽車的厚重感或者說是 " 健壯感 " 上,就不能忽視 C 柱的作用。
我們先來看看下面這張對比圖:
上圖是來自美國密歇根州羅切斯特山的汽車制造商 Equus 的首款作品 —— Bass 770。該車設計元素借鑒瞭老款福特野馬、道奇挑戰者和道奇 Charger,目的是為瞭重現美式肌肉車的經典設計。看看這巨大的 C 柱,向兩側凸起的臀部,厚重感十足。同樣屬於兩門轎跑,奔馳 C Copuer 卻要顯得輕盈得多,整車顯得更加年輕靈動。
在設計方面一向嚴謹的大眾,在 1993 年改變瞭第三代高爾夫 GTI 的設計風格,外形設計方面完全告別前兩代高爾夫的直板式車身,轉而采用更加穩重圓潤的設計風格,其中厚重 C 柱設計堪稱經典,直至今天的七代高爾夫都還在使用。
C 柱厚重,能夠提升穩重感,但是又會增加車重,這與輕量化潮流又不太相符,所以廠傢們在權衡利弊後,將後三角窗設計得與 C 柱顏色和形狀相近,把這二者融為一體。這點在 SUV 上表現最突出。
▲準確來說,這是 C 柱、三角窗、D 柱之間的一體化設計
肌肉車時代已經過去,就設計潮流來說,汽車已經開始朝著輕盈感方向發展瞭,C 柱自然要擔當大任瞭,各種挖空 C 柱的設計也如雨後春筍湧現出來。
甚至有些轎車,受到整體結構剛度的影響,不能挖空 C 柱,還會采用 " 假三角窗 " 來遮擋一部分 C 柱。比如雪佛蘭科沃茲,後三角窗其實就是一塊塑料板而已,正是得益於這塊塑料板擋住瞭厚大的 C 柱,科沃茲整車希望凸顯的運動風才沒有被它毀掉。
總之,C 柱能夠影響整車的穩重感,當 C 柱較厚大時,整車會顯現出穩重感,當 C 柱較細時,整車會顯現出靈動感。
雖然汽車造型之美各有見解,但美的東西都是有它潛在的道理的,抽絲剝繭後,其實都是殊途同歸。C 柱雖不像 A、B 柱,在安全性上需要承擔重要責任,但就造型設計來說,C 柱卻起到瞭更加重要的作用。體積相對更大的 C 柱就像一塊畫板,如果你追求年輕運動、飄逸輕盈,那麼纖細、傾角更大的的 C 柱會是你想要的;如果你追求穩重感,喜歡力量和沖擊力,那麼更加厚重、面積更大的的 C 柱會是你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