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轉子引擎,值得馬自達拼那麼多年嗎?

07-21

2015 年東京車展上,馬自達 RX-VISION 驚艷亮相,同時也意味著新一代轉子引擎很有可能在兩三年後再度登臺。直到最近,又傳出消息說,所謂的 "RX-9" 會在今年的 2017 東京車展上正式亮相。這麼多年如此反反復復,一邊是粉絲們的死心塌地,另一邊則是務實派的冷眼旁觀,到底馬自達為何一直堅持? 趁著在日本北九州美禰賽車場的轉子車型體驗活動,馬自達公關部的植月先生給瞭啊車君一個滿意的解答。

為什麼馬自達要挑戰轉子引擎

在介紹轉子引擎之前先為大傢簡單介紹一下馬自達的歷史背景。馬自達在 1920 年創建,馬自達一開始是一傢生產三輪貨車的企業(對的,就是 " 三蹦子 "),然後在 1960 年馬自達發生瞭一個對於企業非常重大的轉折。 那是日本二戰結束後大概 15 年的時候,也是日本經濟高速成長的時期。所以馬自達決定進軍乘用車市場。

馬自達第一款乘用車 R360 Coupe,1960 年量產

但那個時候日本有非常多的汽車制造廠,所以當時日本政府計劃對汽車產業進行整合,好在自由貿易的背景下跟其他大型外國品牌抗衡。 當時日本政府的構想是把 10 個本土的汽車品牌整合成三個大型集團,其中把豐田、日產和馬自達合並成專門生產乘用車的一個品牌;然後日野、五十鈴和王子合並成專門生產商用車和特殊機械的一個品牌;最後斯巴魯、大發、本田和鈴木則合並成專門生產輕型車(K-car)的品牌。

對噠,右上角是馬自達過去的商標

我的天啊,在這麼大的一個產業政策背景下,馬自達就很有可能被另外兩傢大企業所吞並,這是一個非常大的危機。所以為瞭對抗這樣的一個策略構想,馬自達必須有一個非常鮮明的、獨當一面的技術,來向政府說明它是可以作為一個單獨的汽車企業生存下來的,並且可以發展得很好。(其實當年的本田和斯巴魯等也面臨同樣的困境)

" 為瞭對抗政(屏)府(蔽),老子拼瞭 "

就在這麼一個動蕩的時期,西德的一傢機械企業 NSU 發明瞭轉子發動機。這項技術一問世之後,馬自達社長就覺得機會來瞭,這是實現馬自達獨立自主的一個有效途徑。於是他馬上就前往西德跟對方談判並把轉子引擎的專利買下來瞭。這就是馬自達當年研發轉子引擎的最根本原因:保持企業的獨立自主性。 什麼才叫是自主獨立呢?馬自達通過向全世界公佈它會研發轉子發動機,就能讓日本政府認為馬自達是一個非常獨立並且擁有世界級先進技術的企業,然後馬自達才能夠獨立地向民間融資,讓企業發展壯大。(怎麼聽著跟現在的互聯網行業有點像啊) 上圖是研發轉子引擎之前和之後,馬自達整個企業規模的對比。左邊是 1957 年的情況,當時全部的雇員隻有 4467 人,年產量也隻有四萬多臺。研發轉子發動機之後,到瞭 1967 年第一臺量產轉子發動機車型(Cosmo Sport)面世的時候,經過 10 年的發展,雇員規模擴大 5 倍達到兩萬多人,然後年產量也從四萬飆升到四十萬臺,而且車型系列也豐富得多,從三輪車到四輪乘用車再到貨車都有生產。 大傢還可以再看看上表,這是 WANKEL 俱樂部的成員(WANKEL 是轉子發動機的發明人),當年有這麼多企業都購買過他的專利去嘗試研發轉子發動機。第一批購買專利的大部分是德國企業,隻有當時的 Toyo-Kogyo ( 馬自達的前身 ) 一傢是來自日本;第二批名單裡面增加瞭很多歐洲的汽車品牌,包括 Alfa Romeo,Rolls-Royce,Porsche 等等大牌。到瞭 70 年代就連日產、通用、豐田、鈴木、福特、YAMAHA 等很多企業也開始研發轉子發動機。但最後隻有馬自達一傢企業能夠造出量產的轉子發動機車型,那是為什麼呢?

為什麼隻有馬自達一傢能成功把轉子引擎量產?

大傢或者聽說過馬自達研發轉子發動機的 "47 勇士 ",其實馬自達是最早跟 NSU 購買轉子發動機專利的企業,但買回來之後才發現這個技術還有很多的漏洞,比如氣缸密封性。大傢可以看看下圖,當時整個董事會以及研發的主要負責人都神情凝重,要知道買這項技術可是花瞭大價錢的。

" 德國佬,你們挖的坑可真夠大 … 哦不,你們挖的是黑洞吧!?"

為瞭能夠獨立生存,整個馬自達都處於破釜沉舟的狀態。當然,光有這種精神力量還是不足以解決轉子發動機的技術難題,從客觀來說可以歸結為三大原因。 一、自身能力 馬自達本身就有非常強的機械加工能力,並且它的機械加工作業能夠完全在自己工廠裡面完成,零部件制造的實力很強,在研發過程中很多機件都能夠自己獨立制造出來,這是區別於其他企業的一大優勢。 二、企業背景 馬自達當時在化學和原料科學方面本來就處於領先地位,對於原材料的研究有深厚積累。例如當時馬自達就擁有不少金屬鑄造領域的專利。 三、地理優勢 馬自達地處廣島,那裡有很多實力強勁的零部件生產商,給予馬自達很大的技術支持,特別是戰後,廣島的機械制造業更加迸發出極強的凝聚力,很多上遊的零部件廠商也都投入到馬自達轉子引擎的研發中去。 第一代轉子發動機研發出來沒幾年之後,石油危機的爆發瞭,大傢對燃油經濟性有瞭更高要求,而這正正是轉子發動機的弱點所在。所以其他企業逐漸停止研發轉子發動機瞭,但馬自達卻始終堅持轉子這條路。大眾對於燃油經濟性、動力性和平順性的要求越高,馬自達就越是堅持去弄好轉子發動機。

永不停息的挑戰到底意味什麼?

其實在整個轉子引擎的開發過程中,馬自達的山本社長心裡最重要的一款車是第一代馬自達 RX-7。在轉子引擎投入量產之後,大傢偶然地發現它的廢氣排放表現很不錯,但在 1973 年第一次石油危機的時候,整個社會更重視油耗而不是環保,而轉子發動機的油耗弱點就被輿論推到浪尖,成為大眾批評的焦點,並且當時馬自達內部也有聲音在質疑是否應該執著於轉子發動機。 在這種內憂外患的情況下,馬自達也沒有放棄對轉子發動機的研發,為什麼呢? 首先轉子發動機本來就是一個新興的技術,才剛起步不久;其次,選擇轉子發動機是當時馬自達的一個重要企業決策,如果因為開發遇到困難而輕易放棄的話,那就是對客戶的一種背叛。 試想一下我剛買瞭你的轉子車型轉過頭你就說我不再搞轉子瞭,那是怎樣一種徹徹底底的欺騙啊。這樣會給大眾一種沒有信用的印象,那麼日後就算馬自達用其他什麼技術來取代轉子,也很難贏得消費者的信賴。 所以當馬自達在技術上被輿論所批評的時候,反而燃起瞭企業內部上下的鬥志,當時提出瞭一個叫做 " 鳳凰涅槃 " 的口號,代表著轉子引擎即將重生。為瞭證明第一代使用轉子引擎的 RX-7 的實力,從 1974 年開始就馬自達堅持參加勒芒耐力賽等一系列的汽車賽事,最終在 1991 年獲得勒芒冠軍。 勒芒耐力賽的十幾年參賽歷程並非一帆風順,最終能夠問鼎冠軍,對於馬自達自己也是一個啟示,遇到困難的時候不能輕言放棄,堅持,堅持,再堅持,最終總會達到目標,這也是馬自達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所以我們就能夠明白馬自達為何要堅持對轉子發動機的開發,並成為唯一一傢把轉子發動機投入量產的企業。這個過程是很孤單的,既沒有競爭對手,也沒有可供參考的前輩,更沒有可供學習的教材。對於轉子引擎的研發,是一個人類之前並沒涉足的領域,這種對於未知領域的探索和挑戰,並最終實現目標,成就瞭馬自達獨特的企業形象和文化,對於日後新生的工程師們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榜樣。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