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皆禍害,子女還能成才嗎?

03-14

導讀:美國的普高教育水平不高,但公眾和教育界都喜歡探討和崇拜新的教育理念,這種現象,已經遠超美國,一旦教育新理念開始流行,所有人都執著信之。

作者:凌嵐,1991 年畢業於北大中文系,1997 年紐約市立大學 MBA 畢業,從事大宗商品市場分析。

他們兄弟姐妹六個,從來沒有上過小學,也沒有上過中學。出生並成長於愛達荷州偏僻山區中的摩門教集聚地,他們是美國特有的幸存主義一族,相信摩門教啟示錄中末日降臨的說法,拒絕教育,拒絕現代醫學,孩子自出生以後不看醫生也不打保健疫苗,也沒有出生證,像小動物一樣生在傢裡也成長在傢裡,這傢母親作過接生婆,有些生育和草藥知識。全傢賴以生活的,是父親的廢舊汽車部件回收站,六個孩子從小就在回收站幫工。

如今這六個孩子已經成人,其中泰拉 · 威斯奧佛今年 31 歲,在英國劍橋大學拿到政治史和思想史博士學位,居住在劍橋,最近出版自傳回憶錄——《教育之謎》(Educated: A memoir ) ,該書面世立刻引起轟動,英美大報紛紛推出書評或者人物采訪。《教育之謎》這個中譯名是我擅自翻譯的,直譯應作 " 被教育 ",之所以如此翻譯書名,因為這本書除瞭講述傳主泰拉不平凡的人生經歷以外,並沒有解開一個更大的關於教育的謎團。

泰拉的父親有兩極癥,相信自己是摩門教聖經預言中的先知。他的宗教狂熱慢慢變成一種精神疾病,一心要存糧食,存彈藥,等待末日降臨。母親作過接生婆,會采草藥也會訓馬,但在一次車禍中腦受傷,康復不夠好時常陷入意識昏沉。傢中六個孩子都不上學,但其中的三個孩子泰勒,泰拉和理查德求知如渴,泰拉 18 歲時全憑自學考上楊百翰大學,理查德為瞭躲避怒氣沖沖的父親,整天躲在沙發後面讀一本百科全書和摩門教聖經。

按照國內很熱的關於原生傢庭的說法,泰拉的父母完全是禍害。父母都是喜怒無常的性格,六個孩子中的一個長期有暴力和虐待姐妹的傾向,但父母事發時置若罔聞,事後不僅沒有說法,而且還完全否認傢暴存在———母親會說:" 你哥哥對你有動過刀子嗎?我不記得。" 最後變成:" 你哥哥對你哪裡動過刀子?傢裡從來沒有過你說的刀。" 這種否認,泰拉稱作她傢裡特有的 " 彎曲的現實 ",比傢暴還恐怖,如今她跟父母斷絕往來。

奇葩父母是這類殘破傢庭的原罪,這些父母或酗酒,或遺棄,或虐待甚至性侵犯子女,加上這本的狂熱相信末世說拒絕現代教育,幾乎占全瞭惡父惡母的所有毛病,越苦難越有讀者喜歡。這本苦兒回憶錄不同之處在於,這兄弟姐妹六人最後都讀瞭高中,他們各自的成績可以分成極好與極差兩組,分別在鐘形曲線的兩個極端:三個孩子高中不能畢業,至今在傢中仰仗父母養活,另三個孩子不僅大學畢業,而且全部拿到博士學位。最優秀的就是泰拉,被劍橋的導師稱為 " 黃金一樣 " 的大腦。為瞭申請大學,泰拉在幾個月之內完全靠自學高中幾年的數學內容,然後通過美國高中生的 ACT 標準化考試。上瞭楊百翰大學的第一年,她突然之間意識到自己連英國宗教改革運動,啟蒙運動都沒有聽說過,在歷史課上她脫口而出問什麼是猶太大劫難(Holocaust),被人當作反猶分子。她必須在一年之內,補習完成高中四年的文史課程,然而她不僅做到瞭,而且還拿 A。

泰拉的自學能力,在寫作這本回憶錄時再次顯示出奇跡般的作用。她在寫作之初,發現自己寫得很不好看,提高寫作技巧的辦法是聽《紐約客》的小說播客,小說播客的形式是由著名作者朗讀另外一個著名作者的短篇小說,之後,還有一段作者和編輯之間的對話,正是這種播客,變成泰拉免費的寫作輔導課,收聽瞭一段時間以後,她寫出來的回憶錄章節就完全不同,有明顯進步。

她的這些學霸奇跡,並不是此書的重點,書的濃墨重彩之處在於 " 原生傢庭苦難 "。泰拉的學業成就並不是偶然的,另外兩個同胞兄弟,也是如此,靠摩門聖經和一本百科全書消磨童年的時間,同時完成自我教育。他們這三人的初等到中等教育,不僅在學校外獨立完成,而且把大部分美國大部分高中畢業生甩開一大截。也許,泰拉那個被深恨的父親是對的,美國的公立中學教育水平完全就是搗漿糊?!(此處應該有表情包)

對比這三個人學業上近於奇跡的成功,另三個手足同胞,差到連高中都不能畢業,這種差生在現今的美國也相當少見啊,尤其是白人中。同一個屋頂下,同一對父母,完全相同的外在環境,卻出現兩極化的六個孩子,好像是在挑戰傳統普高教育的所有理念,我甚至覺得,對於她們傢這三個天才孩子,上不上美國普高根本無所謂。問題是,既然美國高中教育可有可無,那為什麼另外三個孩子又覺得難到畢不瞭業呢?

美國對普高教育有效性的探討,跟國內一樣,一直很熱門。普高之差,學生數學和閱讀水平之差強人意,每每成為頭條新聞。比如今年 2 月 1 日《美國新聞》披露,隻有百分之八的高三學生知道美國南北戰爭的起因是蓄奴制度,三分之二的學生並不知道終止蓄奴制度是需要通過修憲才能正式生效,少於四分之一的高中生知道北方諸州的紡織工業是依靠南方運來的黑奴種植的棉花作原料的," 棉花從哪裡來?" 是這些高中生想不到的問題。不是學生差不肯學,是美國普高的歷史課對這部分內容教得很少。本國歷史教育如此,地理就更奇葩的瞭。十年前一個同事回馬來西亞探親,部門別的同事怎麼都搞不清馬來西亞的位置:在孟加拉國?曼谷?新加坡?可憐這三個地名跟馬來西亞都沒有任何關系。

美國的普高教育水平不高,但公眾和教育界都喜歡探討和崇拜新的教育理念,這種現象,已經遠超美國,一旦教育新理念開始流行,所有人都執著信之。比如最近幾年流行的教育理念是堅韌不拔(Resilience),強調學生的情商,強調不畏失敗的教育,臨大事不焦慮,遇挫折不自殺。堅韌教育已經代替瞭上世紀末最後二十年流行的 " 創造性思維 ",成為新的熱門詞匯,國際教育研討會圍繞 " 堅韌 " 主題,州的教育部門專發 " 堅韌簡章 "。連新澤西公立學校一個脾氣火爆,對不好好拉琴的學生動輒破口大罵的高中管弦樂隊指揮,在他退休時,被大報媒體樹立為堅韌教育楷模,挨過他毒舌挖苦的學生好像無意中免費學到瞭人生重要的堅韌課。

泰拉 · 威斯奧佛對普高教育的漠然來自於她的父親,但她對自己的學霸之路也沒多大興趣探討反思。她如火箭一樣快捷敏銳的自學能力,自然得如同莫紮特四歲無師自通地彈鋼琴一樣。這種學習能力,對知識天生的渴求,是多少堅韌教育,暑期天才夏令營,課外補習班,學習 APP,申請學校咨詢師這些資源堆積下都刺激不出來,也無法媲美的,教育的成功,在這樣的特例前完全是一個謎。我們這些眼巴巴地望子成龍,為孩子學業上可以跨過移民,下可以砸錢買學區房,人傢一個不許孩子上學的摩門教傢庭卻不費吹灰之力就讓孩子成為學霸!這種差距,讓自己不得不問什麼是因,什麼是果!

一個人內在的動力,可能是與生俱來,也可能是後天激發,這種如饑似渴的動力最終能否出現,是區別天才和普通人的界限,無論這種動力落實在寫作上,還是軟件編程上,藝術上,還是創業上,甚至在排除萬難千方百計生存下去的幸存者中,也是那一絲內心的小火苗,讓人於絕境中不至於沉淪。但這小火苗是什麼,它從何而來,它最終選擇瞭誰,卻是教育之謎,人生之謎。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