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25日電題:" 老師 " 還是 " 老板 "?" 學生 " 還是 " 學徒 "?——導師和研究生的那些事兒
新華社 " 中國網事 " 記者楊思琪柯高陽
近日," 寒門博士自殺 " 事件將 " 高校師生關系 " 這一話題帶到公眾視野之中,引發網友熱議。當前導師與研究生之間的關系存在什麼問題?又該如何構建健康良性的師生關系?記者對此進行瞭調查。
從 " 老師 " 到 " 老板 ":師生關系變成雇傭關系?
" 讀研期間,一大半時間都用來給導師打工瞭。" 王洋(化名)是一名211高校碩士研究生。她剛進入師門,就被導師安排去給修讀第二專業課程的同學上課,作業批改也由她一人完成。
當上瞭 " 老師 ",王洋卻沒有得到老師的待遇:" 學校的二專教學任務是有課時費的,但是導師從來沒提過錢的事,我隻能‘被義務勞動’瞭。"
王洋的遭遇並非孤例,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讓不少研究生產生 " 被剝奪感 ",認為自己淪為瞭廉價勞動力甚至免費勞動力。北京某科研院所在讀博士方傑(化名)坦言:" 導師的一個課題經費有300萬元,但是幾名學生加起來的收益卻不過數萬元。"
方傑說,他的一位師弟在讀研期間,曾被導師介紹到一傢軟件公司工作," 師弟每月幹價值一萬元的活兒,卻隻拿一千元的工資,還被導師‘雁過拔毛’克扣瞭500塊 "。
學生給導師幹活、打雜,甚至成為 " 貼身小秘書 ",占用瞭大量時間和精力。方傑說,有的導師為瞭把學生留在身邊幹活兒,甚至故意讓學生延遲畢業。" 一方面擔心畢不瞭業,一方面擔心畢業找不到工作,非常焦慮。"
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趙勤認為,現在一些研究生稱呼導師為 " 老板 ",將讀書稱為 " 打工 ",稱呼的變化折射出部分導師把學生當成瞭廉價勞動力甚至工具的現實問題。師生關系異化為雇傭關系,既是對教育本質的違背,也是對學生合法權利的侵犯。
從學術到生活:導師與學生的 " 難舍難分 "
記者調查瞭解到,相對於人文學科,理工領域研究生對導師的依賴程度會更高。很多研究生進入實驗室,享有導師提供的課題、實驗設備和資金支持,也為導師完成大量基礎性工作。
在方傑看來,沒有導師,也就沒有如此優厚的學習環境。實驗室的內涵往往超越瞭有形的空間,也共享瞭很多規則、理念和工作生活習慣,甚至形成一種 " 實驗室文化 "。
與實驗室的 " 過度親密 " 也給方傑帶來瞭煩惱。" 有時導師佈置的任務量大,每天一早就進實驗室,出來的時候已經到深夜11點,遇上導師出差也全程陪伴,基本上沒什麼自主時間做別的事情,談戀愛也夠嗆。"
而清華大學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徐葳表示,自己做瞭不少 " 雜活兒 ",做 " 雜活兒 " 的效率和專業程度也成為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沒有這些技能,也就無法開展所謂 " 高大上 " 的科研工作。
除瞭學術合作,與導師的 " 共同生活 " 似乎成為部分研究生的日常。微博搜索 " 給導師取快遞 "" 給導師帶孩子 ",可以得到數百條檢索結果,其中大部分是學生的吐槽。一名在北京高校就讀的博士訴苦說,自己被導師 " 委以重任 ",為裝修導師的新居忙活瞭大半年。
" 和導師相處起來心理壓力真不小,剛開始挺不適應的。" 江蘇一所985高校的博士研究生黃明(化名)說,導師經常組織一些與學術無關的活動,有時不想參加,但又擔心與導師產生摩擦和隔閡,大部分時候還是選擇瞭響應 " 號召 "。
趙勤認為,理想的師生關系應該是融洽、和睦的,但如果相互交往超過瞭一定界限,公私不分、學術和生活不分,則會給雙方帶來不良影響。
從界限到師德:讓教育回到 " 培養人 " 的本質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八條對教師應當履行的義務進行瞭規定,包括遵守憲法、法律和職業道德,關心、愛護全體學生,尊重學生人格,制止有害於學生的行為或者其他侵犯學生合法權益的行為,批評和抵制有害於學生健康成長的現象等。
黑龍江省社科院副研究員王欣劍認為,目前教育界對導師和研究生之間的權利義務界定尚不夠清晰和細化,為雙方關系的異化埋下瞭隱患。他建議,應對雙方的責任義務進行明確細致規定,或者達成一定協議,由此確立師生之間的相處原則,避免產生分歧和矛盾。
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肖瑛表示,從學校層面來說,應該加強對師生關系的監管和引導,制定規范師生行為的具體原則、做法等。可通過建立師德委員會或師生關系委員會將其落到實處,接受學生的申訴和老師的反饋,作為第三方及時發現問題、處理問題、提供幫助。
趙勤認為,導師制不僅看重導師的業務能力,也註重導師的道德人格和綜合素質,避免因過分追求個人利益而損害學生成才,要讓學術回歸學術、讓教育回到 " 培養人 " 的本質。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日前發佈2018年工作要點指出,將研究制定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規范,列出負面清單,重申師德紅線,推動各地各校完善師德建設長效機制,完善師德建設制度,加強師德宣傳教育。
同時,各地教育部門及高校要強化師德師風考核,通過修訂師德標準,選樹師德標桿,推動師德考核,建立師德失范曝光平臺和定期通報制度,讓師德考核優勝者得到褒獎,讓師德考核不良者受到鞭策。
此外,專傢建議,研究生應制定較為清晰的學術規劃和職業選擇,將自己的學術愛好與導師的研究領域有機結合;導師也應註重轉變培養方式,合理安排教學計劃,通過雙方的換位思考、加強溝通,來改善師生關系。
徐葳表示,科研中總有各種困難和痛苦,導師和學生之間應建立良好的信任,共渡難關,體驗到在科研中的成長,把學術精神傳承下去。
教育部:絕不姑息觸犯師德紅線侵害學生的行為
高校教師職稱評審將把師德評價放在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