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幼兒園教師,2018 年國培計劃安排來瞭

03-15

培訓團隊高級研修項目

面向擬承擔教師培訓任務的省級培訓專傢庫成員,包括高等學校和培訓機構的專兼職培訓者、一線優秀教師教研員和各級教師培訓管理者等,采取集中培訓與網絡研修相結合的方式,分類進行培訓能力提升專項培訓,為各地開展教師培訓打造高水平專兼職培訓團隊。

名師領航研修項目

面向中小學特級教師、正高級職稱教師,采取跨年度、分階段遞進式培訓組織方式,采取集中培訓、網絡研修、訪名校培訓、交流訪學、返崗實踐、成果展示等方式,著力培養造就一批具有鮮明教育思想和教學模式、能夠引領基礎教育改革發展的教育傢型卓越教師。

緊缺領域教師培訓項目

面向幼兒園骨幹教師、特殊教育學校骨幹教師,以及中小學體育美育、班主任、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兒童保護法律教育、信息技術等緊缺領域骨幹教師,采取集中面授與網絡研修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專項培訓,幫助教師解決教育教學實際問題,提高教育教學能力和培訓能力,示范引領各地加強緊缺領域教師隊伍建設。

骨幹校園長培訓項目

面向幼兒園和中小學校園長,采取集中面授、影子培訓、返崗實踐等相結合的方式,幫助校園長凝練辦學思想、創新教育實踐,培養一批優秀校園長。針對當前民辦幼兒園規范辦園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組織舉辦 5 期民辦集團化幼兒園總園長及主要執行園長規范辦園的示范性專題培訓。對中西部地區國傢級貧困縣、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鄉鎮以下農村校園長和新建特殊教育學校校長等采取問題診斷、案例分析等培訓方式,幫助其解決辦學實踐中遇到的突出問題和具有共性的重點難點問題,為各地培養一批實施素質教育、推進農村教育和特殊教育改革發展的帶頭人。

網絡研修創新項目

面向中小學幼兒園教師,采取網絡研修與校本研修整合培訓方式,在全國遴選項目區縣,改革完善教師網絡研修社區,實施專項培訓,推進建立基於網絡的校本研修良性運行機制,示范引領校本研修轉型提質。實施教師工作坊高端研修,將集中面授與網絡研修相結合,建設示范性教師工作坊,培養教師工作坊主持人,引領區縣骨幹教師教研員進行工作坊研修,打造信息技術環境下的示范性教師學習共同體。

鄉村教師培訓團隊研修項目

項目參訓學員應從本省(區、市)縣級教師培訓專傢庫中遴選,以縣級教師發展中心培訓管理者、專兼職教研員和中小學幼兒園業務校園長等為主體。鄉村教師培訓團隊研修重在打造區域骨幹培訓者隊伍,使其勝任送教下鄉、網絡研修、校本研修培訓指導與管理任務。

送教下鄉培訓項目

送教下鄉培訓重在推動培訓團隊深入課堂、現場指導,提升鄉村教師課堂教學能力。送教下鄉項目應與鄉村教師培訓團隊研修項目配合實施,以區縣為主體,充分依托本地教師培訓團隊開展送教下鄉培訓,並與鄉村學校的特色校本研修活動相結合,確保鄉村教師獲得有效指導。鄉村學校要將項目納入校本研修規劃,實現送教下鄉和校本研修的有機整合。

鄉村教師工作坊研修項目

鄉村教師工作坊研修重在建立 " 用得好、輻射廣、可持續 " 的骨幹引領全員培訓機制。重點解決培訓資源與鄉村教育教學實際脫節的問題,大力建設鄉村教師急需的師德修養、學科教學、班級管理、心理健康和信息技術應用等培訓資源,提供實用性強的網絡研修工具和學科教學工具。各培訓機構要及時更新線上課程資源庫,淘汰內容陳舊和制作不精良的課程,推出精品課程列表。大力挖掘本土優秀課例,並針對課例組織線上研修。利用簡單便捷的互動直播技術,將專傢指導、名師課堂送到鄉村學校。

鄉村教師訪名校培訓項目

訪名校培訓重在為參訓機會較少的鄉村教師提供高水平培訓,突出雪中送炭。加大省外培訓力度,原則上村小和教學點教師赴省外培訓比例不少於二分之一。加大公費師范生、特崗教師培訓力度,提升跟崗研修實效。兼顧公辦幼兒園(含部門、集體辦幼兒園)教師和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教師培訓,提升鄉村幼兒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

鄉村校園長培訓項目

鄉村校園長培訓采取鄉村校園長 " 三段式 " 培訓、送培進校診斷式培訓、校園長工作坊研修等培訓模式,提升校園長辦學治校能力。加強公辦、民辦幼兒園園長培訓,完成一輪規范辦園的全員培訓。

科學統籌項目區縣覆蓋范圍,傾斜支持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縣和國傢級貧困縣教師培訓,尤其是向 " 三區三州 " 等深度貧困地區傾斜,確保新增項目區縣以貧困縣為主,制訂省域內貧困地區教師培訓扶貧專項工作方案。

加大幼兒園教師園長培訓力度,針對當前幼兒園規范辦園存在的突出問題,組織舉辦民辦幼兒園園長專題培訓班,切實提升幼兒園園長規范辦園的能力和水平。

落實 " 國培計劃 " 培訓機構資質標準,開展示范性項目承擔機構資質動態調整,擇優遴選一批工作基礎良好、專業優勢突出、教師校長認可的培訓機構承擔任務。對培訓工作績效考評優良的培訓機構采取 2 至 3 年周期性項目制,打造學科教師培訓制高點。

要將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教師校長國培的首要內容,設置培訓課程專題,貫穿教師校長培訓全過程。要將師德師風、心理健康、信息技術、兒童保護法律教育、財經素養等作為培訓的必修內容,專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信息技術應用等培訓項目,增強教師的師德修養、法治觀念、價值認同和信息化素養。

改革示范性項目實施流程,采取先調研培訓需求,再按需設計項目、確定規模名額,優化培訓機構遴選方式,實行競爭擇優和動態調整,加強培訓資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培訓類課程學時占總學時的比例原則上不少於 50%,跟崗實踐課時原則上不少於 1/3。

教育部、財政部將采取專傢實地調研、網絡監測評估、學員匿名評估、第三方評估等方式,將項目執行效率、學員匿名評價結果等因素納入績效評價體系,對各省(區、市)、各培訓機構項目實施成效進行績效評估。建立培訓績效公開制度,將評估結果作為項目區縣和培訓機構遴選及調整的重要依據。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