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起筆的時候,
他是同學敬仰的學霸,
拿起刀的那刻,
他是萬人唾棄的惡魔。
或許這隻是典型的個例,
可哪怕是 1% 的幾率,
隻要它發生瞭,
對當事人來說幾率就是 100%。
-- 壹休
" 他成績很好,是班級第一名。"
羅某這個同學眼裡的尖子生,老師眼裡的 " 好孩子 ",在與鮑老師一言不合後,拿起隨身帶著的彈簧跳刀,刺死瞭他。
這是 2017 年 11 月 12 日發生在湖南省益陽市浣江三中的真實事件。
羅某因為不想寫視頻感悟,被叫到老師辦公室。交談未果後,鮑老師有些生氣,說:" 不寫就轉班 ",可這句話偏偏激怒瞭羅某。
當著鮑老師女兒的面,他殺死瞭自己的老師。
微博網友評論截圖:鮑老師是一位好老師
一邊是成績優異,頗受老師喜愛的學霸,一邊是認真敬業,學生愛戴的好老師。
看似最和睦的關系,卻發生瞭揪心的慘劇。
為老師深深痛惜的同時,這樣的結果也不禁惹人發問:
成績好就是好學生嗎?
不,殺死老師的,不是學生,是披著羊皮的狼。
很多人總是把惹事生非的標簽貼在學渣身上,信奉著成績好的學生就一定聽話乖巧,然而回顧這些年的校園案件,其中不乏是 " 學霸 " 作案。
2013 年 4 月,上海復旦大學投毒案,碩士研究生林森浩因對生活瑣事不滿,向室友的飲水機中投毒。林森浩說:" 我是一個愚蠢的人,做瞭一件愚蠢的事。"
他掌握瞭滿腹的醫學知識,卻沒能擁有健全的人格,善良的心地。
2004 年,雲南大學大學生馬加爵在殺死 4 名同學後藏屍宿舍,而其中 2 名同學僅僅是因為 " 恰好在那時間來找人 " 而喪命。
馬加爵在監獄裡的《懺悔書》中寫道:" 我的母校是雲南省名氣最高、實力最強的高校,就業前景是很好的,很多報紙上渲染的就業壓力我是沒有感受到的。"
而從小到大,因為成績好受慣瞭優待的他,也沒有想到會 " 因為一次打牌吵架,走上這樣的路。"
本是令人艷羨的天之驕子,手握未來競爭的強有力籌碼,卻成為瞭人人唾棄的社會渣滓。
曾經,我們都振振有詞著:成績不代表一切。
可我們卻身體力行地告訴著孩子們:成績就是一切。
於是," 學習好就可以為所欲為 " 的好學生思維,在孩子們心裡偷偷發芽。
自古以來,我們就吹捧唯分數論
元曲《琵琶記》有雲: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一場科舉便是兩種命運,考上瞭光宗耀祖,落敗瞭則臉面掃地,終生耕鋤於荒原。
近千年過去,封建專制早已土崩瓦解,可 " 科舉至上 " 的烙印已經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
在中國父母的眼裡,孩子的成績優異與否直接決定瞭傢庭教育的成敗。
這種唯恐自己成為失敗父母的焦慮感,也帶給瞭孩子對於失敗的恐懼。
我們的生命被一個又一個考試劃上刻度線,割出分岔口。
所有人都在說:" 你考不上大學就完瞭。"
什麼都可以被原諒,但是學習不好,就是最大的罪過。
打開社交平臺,朋友圈裡刷的是:十種學習方法,成就優秀的孩子!
老師、傢長,念叨的是一分壓死一萬人,10 分之差就是不同檔次的人生。
成績好 = 優秀,學習努力 = 孝順乖巧,是否這樣的等式,已經在潛移默化中紮根?
" 好孩子 " 的標準在大浪淘沙後隻留下孤零零三個字:好成績。
" 別人傢的孩子 " 的善良天真我們選擇視而不見,卻抓著 " 別人傢孩子 " 的考試成績追問艷羨。
我們本該教孩子真善美,眾生平等,互相尊重的普世價值觀,卻一股腦鉆進瞭分數的狹小洞口裡,把孩子的心也壓小瞭。
為瞭孩子的高考,生靈塗炭算什麼?良好的學習環境就是一切,世間萬物都得為此開路。
諸如此類,還有高考途中打罵司機、警察的,因為影響高三學生休息和鄰居大打出手的,在考試面前,傢長們仿佛變得面目可憎。
這對孩子的身心發展無疑是病態的。
美國曾有研究表明,外在的獎勵會破壞內在的動機。
在一項有代表性的研究中,人們為孩子自己完成的事情給予獎勵。經過一段時間後,獎勵將被撤銷。當獎勵被撤銷後,孩子們也隨之停止瞭以前做的事情。
有些孩子讀書的目的已經變成得到傢長、社會給的那一點甜頭,而不是自己獨立完成後的成就與欣喜。
這就好比小時候,媽媽說你數學考瞭第一名,我就帶你去遊樂場;長大後,父母說你考上瞭大學,我們就再也不管你瞭。
成績帶來的獎勵堆砌起孩子的童年,我們努力學習的最終目的,竟然是不再學習。
很多時候,那些自以為激勵孩子的最佳法寶,其實也在悄然破壞著孩子對世界的認知。
我們的教育正在縱容高智商的惡魔
成績優異的學生,往往浸泡在蜜糖罐裡長大。當慣瞭他人口中的 " 別人傢孩子 ",難免不自恃清高,看誰都愚蠢。
傢長的苦口婆心聽不進去,認為是囉嗦著沒用的道理;
老師善意的批評無法接受,認為是沒事找事,雞蛋裡挑骨頭;
同學之間的溝通更是不屑一顧,認為真理都在自己的想法中。
回顧 " 湖南高三學生刺死班主任 " 事件,語文老師就曾提及在不少同學眼裡,羅某傑有些看不起人,性子孤傲。
在這樣的思維之下,父母沒有身為傢長的威信,老師也失去瞭權威。
病態的衡量標準之下,我們不僅擔心著孩子壓力過大自殺,還為孩子沖動之下殺死父母、老師而驚恐著。
" 因為我是好學生,我想幹嘛就幹嘛。"
因為我是好學生,所以即使我撒謊老師也全盤相信;
因為我是好學生,父母縱容我、溺愛我,我隻需要成績好就能得到一切;
因為我是好學生,就算我殺人犯法,社會也會對我網開一面。
這不是危言聳聽。
2016 年 5 月,臺灣在對蔡京京與丈夫曾智忠聯手逆倫弒母棄屍案的審判中,認為蔡京京有反社會人格;曾智忠從事軍職期間曾記功、嘉獎,軍中表現良好,兩人都有教化可能。最終獲判無期徒刑,逃過一死。
如果我是一個能讀報的小學生,看到這則新聞,我的反應不是蔡曾夫婦窮兇惡極,而是我要好好學習。
為什麼要好好學習?為瞭得到更多的優待。
難以想象,社會還會縱容出多少個這樣的 " 好學生 "。
好學生思維正在害死更多人
不知道大傢有沒發現,學生圈裡有這樣一種鄙視鏈:
聰明的學神看不起努力的學霸,努力的學霸看不起不努力的學渣。
學霸們仗著成績好,開始會懷揣一顆僥幸的心理小心翼翼地試探。
當錯誤一點點被容忍,因為被重視而享受諸多原諒時,僥幸心理就會越來越嚴重。
" 我們曾經有過這樣的情況,成員們告訴我們,他們報告瞭一個恃強凌弱的學生,管理層的回應是 ' 你們一定是錯的,這個孩子在我們的 A 流 ',好像欺凌的能力或者不好的行為與你有多聰明有關。這是一個可怕的態度。"
英國女教師校長工會曾在分析學校行為時指出,學校針對學生成績認定作惡的可能性顯得滑稽可笑。
在面對挫折時," 好學生 " 的情緒也顯得更加敏感。
一次小小的分歧,一次考試的失利都很容易造成他們過激的反應。
" 絕不能聽到不好的評價 " 這樣的想法使他們無法接受生活中的打擊,鑄就瞭一顆顆 " 玻璃心 "。
康科迪亞大學曾對 187 名一年級學生進行瞭研究,並通過四年的問卷調查瞭他們的學業進展和情緒狀態。研究顯示:成績好的學生情緒波動更大。當學生因為成績好得到的快樂越多時,他表現出來的負面情緒也越多。
單一的評價標準下,學霸隻會慢慢變成高智商低情商的低能兒,即使熬過瞭高考,也很難在社會裡站穩腳跟。
沒有人會喜歡一個自以為是的高智商傻瓜。
對於成績不好的孩子來說,也深受 " 好學生思維 " 荼毒。
常年活在 " 別人傢孩子 " 陰影下的 " 學渣 " 們,容易產生自我否定,甚至嫉妒他人的心理。
在得不到重視的亞健康心理下,老師和傢長對於 " 好學生 " 的行為會被無限放大。
老師和學霸們一次正常的交談可能成為偏愛的證明,自己受到的懲罰都轉換為對老師的嫉恨。
" 憑什麼好學生就能為所欲為,憑什麼成績不好就要被鄙視嫌棄?"
這樣的疑問一次一次鞭打著他們的內心,構成瞭極大的心理落差。即使是老師善意的提醒,也很難領情。
教育的悲哀在於,隻教書,不教人
" 抗拒作業 " 這一幕在羅某一位同班同學眼中似曾相識。
這名同學回憶,在高三的一次語文課上,羅某曾用刀在桌子上刻字,嘴裡似乎在念著 " 殺 " 字。
" 老師要求他默寫,他不想默寫,然後老師就回復他‘那隻能抄書瞭’。" 這名同學說,當時看見羅拿出一把刀在桌子上刻起來瞭," 一邊咬牙一邊說‘殺’ "。
在派出所見到羅某,問他為什麼殺老師時,羅軍仰起頭,眼睛閃躲,沒有回答。
看來這場突如其來的慘劇,不過是蓄謀已久。
有些學霸的背面卻有著嚴重的心裡缺陷,自私陰暗到傢,接受不瞭一點批評和意見,仿佛全天下都欠他的,性格孤僻這種人走入社會所有人都不會有好下場。
出現這樣的學生,讓我們不禁反思:
我們到底在培養什麼樣的下一代?
我們的孩子 2 歲學奧數,初中就掌握瞭美國大學才學會的數學知識;
我們的孩子在國際大賽中囊獲獎牌無數,站在金字塔頂享受世界的喝彩聲;
可是他們一次次揮刀直指班主任,拳打腳踢父母朋友。
這不是第一例,也不會是最後一例。
他們不是考瞭高分就會自動學會誠實善良,學會自我治愈的天才。
健全情操的教育,不在課本裡,而在我們的生活中。
殺死滿小區青蛙的傢長如何教會孩子體恤生命?
口口聲聲 " 不要和成績不好的孩子玩 " 的理論如何教會孩子尊重與平等?
拼命吹捧著考高分才是有出息的人們,怎麼讓孩子承受考試失利的自我懷疑?
思想傢羅素曾言:" 人類種類各異的不快樂,一部分是根據於外在社會環境,一部分根據源於內在的個人心理是不確切的。"
我們無法改變目前的教育環境,但可以改變我們的心理環境。
最重要的生命教育,絕不該被遺忘。
從呱呱墜地開始,從開學第一課開始,從步入社會開始,真善美的教育就應該融入到孩子們每一天的生活中。
" 成績好 " 代表你聰明,或是努力。
它和善良、真誠、樂觀千萬個美好的特質一樣,隻是組成我們個性的一部分。
" 成績好 " 不代表肆無忌憚,更不代表擁有胡作非為的權利。" 成績不好 " 更不應該成為人生無望、沒出息的代名詞。
就像龍應臺說的:
" 平庸 " 是跟別人比,心靈的安適是跟自己比。我們最終極的負責對象,千山萬水走到最後,還是 " 自己 " 二字。
讓孩子有個健全的心智比為瞭好成績而失去人性更重要!
- End -
如果你覺得文章不錯,歡迎分享到朋友圈。
來源 | 談心社(txs163),這是年輕人談心的地方,我們為你一個提供聚集地,為你呈現年輕人的有趣生活方式,我們倡導年輕人應該在追求物質基礎的同時也要重視精神生活。
壹休 推薦
關註「職場實用心理學」,回復數字1,查看 7 篇熱門文章
《高情商是怎麼拒絕別人的》
《你的辦公桌上,藏著你的未來》
《越優秀的人,越早想明白這 8 件事》
《缺乏這五種能力,你將永遠呆在社會底層》
《從幾號發工資,就能看出一傢公司的好壞?》
《深到骨子裡的成熟,是從不做這件小事》
《江歌遇害的 376 天,他叫囂著:" 我願意出 300 萬,懲罰江歌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