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不要迷戀 " 高大上 " 的魔都雙語學校,那可能隻是個傳說》近日在網上熱傳,讓我和一直關註雙語(多語)教育的李樹波博士(下文 " 齊物學堂 ")網絡對話如下。
美式教育嫁接英式教育??
齊物學堂:看瞭一石激起千層浪的 " 石 ",首當其沖的感覺就是這個媽媽這樣極端化的表達方式,如果不是為瞭爆款寫作的需要而調出來的狀態,本來就不符合學術寫作的標準。學術寫作並不要多麼高深,而是要進入分析的狀態。比如這個事的好處在哪,另一方面,壞處在哪。到瞭這位媽媽這裡,得,開始全好,後來全壞。
當她發現女兒寫作能力薄弱時,就全然忘記女兒口頭表達能力那麼好,全然忘記女兒在語言學習過程中得到的種種樂趣瞭。
本博:同感。在我看來,作者很偏頗,也許是急於表達一種情緒吧。
齊物學堂: 首先,語言學習本來就是很多面的一種事物,你非要把它扁平理解,指哪打哪,那是你自己的問題。可以預計在英國讀書也不會滿意的,因為把時間浪費在那麼多 " 無用 " 的東西上瞭。
其次,作為傢長,這樣的思維方式也不可取,雖然現在把鍋栽在學校頭上,但是女兒被認為學得完全失敗,是不是也會感到壓力很大,甚至困惑?事實上在 IB 學校體系裡,強調批判性和反思性的訓練基本從 7 年級的 Middle Year Program 開始。
本博: 先說文中有幾個常識性的小錯誤。比如 Y9(9 年級),考生一定是 12 歲,不可能是 11、12 歲,英國孩子按年齡上學,不能跳級。還有後來的 " 初一學生要考 " 等這樣的表達,非常模糊而且令人混淆,初一是英國的 7 年級,還是中國的初一,等等。
在英國的高中(six form)以前,孩子差一歲,學術相差非常多,一點都不能馬虎。我個人覺得這也是一種備考式的思維,隻看自己要去考的學校,覺得孩子越早準備越好,但傢長沒搞明白的是,那麼小的孩子,如果沒到理解那個知識點的時候,是不適合教的。這也是為啥需要有教育大綱的原因之一。
而這點,跟你說到的 7 年級以後就對上瞭,如果美式的 IB 教育在 7 年級之前沒有教,那對不上英國的考試體系,再正常不過。至於語言的學習,就說英語,還有英式和美式的區分呢,所以她僅憑雙語學校說英語不合適,也差得太多。
齊物學堂 : 沒錯。美國英語和英國英語差別也是很大的,拿人文和社科類的專業著作來說,美國學者寫的就是比英國學者寫的讓人讀起來頓感輕松怡人。
IB 歸根到底是美國式的教育體系,這點也是要考慮進去的。
本博:當然,這裡面也有很多是邏輯思維的訓練,跟語言程度無關。可以說,我們熟讀莎士比亞,去答英國的中考卷,也拿不到滿分,因為要點不對嘛。
齊物學堂: 沒錯啊,各種外語能力考試拿滿分的人,靠背書,熟悉八股套路,背單詞短期內就能有很大提高。
本博: 美國是高中很密集的教育,大學反而可以松心地度過第一年,英國則是金字塔似的緊縮教育,小學玩,中學廣,高中兩年非常密集,大學恨不得要走博士研究的路子,兩邊的學術框架不一樣。
當然,不說英語學習,就說 " 他們會查電腦做 PPT,但是離開瞭老師的指導和電腦,無法獨立完成高質量的寫作。" 我覺得也許這才應該是吐槽點,我好奇的是國內雙語教育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教育哲學。
中式教育觀嫁接英式教育觀
本博: 我自己的體會,中、英的教育哲學非常不同,英國人真的是想培養一個有著全面興趣、獨特個性、品德高尚的人,這是他們合格的社會公民的概念。所以英國人喜歡說 diversity,因為他們希望社會充滿各種性格、信仰和能力的人,這才是一個真實的全面的健康的社會。
齊物學堂:這也是我要說的。。其次呢,大部分文章的觀點,包括那個 " 愛娃媽 " 寫的,雖然都各自有各自的亮點和到位處,但是都還滿勢利的。覺得英美好就去英美不學中文,覺得要 " 看多中國 " 就加強對中文的投資。我不是對勢利眼做道德批判,而是勢利眼就容易鉆死胡同。
如果是有獨立人格,有情懷,發展全面的人,跟哪一種文化產生鏈接那是孩子們自己的事情。想想那些偉大的人類學傢,考古學傢,地區研究專傢,學的都是最不發達地區的語言文化呢。
本博: 非常對,我們非常結果論,都是從結果來反推過程,一個結果不合心意,就一棒子打死,這其實是非常可怕的。也許可以預期,過瞭一年就可以說,不要迷戀高大上的英國私立教育,那可能是個傳說,因為,我娃的數理化生一直在吃老本。音樂繪畫還沒有國內進步快,耽誤瞭啊,等等等等。
齊物學堂:真的不必拘泥於那一種成為主流身份認同,以後的孩子就是世界公民,有各種可能性。一個哪怕在國外長大的中國孩子並不一定要學中文,她或他極有可能對日文更感興趣呢。或許他要研究祖魯語。
本博: 我覺得特別奇怪的是,現在還有那麼多人把語言當成全部,已經全球化這麼多年瞭,語言是這麼表象這麼技術性的一個東西啊。世界公民這種說法,會得罪一大批人,哈哈,我們成瞭背叛者瞭,數典忘祖啊。支持孩子做世界公民。不過我們在國外,肯定遇到很多雙語的問題。
雙語教育的真相是雙母語,myth??
齊物學堂:民國時候好多知識分子,在兩種文化間來去自如,比我們現在更具備世界公民的意識。
本博:你那邊甚至是 3 語,挪威語、中文、英語,你如何設計樹苗的語言教育?
齊物學堂:那有什麼辦法,都得會啊。瑞士人不是一般都要四國語言,少學哪種都不行啊。
本博: 他們都是拉丁語系,還好一些吧。我看我傢兩個在學校學法語、西班牙語、拉丁,甚至少量的意大利語和俄語,都不費勁,雖然俄語不算拉丁語系,字母表不一樣,但還能算拼音文字吧。
齊物學堂:我覺得人是這樣,如果需要在某一方面投入大量的資源,必然其他方面需要投入的資源也會減少。比如這邊需要學 3 語,那麼對非主要語言(英語和中文)的要求也沒有那麼高,教育其他方面的壓力也沒有那麼大。
國內隻學兩種語言,但是要求都很高,教育設置的門檻特別高。不同地方有不同地方的語言生態,既然在陸地上,就不要把自己訓練成海洋生物,反之亦然。否則都是給自己找罪受。
本博: 所以有時候我看雙語,我真的覺得如果是設計教育框架,那真的是門檻非常高。目前我並不看好。比如英國也有雙語學校,辦學宗旨說是英語要能跟英國人一樣,中文跟中國人一樣,切換自如,這個基本上小白鼠實驗的概念吧,特別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語言天賦的,如果一種語言都學不好,那雙語怎能學好呢?!
齊物學堂:在承認多樣化和順應環境的前提下,如果需要提高哪一種語言,首先要提高對該文化的興趣,其次要投入大量時間。嗯,我承認都是拉丁語系比較好學,拉丁語系的好處是很多詞即使沒學過也能猜出來,不明白任何意思也能把句子讀出來。
本博:是,小閨女在學俄語不到 3 個月時,就學瞭語法,然後就說能讀句子瞭,就是你這個例子吧。
齊物學堂:雙語本來不難,就是三語,四語,五語也不難,但是要 " 雙母語 " 就很難。
本博:" 雙母語 " 說得太好瞭 ! 母語這個詞是外來詞吧,mother tongue 。原來 " 雙語 " 想的是有兩個媽,兩個親媽一起生的。隻能呵呵瞭。
你是語言的專傢,會多少種語言?會,不用說精通。
齊物學堂:運用比較自如是中,英,挪,能閱讀簡單材料和簡單日常交流的是法語,葡語,會一點旅遊者會話的是意大利語和德語。
本博: 非洲語系你也有。還有方言。
齊物學堂:沒有沒有,本來想學 Kiswahili , 但是後來不做這個區域就沒有學。
葡語在我做項目的幾個非洲國傢夠用瞭。但是那也隻是在需要用的情況下,先充值,才能使用。年齡大瞭好像內存少瞭很多,多幾個程序就不轉瞭。
本博:所以你是有語言天賦的,但肯定在生活中見過沒有的天賦的,對吧。我們現在談論的是孩子的教育,基礎教育,如果在基礎教育裡不斷地加入非基礎的 " 賣點 ",比如雙母語,我覺得是個非常可怕的傾向。
齊物學堂: 雙母語真的不可能,理論上雙語小孩的兩種語言在同一塊區域,但是咱們切身體驗就是肯定要分主次。語言習得和應用絕對不能被單純視為認知過程,它更是一個塑造自我的心理過程。那個俄國心理學傢維高斯基是語言和自我行程研究上的先驅之一。
他就認為人的自我形成就發生在語言的內化這個過程裡。很小的孩子經常 think aloud, 就是他們還不能把語言內化。
本博:那麼雙母語的要求,是不是可以說帶來的更大危險是可能的心理隱患。因此而出現身份認同的問題,就很正常瞭。
齊物學堂: 把語言內化,就是必須要幻想出一個外在的人來和他交談,才能完成一些比較抽象的思考。再大一點,這個語言外化的梯子就隱去瞭,省掉瞭。思維活動在初期都是依附在語言上的,需要一定的 consistency,一定的持續性和固著性的。以前我坐飛機,隔壁一個墨西哥青年,他娶瞭日本太太,從孩子出生,兩人就約定,以後爸爸和孩子都說西班牙語,媽媽都說日語,每隔一天說英語。
孩子適應能力都很強,肯定也都能把語言學下來,但是他的心理會是個什麼狀態,他的理性思考能力會是個什麼狀態,就很難說瞭。
另一個例子是,盧森堡人語言能力超強,官方語言三種,但是歷史上都沒有出過什麼作傢 , 直到 19 世紀,民族國傢認同增強瞭,文學才漸漸有起色。就是你說的這個身份認同的吊詭。
本博: 如果以韋伯斯特為例,據記載,他德裔的父親隻用德語與他交流,而母親隻對小韋伯斯特說英語,保姆被規定隻能說荷蘭語,這樣保證他能流利聽說 3 種語言,但又不產生混淆,不過,他自己看起來就是有語言天賦的人,所以後來才是語言學傢,但是,他也僅僅就是一個語言學傢。
齊物學堂:好例子。
本博: 所以我們應該反思的是,雙語教育的真正教育哲學是什麼??雙語正在成為一個新噱頭嗎?
齊物學堂:嗯,你的答案是?
本博: 我認為雙語成瞭一個時髦的牌子,表示 luxury。傢長很喜歡藝多不壓身,似乎這些都是多重保險。但反正壓的不是他們的身。
齊物學堂:我覺得要有客觀的期望值。
以前的教會學校應該挺成功的,主要科目用英文,中文是一科。學生畢業後,英語的底子可以吃很久。
有個朋友的媽媽,八十多,北京人,在挪威探親時中風,到瞭醫院,中文不太說得出來瞭,英文倒是都能回答。這也是教會中學畢業的。我們都覺得好神奇,肯定她管中文的區域和管英語的不在一處,至少是沒有同時受損害。
語言其實還是工具,把它看得太高就本末倒置瞭。
我爺爺是很好的例子。他小時侯在湖南讀私塾,古文背得很好,也跟著在當地傳教的一個西班牙教士學英文,他的英文一輩子都有西班牙口音。後來得到推薦去上海浦東中學讀書,數理化課本都用英文,從來沒有系統學過數理化的他投入很多精力也跟上來瞭。因為湖南多水患,他立志要搞水利,後來考入當時全國取分最高的唐山交通大學土建系。畢業後工作幾年又考瞭 " 庚子賠款 " 獎學金,在康奈爾大學研究院讀瞭碩士,然後回國搞水利。
我覺得他可能從來沒有把學英語,爬藤看作一件很重要的事,隻是因為英語是他達成目標過程中一定要掌握的工具,所以就掌握瞭。立志是最重要的,願望的強烈程度決定瞭你能把工具掌握到多好。
如果你對小孩說,你現在的目標就是把英語和中文都掌握得象母語一樣,小孩一定會茫然: so what? 然後呢?
因為這不是一個真的目標啊。
本博: 真是,什麼是真的目標呢?其實因為我傢兩個娃不能拿中文讀寫,一直都有朋友覺得可惜,因為她們是中國人啊。其實,你要問她們,她們肯定會同意自己是中國人,但目前她們的生活裡用不上中文,所以她們說,為啥要學現在不用的,不能讀中文書就不是中國人瞭嗎?而反觀我自己,我的中文肯定是母語吧,但我還不是被批評很多時候思維像外國人,批評者認為我是有身份認同的問題。
我以前寫過一篇論文是從英文版天線寶寶在國內的流行看雙語教育,其中援引英國在威爾士和北愛爾蘭兩地保存威爾士語和愛爾蘭語的學習,但在現實生活中,語言淪為考試的工具,在身份認同和文化傳承方面的作用極少的例子,推論:在中國開始流行幼兒學英語,如果不上升到教育哲學的程度總結,難免步威和北愛的後塵。那時候是 2003 年。
齊物學堂: 對啊, 如果很多付出都為瞭學語言,那其實是一種限制性的行為,而如果讓語言成為瞭解文化的一部分,瞭解語言後面的民族哲學,才是一種解放性的行為。就像你設計的 fake 英語和學霸,如果學英語、包括讀英國文學都做成學語言的目標,那也錯瞭,隻有在有機會時去英國體驗,多管齊下,變成一個豐滿的學習過程,才是真正的 liberal 的學習。
如果做一個類比的話,對於素養也是如此,如果學瞭藝術史就是為瞭出入各種場合,與人口若懸河,那也是一種限制性的學習行為;但如果是對一種社會現象的興趣去探討,那就又變成瞭一種解放性的學習,一種松綁式的經歷。見正式發出小熊召集令。
本博: 所以這裡面你提出瞭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我們現在應該有更多解放性的學習,考試不是目的,上某個學校不是目的,學某種專業不是目的,而真正的目的,是孩子們對知識的好奇心,思考的模型和方法,是他們未來想去做哪些事,要做什麼樣的人。
有興趣瞭解暢銷書作者《繪畫當為奇跡》的賭博,請移步她的齊物學堂。
也歡迎來參與我們倫敦的夏季勝景,文與藝齊飛,7 月 22,倫敦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