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臺回復【人力君】領取職場資料 ~
編輯:人力君
作者:李小墨
來源:深夜書桌(ID:shenyeshuzhuo)
25 歲之前你可以理直氣壯地迷茫,25 歲之後有些事情拎不清,社會對你就不會那麼寬容瞭。這些道理,你越早明白越好。
做公眾號之後,我經常會收到粉絲提問。很多問題答過就忘瞭,但一年前的一個提問,到現在我還會時不時地想起。
那個粉絲的問題其實稀疏平常,真正讓我吃驚的是他的年齡。
他問我,他應該繼續工作,還是辭職考研?問題是,他已經三十多歲瞭。按照年齡算,他上小學的時候,我還沒學會走路。到底是什麼讓他的心智如此晚熟,以至於到瞭而立之年還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
是因為認知,是因為對某些基礎問題的認知模糊不清。
公眾號請辯的創始人蔡壘磊在新書《認知突圍》裡說的一個觀點,我很認同。他也經常從公眾號後臺收到粉絲提問,他發現這些提問雖然五花八門,但總是有許多共性,總是指向一些基礎的概念。
他認為:" 大多數人對於某些問題就是無能為力,這種無能為力背後是人們對影響人生關鍵的某些概念認識不清,從而總是無法做出正確的決定。"
回顧我遇到的那些迷茫的提問者,無論是面臨情感抉擇還是人生規劃,他們有一個共同點:遇到問題習慣問別人怎麼辦,而不是問自己怎麼辦。他們身體成年瞭,心理卻依然是一個茫然無措的孩子。
他們總是寄希望於別人給他指條道,寄希望於別人能提供一條可以直接復制模仿的生活路徑,寄希望於別人能給他一個清晰的、現成的、能解決他生活問題的快捷方案。
他們就像巨嬰一樣,無法獨立地思考,無法堅定地做選擇,無法清晰地評估風險和機會。一些基礎認知沒有建立起來,他們就永遠都是一個茫然無措的孩子。
但生活不會一直允許他們當一個茫然無措的孩子。25 歲大多數人已經大學畢業並工作一兩年瞭,25 歲之前你可以理直氣壯地迷茫,25 歲之後有些事情拎不清,社會對你就不會那麼寬容瞭。
早已成年卻依然茫然的人,需要一場認知突圍。而這些認知最好在 25 歲之前,就建立起來。
關於未來:人生根本不存在一條既定的跑道
1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 贏在起跑線 " 成瞭一句深入人心的口號。可是仔細想想,這句話有個很大的問題,它讓人產生有種錯覺,誤以為人生有一條既定的跑道。
高考以前,某種意義上,我們和同齡人確實很像在一條跑道上。一群人按部就班地讀完幼兒園讀小學,讀完小學讀中學,在這個階段,你很清楚地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所以隻要努力爭上遊就好,不需要做什麼選擇。
迷茫通常是從高考後報志願開始的,從那一刻開始,人生的選項就不斷地遞到你的手裡:
去哪個城市?報哪個專業?選擇哪個大學?讀完本科要不要繼續深造?回三線城市的老傢還是待在大城市發展?工作要選擇什麼行業?哪個公司是更好的平臺?和誰度過一生?要不要分手?要不要跳槽?什麼時候買房?在哪兒買房……
我們和同齡人浩浩蕩蕩地一同出發,然後在分岔路口奔跑著散開。
這個時候,你才會發現,真實的人生並不存在一條既定跑道,真實的人生是一個小徑分叉的花園。每個人都需要去找到自己的路,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
在小徑分叉的花園裡,每一條路都有自己的風景,根本無法像跑道一樣簡單地比拼出輸贏。
所以,人生的成功並不是比別人成功,而是找到自己喜歡且擅長的事,按自己喜歡的方式安排人生。
徹底想明白這一點有什麼好處?
想明白這一點,你就不會再把自己和其他人放在一個假象的跑道上比較輸贏,你最關心的不再是所謂的跑贏人生,而是找到自己想去的地方、找到到達那個地方的路徑。
你會一頭紮進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環顧左右,整天因為誰誰賺得比較多,誰誰混得比我好而焦慮。
你會專註地做屬於自己的事情,不再羨慕也不再盲從,不再因為別人出國而出國,因為別人考研而考研,因為別人跳槽而跳槽,因為別人考公務員而考公務員。
你會開始追隨你自己。
關於生命:閱歷是由生活的密度決定的
2
人們對年齡有一個刻板印象,認為活得長,見識就長,懂得就多。年長的人喜歡說:我走過的橋比你走過的路都多,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飯都多。
可是我一直覺得,閱歷並不是由年齡決定,而是由生活的密度決定的。
就像《認知突圍》裡說的:" 單純地計算經歷過多少日出和日落,並不能完全反應出時間在人生刻度上留下的印記。有些人隻需要幾年就能走過一些人一輩子走過的路。"
當記者的時候,這種體會特別深,那個時候經常一天不止跑一條新聞,上午去的地方、接觸的人、采訪的新聞事件和下午可能完全不同,生活事件密集地發生,以至於過瞭一天像過瞭好幾天。
我也迅速地沉穩練達起來,那段時間是我畢業後成長最快的時期,我甚至覺得一年的記者閱歷頂得上其他人的五年。後來轉行過起瞭朝九晚五的規律生活,生活仿佛從幹飯變成瞭稀粥。
人生是短暫的,每個人終有一死,這是命定的結局,死亡一旦來臨,所有得到的最終都會失去。所以重要的根本不是結果,而是過程,過程就是獎勵。
人生其實就是一場體驗,是選擇一成不變地過一生,還是在短暫的一生裡,盡可能地看更多風景、認識更多有趣的人、經歷更多的不同的事?
至少相比安穩,我更想要體驗更多。
人生觀是指導我們的人生選擇的底層代碼。我畢業之後去報社當記者,之後辭職進入新媒體,接著辭職開始自由職業,我很少覺得迷茫,因為隻要想清楚瞭要如何度過這一生,面臨形形色色選擇的時候,我心裡就和明鏡似的。
同時還會獲得一種不計得失、不畏虎狼的勇氣:反正人生就是一場體驗,我盡情體驗就好瞭,得失並沒有那麼重要。
關於金錢:想實現財務自由,要靠資產性收入
3
實現財務自由應該是每個人的夢想。可是怎麼樣才能實現財務自由呢?很殘酷的真相是,除瞭少數高薪群體,大多數上班族靠每個月的死工資,根本不可能實現財務自由。
對於金錢也需要認知突圍。
《認知突圍》的作者認為,我們應該重新認識金錢,普通的收入通常分為兩種,一種是資產性收入,即利用現有資本本身帶來的收益,如房租收入、股權分紅、版稅收入等等;另一種是勞動性收入,即利用勞動換來的報酬,一旦停工就沒有收入。
財務自由指的不是錢夠用,而是指長期不勞動換取報酬,也充裕。財務自由的 " 自由 " 意味著不需要為瞭工資而工作,不再被工資捆綁。你可以選擇你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而不是為生活所迫地做那些你不樂意卻又無可奈何要做的事。
靠停工就沒收入的勞動性收入是無法實現財務自由的,所以在金錢方面,25 歲之後要努力慢慢從純勞動性收入,過渡到有一定比例的資產性收入,甚至完全靠資產性收入實現財務自由。25 歲之後,除瞭升職加薪,還要學會投資理財。
關於人脈:一直施恩才能維系的,叫勞動性人緣
4
小學的時候有個同學,經常拿一些好吃好玩的討好同學,結果他有好吃好玩東西的時候,大傢圍著他轉,一旦他沒有好吃好玩的,大傢對他就一下子冷瞭下來。而另外一個同學學習好、有什麼難題問題問他,一準給你說得明明白白。雖然從未試著去討好同學,大傢卻都喜歡和他玩。
類似這樣的情況,成長的過程中碰到過很多。以前不明白這是為什麼,後來隱約覺得這兩種人社交效率完全不同,卻沒有清晰的思路說出兩者的區別。
《認知突圍》作者的分析讓我一下子豁然開朗。他沿用瞭資產性收入和勞動性收入的概念,把人緣分為資產性人緣和勞動性人緣。
勞動性人緣需要時刻維持在勞動狀態,也就是得一直處於施恩狀態。他在大部分情況下十分被動,所維系的關系也十分脆弱。看似擁有許多人緣,可是一旦他拒絕別人的請求或者停止施恩,前期的積累也就跟著煙消雲散瞭。
資產性人緣建立在個人的吸引力,來自於潛在的受益期望,哪怕你什麼恩惠也不施,仍然有好人緣在。
這種資產,可以是財富、權力、名氣、美貌,也可以是才華、品味、性格魅力、甚至有趣程度。資產性人緣,人人都想跟你建立關系、交換資源,和不和一個人 " 建交 ",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除瞭那些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人,資產性人緣需要前期積累。
25 歲之後要慢慢提升自己的個人價值,靠自己的個人價值吸引資產性人緣,成為別人想認識的人,不能一直是一個不起眼、不重要的邊緣人,總靠施恩維系人脈,總是抬著頭仰望優質人脈。
關於能力:普通的人找工作,稀缺的人被工作找
5
在其他人焦頭爛額找工作的時候,永遠有一群人不愁工作,他們在職的時候是公司的重用對象,一離職,獵頭擠破頭地給他打電話。
是什麼讓他們在雇傭市場取得主動地位?是稀缺性。普通的人找工作,稀缺的人被工作找。
《認知突圍》的作者問瞭一個問題,環衛工人的工作十分辛苦,對城市來說又極其重要,為什麼他們的收入如此之低呢?
這是因為我們的報酬,不是按勞動的辛苦程度來算,也不是按工作的重要程度來算的。單位時間的勞動價值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我們是按能力的稀缺程度來拿報酬的。
環衛工人的工作門檻低、可替代性強,就是工作內容辛苦、工作性質重要,也無法拿到高報酬。重要和稀缺是兩回事,辛苦程度和創造的價值也不一定成正比。
物以稀為貴,人也是以稀為貴。所以想找到高報酬的工作一定要修煉稀缺的能力。在能力發育的過程中,永遠問自己:我是否掌握瞭一般人不會的技能?
橫向上,看一下哪個領域,缺口大,就業人員少?選門檻高、可替代性弱、經驗值錢的專業學。
比如當醫生,隨著積累,經驗會非常值錢,可是如果是辦公室文員,經驗就不太值錢,稍微一兩年就是天花板。
縱向看,同樣的技能,我是否比別人專研得更深、完成得更有效率?
爛大街的 " 通過英語四六級考試 " 當然比不上 " 可以用英語流利地交流 ",折騰一晚上隻能做個平平無奇的 PPT 當然比不上一個小時就能做出讓人驚艷的 PPT。縱向的稀缺,就是把一件事做到極致。
關於工作:格局小的精明,會毀掉一個人
6
職場裡總是有一群愛橫向比較、愛計較的人:同事偷懶,我為什麼不能偷懶,同事拖拉,我為什麼不能拖拉?一個辦公室上班,憑什麼我多做事?這不公平!老板就給我這麼多工資,我為什麼要多做事?拿固定的工資,少做點事,我就是占瞭老板的便宜瞭。
這是一種格局特別小的精明,當你發現同事裡都是這樣的老油條,最好趕緊離開這個公司。這種對價值的計算實在太目光短淺。
《認知突圍》認為,很多人把工作當成計件獎賞、計時獎賞,這是一種很原始的折合方式。格局大的人,不會這樣算,格局大的人著眼於自己的成長,著眼於自己的能力發育。那種和同事和老板看似精明的鬥智鬥勇,其實是職場的慢性自殺。
據說,現在每個人一輩子平均要換 8-10 份工作,也就是你已經很難在一個公司待一輩子。
每個公司都隻是你成長的一個階段,請盡可能地從每一份工作裡汲取養分,盡可能地成長,為下一次出發積蓄力量。
關於努力:別再拿 " 我懶 " 當遮羞佈瞭
7
《認知突圍》的作者蔡壘磊問過很多人:" 你認為自己懶嗎?" 結果 90% 都認為自己懶。認為自己懶,背後的意思其實是:我可以變得更好,隻不過我懶。
他認為,懶的根源其實也在於認知能力受限。就拿學習來說,因為認知不足,所以搞不清楚學習有什麼用,所以看不清接受教育和未來自己想要的結果之間的強聯系,所以沒有做出正確的決定。
我聽過一句反雞湯的減肥語錄:別老說減肥減肥,說得好像你瘦下來就不醜瞭。關於懶,《認知突圍》也說瞭一句反雞湯:別老說自己懶,老把什麼都歸結為自己懶,說的好像勤快就能怎麼樣似的。
" 懶 " 更像一塊遮羞佈,就像一些差生的傢長喜歡說自己的孩子:" 我傢孩子挺聰明的,就是懶,不肯用功。" 所以就算孩子隻考瞭十幾分,也仍然可以繼續當一個聰明的孩子。孩子到底聰不聰明,我們不知道,但我們知道孩子接下來的人生,都要為不肯用功承擔後果。
因為懶、不肯用功所以學習差,聽起來比很用功但還是學習差,似乎更體面一些。所以懶成瞭最好的遮羞佈。
如果扯掉這塊遮羞佈,真實的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呢?
● 李小墨,前海南特區報記者。微信公眾號:深夜書桌(ID:shenyeshuzhuo), 相信一個人的閱讀史,往往就是他的精神成長史和能力發育史。每看完一本書寫篇幹貨讀書筆記,每個月一份高質量書單。不賣劣質雞湯,不說正確的廢話,歡迎關註。
人力資源管理助你縱橫職場!
點擊標題,查看更多精彩
為什麼離職最能暴露一個人的格局
公司請你來幹嘛?(句句打臉)
對員工寬容的公司 都死掉瞭
那個用裸照換瞭一個 2 萬塊 LV 包包的女大學生
知乎最高贊:為什麼有些人開車到傢後坐在車裡發呆?
交待給你的事辦完瞭,就不能回個話麼?(深度好文)
職場裡傳瘋瞭,一個領導發給下屬的郵件,幹貨滿滿!
你要的高薪從來都不是埋頭苦幹!
聰明的領導重用這十種老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