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潛規則:做得越多,死得越快

01-18

北京線下培訓即將開課:20 個工具讓你徹底解決企業用工風險! 

編輯:人力君

來源:Spenser(spenserandhk)

本文已經獲得轉載授權,版權歸原作者 Spenser 所有,如需轉載本文,請聯系原公號 "Spenser"。

主持人張泉靈離開央視去做投資時,公司給她配司機,被她拒絕,說不用這麼矯情,自己開車就行。結果老板說:我給你這麼高的薪水買你的時間,不是讓你去開車的,是買你的專業能力去看項目給我們掙錢。除此以外你做的其它事情,都是在浪費我們的錢。

職場中,並不是做得越多,得到的越多。本文作者 Spenser,從一個老板的角度,結合自己一年的創業經歷,給你講講如何突破「做得越多,死得越快」的困境。

人力君

我去年在深圳開瞭一傢新媒體公司,從一名混跡香港的金融狗,多瞭一個身份——深圳創業狗,前年我還寫瞭篇文章《沒事別想不開去創業公司》,去年就擼起袖子開始創業瞭。

過去這一年,身份的轉化,業務的迭代,各種大起大落,真是如魚飲水,冷暖自知,每天的生活,過得比吃雞還刺激,比打王者農藥還酸爽。

過去這一年,也是我認知思維上發生劇烈動蕩的一年,也讓我之前篤定的一些觀念,發生根本性的動搖。

作為一個喜歡發呆,熱愛思考,忠於自省,愛好吐槽和分享的的二 B 油膩男中年,有一些關於職場和成長上的感悟,想掏心掏肺的和大傢分享。

1

你價值一萬,就不要做一百塊的事

哪怕你有空

我是浙江人,浙江人有一種本能的操勞命。

所謂白天當老板,晚上睡地板。做事情親力親為,從大局到細節,我都很投入,恨不得要感動深圳瞭。

隨著業務越來越多,而我的時間越來越少,但是我明明在擴招新員工呀,我怎麼還是這麼忙這麼累呢。

這不科學呀!

前段時間我請瞭一位朋友做我的公司戰略顧問,他在做公司制度和設計頂層架構上很有一套,看瞭我們公司的項目制度,他問瞭我這麼一個問題:

「你們公司是怎麼招人的?」

「額,就是項目需要人,而我們人手不夠用的時候,就去招人呀。」我說。

「不對。」他搖搖頭說。

「招人不是因為現在員工工作量飽和瞭才想到招人,而是應該根據每個人的工資水平,來量化 TA 的價值,從而做價值與能力對等的工作。

你不能讓一個月薪一萬五的員工,做月薪三千的前臺端茶倒水的工作。就算她此時很空,這事也不應該讓她來做。

寧可讓她空著,讓她去思考更重要的事情,或者安排其它更符合她薪水標準的事情去給她做。」

「就比如你。」他繼續說,「去年你們公司收入一千多萬,公司是你的,對吧,你是創始人,董事長,一年 365 天,你的成本是平均三萬一天呀。通俗點說,你一天的時間價值是三萬,那你就要做最匹配你時間價值和核心競爭力的事情呀。

而你還在花時間管一個設計師做的 500 塊錢的海報好不好,一個員工的合同細節對不對這種小事。

你看似很忙碌很勤奮,但實質上。你在嚴重浪費你的時間。

你應該做的是寫內容,做產品,然後每天思考公司未來的戰略。

招到好的人並用到最恰當的地方去,這些才是你作為公司創始人最要思考的事情。至於其它的事情,即使有時間,你都不要管,讓你的下屬去做,讓管理層去管,你負責考核和激勵就好,要不然你招這些人幹嘛來的。

人盡其用的含義,不是說把這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榨幹,而是要讓他做最擅長的事,讓他的價值最大化。

你想任何事情都你來操心,你來說瞭算,結果就是你不僅把自己搞得很累,而且你還剝奪瞭下屬們的成就感,導致他們不需要對自己的結果負責,因為反正最後都是你說瞭算。」

這個觀念對我還是很有沖擊的,我一直覺得自己在努力做事情,都差點感動自己瞭,但其實我的很多事情不僅無效,甚至是錯的,浪費的。

這個道理吧,真正想明白瞭不難,真正實踐起來,真不容易。

我想起前幾年,央視主持人張泉靈離開央視,進入投資公司轉型做投資人的時候,依然沿襲瞭在央視時候的生活風格,自己開車上下班,自己做飯。投資公司給她配司機,被她拒絕,說不用這麼矯情,自己能照顧自己。

結果投資公司的老板不幹瞭,說我給你這麼高的薪水買你的時間,不是為瞭讓你去開車和做飯的,是買你的專業能力去看項目給我們掙錢的。除此以外你做的其它事情,其實是在浪費我們的錢。

張泉靈恍然大悟,之前一直以為是在幫公司省錢,其實是在,更浪費錢。

戰略顧問給我下瞭最後的命令:

「從現在起,你隻要佈置任務和明確效果,下屬在做的過程中,哪怕做的不好,也不要管,最後按照效果復盤,總結,獎懲分明,這段時間公司可能會走的慢一點,但沒關系,從長遠來看,你的團隊才能每個人都真正進步。」

2

努力不是美德

是最後一刻才需要拿出來的救命稻草

其實剛才這個例子,折射出來另一個話題,就是我們的所謂勤奮和努力,可能是自導自演的無效自嗨。

前幾天和某大佬一起吃飯,我信誓旦旦的說,2018 年瞭,我要更加努力,把公司業績做得更好。

「把公司做得更好,你想到的為什麼是勤奮努力?」她問。

我當時一懵逼——難道不是嗎,努力才能做得更好呀。

「不是這樣的。」她嘆瞭口氣說。

「你的思維方式是錯的。努力是最後不得已才用的策略,而不是一開始就想到用努力來解決問題。

比如你用一百分的努力把公司做成瞭現在這樣,那要是競爭環境更加惡劣瞭,但此時你的努力已經全部用完瞭,你該怎麼辦,公司不就完蛋瞭麼?」

我覺得她說的好像很有道理。

「所以你想要公司上一個層次,」她放下筷子,接著說,「首先要想的,不是應該更加努力,而是要想著如何不努力也能讓公司提升業績。等你把不努力也能解決問題的方法琢磨出來瞭,比如招聘更優秀的人,優化公司員工工作效率等等,最後的最後,才想著的是你自己要更加努力。

不然的話,如果你想著憑努力做好公司,你的公司是沒有潛力的,會過早的到瞭天花板,但不會有更大的發展,甚至會死得更快。」

擦,我居然被說服瞭。

其實這個道理讓我想起瞭一句話:

這個世界是懶人創造的,而不是勤奮的人創造的。

比如人們不想走樓梯,於是發明瞭電梯,電梯的效率更高。人們懶得走路,於是發明瞭汽車、火車和飛機。

做得更少,但效率更高,公司管理也是這個道理。

                       

如果我們的目標是一千公裡以外的終點,我們不應該想著如何提高自己跑步的速度,而是想著如何造一輛車,讓自己根本不用跑,反而更快地到達終點。

就像聰明的人,賺錢都不會太辛苦;太辛苦的人,一般都賺不到錢。

不要想著沒有功勞,也有苦勞的想法感動自己;這個現實的社會,沒有功勞,你的苦勞也是一文不值。

2018 年,希望我們都能用更聰明的方式,做更有價值的事,共勉。

作者 Spenser,香港第一自媒體人,個人原創公眾號:Spenser,(ID:spenserandhk)。

點擊圖片瞭解詳情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