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大學生體質呈下降趨勢,生活方式不健康成主因

08-19

(原標題:體質下降、生活很 " 作 " 拿什麼教會大學生健康生活?)

每次在床上迎來天亮,王晨都會先跟室友打聲招呼再睡下。當同學們忙著洗漱、趕著吃飯,開始新的一天時,王晨的 " 一天 " 剛剛結束。

打一夜遊戲或看一夜劇,王晨會感到頭發蒙,筋骨酸痛。研究生讀瞭一年,王晨的胃不好,頸椎也時常不舒服,誰都知道,這源於他的各種 " 作 " ——輕易不下床,饑一頓飽一頓,晝夜顛倒。

但王晨似乎並不以為意:" 很多同學都這樣啊。"

日前,《中國學生體質監測發展歷程》新鮮出爐,國傢體育總局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江崇民介紹,我國大學生體質依然呈下降趨勢,隻是下降速度趨緩。與此同時,身體形態也在發生變化,尤其是肥胖率持續上升,每 5 年提高 2% 到 3%。此外,2015 年國民體質監測報告顯示,7 歲到 19 歲的學生體質狀態,大學生下滑最嚴重。

生活方式不健康,健康意識淡漠,大學生們的生活似乎真的離 " 健康 " 有點遠。新學年,一份意在解決學生健康問題的全新版《普通高等學校健康教育指導綱要》 ( 以下簡稱《綱要》 ) 投入使用,不僅明確瞭開展高校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則,還從健康生活方式、疾病預防、心理健康、性與生殖健康、安全應急與避險五方面給出瞭具體指導。

這讓天津某高校學生張斐茫然中多瞭幾分欣喜," 健康教育?聽上去不錯哦。" 在他的印象中," 體檢、安全教育,就入學做過一次;心理健康,學校隻有一個咨詢室,沒事誰也不會去;性教育方面,學校隻有一門選修課,能選上的人少得可憐…… " 教會學生健康生活,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提升學生健康素養,讓 " 不懂 " 健康的大學生懂得健康,珍視健康,高校健康教育使命神聖而艱巨。

1、深夜擼串喝大酒、學習娛樂不下床——無知者無畏

《綱要》指出,部分學生健康意識淡漠,維護和促進自身健康能力不足,鍛煉不夠、睡眠不足、作息不規律、膳食不合理等不健康生活方式正在成為影響學生健康的危險因素。

170cm、85kg,胖乎乎的張斐自稱 " 宅男 ",凌晨 2 點睡覺,中午 12 點起床,不吃早飯,從不運動,常年宅在宿舍,是他大學生活的日常。" 我們經常玩遊戲玩到半夜,然後再去校門口擼串喝酒,我就是這麼胖起來的。" 說話的同時,他拍瞭拍凸起的肚子。

內蒙古呼和浩特市統計局日前針對本地高職園區四所大專院校學生每天飲食的調查發現,大學生每天吃早餐的比例隻有 42.0%。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西安某高校輔導員告訴記者," 現在,很多高校仍然堅持晚上 11 點斷電、斷網,但並不能解決問題。尤其是最近幾年,手遊火瞭,大傢拿著手機、充電寶就能玩到凌晨。生活黑白顛倒,不僅一日三餐不能保證按點吃,也讓他們的運動量大大減少。"

" 何止是吃飯,她連床都不下。" 已經畢業的梁昔,吐槽起她的 " 奇葩 " 室友仍一臉 " 嘆服 "," 她每天就是坐在床上玩遊戲,看綜藝節目,餓瞭點外賣、吃零食,一個月洗一次澡,不講個人衛生,更別說宿舍衛生瞭…… "

還有一些不良嗜好,在象牙塔內持續蔓延。記者調查多所高校發現,大學生煙民的數量同樣不少。一位山西某高校輔導員說:" 抽煙,會根據學校、性別、年級不同而有所區別,比如,大四學生要比大一學生多,男生比女生多……就拿我帶的班來說,抽煙的男生占到瞭半數左右。" 而讓天津某高校一位輔導員印象深刻的是," 男生宿舍到處堆著垃圾 "。

" 現在的學生心裡哪有‘健康’二字,都是‘作’。其實,健康教育太重要瞭,不僅包括良好的生活方式引導,還包括心理和衛生健康、疾病預防等等。" 這位輔導員說," 但現在新生開學時,學校密集進行的安全教育,主要是防火、防盜、防詐騙等,涉及心理和衛生健康的則較少,效果也很難說。而平時,衛生健康選修課和講座,很少甚至沒有。"

2、學校不重視、專業教師少、教育缺標準——健康教育不成體系

《綱要》指出,高校健康教育的覆蓋面不廣、針對性不強、措施落實不到位等問題仍然突出。

北京師范大學高等教育研究所副教授杜瑞軍認為,我國健康教育沒有成體系是學生生活方式不健康的主因之一。" 從小、從傢庭就沒有抓起,對健康的認識多是從保護眼睛、減少肥胖、保證身高等外在、顯性的標準進行衡量,沒有觸及健康教育的深層次問題,即健康是一種生活方式或者生活習慣。"

" 出現這種問題,學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薑朝暉坦陳," 中學時期,學校和學生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考試,對於健康教育,往往無暇顧及或簡單敷衍。"" 這也使得學生的健康意識與習慣養成不足。上瞭大學,他們往往失去瞭目標,變成‘脫韁的野馬’,缺乏必要的約束與管理。" 中南大學學生工作部副部長張江華補充道。

" 總體來說,現在高校都不大重視健康教育工作,翻翻多數學校印發的各種文件以及發展規劃,基本上都沒有提及健康教育。大部分高校也沒有健康教育的宣傳和主題活動等。此外,健康教育在高校不是主課、必修課,而是公選課,上不上的主動權在學生。" 華東師范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黨委書記季瀏說。

陜西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吳合文表示,當下學生獲取健康信息的方式主要是學校的通告欄、課堂教育以及微信、微博等。" 一般來說,遇到如非典、禽流感等重大事件時,學校才會想起在通告欄張貼公共衛生預防的信息,但這種方式很難做到及時更新,信息量也有限。而微信上那些未經篩選的健康信息,真假難辨,不能給予學生一個科學、準確的指導。課堂,作為主要的健康教育渠道,往往會因為缺乏專業師資,而無法付諸實踐。"

在目前負責天津一所高校下屬學院宣教工作的王雪看來," 隻是單純的講座、看看視頻已經很難滿足學生的需求、解決他們的實際問題。尤其是樹立健康的生活理念,缺乏一套既符合時代要求、又行之有效的高校健康教育標準和體系。"

她認為,健康教育的專業教師極其匱乏、教師水平不高,也是導致健康教育工作難以順利開展的主要原因。" 有的學校沒有一個能正常運作的健康教育咨詢室,有的學校雖然有這種咨詢室,但大多由校醫院的醫務人員兼任,制約瞭學校開展全面的健康教育宣傳活動。"

3、納入評估指標、補牢師資基礎——健康教育需要督導問責

《綱要》指出,高校要多渠道開展健康教育,多形式開展健康實踐,多途徑加強健康教育教學能力建設。

健康教育如何從文件走到課堂,走到學生身邊,讓 " 健康 " 成為他們的生活準則和追求?

" 類似的文件以前也發過,關鍵在落實。" 張江華強調,教育行政部門要建立健全督導問責機制," 不僅要督查學校開展健康教育所需的場地、硬件設備等,還要著重督查師資力量,開設的課程類型、內容、學時等軟件配套。對於督導不合格的高校,要采取強制性的問責、處罰措施。" 季瀏也建議,對學校進行教

評估時,教育行政部門應把學校對學生的健康教育重視程度和學生心理健康狀況作為評估指標之一。

教育部體衛藝司負責人強調,高校應因校制宜制定健康教育教學計劃,開設健康教育公共選修課,安排必要的課時,確定相應的學分。針對高校學生關註的健康問題,精選教學內容,吸引學生選修健康教育課程。

" 課程內容固然重要,形式和內容也應更加多元豐富。" 吳合文說," 比如從學校層面組建跑步、爬山、遊泳等健康活動小組等,並成為健康教育課堂的延伸。"

他認為,采取 " 線上+線下 " 方式開展健康教育,效果應該不錯。比如邀請校醫院醫生和校外大醫院專傢進行專業講座,並根據當下特點發放具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南手冊。學校也要利用好微信、微博、慕課、微課等網絡平臺,向學生發佈正確、科學的健康知識," 專業課程,尤其是心理健康等,一定要由專業人員教授 "。

中國人民大學教育學院教授程方平指出,高校健康教育涉及方方面面,並非某一門課,因此應將一些健康知識融入體育、營養等相關課程中,充分利用學校的醫療單位以及心理咨詢室等專業機構,讓其參與到具體的健康教育工作中。

" 高校也可考慮將健康教育的時間前移,發錄取通知書時搭配一些健康教育的相關內容或是二維碼,讓學生一掃就能看到,並提前與傢長建立聯系,讓他們參與到孩子大學生活的健康教育中。同時,在大一時期,通過增設必修、選修等不同類型的性教育、心理教育等課程,加大學生的健康教育力度。" 張江華強調。

" 做好課程,老師是基礎。" 山西醫科大學教師周麗霞認為,高校應積極發展、開辦針對高校學生的健康教育專業,培養學校健康教育的專門人才。" 同時,學校也要加強輔導員、專業課教師等群體的健康教育培訓,鼓勵他們參加健康教育講座和學習班等。而學校在教師考核以及評聘職稱時,也應把學生的健康教育狀況納入其中。"

" 健康教育怎麼樣,效果說瞭算。" 華中科技大學體育課部教授欒麗霞建議,學校應根據自身特點,制定一套能夠準確反映學生健康教育效果的指標體系和測評方式,比如說定期對學生進行心理和體能測試、組織一些疾病預防基本常識問答以及實踐活動等,並將這些結果融入學分成績等硬指標中。

( 本報記者 晉浩天 本報通訊員 王榕 )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