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屌絲逆襲到底有多難?現實灌瞭你一碗毒雞湯

08-01

階層固化,一直是不少人都在關註討論的問題。打破固有階層,跳出思維模式,才有可能取得不一樣的成功,但是這些實施起來並非易事。作者從美國的階層固化說起,帶你瞭解在國外的環境中,究竟一個底層人士要如何逆襲才能達到金字塔頂部,來和主頁君一起看看 ~

From 假裝在紐約

微信號:mr-jiazhuang

前天我們發表瞭一篇關於社會階層固化的文章,引發瞭小夥伴們的各種討論,具體的文章請戳如果王思聰也不再炫富。

今天我們接著來說說美國的階層固化。不吹不黑,用事實說話。

在發達國傢裡,美國的階層固化算是比較嚴重的,這個很多研究都有具體的數據來支撐。 比如我以前曾經引用過的這張圖,統計的是 " 子女一代和父母處在同一個階層的可能性 ",系數越高,表明社會流動性越差,一個人要脫離自己的傢庭出身向上發展的可能性就越小。

這個系數,丹麥是 0.15,加拿大是 0.29,日本 0.34,而美國則是 0.47,比巴基斯坦還要高。 美國的智庫皮尤中心也做過一個社會流動性研究項目,他們的發現是:

在過去 40 年的時間裡,真正實現瞭收入增長和階層跨越,跳出父母階層的隻有不到三分之一;

有 16% 的人,收入和財富比父母在同樣年齡時要少,也就是向下墜落,掉到瞭下一個階層。

如果是出身底層,要連升幾級進入中上階層,這樣的跨越,英語裡叫 rags to riches,大致意思是 " 白手起傢 ",也可以說是 " 寒門出貴子 ",更貼切一些的翻譯,就是我們通常說的 " 屌絲逆襲 "。

隻有 4% 的人,能夠實現這樣的逆襲。

當然,在美國,所有一切問題都是種族問題,任何問題裡都有種族因素。階層問題同樣是這樣,白人要跨越階層相對容易很多,黑人則是難上加難。這個我就不展開細說瞭。 那麼中國呢?如果按照收入來說,過去幾十年中國社會的流動性應該是驚人的,我們絕大多數人的收入水平應該都遠遠超過瞭自己的父母,上億人成長為中產階層。這是因為中國經濟的爆炸性發展,有獨特的社會背景。 這幾年階層固化的抱怨開始出現,但我個人的感覺是,中國的階層固化相比美國來說還不算嚴重。

我指的不是中國還有很多奇跡般一夜暴富的例子,那隻是恰好趕上瞭某個巨大的風口,和整個社會機制性的社會流動沒有太大的關系。 中國有阿裡巴巴的馬雲,但是美國也有 Facebook 的馬克。雖然紮克伯格出身醫生傢庭,嚴格來說不算寒門,但能擁有今天這樣級別的財富無論如何也算是一種逆襲。 那為什麼說中國的階層固化目前來說還不算嚴重?我們來打個比方。 假設,一個國傢裡的所有人,都住在同一座超級巨型大樓裡。所有中國人住一座樓,美國人住另一座樓。每個人住的樓層,就是我們相對應的社會階層。 不同樓層之間的居住狀況天差地別,下面的幾層破敗不堪,中間幾層簡陋幹凈;越往上就越豪華越舒適,設施越完備,視野越好。 不難想象,正常情況下每個人都希望能夠住在最高最好的那一層。

美國這座大樓很早就建好瞭,管理也比較好,每一層之間的樓道都安裝瞭門鎖,同時還有保安 24 小時巡邏。 住在下面幾層的人,很難找到機會搬到上面的樓層,甚至連溜過去看看那個世界是什麼樣子的機會都沒有。 中國這座大樓就不一樣瞭,以前這就是一座兩三層的小樓,大多數人都擠在同一層裡。現在,也才剛剛搭好一個雛形。 很多樓層,比如中產階級所住的那幾層,都是近幾年才剛剛建好的,所以有很多人都得到瞭搬過去住的名額。 現在這座樓還在擴建和裝修之中,很多樓層還像個工地,所以大樓裡的安保防盜設施都不完善,留下瞭很多漏洞。而這,就給瞭很多人搬到上面樓層的機會。 每個人都可以各顯神通,得以成功搬傢的方式非常多——有些人是趁著保安不註意溜上去的,有些是從樓外面還沒有來得及拆除的腳手架爬上去的。 更多的人則是順著樓道大搖大擺走上去的,因為很多樓層之間的門鎖都還沒有來得及裝好。

這就是為什麼,美國的階層固化比中國嚴重:因為他們的社會已經發展得非常成熟,各種制度相當完善,不再存在什麼漏洞。

住在大樓最上面幾層的人,總是希望自己的樓層住的人越少越好,他們不希望住在樓下的人搬上來和自己搶奪資源。這些都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 所以美國的中上階層,一方面會竭力自保,維系自己的階層地位;另一方面,也會有意無意地通過一些制度和手段,封殺其他階層的人進入自己階層的機會。 前兩天在媒體上看到一本新書,是佈魯金斯學會的一名學者寫的,書名叫《囤夢者》 ( Dream Horders ) 。這本書我還沒有來得及讀,但是從介紹來看,差不多講的就是這樣一個問題。 這些封殺其他階層闖入的制度和手段有很多。 比如分區。 美國很多城市,貧民窟、平民區和富人區有比較嚴格的區分,當然名稱通常不會叫的這麼露骨,大傢會說是 " 好的區 "," 壞的區 "。 好的區裡治安狀況很好,犯罪率可能是 0,當然房價也會很高;壞的區則讓人聽起來都感到害怕。中上階層的人一輩子也不會去壞的區;從小在壞區長大的人,可能一輩子也沒有機會去富人區,你連接觸另一個階層的人的機會都很少。 居住在不同區域,你所接觸到的生活方式,都是不一樣的。比如前陣子被 Amazon 收購的大型食品超市 Whole Foods,以提供健康有機食品為特色,有統計說其中 80% 的顧客至少有大學學歷。

我買過他們的沙拉,確實味道很好,但價格也比其他店高出不少。就連他們的水果蔬菜都擺放得整整齊齊,一個個青椒、一根根胡蘿卜都要碼好對齊,呈現出一種中產階級的審美趣味。

這樣的超市,就不會開在窮人區。 在今天的美國,一個窮人走進富人的食品店,可能會感到無所適從,因為裡面各種健康食品、健康沙拉,可能是他從來沒有聽說過的。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就是一種隔離。

在中國,至少這樣的隔離還沒有出現,未來似乎也不太可能。 另一個手段,是教育。 我們常常抱怨中國的高考制度,覺得存在許多不公平和不合理之處,這沒錯。但是,即使有這些不公平和不合理,高考可能仍然是目前對各個階層相對來說最公平的一個制度。 因為高考的錄取隻看分數。不考慮極端特例的話(比如山東那個身份被人冒用的人),任何一個人,不管你傢庭出身如何,隻要努力,隻要考出瞭好的分數,就有機會進入好的學校,進而找到好的工作。 對於普通人來說,在種種跨越階層的途徑中,高考可能是最簡單、最好走的一條路瞭。

可是美國的大學就不一樣瞭。

首先是私立大學的學費都超級貴,一年動輒五六萬美金,而且每年上漲的速度都很快,中下階層傢庭很難負擔得起。 不上私立可以上公立,但是這樣一來差距就出來瞭。八所常青藤名校,隻有伯克利一所是公立大學,其他七所全部是私立。 還有美國大學的錄取制度,不看考分,隻看綜合素質。尤其是要進入頂級名校,沒有點讓人眼前一亮的資歷是做不到的。可是對普通人傢的孩子來說,拼綜合素質更不可能拼過有錢人的孩子瞭。 有錢人傢的孩子從小擁有的資源就不一樣,他們的眼界見識也不一樣,這是普通人傢的孩子根本沒有辦法通過自己努力好好學習、熬夜通宵做作業、或者憑借自己聰明才智所能夠改變的。一點點彌補差距的機會都沒有。 中學、小學、幼兒園,都是一樣的。真正的私立好學校,學費都是天價,而且還有一堆人搶著進。 你以為美國人就不像中國人那樣,從小為孩子的未來操心麼?紐約最好的私立學前班、最好的精英中學,錄取比例是 2000 比 1,父母們同樣要為他們孩子的入學資格爭破腦袋。 不去爭的人,是因為他們根本就付不起學費,提前被刷瞭下來。 第三個手段,就是昨天那篇文章裡提到的,有錢人自己也越來越努力,成為 " 有抱負階層 "。

還有一個有些陰謀論的理論,叫 " 奶頭樂 ",Tittytainment。 這個詞由奶頭和娛樂兩個詞組成,意思是源源不斷地給大眾階層提供色情、娛樂、賭博、八卦等產品,讓他們沉迷麻醉,安於其中,自然也就放棄瞭尋求向上流動的欲望——就像是給嬰兒一個奶嘴含著,他們也就不會再吵鬧瞭。 前陣子《王者榮耀》被批的時候,有篇文章流傳很廣,《真要沒人玩王者榮耀瞭,你出頭隻會更難吧》,裡面就提到過這一點。 當然,美國社會也不是一無是處。比如很重要的一點是,不管哪個階層,基本的安全感還是有的。是否有安全感,是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

因為有安全感,所以每個階層大致都安於現狀,並沒有很強烈的尋求向上突破向上流動的欲望,整個社會也就因此處於比較穩定的狀態。 反之,一個安全感缺失的社會必然會人心浮動。每個人都會尋求向上流動,以為提升社會階層就能提升自己的安全感;而好不容易逆襲成功的人,又會擔心自己遭遇天災人禍,一夜之間被打回原形。 所謂的中產焦慮,不是因為上升通道被封死,而是來源於安全感的缺失。 寫瞭這麼多,其實我真正想說的是,不要再抱怨階層固化瞭。

也不要再動不動自稱屌絲瞭,你以為這是無奈的自嘲,其實隻不過是一種自我麻醉的精神毒素,是你自己放棄努力的借口。 你以為階層流動性差,但其實還遠沒有到固化的程度,至少在目前,很多通道還沒有被封閉,你努力努力,趁中國這座大樓還在修建之中,總能找到上升的路。 不管哪個社會,都是一樣的,都是戰場,你要表現得像個戰士一樣。 如果你還在上中學,就好好努力,爭取考個好大學。如果你已經工作,好好努力一下,也總能找到別的機會,至少能跑過那些不努力的人。

所以,開始努力吧,少年。

本文系授權發佈,From 假裝在紐約,微信號:mr-jiazhuang,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 CHINA 誠意推薦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