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歲我進哈佛時還不懂的事兒

01-27

來源 :田閣隨筆

ID:tiangesuibi

1990 年的春天,我 16 歲時登上瞭去美國的飛機。

兩年後,我 18 歲,在美國的奧數競賽中拿瞭不錯的名次,入圍瞭 1992 年的西屋科學獎,懷揣著這樣那樣的獎項,走入哈佛大學的紅墻。

所謂芳華正盛,怎一句 "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 能盡述。

2016 年是我們 96 屆畢業二十年。人近中年的校友再回故園,重聚在曾見證我們幾百個青春時日的老教室裡。

這是難得的一次將人生的得意與傷懷,塵世的紛亂與成敗置於身外的暢談。

聰慧依然的主持人拋出一個必是深思良久的問題:

"回首大學時代,你希望你當時就懂的事情是什麼?"

畢竟多年未見,起初的問答都在得體與禮貌中輕緩而行:

" 多看些書,多學門外語,能和往日的校友保持更多的聯系。"

如此這般輪瞭四五個人,說瞭十幾分鐘,安全的話題已將將說完。一位短發的女同學此時搶過話筒,笑著答道:

" 我希望當時懂愛,希望當時知道自己喜歡女生。"

有此坦誠和率真,之後的交流更多瞭些淚水與歡笑,激蕩與頓悟。

人到中年,芳華已成追憶,該能更坦誠地坦白過往,也能更真誠地面對來日。

除去刷屏的票圈曬十八歲舊照,也可分享幾件我希望自己十八歲時就知道的事情。

人生更像一首詩

雖然二十五年前在中文語境中還沒有太多輸贏在起跑線上的說法,可即便是在美國的藤校當中,也不乏把人生當作比賽的信眾。

回想當年,同學們當中大多數人都曾為 GPA 努力而糾結,都曾計算過哪門選修課的教授給分格外恩典,都曾費心費力地研讀面試寶典或是考研題庫。

畢業之後,或許隨著閱歷的成長,我們會按照成功學和勵志講師的佈道,重復一句人生是馬拉松而不是百米沖刺。這也不錯,可我寧可當時就知道另一種看待人生的視角。

羅蘭夫人在被法國革命吞噬前不久曾留下一句話:

" 每個人的生命都是一首詩,其中很多人扮演各異的角色,不到終點,難知因果。"

看到這句話的那天,我就愛上瞭其中的意象。詩雖也講格律,卻遠比比賽的規則自由靈動;詩既可鴻篇巨制也不乏短吟小令;好詩縱要酌詞煉字卻離不開冥冥天助。

詩才更像是人生的寫照,也才是更值得為之付出的過程。

我們與他人遠非僅是賽道上的選手,隻為著跑向終點,也是交織牽繞的詩句,為彼此完篇。

如果當日就明白這一點,人生或許能灑脫豁達些許;今日明白這一點卻也不晚,人生後程仍可活出詩意。

世界未必越來越好

1992 年,福山出版瞭他的成名作《歷史的終結》。雖然那一年我沒有看這本書,可在彼時,環顧四野,卻難以懷疑他的預見。

那是個劇變連連的年代。

1991 年的聖誕節,我和父母一起看著 CNN 直播戈爾巴喬夫告別的講話。他合上講稿的那刻,蘇維埃的旗幟從克裡姆林宮頂最後一次降下。

那時那刻,聽著蘇聯歌曲、看著蘇聯小說長大的我的父母百感交集。

1992 年冬天,第一張照片出現在瞭新生的互聯網上,第二年夏天我用到瞭第一部便攜式電腦,而在畢業那年已經能夠在網上看到國內的中文站點。

整個 90 年代,技術的發展和全球的融合似是順著一個預定好的大敘述向前推進。

對於鐘愛歷史之人,那些青春歲月似是象征著歷史告別瞭革命與紛爭,世界自此走上繁榮錦繡的大同之道。成長於那個年代的我輩也自此堅信人性和社會都會向著善良與正義前行。

然而,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世界與這預期大相徑庭。

在 2016 年對校友的講話中,哈佛大學的福斯特校長也有此感慨:

" 美國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對立和撕裂,世界上死亡、瘟疫、饑餓和戰爭重新肆虐,好似末日的景象。"

她以歷史學傢的廣博視野安慰大傢:

"380 年歷史的母校,見證過多少次如此的潮起潮落,她至今依然安健。"

那刻,坐在臺下,我想的卻是如果我們看到的是 500 年或是 1000 年的周期,那即便如母校這樣也未必常青。

雖然我還沒有因為歷史的跌宕變為不可逆轉的悲觀主義者,可不得不說,若是當年就明白這個道理,就不至於在愈發紛亂的世界中進退失據。

生於盛世,是無可厚非之幸,但慣於順勢則可能是我輩的阿喀琉斯之踵。

世界未必會越來越好,我們的心更需要勇敢與堅強。

年輕時可以耽誤些時間

幾周前曾讀過一篇 100000+ 的文章,其要義是:

" 讓我告訴你,人生的前 20 年是耽誤不起 1 年,哪怕半年時間的。"

我在大學時代也深信這條定律。人生的規劃要像鐘表一樣準確:3 年幼兒園、6 年小學、6 年中學、4 年大學、4 年讀博。

我心中羨慕的是大一隔壁宿舍的小弟—因為跳過兩級,16 歲就進瞭大學;

我不願說出的鄙夷是那些不知道、不遵守時間表的行徑,隨意選課,更換專業,休學遊歷。

大學四年,按照這張時間表安然無事,也讓我如期進入時間表的下一程,在普林斯頓讀博士。可是在那裡,時間表忽然失靈瞭。

或許是因為這已經到瞭可以列表的最後一段—博士畢業之後又會怎麼樣?此去經年,卻沒瞭可以作為刻度的標志。

或許是因為在同一條軌道上心無旁騖地走瞭十幾年,卻發現那並非自己所長。

時間表失靈的後果是徹夜的失眠、終日的焦慮和無法排解的抑鬱與悲觀。人生第一次真正的危機,最後以耽誤些時間方得化解。

我做瞭一件自己此前完全不齒的事情,休學一年,出去工作。離開原本的舒適區,發現的是全新的天地。

一個原本寡言、內斂和思辨的人,愛上瞭自己話癆、外向和行動的一面。與人相交、解決問題、成就不同,這些在耽誤的時間中得來的,恰恰是沒有時間表後人生所需要的。

我懂得這個道理的時間並不算晚,隻是事後慶幸在還還能耽誤的年歲耽誤瞭自己。

如果再晚幾年,甚至十幾年才明白,那選擇的代價必定會高出許多。

理智以外,或許確有神明

我兒時接受的是徹底的辯證唯物主義的教育,傳承的是啟蒙運動以來的理性至上的信仰。

哈佛的訓練更是要用理智來規范人生,每一名新生都要通過數據分析測試,包括邏輯、概率、統計這些學校認為無論哪些專業都必備的基本數理功底。

大一每一名學生的必選課是策論寫作。我們每周讀伽利略、達爾文、托馬斯庫恩的經典,用邏輯和分析來闡述自己的理解和觀點。

更無處不在的是哈佛的校訓 " 真理 "。

" 發現真理,真理將讓你自由。"

這是 Harvard Yard 紅墻中一道大門上的銘文。每日進出,這句話也成瞭我心中的圭臬。

不過,懷疑的種子也是在哈佛埋下的。

Owen Gingerich 教授在講天文的視角一課時提到如果一系列物理常數中的任何一個變化 1%,那我們已知的宇宙將不復存在,人類更無從出現。

在當時,我並沒有接受他的觀點,但作為一個有趣的冷知識點卻是記在瞭心裡。再往後,見得多瞭,想得深瞭,自己也開始疑惑理智的局限和邊界。

科學中的發現,即便是事後可以找到天衣無縫的邏輯,可想法的來源往往是 " 不可理喻 "。有如電影《知無涯者》中的印度數學傢拉馬努金給人類留下驚人的發現,可每一條公式都來自於他近乎神一般的直覺。

真實世界中推動山河巨變的政商領袖,未必符合理智世界裡優秀領導力的標準,卻有一種難以抵抗的魔力凝聚千萬人的力量。

在人工智能虎視眈眈覬覦人類理智的年代,我雖未接受任何一種有組織的宗教,卻愈發感受到超越理智的力量和信仰是人性與尊嚴最後的守護。

傳承與自我毋需回避

我在中國的學生時代太多次被定義為烈士的後代,革命傢庭的傳人。雖是老師關註的焦點,卻也難免被同學譏笑為靠著祖上的蔭功而受瞭特殊的關照。

因此上,在美國高中兩年後考入哈佛便成瞭一次自我意識的爆棚。

少年輕狂中認定除瞭自己的本事之外什麼都沒有靠,傢族的傳承從一個每日不絕於耳的極端走向一個被自己有意封存的另一個極端。

除去自傢,對中國也有瞭種遠觀其美卻不近前的微妙情感。

雖然終日醉心於中國的詩詞書畫,雖然常常流連於哈佛燕京圖書館的中文典藏,可與中國同學間卻少瞭交往。

以至於日後在工作中遇到一位比我早一年的留學哈佛的學長,被盤問良久是否 " 偽造學歷 "。

這種矛盾之心在多年後才得以釋懷。

2000 年的夏天,我在長江邊的奉節古城為我的祖父掃墓。晚間在縣城的街上看著人流熙攘覺出瞭一陣難以抵禦的活力。街邊抄手店的婆婆竟還記著祖父犧牲前後的情形。

我從未生活過的故鄉自此變得真實。

我該是那個時候終於下瞭要回中國的決心,自此傳承與自我才慢慢地重回一處。

再多年後,當我自己的孩子到瞭懂事的年歲,問起我祖輩的往事,我才明白傳承是無法回避的。

從我十八歲到 2017 年歲末,二十五年過去,雖然知道瞭當時不知道的事情,可未必有瞭更多的智慧與定力。

周圍同齡人和整個世界中焦慮日顯,亂象叢生,乃至有智的長者都要以 " 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 " 來自勉。

歲末年初,我們寄希望於日月經天、冬去春來這樣的自然恒率能帶來更美好的明天,豈不知有些年不但沒有春天,甚至都沒有夏天。

有些道理我們在 18 歲上不懂,到瞭不惑之年可能仍然不懂;有些問題我們現在還沒有答案,但我們卻不能不思考。

2018 年,我們該思考些怎樣的問題?

富強之後路在何方

2018 年,富足對於個人不再是奢望,強盛對國傢已在眼前。

我有幸仍能見到 1920 年代的耄耋長者,他們欣喜自己畢生的奉獻帶我們走到當下。

這之後要靠我們,路又該怎麼走?

在生存和追趕已不是唯一目標的時代,人生的意義何在?還有什麼能給我們鼓舞與動力?

技術將怎樣顛覆未來

今日,面對技術顛覆,已是人人自危。但全新的未來是怎樣,卻鮮有人仔細思量。

若為後世計,那現在就該細細推演一番那個未來世界的模樣。

當資本因為泛濫而失去往日的光輝,資本主義還能否存在?

當鑄幣權和話語權被重構,政府與社會結構還能否穩固?

當技術引發人類自身思維能力的萎縮和神經結構的變化,人性和價值觀還能否存續?

當我們今天所擁有的成就、財富、榮譽失去瞭根基,又該如何重塑自己?

焦慮與幸福能否超越

焦慮和幸福是今日最高層面的話題,卻也是亞裡士多德在兩千多年前便提出的設問。

技術和全球化讓焦慮和幸福在更快的時間和更大的尺度上交疊,卻仍逃不過人生苦短、幸福無常的感嘆。

焦慮是否是人類的常態?

幸福是否是生命最高的追求?

知天、懂愛、識己之後是否能超越焦慮與幸福而做好生活的準備?

人生應如何成就不同?

人或貴重或平凡,在世人眼裡看來的成敗,或許真是五成在時勢、三成在境遇、兩成在自身。

以此而看,縱使是文治武功的唐宗宋祖也未必造就瞭多少不同,因為那隻是有此境遇的帝王本就該會去做的。

人生的精彩和後世的評說該使用怎樣的標尺?

如果我們不在意於互比成敗得失,是否更應該去思考同等的時勢和境遇之下,我們成就瞭怎樣的不同?

蘇格拉底有句名言:

" 未經審視,有負此生 "。

新年伊始,問題還沒有找到答案,但唯有思考,才能不負這個時代,不負此生,更不負來者。

2018 年,我們與諸君共勉!

* 作者介紹:易闌。哈佛大學數學學士,普林斯頓大學數學博士,麥肯錫公司前全球董事合夥人,外企中國首席戰略官。理工本業之餘,偏偏有一顆不滅的文青之心。從歷史看未來,由科技理解社會。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