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小看剁手族!其實,會花錢,更容易成功

11-15

本文長度約為 1700 字,閱讀時長約 3 分鐘。

這個雙十一,又花瞭幾多碎銀?拿到快遞後的興奮感中,有沒有一絲罪惡感?

花錢,總是花起來痛快,說起來隻剩下痛。除非,你花的錢能變成投資。

前兩天,公司前臺的小妹抱怨周末太累瞭。一問,居然去讀 MBA 瞭。這真讓我有點兒跌眼鏡——讀下來要 14 萬,幾乎就是三年的工作積蓄瞭吧。

讀瞭幹啥去?小妹很誠實地說,剛讀,還不知道咋回事呢。

" 多少給自己增值一點,這個工作也不會一直幹吧?"" 反正存點錢也不知幹啥,那就讀讀書吧!" 她又補充說。

細細一想,她的思路是清楚的:辛苦工作賺點錢——年積蓄沒意義——花到增值的地方。

這個思路,就是花錢做投資的思路,哪怕狠一點,值得的。

01

借錢投資和不投資你選哪一個?

花樣繁多的分期付款,尤其雙十一,多少減輕瞭人們對於借錢花的罪惡感。

但是,對於大量根底淺薄的年輕人,甚至中產階層來說,最緊要的事肯定是存錢而不是花錢——我們總是生怕一夜回到解放前。

和中國畸高的儲蓄率相反,美國有著畸高的借貸率。美國的消費文化是 19 世紀中期開始的,大到房子汽車,小到糖果,任何商品都可以先拿過來消費,然後慢慢還。

1920 年代,美國有一個很有名的廣告這樣說的:你今年三十歲,年收入 3000 元,但你身價至少 11 萬元。如果今天把拿出一部分來花,就可以買大房子、好衣服……

這麼一算,很多老百姓,中低收入群體都去借錢花瞭!

對此,哥倫比亞大學瑟裡克曼教授研究說,不能把消費和生產、投資對立起來,因為消費也是投資,消費產生價值。因為,最重要的資本是人的創業賺錢能力,而不是錢。

除瞭生活消費外,更多促成自我成長的消費,顯然就是對於人力資源的投資。

比如,讀書、實習,以及創業的,花再多錢,都不要有心理負擔,而應該理直氣壯。因為這是為自己未來做投資。

02

有錢花時可能已沒花錢的興趣瞭

人生最大的錯位,是時間。

在錯誤時間出現的再美好的事,也隻能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比如,哲學大牛康德——他墓碑上的話你肯定聽過:這世上唯有兩樣東西能深深震撼我們的心靈,一是頭上燦爛的星空,一是內心崇高的道德法則。

其實,對年輕的康德,震撼心靈的還有愛情。隻是,當他喜歡一個女子時,算來算去,發現錢不夠。當他後來聲望日隆,倒有女子找上門。

終身不娶的他說,當我想要的時候沒有,我老瞭再來又何意義?

我們一生什麼時候最需要錢?什麼時候花錢最有快感?毫無疑問,是年輕時。

當年讀大學時,專業最好的一個同學舍棄瞭保研,因為幾萬塊的助學貸款時刻壓在心頭。

這讓學校教授非常鬱悶:這個專業是學術型的,他一個本科生出去工作,其實是雙輸。

時隔十年,同學頗後悔:當年認識太偏差,放棄瞭興趣,其實,這幾萬塊完全可以是投資啊!

如果我們稍微有一點錢,肯定能獲得更多,比如堅定讀研,或者參加更多團隊,既拓展知識面,也會以更主動的心態規劃未來。

也包括談戀愛,很多美好的婚姻都來自大學。然而,同樣是因為錢的問題,很多人沒有去珍惜,直到失去瞭才追悔莫及。人世間最大的痛苦,確實莫過如此——

最需要錢時,總是沒錢;存夠瞭錢時,已是肥膩中年。

03

改變今天的生活從花錢開始

我們羨慕富二代,羨慕啥?其實就是在需要花錢時,他們沒有障礙。

對於普通人來說,收入的曲線和人生的需求曲線,存在根本的矛盾。要想最大化一輩子的整體幸福,必須抹掉這個錯配,跨越年齡平衡收入。

所以,年輕人借錢花,並不隻是透支未來。如果花得其所,那就是改變未來。因為你借錢花之後,可以改變、擴大接下來的學習和工作的范圍,選擇就多瞭。

就比如,無論是面試新工作,還是在單位要樹立一個好形象,我們需要花錢買一副好的著裝。

對求職大學生來說,可能會想這個問題,苦於沒錢;對職場人來說,可能早已忽略。

耶魯大學終身教授陳志武講瞭自己的故事。當年找大學教職工作,一位耶魯年輕教授跟他說:不光是把你的研究講清楚,還要把握好形象,要給人一個很振奮、很激情的印象。

這位教授給他推薦一本書,教他如何挑選西服、襯衣、領帶等。要命的是,這些東西都很貴。全部置辦完要好幾千美元。

這個窮學生,最終去銀行借瞭錢,也如願找到瞭工作。

薦讀

要想明白花錢的事,你會走得更快。如何買衣服,如何求職,可看楊萃先《這些道理沒人告訴過你》,對剛畢業或工作沒幾年的年輕人,有一些經驗之談。

《這些道理沒人告訴過你》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