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沒有讀最好的大學,也沒有那些壞毛病

11-24

前一段時間,很多討論是不是農村孩子的路越來越窄,通過讀書改變人生的幾率越來越小?

這一段,一個不會做西紅柿炒蛋的赴美留學生,連線凌晨 4 點的父母教他做菜的帖子刷屏。

招商銀行這則廣告原本走的是煽情路線,說的是世界再大大不過一盤西紅柿炒蛋。結果河邊濕瞭鞋,網友不買賬。他們說:世界再大你還是走不出五指山的媽寶男。

更真實的案例還有,陜西科技大學的留美教授,在小區打得女清潔工頭破血流。

這幾個事,其實有一個共同的邏輯點,就是,精英教育出瞭什麼問題?沒能讀到最好大學的人們,人生該不該迷茫?

01

精英,缺乏精神想象力

所謂精英,我們這裡說的是占據社會上層位置的人,以及讀名校自信高人一等的那些人。

精英最大的問題在於脫離社會脫離生活。學校不僅不會教給你如何和維修工、保安、清潔工等交談,甚至還告訴你,你根本不需要和不屬於同一檔次的人交流。

這也是為什麼,蛇有蛇道鼠有鼠道,但兩個遇到瞭,就基本沒法溝通。

陜西科大這個教授並非暴力狂,但他對於低於他的階層缺乏尊重,也缺乏溝通相處的方法。

有耶魯教授把這些名校學生稱為 " 優秀的綿羊 " ——缺乏反思和獨處能力,缺乏精神想象力。

你會說精英多會創新啊!是的,他們有很好的藝術想象力和科技想象力,比如開發新藥或者 APP,但缺乏生活創新力——擺脫固有生活方式,以最大尺度想象所有可能的生活方式。

這種想象力不是學校教的,也不是競賽獲得的,而是來自他們匱乏的生活。

02

精英,缺乏獨自生活能力

精英教育還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就是獨自生存的能力。

精英的目標,顯然是群體的領導。有沒有想過,他們離開瞭群體會怎樣?

精英和漁夫坐在船上對話。你懂編程嗎?不懂。那你失去瞭一半的人生。你懂哲學嗎?不懂。那你失去 80% 的人生。這時,巨浪把船打翻,兩人都掉到水裡。

漁夫問:你會遊泳嗎? 不會,精英回答。那你將失去整個人生。漁夫說。

開頭那個不會西紅柿炒蛋的留學生,以及廣告商渲染的這類人,其實和笑話無差別。

在常春藤大學,獨自吃飯都意味著沒有領導力。這種教育損失瞭人們的生活能力。

我們似乎不會做蛋炒飯也沒關系,叫餐可以的。但哪天阿裡的電纜再被工人挖斷瞭呢?

即便是今天,在阿富汗作戰的最先進的美軍,還要學騎馬。要進入陣地,有時騎馬是最好甚至唯一的辦法。所以,大兵不得不習得華盛頓時代的技術。

如果從馬上摔下來,一隻腳卡在馬鐙怎麼辦?如果不開槍把馬打死,你就得被馬拖死。

03

精英,蔑視傳統的智慧

世界雖然變化很快,但還自有傳承邏輯。而精英通常自以為是進步的化身。

英國記者史蒂文 · 普爾說,人類的認識並不是逐漸積累的,更像一個佈滿圓圈和急轉彎的瘋狂的過山車,所以大學教育隻能解決一部分知識。

比如說,人們都覺得電動汽車是矽谷的高科技產物,是精英知識。

非也非也。

早在 1837 年,英國一位化學傢就制造瞭第一輛電動汽車。19 世紀末,類似的出租車出現在倫敦、巴黎、柏林和紐約。到 20 世紀初,美國註冊的電動汽車已有 3 萬多輛。

後來,亨利 · 福特的廉價 T 型車量產,石油降價以及廣修長途公路,才讓它們歇菜。

我們並不總比過去高明。找到合適的思維方式,沒有那一紙文憑,一樣可以是真正的精英。

04

精英,味道或許並不好聞

每年都有亞裔學生抱怨,哈佛不公平。這真是去快手找文藝,去百度找名醫。

常春藤從一個校級體育聯盟到如今名校聯盟,歷史說明一切。他們早年是 " 盎格魯撒克遜人 " 為限制逐漸從南歐東歐過來的移民,區隔階層而設立的。

今天,無論在哪,窮人傢的聰明孩子讀名校的可能性,都越來越低於有錢人傢的搗蛋鬼。

但這不意味著不讀名校就沒有出路。

非頂尖學府的學生,其實更有趣,更有好奇心,也沒有自命不凡的驕橫感和包袱壓力。在工作中,他們也更像夥伴。阿裡巴巴的前 CEO 衛哲講,他以前去清華招聘,清華學生問,人傢都是李彥宏馬化騰來,你傢馬大爺為什麼不來?

衛哲無言以對,默默地跑去華中科大招人瞭。

這樣的人來瞭,成就感特別大,特別認同公司。公司考慮什麼?這些員工流失率不會高。

衛哲說,每個公司都有自己的味道,你得聞一聞,看是不是一類人。不同類,工作效率就低。

應該說,誰也不想跟一個高人一等的人共事,所以非精英的職場感覺應該更好。如果你恰好是個名校生,也要收起你那讀書時代的自傲。

薦讀

德雷謝維奇曾在耶魯教過十年書,《優秀的綿羊》一書中披露不少耶魯大學的內幕,也表明,大學不是一切。

《優秀的綿羊》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