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歲以下孩子誰帶成難題:育兒嫂難找,老人體力有限

07-22

1 歲— 3 歲的寶寶,誰來帶?

這是讓不少職場父母頭疼的問題,也越來越成為全社會的一個難題。媽媽們的產假休不瞭那麼久,幼兒園又不接收 3 歲以下的嬰幼兒。除瞭祖輩隔代照看、請傢政阿姨幫忙或者交給私立托管機構,幾乎難尋其他正規的托幼方式。但現有的幾種方式,又不盡如人意。尤其在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1 — 3 歲嬰幼兒的看護問題愈加突出。

俗話說 " 三歲看老 ",幼兒期是孩子大腦發育、體格成長和健康心理養成的關鍵階段,深刻影響其一生的發展。那麼,小奶娃,誰來管?這道難題到底該怎麼解?

3 歲以下寶寶看管成難題育兒嫂難找,幼兒園不收,私立托管班魚龍混雜

" 愁、愁、愁!" 最近,傢住北京市朝陽區的二寶媽媽田媛為給孩子找育兒嫂傷透瞭腦筋。

今年 3 月份,35 歲的田媛生瞭二胎。月子裡和大多數傢庭一樣,田媛也花高價雇瞭月嫂。月嫂主要負責照顧田媛和老二,4 歲的老大由她的父母來看管。月嫂走後,田媛就開始找育兒嫂。

" 本來朋友推薦瞭一位,結果那位育兒嫂因為老傢有事,打算回去不再做瞭,我們隻能又臨時重新找。" 田媛說," 通過小區中介倒是很快找到瞭一位,可是到傢裡沒幹幾天,我媽就不樂意瞭,這育兒嫂做什麼事情都不認真,連洗碗也經常洗不幹凈,還得我媽再洗一遍。老人覺得這樣下去可不行,所以堅決辭掉瞭。"

於是,田媛又開始找,接連面試瞭七八個,都不合適。眼看著半年產假就要結束,田媛心急如焚:" 我在傢的時候還能幫忙一起帶孩子,上班後就隻有爸媽管瞭。老人年紀大瞭,腿腳也不方便,兩個小孩,怎麼管得過來?特別是小寶才半歲,還不能上幼兒園,真是放心不下啊!"

但在其他人眼中,田媛還算幸運的,起碼有父母能夠幫忙。在北京一傢事業單位工作的陳芳告訴記者,國傢二孩政策全面放開時,她也曾動心。一是因為很喜歡孩子,二是覺得兒子有手足陪伴,長大之後就不會太孤單。但動心歸動心,想想現實情況,陳芳最終還是決定不生瞭。

" 經濟方面還好說,富有富的養法,窮有窮的養法,以我們的條件還是能負擔得起的。關鍵是孩子在 3 歲上幼兒園前沒人幫忙看管。我和丈夫雙方的父母身體都不好,沒法幫帶孩子,完全依靠育兒嫂又不放心。一胎時我請瞭一年假來照顧孩子,上班後又陸續找過幾位育兒嫂才勉強撐到孩子上幼兒園。" 回憶當年帶 " 小奶娃 " 的艱辛,陳芳很無奈。

" 我也考慮過私立的托管班,但考察一圈下來,發現‘無證、無照、無資質’的機構遠多於正規機構,魚龍混雜,很難分辨好壞,根本不放心把孩子送過去。而且收費也高,動輒幾千元,對一般傢庭來說確實負擔不小,就放棄瞭。" 陳芳說。

田媛和陳芳的困擾,是許多職場媽媽的真實寫照。

目前,我國大部分省份給婦女的產假是 6 個月。也就是說,孩子半歲後,母親產假就結束瞭,之後要全職投入工作,白天基本無法照顧孩子。而大多數幼兒園一般隻接收 3 歲以上的幼兒。那麼剩下的兩年半,小寶寶該由誰來照顧看管?

現有托育方式讓人不省心托育服務嚴重短缺,老人體力精力都有限,保姆文化素質不高

能夠放棄工作、全職照顧孩子的媽媽仍是少數,多數傢庭采取瞭這幾種解決方案:姥姥奶奶隔輩撫養,或者雇傭保姆照顧,或者把孩子交給私立的托管機構。但不管哪種方案,在現實中都面臨種種問題,很難令人滿意。

" 老人帶孩子,雖說給我們幫瞭大忙,但他們體力精力有限,對孩子的照看隻能滿足基本的衣食需求。另外,在育兒理念上總有很多沖突。" 田媛舉例說,為瞭刺激孩子的運動神經、感官神經,他們經常讓孩子多爬行、多玩泥巴,但老人總是嫌弄臟衣服,不大高興;再如吃飯問題,老人喜歡喂食,年輕父母願意讓孩子自己吃,很難達成一致。

國傢衛計委 2016 年 11 月的一項調查顯示,目前近八成嬰幼兒由祖輩參與日間看護,其中近一半的祖輩感到 " 無可奈何 "。特別是照顧過 " 一孩 " 的祖輩不願再照顧 " 二孩 " 的比例上升。即便是心甘情願看管孩子的老人,也因為年齡大、身體差等原因常常力不從心。

傢政保姆帶孩子,更是讓不少年輕父母 " 愛恨交織 "。傢政服務業流動性強、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許多職場媽媽都有過半年更換多個保姆的經歷。" 遇上一個能把孩子放心托付的保姆,就得好好‘哄著’,定期漲工資、過節給紅包,生怕被‘辭職’。" 陳芳說。

與之相對的,是我國托育服務嚴重短缺。調查數據顯示,0 — 3 歲嬰幼兒在中國各類幼托機構的入托率僅為 4%,遠低於一些發達國傢 50% 的比例。

" 好懷念小時候的托兒所啊!" 田媛回憶," 我小時候,街道和企業都有托兒所,爸媽上班時把我帶到單位交給托兒所阿姨,下班時再接我一起回傢,既省事又放心。可是,現在已經沒有這樣的公辦幼托班瞭。"

記者瞭解到,上世紀 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初,不少國有企業和機關單位都開辦瞭托兒所。2003 — 2005 年,這些托兒所在市場化的過程中被逐漸 " 取締 "。2012 年,《學前教育三年行動計劃》印發,提出建設規范化幼兒園,對班額、生均占地面積、入園年齡等都做瞭明確規定,因此不少公辦幼兒園也陸續取消瞭幼托班。

公辦幼托班取消之後,一些社會機構趁機紛紛開辦起嬰幼兒托管班。但根據我國現行法律法規,教育部門審批發放的辦學許可證,隻針對教授知識或技能的培訓機構,0 — 3 歲的托管機構不在此范疇。也就是說,這些幼托機構隻能進行工商註冊。而工商部門隻能對機構的經營行為進行監管,對教學內容、師資和環境等問題卻無法監管。

" 小奶娃 " 健康成長事關未來興辦公立的專業幼托班,規范和監督已有私立幼托機構

事實上,對 0 — 3 歲嬰幼兒進行專業照料和培育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這些 " 小奶娃 " 的健康成長關系著一個民族的未來。

" 人出生的最初 3 年裡,大腦發育最為迅速。這 3 年接受到的養育會影響他們終生的大腦功能,也是人生健康成長的關鍵時期。中外多位科學傢的研究證據顯示,那些早年大腦獲得較好發展的人,在以後的學習、就業以及社會交往、健康等方面也多數表現較好。"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員施建農說," 反之亦然,如果這個時期的嬰兒缺乏專業培育和照顧,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出現各種行為問題的概率就會高很多。"

已有研究證明,看護者在兒童成長過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平時的飲食營養、日常學習以及有意識的行為刺激,都會對兒童成長產生很大影響。看護人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孩子的成長發展水平越高。

但目前,祖父母、育兒嫂和私立幼托班老師們的整體素質,還難以達到較高的水準。

施建農認為,很多隔代傢長們的生活習慣有可能落後於時代發展,尤其是沒有文化或受教育程度較低的祖父母們幾乎沒有兒童心理發展的專業知識,也不懂如何科學養育孩子。

對於托管機構,專傢認為,社會上的私立托管機構良莠不齊,有些純粹是利益驅動的,有的老師也不具備專業資質,或者沒有經過正規培訓,她們提供的托管服務很讓人擔心。而且老師的流動性比較大,很多老師在一個地方幹一年就走瞭。

" 嬰幼兒托管是一對一的,如果老師隊伍不穩定,會對孩子的安全感造成影響。" 華東師范大學心理教育與咨詢中心特級咨詢師陳默表示。

施建農建議:" 要解決 0 至 3 歲嬰幼兒托管難問題,政府必須重視,這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統一規劃。在托管機構方面要公立私立兩手抓。首先投入建設一批公立的、專業性強的幼托班,同時考慮把幼兒園管理從孩子 3 歲以後提前至 0 到 3 歲。其次,規范已有私立托管機構,加強監管,對機構任職人員資質進行嚴格審查,定期培訓,提高專業水平。此外,規范育兒嫂市場,對月嫂、育兒嫂群體也要加強管理和專業培訓。最後,一定要有一套科學的評估體系,對這些機構、人員的工作進行評估,這非常關鍵。"

令人欣慰的是,3 歲以下托幼資源短缺問題,政府部門也已關註到。國傢衛計委副主任王培安之前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會努力動員各方面的力量興辦、建設托幼設施,解決大傢關心的 " 小奶娃 " 問題。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