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 北美山姆哥
微信號:UncleSamChina
下面是 Sam 在 BitTiger 讀書會分享的演講原文:
Hello,大傢好我是 sam,很高興能有這樣一個機會在 bittiger 讀書會跟大傢分享《鄉土中國》這本書,一起從文化根兒上說說中美差異。
我先簡單介紹一下自己,我叫 Sam,從匹茲堡大學畢業以後,加入到一傢在美國的中國初創公司新建一座工廠,作項目工程師,全程參與瞭從設計到安裝再到試運營的過程,運行沒多久,這傢工廠被轉賣給瞭一傢大型集團公司,我又以機械工程師的身份,參與瞭後續的升級改造過程。
《鄉土中國》這本書,乍一聽,好像又土又古老。但當我真的讀過以後裡面的真知灼見所深深觸動,一點都不過時。這本書的作者費孝通先生是我國社會學和人類學的奠基人,在倫敦大學讀的博士師從世界人類學奠基人馬林諾夫斯基,後來回國任教於西南聯大,就是《無問西東》裡的西南聯大,這是本小冊子收錄的是他在西南聯大和雲南大學授課時的內容。
為瞭說明它的不過時,我想在開始分享書中內容之前,先跟大傢看一下,通過這本書我們至少可以在以下這些問題得到一些解答,引起一些思考。
1. 為什麼中國的丈母娘傾向於女婿有房?
2. 為什麼中國的技術男並沒有那麼受待見?
3. 為什麼中國人對世態炎涼和人情冷暖格外有體會?
4. 為什麼中國人有 " 孝 " 和 " 面子 " 這樣的概念?
5. 為什麼在漢語裡要分出兄與弟、姐與妹、伯與叔?
6. 為什麼中國人格外尊重歷史傳統?
7. 為什麼中國人在陌生環境裡顯得不善言辭?
所有的問題,我們會在分享完後,再來一起試著從費老的角度思考回答一下。
結合我個人的理解,我會從以下五個方面跟大傢分享:
土地迷戀→熟人社會→長老權力→群我劃分 →最後是開放性的話題對我們現代生活的啟示與未來的文化重建
這五個部分其實是有一個因果遞進關系的。
土地的迷戀便是最開始的起點。
其實現在所有的中美差異,若你去回溯源頭,就要從農耕文明與遊牧海洋文明的差異上說起。
土地迷戀
對於農耕文明,人是要守著土地的,土地可以長出食物,但土地是搬不走的,地裡的莊傢也是搬不走的。在農耕文明穩定是常態,遷徙是非常態,隻有天災人禍時,大傢才會被迫不得已背井離鄉,伴隨著的都是不好的記憶。中國人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都是成村落聚集。現在從村落的名字就能看得出世代而居的痕跡,什麼李傢莊、陳傢溝等等,很多人一輩子都不用走出村子,最遠不過去趟縣城。
而對於遊牧民族,他們是逐水草而居的。哪裡水草美,傢就在哪裡。而海洋文明也是靠海吃飯,哪裡有魚群就哪裡,哪裡有生意就跑哪裡。後來的工商業文明,也是哪裡有好工作,好機會,人就去哪裡,在一個地方久瞭,就想去其他地方看看有沒有更好的機會。遷徙對他們來說是常態。今天的美國人每人一生平均要搬 11 次傢。對於那個地方,就是一塊草地,而房子就是那一頂帳篷,都是暫時的,隻有傢人才是傢的意義所在。
給大傢舉幾個中國人愛土地的例子。
土地就是用來種的,荒著長草就是浪費。到蒙古草原的漢人也都喜歡紮下根來,到美國的華人也特別喜歡在花園裡搞一塊菜地。之前耶魯的傢長種菜都上瞭新聞。
正是這種對於土地的迷戀和安定的渴望,讓我們即使步入瞭工商業社會,人人搬進瞭城裡,依然還是渴望能有塊不會跑的地方讓我們能紮下來。那塊寄托著安定的地在今天變成瞭房子。有時候我們對於這塊地域房子的留戀都會超過對伴侶的依戀。所以呢,古代在丈母娘眼裡,有地的主兒,意味著安定日子,等於靠譜的人。現代的丈母娘則是有房等於安定等於靠譜。
而美國人呢,那個地方就是快草地,房子就是那帳篷,都是暫時的。對於房子看得淡的多,很多傢庭也都是租房子住。他們知道隻有傢人才是一直陪著自己的,所以更看重的是 soulmate 靈魂上的切合。隻要是對的人,顛沛流離也是浪漫,感情是兩個人的事,跟父母傢族關系不大。
熟人社會
在世代而居的農耕社會裡,很自然的就形成瞭一種熟人社會。就是平時所見的人和物都是像父母一樣,先我存在。我們這代人都是被上一代各種看著長大的。從鄉村到後來的大院廠區,都是各種親戚世交,彼此知根知底。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無需過多選擇,被各種不會害你的長輩各種包辦。有他們幫你把把關,總是錯不瞭。
我剛來美國的時候,特別不適應的一點就是,你要自己做很多選擇,比如理發店的理發師需要你來告訴他你想怎麼理,賽百味需要自己點哪些搭配,牛排要做幾分熟,連稅收這種事都要自己來報。這樣的環境需要你去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去找自己的判斷標準。而熟人社會裡,人隻要遵循傳統,無需知識,更無需操心就可以做出各種大大小小的選擇。
另外熟人天天見面,知根知底,很有默契,說話不需要太透,說得太透那是見外。有人敲門,問一句誰啊,對方隻要回一句我啊,彼此心中一笑,立馬開門。不僅語言含蓄抽象簡略,連文字都可以省瞭的。在熟人社會裡,文字更多是廟堂性的文學性的,紅白喜事才用得到筆墨紙硯。
而在美國這樣的陌生人社會,溝通需要細致具體,每一個人的成長背景都不一樣。必須把話說得連一個毫無基礎的孩子都能明白才算完。
我以前在做項目的時候,天天跟分包商開會討論工作范圍 scope 細節,真的要把每個細節都提前討論確認,項目才能開始。在公司的日常管理中,經常被強調要表達自己的想法。
比如前段時間的安全會議,連如何正確的搬一件東西、如何爬梯子都要去講。英文教科書往往都很容易讀,往往有大量的細節和例子。
長老權力
在熟人社會裡,經驗是很好使的。哪傢孩子總是哭鬧,年輕父母隻要找到村裡的老人就可以問到行之有效的方法,照做瞭就解決瞭,如果不聽,就有瞭麻煩。這樣的經歷逐漸形成瞭一種對於傳統和長者的敬畏。不要問為什麼,也不要想著去顛覆,隻要好好保存代代相傳就好瞭。中醫、中餐、武術等等也都是一種經驗的匯總。整個環境也是以少年老成為美。
而在一個環境常變的陌生人環境裡,是需要大量閱讀以獲取生存的知識的。創新就是對傳統的顛覆,所以挑戰權威的年輕人機會便多。大傢以年輕活潑為美。想奧巴馬那種,就是以自己看上去像小夥子為榮,而我們更傾向於相信少年老成端莊穩重的領導人還有那些白發蒼蒼的老專傢也更容易取得大傢的信任。
長老權力在傢庭關系中的體現讓主軸成瞭縱向的父子和婆媳關系。夫妻關系成瞭配軸。傢庭關系矛盾常常是丈夫把婆婆位置放得重過妻子,而妻子又把孩子重過丈夫。在父母面前,偏袒妻兒是一種不孝之舉。這與美國人傢庭關系挺不一樣的,夫妻關系會作為第一關系,父母孩子都是會離開的。
熟人社會裡這種對於經驗傳統的敬畏,其實就是一種對長老權力的肯定。所以費老先生也說中國的社會其實是一種長老管理的社會。對於年輕人,長者是有教化權力的。這種順從的文化後來成瞭我們的孝道。在美國人眼裡對父母推崇的是尊重和愛,但不會有順從的概念。傢長和孩子之間更像是培訓經理和實習生的關系,亦師亦友。所以有瞭監護人的概念。你隻管理,不擁有。
而有的時候對於長老權力,很難認同,但又不能反對,就隻能在表面上做到無違,這種無違便是面子。給人面子就是心裡是否認同不要緊,至少面上得過得去,在面上是順從的。我們都有過那種被迫刷單點贊朋友圈投票過,那都是給對方個面子,即使心裡是不想的。這一點上,美國人相對個人意願強烈的多,各種默契的達成都是多方博弈的結果。
群我劃分
對於群體和自我的劃分,費老先生有個很著名的比喻。中國人社會是一個差序結構,像是一圈圈波紋,從自我慢慢推開來,月推越遠,越遠越淡。我們對於傢的認知可以從妻兒一圈圈擴撒開來,一表三千裡,可以大到一個國。這個界限是非常模糊的。
而美國人的社會關系更像是一捆捆的木柴。每個人都有一條清晰的邊界,然後沒一捆柴之間也有清晰的邊界。傢庭有傢庭的,公司有公司的,夫妻之間也有自己的隱私界限。換用電腦和公用碗筷都是很難接受的。父母教育小孩的過程就是一個幫助孩子認清界限的過程,知道與人相處彼此尊重的界限在哪裡,自己的權力和義務在哪裡。而中國小孩多是被教育要乖要聽話,在傢聽傢長,學校聽老師。不需要知道自己的權力和義務這種事。
中國人對於這種傢可大可小的界限,讓人很容易有人情冷暖之感。比如紅樓夢裡,賈傢大瞭,劉姥姥都是親戚。是門庭若市還是門可羅雀,完全取決於你的地位高低。
而對美國人來說,傢庭成員之間,個人與團體之間,都是有明確界限的,即使孩子長大獨立,都更多的是一個權力問題,而不是人情冷暖。
我們的社會關系更像是一根根的私人關系。在團體界限模糊的同時,我們更傾向於建立一種私人關系。倆人坐下來談事,一定要先搞清楚,對方是什麼人,跟自己是什麼關系,是誰介紹來的等等,搞清楚這裡面的利害關系,才能知道有什麼樣的規格和標準來對待。我們的倫理道德具體下來都是些個體之間的人倫關系。即使是皇帝也是要遵守這些人倫,而且這些人倫關系處理的好壞是會關乎國體的國傢大事。所以在職業關系之外,還都有一層私人關系在裡面。醫生和傢長。
而西方的社會關系是一個個塊狀的。小到傢庭,夫妻之間要有責任劃分,比如我采訪過一對老夫妻,六十多年都是 AA 制,在傢裡也是屋裡太太說瞭算,屋外的事老爺爺說瞭算,一輩子都沒紅過臉,就是我們說的相敬如賓。大到國傢,因為權責一定要清楚,所以國傢與民眾各自的權力義務都要清楚,不允許國傢是一小撮人的國傢。 講到這裡,讓我們再回過頭來看看開始的那七個問題:
為什麼中國的丈母娘一定要女婿買房?土地留戀
為什麼中國的技術男並不那麼受待見?資源交換
為什麼中國人對世態炎涼、人情冷暖格外有體會?傢可大可小
為什麼中國人會有 " 面子 " 這個概念?不能反對,又難以認同
為什麼在漢語裡要分出兄與弟、姐與妹、伯與叔?長幼尊卑,決定位置和標準
為什麼中國人格外尊重歷史傳統?行之有效的長者經驗,敬畏傳統
為什麼中國人在陌生環境裡顯得不善言辭?熟人社會不需要講得太清楚
費老先生也提出過鄉土社會與現代社會的一些天然隔閡。
開放性的話題對我們現代生活的啟示
與未來的文化重建
比如自由平等博愛,這在一個將就差序格局的社會是很難做到的。博愛是一種不分差序的愛,更像是墨子的兼愛。但孟子就曾經罵墨子這叫無父無君。儒傢將就的仁愛,說到底都是些具體的人與人個體之間的人倫關系。整個倫理體系都是圍繞著如何處理個人關系展開,君臣父子夫妻兄弟等等,任何維護傢規和國法的行為,都要把人倫關系考慮在內,如若因為維護執行團體規則,而傷害瞭人倫關系,也會被視為不忠不孝的。歷史上充滿瞭這種矛盾故事。
比如創新,創新就是一種反傳統。無論人文上,還是科技上,對於傳統的推翻革新才可能有創新。博物館的例子,我們去感嘆文物的精美是為瞭敬仰古人智慧嗎?我們可以設想一下,對於你的一份作品,你希望你的子孫去膜拜敬仰呢?還是去打破去創造更牛的作品?
對於法制社會也是,我們是一個禮制的國傢,而禮制大傢自然會認為是一種文質彬彬的管理方式,很人性。但其實禮教吃人的事數不勝數,為瞭維護一種傳統禮數,而采取暴力手段的例子很多。加上我們對待法規的態度是建立在個人關系上的,所以費老先生舉瞭個例子說,他一個同學天天罵貪官污吏橫行,但是當自己的父親貪污的時候,他自然會去幫忙掩蓋。
公德意識,比如之前的逼停高鐵和延誤飛機,再比如在美國你出入商場的門,都會很自然的為後來的陌生人幫忙扶門的,這是一種共識。而在國內就要看情況瞭,如果後來者是你的長輩或者領導,你可能不僅僅會扶門,還會領包,還會提醒小心臺階等等,但如果是不相幹的陌生人,自然就是另一套標準。我相信那些逼停高鐵的人在他的親人裡也可能是有很好口碑的人。
再比如代理人觀念,因為個體與團體之間權責的清楚劃分,在西方各個領域都形成瞭一種代理人制度。牧師是上帝意志的代理,經理人是所有者的代理,政府是民眾的代理等等,這樣的代理關系是經過雙方博弈達成的權責很清楚的代理關系,如果不能很好地行使所說的規則,這個代理關系是可以解除的,西方歷史上的宗教改革和政治運動都是這樣一個解除代理關系和創建代理關系的過程。這樣的理念都被寫進瞭美國的獨立宣言。
認識到這些隔閡和背後的文化邏輯,對我們可以有哪些啟示呢?
首先是加大閱讀。閱讀是你在現代社會獲得獨立思考能力最重要的途徑,而不是像在鄉土社會那樣去尋求長輩前輩的建議。
其次是創新,在美國最大的感受是,創新離每個人並不遙遠。科技的發展就是在不斷創造工具的過程。美國不是隻有特斯拉蘋果,而是在民間各行各業各個領域都有大量的小發明小創造小改進。
在未來的社會結構裡,多多尊重妻子和丈夫的意願。增強權益意識,犧牲自己或者他人的權益來換取競爭優勢,其實是對社會發展不利的。比如我們的刷單,工人權益的保障等等。
還有孩子的教育,我們應該側重交給孩子學習一種尊重人的規則,隻要不違反這個規則,他可以自由自在的去說去做,而不是想著去討好他人建立私人關系。
工作中陌生人之間的協作,溝通一定要及時和細致,不怕囉嗦,很多問題都是溝通問題。
最後留給大傢一個開放的問題?這也是費老先生所疑惑的,
自新文化運動,出現劇烈的自我反思和改革思潮;
破四舊和打倒孔傢店,選擇西化;
如今小有成就之後,又開始回歸國學,想從前人的智慧中重建文化自信,而資源最豐富的當屬儒傢;
但是之前適應儒傢的鄉土社會格局已經被打破。
那麼未來的文化邏輯該如何重建呢?
本文系授權發佈,From 北美山姆哥,微信號:UncleSamChina,歡迎分享到朋友圈,未經許可不得轉載,INSIGHT 視界 誠意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