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學生來說,沒有一個季節比交學費的時候更讓人一把辛酸淚。
再加上美國學費近年來漲得厲害,其實,不止留學生,對美國本土學生來說," 學費 " 也是個提神醒腦的話題。
有留學生吐槽學費單疑點重重,從來看不懂;
有人哭著啃花錢買來的學分;
有人留個學傢裡從中產幾乎跌到破產;
有人羨慕學霸、四分衛全獎入學;
也有美國學生住車還貸;
有人找 "Sugar Daddy" 給自己報銷學費……
總之,都是錢鬧的。
每年跟傢裡要學費的時候,父母都懷疑我標錯瞭貨幣單位,
或者幹脆懷疑我在外面吸笑氣瞭………………
這是每一個出國黨都遇到過的痛……如何向傢裡解釋每年都瘋漲的學費
今天,我的朋友圈被 buckeye 們刷屏,因為—— OSU" 不負眾望 " 地又漲學費瞭!
可重點來瞭:漲價就算瞭,還漲得蹊蹺。
首先,Non-resident Fee,非本州居民都要收,大二大三大四本該 9096 刀 ,可明細上顯示,都按照大一的 9552 刀收。如此一來,大二大三大四的學生疑似每人被多收 456 刀。
(圖片來自公眾號:CSSS@OSU)
另外,在所有國際學生都要收的 International Fee 上,這個費按理說一年收一次,如今單子顯示是收瞭兩次。
(圖片來自 Keasen)
怎麼回事?OSU 的童鞋們哀鴻遍野,等校方給個說法。
同時,我問瞭其他學校的幾位小夥伴,才知大傢對學費上漲的怨念可不止一兩點啊。
1
永遠看不懂學費單,更不明白強制的意義
" 公眾之所以不信任大學能合理利用學費,首要原因就是這其中缺少透明度 " ——美國教育專傢。
你看得懂自己的學費單嗎?
看不懂。
( 圖片來自杏仁 )
杏仁在紐約州 S 大學讀傳媒。這是個活潑美麗,模樣很像高中生,用 " 臥日 " 怒噴不平事的姑娘。
上學期她差不多交瞭三萬刀(學費+住宿+飯),下個學期又是 30682 刀——暫時沒有明顯漲幅,但據說之後會漲。
身處全校最貴的學院,她一直不解的是:學校為什麼收這麼多學費?
對明細,她吐槽:" 列的跟真的似的。每次交學費都給你看,然並卵,你不知 activity fee、Co-curricular fee、course fee 分別是什麼。"
她覺得這些貴得沒道理:" 你也不知為什麼住三個月破房子,在村裡還要 5130 刀,吃個飯要 5055 刀,而且強制兩年——強制的意義在哪裡?"
而之前,加拿大 UBC 學費增長,臨時校長說主要為瞭提升教研團隊與提升學生質量。
對這種說法,杏仁覺得扯淡:" 我的腦回路想不清楚,漲學費是為瞭吸引更多中高產階層的寶寶嗎?"
2
自己花錢買的學分,哭著也要啃下去
朵朵,1999 年生人,從北京去瞭美國東部農村一所大學讀大二。
她的學費是 1.2 萬刀/學期,上學期比前一個學期漲瞭不到一千刀。
而這個收費標準,普遍來講,是 800-1000 刀/學分,修完約一百個學分就可以畢業。
去年,她選瞭兩門課,一門大課 3 分,一門實驗課 1 分,誰知大課一百多人根本沒法聽,而小課實驗起來特別累,卻隻有 1 分。
最後,這 4 分她放棄瞭。
可她有個同學,也遭遇瞭非常難修的課程,並因此差點得瞭抑鬱癥。
這是個工作後深造的姑娘,學費全出自幾年來的積蓄與平常在餐廳打工掙錢。
於是,她立志模仿那位三年修完全部學分的大神,每學期五門課,summer 四節課,關鍵是,逢課必過,趕緊畢業。
堪稱劫難的是一門法語。老師是比利時人,用英語教法語,她必須用兩種語言去切換。
可現實殘酷,幾次小測都勉強及格,她陷入瞭越學越怕,越怕越學的循環,差點崩潰。
全靠學校的心理輔導,好不容易挺過來。
她感嘆心急容易亂瞭陣腳,還是要理智選課,提前咨詢學長學姐,問清其中底細,別沖動消費跳進學分的坑。
3
我們心知肚明,漲學費可能是個死循環
" 我入學時,第一學期學費不到 1w1,現在 1w5 瞭 "。
坐標 SD 的 Laven 開學大三,她的學校是 quater 制,一年三個學期。
這姑娘覺得大傢雖有抱怨," 但漲學費也算在建設學校的一部分 "。
可是,除瞭每年 sun god festival,學校請些小明星、DJ,偶爾有活動花瞭錢,還有總是裝修中的圖書館與旁邊新開的咖啡廳,學校還建瞭什麼,她想不出。
在她與同學看來,大學排名很大程度上都看學校資源,像之前 SD 排名一直被卡在 LA 底下,他們都說是因為 SD 太窮,而這兩年 SD 就瘋狂漲學費。
" 我們心知肚明,大學排名想上去,首先要多蓋樓多請好教授多買書買電腦,如果沒錢可能好教授都被挖走瞭;排名上去,學校聲譽好,反過來對學生也有好處。可是,這就像個死循環——排名上去,以後就更有底氣漲學費瞭 "。
她見過學生抗議漲學費的遊行、寄集體信,可最後都不瞭瞭之。
" 學校都那麼解釋,你也說不出什麼。現在國際生生源那麼廣,學校一點都不虛——你不上,還有別人想上呢 "。
4
媽媽跟親戚說:" 孩子讀完書,我就要破產瞭 "
曾有同學,傢裡賣瞭一套房子送他出國;十年後歸國,他發現:當年賣掉的房子早已超過千萬;而他再也沒能力買回來。
而 wu , 也是從北京城走到美國的孩子,他與表弟在中部一所高校讀書,學費都漲瞭。
不同的是,表弟有綠卡;類似的是,他們的父母都在抵押、變賣房產。
有的傢庭讀不起就不讓孩子讀私立學校。
可癡迷於教育的部分華人,更願意傾傢蕩產砸鍋賣鐵,力不能及也供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求個 " 鯉魚躍龍門 ",突破階級,好似風險最小的投資和賭博。
wu 的阿姨定居美國多年,剛步入中產,如今將辛苦掙來的物業抵押貸款做學費,又跌回中低收入層級。
而 wu 原先在北京有套三環邊上的房子,地段好住得舒心。可為瞭給他籌學費,這套傢人住瞭近二十年的房子被賣掉,搬進小公寓繼續三世同堂。
生活上的不便先不提,賣房時,媽媽盼著孩子學成歸來,往後買更大更好的房子,可北京房子一天一個價, wu 距離回報全傢還遙遙無期。
背負整個傢庭的希望,他與表弟壓力非常大。
在圖書館,聽見美國當地學生討論怎麼省錢,比如一天吃飯隻能吃多少錢,怎麼打工攢學費、申請 financial aid 等,他們如坐針氈。
每次聽媽媽說:" 孩子讀完書,我就破產瞭 ",他覺得自己就像偷走自傢房子的小賊。
5
學霸親述:直到大三還有學校給我全獎勸我轉學
在私立院校中,新生的平均學費折扣徘徊在 42% 左右。
這對急需經濟補助的同學以及學霸、運動員一類備受高校追棒的人來說,可是不小的誘惑。
留學生易星,曾被全獎鼓勵轉學的經歷可謂魔幻。
這位學霸,出身斯坦福。
( 圖片來自百度百科 )
2007 年,他申請美國留學。
而堪薩斯州的一所大學,不知是從 SAT 成績查詢網站還是別的路子找到他的資料,天天給他寫 email,說給全獎,鼓勵他申請自己的物理數學專業。
後來他過生日,那所學校居然發來郵件祝他生日快樂," 他們說你知道嗎,為瞭讓大傢有傢的感覺,這裡上學的國際生都是學校給籌備生日宴 "。
這種郵件一直發到他上大三,甚至鼓勵他轉學。而他初心不改,沒去那所毅力滿滿的學校拿全獎。
全獎,他沒要,可很多人都想要。
而有人也說:" 這部分補助是由那些有能力支付全額學費的學生出的 "。
可易星覺得沒啥不公平,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 在美國,本科教育是商業行為,用差生拉高經濟收益,用優等生拉高名譽,很平衡 "。學校拿相對弱的學生的錢(他這個 " 弱 " 是:低於學校平均學術水平,高於學校平均學生經濟背景),去養相對出色的學生,這沒毛病。
除瞭學霸,來自 PSU 的章魚哥更遇見一位免瞭學費、全獎入讀的天才四分衛。
" 學校靠他帶領的 Penn State 橄欖球隊進瞭全國前五。廣告贊助和比賽是幾個億的進賬 "。
學校打得一手好算盤,章魚哥說:" 太賺瞭 "。
6
美國學生住汽車還清貸款
我們接觸的美國學生,多是幾十年積累才能供孩子讀大學的傢庭,所以,大傢要麼在貸款的路上,要麼在還貸的路上。
其實,早在 2012 年 6 月,美國雅虎首頁就推出一篇《學生貸款毀掉我的人生雅虎新聞讀者講述他們的故事》的文章。當時就有千萬人背負沉重的學生貸款債務,總計 1 萬億美元。
而出身哥大的知名文化評論人李 · 西格爾,自稱出身下層中產階級傢庭,而他畢業時就面臨償還貸款的重擔。
" 荒謬的是,一個人積累可怕的債務,不是因為吸毒或揮霍,而是因為追求教育。"
( 圖片來自澎湃新聞 )
而外媒報道過這樣一個故事:來自美國紐約的畢業生肯,帶著英語和歷史的雙學位畢業,卻被 25 份帶薪實習單位拒絕。
為減少助學貸款金額,躲在杜克大學停車場的貨車上,忍受惡劣天氣、老鼠昆蟲、洗漱不便,生活瞭兩年。
這期間,他還清瞭 3.2 萬美元的助學貸款,還獲得杜克大學的碩士學位。
後來,美國一位 24 歲的汽車工程師也住在廂車的睡袋裡,洗澡、健身、一日三餐在公司裡解決,5 個月終於還清瞭 9 萬刀助學貸款。
7
美國大學生求 "Sugar Daddy" 包養報銷學費
這兩位是自力更生繳納助學貸款,也有學生 " 另辟蹊徑 "。
"seeking arrangement" 網站的首頁上寫著:" 幫你渡過經濟難關,與成熟風雅的男人約會,盡享奢華生活。"
Sugar Daddies 和 Suger Baby 是美國早有的畸型現象,而 2014 年年底,CNN 的紀錄片《糖爹和糖妞》,展示瞭雙方的 " 關系 ",其中也有性關系。
由於美國大學學費暴漲、學貸負擔沉重,越來越多的大學女生求助 " 糖爹 " 包養,每月賺幾千刀零花錢,有些甚至來自劍橋、哥大等頂尖學府。
(故事來自《青年參考》)米麗薩是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學生。像美國很多中產傢庭的孩子一樣,她認為上一所好大學非常必要。
然而,大學還沒讀完,她已背上 8 萬多美元的學生貸款。她的朋友大學畢業時欠瞭 10 萬刀外債,每月賺的錢還不夠還銀行。
於是,米麗薩決定走不同尋常的 " 還貸之路 ":通過 seeking arrangement,她找瞭一位富有成熟的 " 糖爹 "。
" 我一年從他那拿到 3.8 萬刀,還清學生貸款後還有不少盈餘。" 她說," 能過上奢侈的生活。"
而這一網站的創始人稱," 我解決的是政府無力解決的問題 " ——很多國傢通過減免貸款、促進就業,改善大學生的財務狀況。
從用戶提交的數據看,他們的 " 約會所得 ",36% 用來交學費,23% 付房租,這兩項占瞭大頭。
學費仍舊是 " 糖寶 " 們的最大花銷。
寫在最後:
不論是徜徉在還貸的長河中無法抽身,還是在父母變賣傢業期盼孩子學有所成的目光中焦灼不安。
不論是躲在車裡艱難還貸,還是有 Sugar Daddies 大力支援。
身處美利堅,當學費瘋長甚至比北上廣的房價還厲害,你與學費的故事是什麼呢?
Ref:
文中采訪對象均為化名;
文中來自《青年參考》、澎湃新聞與 CSSS@OSU 的內容均已獲得授權。
http://edu.sina.com.cn/a/2015-02-26/1513257882.shtml
http://world.people.com.cn/n1/2016/0115/c1002-28057940.html
http://tech.huanqiu.com/news/2015-11/7999012.html
http://m.hujiang.com/en_sijibaoming/p487464/
http://edu.163.com/13/0612/20/916Q3FL000294II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