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廣丨從哈佛講堂到包校虹橋校區,她說“教育的目標是教學生如何做人”

11-24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博士、哈佛大學醫學院講師、麻省總醫院科學傢……帶著這份近乎完美的履歷,懷揣著教育夢想,今年 6 月,翁梅倩老師正式加盟上海包玉剛實驗學校虹橋校區,擔任科學老師。

在取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兒科學博士學位後,翁梅倩老師任職於上海新華醫院,去美國後在哈佛大學醫學院任講師,並作為科學傢在麻省總院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在美期間,她曾指導醫學本科、博士生的科學研究活動,有著豐富的科學教學經驗。

加盟包校  

濃厚的人文氣息令其印象深刻

親身體驗過中美兩種教育的翁老師,覺得中美教育理念有著非常大的不同,尤其是在科學教育方面,中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因此,在選擇回國後的工作時,她決定去中學做一名駐校科學指導老師。因為比起繼續從事科學研究,進入基礎科學教育領域,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不斷推動其發展,對她而言更有意義。

而來到包校工作也並非偶然,早在幾年前一次回國探親時,翁老師就曾來到包校參觀。彼時,包校中西合璧的人文氣息和濃厚的學術氛圍,仁義平的核心價值觀,以及創辦人的辦學理念都令她印象深刻,感同身受。她認為,學校是育人之處,最重要的並不是教授瞭多少知識,而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這與包校發展全人教育的辦學使命不謀而合。因此,加盟包校就顯得水到渠成瞭,於是在 2015 年,翁老師加入包校,在松江校區擔任駐校科學指導老師。

翁老師與學生

科學課堂

希望學生找尋自己的興趣所在

2017 新學年伊始,翁老師轉到虹橋新校區,教授 6 年級的科學課程。翁老師將激發學生的興趣愛好作為她首要的教育目標,希望學生們在課堂上學到科學知識和技能的同時,還能夠積極地探索自我,發現自己的愛好和興趣,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些能夠讓他們受益終身。

因此,在教學時,她會盡量設計一些活動,讓學生參與探索與發現的過程;同時,她的課堂還十分強調小組活動和討論學習,讓同學們能互相學習。在翁老師看來,這樣的學習過程可能比老師一味地講授知識更為有效。

科學的發展並不僅是教授科學知識本身。包校致力於培養學生興趣愛好及良好的科學素養,註重多學科的融合;獨特的評價系統與翁老師的科學教學相輔相成。這不僅有利於教學,也與 IB 課程的設置和教育理念不謀而合。

作為一所 IB 學校,為瞭將初中教學內容與高中 IB 課程更好地銜接,翁老師也煞費苦心。她和其他科學老師一起,將 IB 課程對於科學六要素的要求不斷地融入到初中的日常教學中,以確保同學們在 11、12 年級寫論文時,能水到渠成,順利達到課程要求。於此同時,虹橋校區還把每位老師的課程內容進行總結,為各門學科的融合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育目標

教會學生如何做人

當今社會對 STEM(科學、技術、工程、數學)課程的關註愈發強烈,但是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國科普作傢協會和中國科普研究所共同發佈的 " 中小學生科學興趣狀況調查的五個主要發現 " 卻顯示,中小學生對科學的興趣隨年級升高而降低。

對此,翁老師並不感到意外。她認為如今的很多傢長過於焦慮,經常會將自己的興趣愛好、自己原本的人生目標強加於孩子身上,導致適得其反。孩子在繁重的壓力下,往往喪失瞭所有的興趣,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興趣和人生目標是什麼。她希望傢長們能夠更加關註社會,註重自我修養的提升,讓自己成為孩子的榜樣。

我們的教育到底是為瞭什麼?我們要給孩子的是什麼?在翁老師看來,除瞭教會孩子學習的能力外,對人文素養的註重,教會孩子如何成為一個真正有利於社會的人才,才是教育的終極目標。

談及自己的教師生涯,翁老師表示,她希望能通過自己不斷地修煉,身體力行,成為對社會真正有用的人,成為學生的榜樣。

從哈佛講堂到包校虹橋校區,在教師的道路上,翁老師一直在堅持,默默地踐行著自己的教學理念,朝著自己既定的目標,努力前行。

歡迎報名參加虹橋探索日

(面向申請 2018-19 學年 6-7 年級學生)

包校虹橋校區目前是一所六年級男女生同校的走讀學校。我們熱忱地歡迎您預約參加 2017 年 12 月 2 日虹橋探索日活動,屆時學生可親身體驗包玉剛實驗學校國際教師的親授課程,傢長與高層管理團隊見面,瞭解初中部的教學和課程信息。

綠樹成蔭的虹橋校區

敬請點擊閱讀原文報名參加包校初中部(虹橋校區)探索日。

時間:12 月 2 日 9:00-11:30

地點:虹橋路 2206 號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