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點 許多父母都會遇到困惑甚至是 " 分裂 " 的時刻:上一分鐘,覺得要給予他更多的自由去探索;下一分鐘,覺得要好好立規矩,教他做人……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分裂?今天,外灘君帶來的文章探討瞭這個問題。作者魏陽是哈佛歷史系博士,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他指出,人們對教育有兩種互相沖突的理念:一種是 " 快快當大人 ",另一種是 " 好好做小孩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也存在這樣的沖突,代表人物是 " 荀子 " 和 " 孟子 "。作者認為,正是因為對 " 人 " 的看法不同,導致瞭沖突的存在。
文丨魏陽 編輯丨黃曄
人類歷史上有一種強勢的教育理念,叫做 " 快快變大人 "。從中國的荀子,韓非子,到古希臘的柏拉圖,近代英國的洛克和當代的道金斯,學者們認為人性中有一種天然的 " 惡 " 的傾向,因而需要社會、文化、和制度的強力外在規范,讓個人能夠適應文明社會合作的需要。這種規范,構成瞭教育。
所以,教育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必須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雙方共同努力;就像把天生彎曲的樹枝掰直瞭,讓它成才。
然而,在這個傳統之外,還有另一種有力的教育思潮,叫做 " 好好做小孩 "。這種理念,建立在對人性和文明,完全不同的認識之上。
我國先秦時代的荀子認為人性是 " 惡 " 的。這裡的 " 惡 ",是說人天生有滿足自己欲望的傾向,會和社會的規范產生沖突,所以必須由 " 禮 " 來加以節制。
可是,先秦還有另一位儒傢學者,叫做孟子。他雖然也自稱是孔子的傳人,但是他的教育理念卻與荀子針鋒相對。他認為,人的本性是 " 善 " 的。
可見,即使在所謂 " 儒傢 " 傳統的內部,我們也會發現很多相互沖突的內容。千萬不要以為人們自稱某 " 傢 " 瞭,他們說的就是一回事。
孟子和荀子均屬於儒傢,但他們的教育理念截然相反
為什麼荀子和孟子對於 " 人性 " 有如此不同的看法?我覺得,是因為他們對於 " 人性 " 的定義不同。
荀子所說的 " 人性 ",是指人天生不必經過學習就有的特性,比如餓瞭要吃,困瞭要睡。這種 " 人性 ",當然會有惡的成分。
孟子所說的 " 人性 ",是指人與其他動物之間的差別,好比現代所說的人與其他物種的 " 種差 "。一個人之所以是個人,不是一條狗,是因為他有人類專屬的道德情感。你之所以能自稱是一個人,就是因為你有禮義廉恥。
受孟子的影響,直到今天,中國人還把沒有禮義廉恥的人,罵作 " 畜生 ",罵作 " 沒人性 "、" 不是人 ",就是個道理。這算是中國文化的特色,外國沒有的。在美國,大傢常把狗來比喻人類,總統都被稱作是 "Top Dog",不覺得當畜生有什麼不好——尤其是動物保護主義者。
TOP DOG 的范兒
所以,在荀子看來," 人性 " 是先天與後天的區別,所以有惡。在孟子眼中," 人性 " 是人與禽獸的區別,所以人性必須是 " 善 " 的。
可是,人們會問,為什麼人類會做出壞事呢?孟子的回答是,因為環境的影響和自身的不努力。人天性中的 " 善 ",可能會泯滅掉。人會喪失人性,墮落成禽獸。所以,盡管人性是善的,並不代表每個人都會成 " 人 "。
這一點,對於教育至關重要。
因為,在這種 " 性善 " 的前提之下,教育就成瞭一種滋養和擴充人天性中 " 善 " 的方式,是一種向內探索的過程。而不是荀子所說的,是用外在強力改變內在本能的過程。換言之,教育的目標,就是激發人類本性中的 " 善 "。
孟子的人性論對於中國文化,有著巨大的影響。" 人之初,性本善 ",被中國人傳頌瞭上千年,就是這個原因。
孟子與荀子代表瞭兩種不同的教育理念,雖然最終都強調 " 學習 " 和 " 教化 " 的重要。但是由於對於人性的不同定義,他們支持瞭兩種不同的教育(自我教育)方法。
孟子的教育觀,是由內而外的。是發現和聆聽內心的 " 善 ",滋養它,擴充它,直到它充滿瞭生命的每一個部分,主導瞭生命的每一個時刻。這種發展(叫做 " 學 "),仿佛樹苗最終長成大樹,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甚至有點神秘主義傾向(比如說人體內的 " 浩然之氣 " 什麼的),可以在生命的某一瞬間突然領悟,有點像佛教所說的 " 頓悟 "。
荀子的教育觀,是由外而內的。是用聖人發明的外在的 " 禮 ",來規范內在的原始人性。這種轉變過程(也叫做 " 學 ")必然是艱苦費力的,是充滿自我鬥爭和內外沖突的,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點像佛教所說的 " 漸悟 "。
後來儒傢的教育理論,一直都在內在的 " 性善 ",與外在的 " 教化 " 之間搖擺和折中。各傢有不同的側重,但大都綜合孟子和荀子。比如後來的朱熹,雖然嘴上說 " 性本善 ",但是在具體操做時,對外在規范的強調一點都不比荀子少。
孟子的 " 性善論 ",必然要求人們保存孩童時代自然表現出的本真善良——他把這叫做 " 赤子之心 "。沒有教養的成長,在孟子看來,就是赤子之心在世俗生活中漸漸喪失的過程。我們雖然身體長大瞭,但是卻變得庸俗、市儈、自私、陰險,失去瞭本真。成年人可能比孩童更不像是一個 " 人 "。
所以,教育的目的,就是讓人 " 好好做小孩 ",保持我們孩童時代就有的 " 赤子之心 ",不受到世俗和環境的污染。
這個 " 赤子之心 ",在明代被王陽明叫做 " 良心 " 或者 " 良知 "。失去瞭孩童般本真的善良,被叫做 " 沒良心的 ",或者說的文雅些,叫做 " 喪盡天良 "。能保持這種天然的善良,就叫做 " 良知未泯 "。
如此說來,教育其實就是找回我們曾經擁有,後來在成長中失去的東西。這就不僅僅是外在強迫所能達到的目標瞭。因為:
教育,是一種向內心深處尋找原來自我的探險。
孟子:教育,是向內心深處尋找原來自我的探險
但是,孟子對人性的假設其實很容易反駁。我們雖然有一些心理學證據表明幼兒在很小的年齡,就表現出本能的社會合作、同情、和互相幫助的傾向(比如耶魯大學心理學教授 Paul Bloom 的研究)。同時也有很多證據證明兒童也有侵略和攻擊的傾向。
不過,在孟子的哲學裡,這些傾向被哲學思辨巧妙的定義為 " 非人性 " 的部分。孟子認為,雖然人與禽獸在生物性上很接近,但正是那一點 " 善 ",將人與禽獸區別開。
這種教育思路,到瞭明代學者李贄的手中,發展成瞭對於當時主流的儒傢意識形態的激烈批判。
在李贄看來,人類最寶貴的財富,就是兒童沒有受到世俗污染的那一顆 " 赤子之心 "。他把它叫做 " 童心 "。後來中國人耳熟能詳的 " 童心 ",就來自於李贄的大力宣揚。
李贄的教育觀,就是要小孩 " 好好做小孩 "。不僅如此,連大人都應該保持如兒童一般純真寶貴的心態。
在李贄生活的年代晚明,理學成為瞭官方意識形態。並不是說理學不好,隻是,任何理論和哲學一旦被統治者利用,被朝廷定為官方意識形態,成瞭考公務員(科舉)都要背誦的政治試題,原來的理想往往就被背叛瞭。
這時,上自天子,下至落魄秀才,所有人都自稱是孔子的信徒,是儒傢信仰的虔誠皈依者。你根本無法分清誰是真心信仰,誰是把這種 " 主義 " 當作榮華富貴的敲門磚。到處是矯揉造作,弄虛作假。成人的世界,一片烏煙瘴氣。
憤青李贄很看不下去。他問:
為什麼人類財富、知識、和權力的增長,沒有帶來道德的進步?
為什麼所有的知識,所有的道德說教,最後卻讓人越來越虛偽造作,越來越庸俗冷酷?
憤青李贄長這樣
現代人總說:小孩子才談對錯,大人談利益。
李贄卻說:也許是時候反省一下自己,暫時忘記這些大人的功名利祿,虛偽造作。向內心深處張望一下,發現一下我們心中曾經藏著的那個小孩子。
對於世界,那個孩子曾經如此好奇。對於未來,他曾經充滿瞭幻想。對傢人朋友,他充滿瞭純粹的信任與友愛。對需要幫助的人,他流露出真誠的同情與善良;現在你長大瞭,可當初那個孩子,他去瞭哪裡?
面對我們孩子,應該保持他們最初的童心。不要讓成人的世界污染他們的純潔。那些虛偽的官方意識形態和成人世界的道德說教越少,對於孩子的成長就越有利。
教育的目標,不是讓孩子 " 快快變大人 ",而是讓他們 " 好好做小孩 ",讓兒童自由奔放,好奇探索的天性得到充分的釋放。
這樣說來,允許一定程度的調皮打鬧等孩子氣的行為,並無不可。過分的外在強迫和威壓,對小孩的身心發育不利。
隻有像孟子那樣相信人性本善,才能得出李贄這樣的 " 童心 " 說。如果我們像荀子或者韓非子一樣假定人性本 " 惡 ",無論如何也推理不出 " 好好做小孩 " 有多少好處。教育理論,最終還是取決於我們關於 " 人性 " 的哲學看法。
這種 " 好好做小孩 " 的理念,並非隻有中國才有。歐洲啟蒙運動時期的思想傢盧梭,也得出瞭相似的結論。
他也認為,兒童的天性是自然而美好的。成年人創造的文明雖然帶來瞭物質和科技的進步,未必增加瞭人類的道德和幸福感;更多時候是在傷害兒童的天性,讓他們被迫參與到成人世界的爾虞我詐,虛偽矯飾中來。結果是:小孩子變得不像小孩子,過早的失去瞭童真。
盧梭的文明觀徹底改造瞭西方世界教育理念。最終,西方所有的教育思潮,都在盧梭式的 " 童心 " 說,和洛克式的 " 白板 " 說之間來回搖擺和選擇。
" 快快變大人 " 和 " 好好做小孩 " 這兩種思潮,到底哪裡一種好呢?答案當然見仁見智。無論如何,古往今來的教育實踐,基本都在這兩極之間搖擺。在不同場合和時代,不同的教育者會有不同的側重、折中和融合。對於不同的小孩,也會產生不同的效果。
在育兒的某些時刻,也許值得停下來思考一下:
你不經意間正在認同哪一種對人性的假設?是荀子還是孟子?是洛克還是盧梭?
你正在采用哪一種方法教育你的孩子?是通過外在強制,還是內在激發?
你現在碰到的教育問題,在人類數千年的歷史中,可能已經被深入思考和實踐過瞭。這樣的思考,讓我們更瞭解孩子,也更理解自己。
比如我自己,就常常在 " 快快變大人 ",和 " 好好做小孩 " 之間選擇,搖擺,折衷,甚至分裂:
早上起來見到孩子可愛純真的微笑,覺得 " 童心 " 真美好,讓自己也變得和孩子一樣純粹。
可是下午被老師叫到辦公室訓話,就恨不得拿根棍子把小孩天生的頑劣打出去。
孩子自發關愛小動物的時候,幫勞累的大人擦汗時,讓人覺得他有一顆善良的 " 赤子之心 ",讓世界充滿愛。
可是做作業的時候,又覺得荀子韓非子說的真 TM 對,沒有外在的賞與罰,哪裡能教出適應這社會的 " 人 "。
也許,這正說明,在這世間,沒有比 " 人 " 更復雜的東西瞭。他可以是天使,可以是魔王,可以是一切善良美好的化身,也可以是一切卑鄙殘酷的使者。
無論教育變得如何 " 科學 ",隻要我們還不清楚 " 人 " 到底是什麼個什麼東西,那麼教育就註定是一門 " 藝術 ",在不同的人性假設之間左沖右突,反復尋找。
本文轉載自公眾號 爸爸真棒 (ID:babazhenbang)
相關閱讀
哈佛幸福研究沒有告訴我們,最好的教育隻可能發生在這樣的傢庭
對不起,從來就沒有好的原生傢庭
比智商重要百倍的情商,美國傢庭是這樣培養的
整合全球優質教育資源
針對 21 世紀學習型傢庭的核心需求
外灘教育邀您加入"VIP 專享"
點擊下圖
瞭解更多 VIP 福利
▼點擊閱讀原文,立即開通外灘教育 VIP 專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