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晗:一個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告訴我們有一種 " 愛 " 叫傷害

03-26

— 01 —

最近正在追《老男孩》這部電視劇。

裡面那個叫蕭晗的男孩,是一個特別具有代表性的角色。

他原本是一個生活幸福的孩子,有一對經濟富有的爹媽,上的是貴族學校,過的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般的生活。

後來母親不幸意外離世,就連養瞭自己十六年的父親也突然變成瞭毫無血緣關系的繼父。

這一連串的打擊讓他一下從天堂跌入瞭凡間。

母親帶著對他的愛離開瞭,留他一個人茫然地面對這個世界。

真的是茫然瞭,因為他沒有任何生存技能。

在找到瞭親爸吳爭時,卻發現這個爸爸不能給他無微不至的照顧,於是他不得不在自己餓肚子的時候硬著頭皮去煮面條。

當他拿著面條不知所措的時候,突然想起繼父對他說的話 :" 你也快成年瞭,該學會自己照顧自己瞭,這些年來你一直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一點生活技能都不會,連面條都不會煮,你知道是先放水,還是先放面嗎?連簡單的飯都不會做,你以後怎麼獨立呀?"

雖然我很鄙視他繼父的為人,但是他給蕭晗的忠告還是很中肯的。

後來吳爭給他煮瞭面條,並且教給他煮面條的秘笈," 你把這個學會瞭,走到哪兒都不餓。一切從零開始,不會的現在開始學,知道你以前不做傢務,一堆人慣著你伺候你,慢慢學唄,今天先從洗碗開始學起。"

這一幕看的我淚流滿面。

親生父親吳爭如同 " 繼父 " 般地教會瞭蕭晗成長。

人人都愛自己的孩子,然而聰明的父母懂得什麼是真愛,什麼是溺愛。他們明白在溺愛中長大的孩子,等到真正獨立的那天會是多麼地狼狽不堪。

— 02 —

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從傢到學校之間有一條特別寬的公路。

每天早晨上學,都會看到公路上有水漬還沒有幹的字跡。

這是一位書法老師的兩個孩子寫的,每天凌晨五點開始,一人拎著一桶水去公路上寫毛筆字,要寫完一桶水的量才可以去上學,一年 365 天從不間斷。

那時候感覺他們實在是太悲慘瞭。

更悲慘的是,每天早晨兩個孩子還要提前起床齊心協力做好全傢的飯。

有一次,兄妹倆實在是太困瞭,就偷偷倒掉瞭半桶水,隻寫瞭半桶水的字。

不幸被父親發現瞭,作為懲罰,第二天增加瞭雙倍的量,而且上學遲到後果自負。

都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好多人認為他們太過於嚴厲,這樣教育出來的孩子會叛逆的。

可是,叛逆和反抗卻沒有在兩個孩子身上出現,他們有的隻是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孝順體貼的品格。

後來他們紛紛考入瞭軍校,畢業以後在北京施展拳腳,結婚買房沒花父母一分錢,還把父母接到瞭北京頤養天年。

試問現在有多少父母早晨不是掐著時間叫孩子起床,生怕早一秒鐘都會讓孩子睡眠不足?

又有多少父母不是每天變換著花樣為孩子做各種各樣的美食,生怕孩子會營養不足?

他們舍不得像這位父親一樣讓孩子吃苦,都在盡到十二分的努力愛孩子。

可是這不是愛,這是害。

真正的愛是放手讓孩子獨立,去體會生活,嘗盡生活的酸甜苦辣。這樣長大的孩子,會有奮鬥拼搏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他們會有一顆對父母感恩的心,這樣的孩子是一個傢庭的驕傲。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不但可以培養出出色的孩子,更能為自己贏得幸福的晚年。

而溺愛孩子的父母,往往隻會讓自己在年輕的時候有操不完的心,年老的時候力不從心,最終造成一個傢庭的悲劇。

— 03 —

在王濤的《規矩和愛》中,看到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個小企業的老板,對兒子百依百順。兒子不好好念書,早早地離開校園,混跡社會,這位父親也沒有嚴加管教。

慢慢的,兒子開始在外面借高利貸賭博,最後債臺高築,兒子逃跑瞭。

子債父還,債主拿著一張 200 萬的欠條找到瞭父親。

愛子心切的父親把自己的企業變賣瞭,替兒子還瞭賭債並且安慰兒子,讓他不要害怕,回來重新做人。

誰知第二天,不但沒有等來兒子,反而等來瞭那位債主另一張 300 多萬元的欠條。

等債主走瞭,這位父親向兒子證實瞭借款以後,放下電話自殺瞭。

這位不孝之子,連奔喪的機會都沒有,隻是偷偷地回傢看瞭父親一眼,就連夜逃走躲債去瞭。

最後的結果看是兒子害瞭他,實則是這位父親自己害瞭自己。

是他對兒子的溺愛,讓自己和孩子走上瞭絕路。

父母總是想著不讓孩子走自己吃苦的老路,對孩子無限制地滿足。

父母一味地付出,讓孩子心安理得地接受著父母的溺愛,孩子甚至會產生一種錯覺,感覺一切得來都是如此得輕而易舉,毫不費力氣。

慢慢的,他的欲望會越來越大,直到有一天,你的能力撐不起孩子欲望的時候,悲劇就產生瞭。

— 04 —

唐代大詩人柳宗元在《種樹郭橐駝傳》裡說瞭這樣兩句話," 雖日愛之,其實害之 ",大意是,雖然說是愛它,其實是在害它。

這是種樹能手郭橐駝介紹自已種樹經驗時說的話。他說,栽種樹的時候,就要像愛護子女一樣細心。

但種好之後,不要愛護太過,憂慮太多,早晨看看,跪地摸摸,甚至用手摳樹皮驗其死活,用手搖樹根看培土的疏密,看起來似乎是愛護新樹,其實會害瞭幼苗。

這兩句話現在用來說明對子女不能溺愛最貼切不過瞭。

是的,我們的孩子就好比幼苗,過多的愛反而會害瞭他們。

溺愛是毒藥,它披著 " 一切為瞭孩子 " 的外衣,實則是在毒害孩子。

真正的愛孩子,應該是讓孩子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想自己應該想的事情,絕非是父母事事代勞。

父母應該讓生活教會孩子成長,沒有生活的歷煉,孩子永遠感受不到真實的生活是怎樣的,他們便隻是生活在父母為自己織造的一個虛幻的世界裡。

旦有一天,父母無力支撐這個虛幻的世界瞭,他們終將獨自面對一切。

與其到瞭人生下半場,對孩子恨鐵不成鋼,還不如盡早停止對孩子的溺愛。

為瞭孩子,也是為瞭自己。

相關閱讀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