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把這黑人《戰狼》吹上天,我有不同意見

03-10

黑豹

導演 : 瑞恩 · 庫格勒

編劇 : 瑞恩 · 庫格勒

主演 : 查德維克 · 博斯曼、邁克爾 · B · 喬丹、露皮塔 · 尼永奧、達娜 · 古瑞拉、馬丁 · 弗瑞曼

《復聯 1》以來漫威電影最好口碑,外國人看瞭都說好。

一場政治正確的狂歡。

相比漫威其他電影,娛樂性讓步給瞭象征意義。

哪裡能看 電影院

上映日期 2018-03-09(今天)

《黑豹》,爛番茄新鮮度100%,MTC 評分8.7,CS 觀眾集體打分 A+。

這是漫威電影繼《復聯 1》以來最好的口碑,毫無疑問,又是一部" 漫威影史最佳 "。

心癢吧,我也心癢。

但是,大片看多瞭,水土不服的情況也見多瞭,對高口碑的免疫力也就跟著上來瞭。

《黑豹》今天就正式在國內上映瞭。到底怎麼樣?還得讓看過片的國人來回答一下。

有請,我們的駐歐洲記者@娜娜楊

| 娜娜楊

電影頭條特約專稿,轉載需授權

《黑豹》的這波口碑刷的我心癢的要命 ……

可惜我所在的城市比北美晚一周上映,看著北美網友在推特上瘋狂的刷著自己有多愛這部電影,我的好奇心簡直要膨脹到爆炸瞭!

上映那天一下課我就直奔電影院,爆米花都沒好意思買,簡直是懷著崇敬的心情準備觀賞一部 " 神作 "。

結果 ……

在我看來,這部電影既不如《銀河護衛隊》精彩,也不如《神奇女俠》拉風,甚至還不及同系列的《美隊 3》。

而且最讓我感到不適的是——這部電影也太太太主旋律瞭吧 ……

黑人、女性、第三世界,再加上裡面那些性向難辨的護衛隊女戰士,這部電影差不多集合瞭時下所有的政治敏感話題。

影片中黑人們終於實現瞭自己的烏托邦——瓦坎達。

那是一處隱藏於世界之外的神奇地方,得益於振金的非凡力量,經過數年的發展,如今裡面的黑人不僅實現瞭共同富裕,還坐擁時下最先進的科技。

資源自給自足,女性成為守護國傢的絕對主力。

大傢彼此之間討論的已經不是如何改善自己的生活,而是要不要拯救全世界於水火這樣的宏大主題瞭。

世界的救世主終於從金發碧眼的美國人變成瞭皮膚黝黑的非洲人。

黑人在被壓抑瞭上百年之後,今天總算揚眉吐氣瞭。

在美國,不少黑人直接包場看《黑豹》,各種社會機構也紛紛行動起來,為那些貧困地區的黑人小孩募捐,資助他們去電影院看這個" 有史以來第一位黑人超級英雄 "

我所在的城市有很多黑人難民,平時都是看他們在路邊做一些清理垃圾或是搬運砂石這樣又臟又累的體力活,這次難得在電影院看到這麼多黑人,也是嚇瞭一跳。

然而,拋開種族主義、黑人權利、女權覺醒這些高光的概念,《黑豹》還剩下些什麼呢?

疲軟的動作戲份,貧乏的大場面

之前看到不少人在社交網站上說黑豹的動作戲份非常精彩,我本來還特別期待。

結果看完後隻想說一句:迪士尼到底花瞭多少錢買水軍?!!這動作戲簡直太水瞭好嘛!

黑豹動作慢的像牛一樣,唯一的格擋技巧就是靠著高科技戰衣生抗…… 這簡直和之前美隊 3 裡那個追殺冬兵的炫酷黑豹判若兩人!

還記的美隊 3 裡的黑豹嗎?

打鬥凌厲狠辣!

追逐風馳電掣落地驚雷!

再看看《黑豹》裡引以為傲的賭場打鬥戲份。

黑豹這兩招明顯對手還沒到手就已經擺好位置瞭。我仿佛都能聽見他在嘴裡默念左 …… 右 …… 上 …… 下 …… 踹!

後面的追車戲份。黑豹除瞭貢獻瞭兩個向後翻轉兩周半之外再無任何建樹。

可這又不是跳水比賽,你轉再多圈觀眾也不會給你打 10 分啊 ……

劇情設定缺乏想象力,兄弟老梗用到爛

影片在結構上回歸瞭經典的三幕劇結構

一開始先介紹主要人物的身世背景,之後拋出一個難題等待主角去解決。之後就是主角如何思考和成長的故事。

最後一幕正邪雙方展開終極大戰,正義戰勝邪惡,一切完滿收場。

這樣做本來無可厚非,畢竟大部分好萊塢商業片都是這麼個套路,可問題在於,裡面的情節設定實在是有些似曾相識 ……

比如,主角都有一個突然冒出來的,一心想要顛覆王位的親戚(中間還都一度成功瞭)。

這個親戚都有一段悲慘的回憶。造成這段悲慘回憶的原因都在於主角那個坑娃兒的老爸,表面看上去各種偉光正,背後都有見不得人的黑歷史。

主角都能和已經去世的父親進行溝通。

主角都有一個開始敵對後來反轉的好兄弟。

還有好多,大傢看過就明白瞭,簡直不能再熟悉 …… 攤手┑ (  ̄Д  ̄ ) ┍

笑點尷尬,娛樂性弱

對於那些想要買桶爆米花周末去電影院看部爽片的朋友,我奉勸你們還是算瞭吧。

漫威電影中一貫的搞笑橋段在這部電影中所剩無幾,而這似乎也是導演刻意為之的結果

在影片上映後的一段采訪中導演瑞恩 · 庫格勒曾說雖然自己喜歡的漫威電影都是像《蟻人》這種搞笑的類型,但是他覺得自己有責任拍攝一部嚴肅的黑人超級英雄電影,而這也正是他在這部電影中應該做的。

所以結果就是,影片看完後並沒有帶給人那種 " 豪華大片 " 的觀感,反倒帶有更多導演此前的兩部影片《弗魯特韋爾車站》和《奎迪》的那種小眾電影的影子。

就影片來說它的象征意義早已大於電影本身,重要的已經不是電影本身的娛樂性,而是影片所承載的主題瞭。

到最後,這不像是一部漫改電影,倒更像是一部政治電影瞭。

眾所周知,近些年來 " 政治正確 " 在好萊塢的影響力已經愈發明顯。

從戲沒拍完就被撤掉的下木總統,到金球獎的黑衣海。

從去年的《月光男孩》到今年的《逃出絕命鎮》。

影片中所夾帶的社會議題早已成為超脫於影片之外的另一種絕對不容忽視的存在。

很多人都抱怨說人們總是對某部影片過度解讀。

事實上,很多時候這正是影片創作者想要刻意通過影片傳達的某種姿態,它需要人來揣測,來解讀,最後再配合宣傳和公關,形成某種大於電影本身的社會效應。

而這也正是黑豹的飾演者Chadwick Boseman得以登上《時代周刊》的原因。

對於觀眾來說," 看懂 " 一部影片變得越來越難,整個觀影過程也變得越來越 " 不舒服 "。

想要看懂《伯德小姐》你得先讀過波伏娃的《第二性》;想要看懂《三塊廣告牌》你得先去讀弗蘭納裡 · 奧康納的《好人難尋》….

而對於《黑豹》來說,不瞭解黑人權利運動的歷史以及當代美國政治的現狀,基本上這片你就隻看瞭一半。

你不明白反派埃裡克的觀點所影射的是馬爾科姆 · X 的黑人至上和泛非主義,而國王特查拉的觀點反映的則是馬丁 · 路德 · 金民族融合的思想。

你也不知道特查拉那句 "the foolish built barriers" 是在諷刺白左勢力盛行下的美國獨立封閉的作法,而你也不會明白為什麼埃裡克那句 "death was better than bondage" 會讓那麼多黑人觀眾留下眼淚。

但另一方面,影片拋出瞭一個宏大的議題,卻給出瞭一個太過於天真的答案。

特查拉最後在聯合國的發言更像是一個美好的願景,他就像馬丁 · 路德 · 金的那個夢,所有人都獲得和解,不分種族大傢相互融合,和平共處,共同繁榮。

這樣溫和的處理方式顯然回避瞭真正的問題。

說到底,影片中所贊揚的是普世的善,批判的是被廣泛認同的惡。

而政治正確背景下血淋淋的現實卻被炫酷的現代科技和斑斕的非洲文化所隱藏,無人提及。

最終它非但沒有揭露當今美國文化的虛偽表面,反倒還在上面抹上瞭一層糖霜。

不過或許影片原本就志不在此。它隻消豎起這桿黑人超級英雄的大旗,自有源源不斷的後來者完成它之後的路。咱們就等著瞧吧 ~

最後友情提示,影片後有兩個彩蛋,信息量極高!千萬別錯過!

◎責任編輯: 電影頭條影視組 條姐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