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 8 分電影上映五天就從影院消失瞭……

11-25

紅包在路上,請註意置頂留言

最近這倆星期,國產好片紮堆。

先是有東京電影節上大放異彩的《暴雪將至》

又有恰合熱點話題的《嘉年華》

其實還有一部不那麼被人所知的國產片,也非常值得一看:

不成問題的問題

豆瓣口碑 8.1 分,金馬獎最佳男主及劇本。

然而卻註定是部高口碑低票房的片子,首日排片隻有 4.3%,總票房至今不到 500 萬。

如今的排片率隻有可憐的 0.6% 瞭,也沒多少人去看,才上映五天,就已經要從電影院消失瞭 ……

不過這也是情理之中,電影第一眼看上去,就不是會被大多人喜歡的風格。

黑白攝影,極簡的佈置,沒有大牌演員,大量的方言臺詞。

不過電影的來頭卻不小,它改編自老舍於 1943 年的同名小說。

那時正值抗日戰爭如火如荼,故事也設置在瞭抗戰時期,重慶的一座農場之中。

外面炮火紛飛,農莊內卻安靜祥和,青山綠樹,小橋流水,連傢畜們都生的肥圓。

這 " 樹華農場 ",簡直就是個世外桃源。

可就是這麼個頂好的農場——賠錢

那哪能說的通?於是股東決定,換掉農場本來的丁主任,讓新人尤主任來改革。

這下丁務源不願意瞭,丁務源的好朋友秦妙齋不願意瞭,農場的工人,三太太,小姐,都不願意瞭 ……

可不願意,新主任還是要來,農場虧本還是要解決。

一場滑稽又諷刺的鬧劇,也就此上演。

和同期兩部國產片一樣,《不成問題的問題》也是部處女作,但卻來自於一位 " 老導演 ":梅峰

相比於導演,他的另一身份更加響亮:北京電影學院文學系副教授。同時也是《頤和園》、《春風沉醉的夜晚》的編劇。

不同於許多徒有虛名拍起電影卻稀爛的所謂 " 教授 ",不但電影質量過硬,還帶回瞭濃厚的中國傳統學院派電影風格。

不同於這幾年華語文藝片流行的手持風格,《問題》的攝影四方端正,道具擺設的極為簡潔。

配上黑白畫面,給人一種如同老照片的質感,院落式的佈景又讓人想起《霸王別姬》《大紅燈籠高高掛》的八九十年代經典電影。

導演說,他希望營造出一種 " 逼真的夢境 "。

同樣是話劇改編,片子卻並沒有許多同類型電影所詬病的 " 話劇感 ",時不時插入的空鏡頭,定焦長鏡,反倒增添瞭不少詩性氣質。

比如尤太太這個鏡頭,就令人印象深刻。

一盞夜燈立在地上,在墻上投射出飛揚的裙角,風聲淅淅瀝瀝,明明隻是一個女人拿著筐雞蛋,卻充滿瞭風情。

當然,也多虧瞭殷桃的表演,她的出場幾乎都是遠景,看不清表情,隻能用肢體的姿態去體現人物性格,倒是把尤太太骨子裡的軟,棉,媚體都體現瞭出來。

但真論演技,還是范偉第一。

丁務源是 " 樹華農場 " 的主管者,農場的生產,采摘,管理都由他丁主任負責。

而這一角色讓范偉來演,簡直完美。

在老舍的原著裡,對丁務源的長相是如此描寫的:

" 四十來歲,中等身量,臉上有點發胖,而肉都是亮的,丁務源不是個俊秀的人,而令人喜愛。他臉上那點發亮的肌肉,已經教人一見就痛快,再加上一對光滿神足,顧盼多姿的眼睛,與隨時變化而無往不宜的表情,就不隻討人愛,而且令人信任他瞭。"

活脫脫就是范偉本人嘛!

丁務源在這亂世裡,也是個特別的存在。

他身為主任,待工人卻十分親切,以兄弟相稱。在老爺太太面前,又總是畢恭畢敬,妥帖周到。仿佛永遠不會生氣,也從不會抱怨。

而就算你有什麼疑慮,他也會呵呵一笑,淡淡說道" 不成問題 ",讓你安心一去。

他看起來太好,甚至好的有點傻。像是用自己的錢去填補賬目虧空,哪像是正常人做的事情。

但隨著故事逐漸展開,我們會發現,丁務源所擔當的其實是個 " 扮豬吃老虎 " 的角色。

他看上去無私,是因為他知道自己虧損一時的利益,可以換來更大的保障。

他看上去和順,並非老實,而是八面玲瓏,不說死話,不落口實。

每一句應和背後,心裡滿滿的珠打算盤。

他對下屬的好,當然也隻是看起來的。

工人們打麻將被他撞見,嚇得往上遞錢,說是 " 賣豬草 " 得來的

丁務源卻堅決不收,反而堆起笑臉,嚴肅啥啊?咱繼續打麻將唄。當然,牌桌上就沒有職位高低瞭,你們可別讓著我。

結果呢?我想大傢也猜得到。

丁務源贏得錢比工人意圖上交的還多。

農場住進來的房客秦妙齋,技無所長,好吃懶做。倒是裝逼技術一流,號稱自己是 " 全能藝術傢 ",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就連租金,他都交不出,說" 父親的錢還沒打過來。"

農場居然收留瞭這麼個廢物,乍一看,是丁務源傻。

但事實上呢?

股東對農場收益早就不滿,丁務源眼見正好來瞭租客,一下增加瞭 " 房租 " 收入。

至於租金是否真的給瞭那又有何重要?

反正賬目好看瞭,那丁務源和各位老板的面子也就能掛住瞭。

一個 " 面子 ",成為瞭商業場,情場,人場最重要的準則,也是丁務源最根本的行事標準。

保瞭面子,留瞭情義,還得瞭好處。

這便是人物的微妙之處,丁務源是一個隻能鮮活在中國社會背景裡的角色,他的左右逢源,綿裡藏針,是一種 " 中國式 " 生活智慧。

若是在西方的人際交往裡,他的招數就全然失靈,他們不好人情,喜好效率,直接。

新主任尤大興便是西方面的代表,他留洋歸來,博士學歷,能力出眾。

他一來到農場就發現瞭許多問題,令工人整改,制定瞭嚴厲的上工制度,毫不留情的開除瞭績效不行的員工。

不出所料,農場的效益果然提升飛快,但工人們卻是怨聲載道,對尤大興極其不滿,甚至直接撂挑子不幹。

都沒人工作瞭,就更別談工作效益瞭,於是沒多久,尤大興就被鬧下瞭臺,丁務源又重新當回瞭主任。

話至此,片名《不成問題的問題》就有瞭十分有趣的雙重寓意。

第一種含義,是所有的問題都 " 不成問題 ",都可以在淤泥裡迎刃而解。

而看完電影後,觀眾才發現它的第二層含義:是 " 不成問題 " 這句話本身 就包含瞭無數的問題。

可恰恰就是這各種各樣的問題,合在一起,卻沒瞭問題。

如同一臺每個零件都有缺陷的機器,組裝在一起能正常運行,你替換一個好零件,它反倒要罷工瞭。

有趣的是,《不成問題的問題》並沒有照搬小說,相反,他發揮瞭許多自己的東西。

小說可以直觀的用文字刻畫人物心理,但電影不行,電影的工具是視覺,是畫面。

那如何將老舍的小說以另一種形式轉換於銀幕之上,便成瞭難題。

所以除瞭攝影上的講究,人物性格也做瞭諸多變化,像秦妙齋,在書中他是一個愚蠢的偽文藝青年,自命清高。到瞭電影裡,更像一個虛偽的騙子。

丁務源也變得更精明,更內斂。

在小說裡,他和秦妙齋一同謀劃如何趕走尤大興,電影中卻不過說瞭一句" 可不能讓老弟沒地方做藝術 ",就成功即將瞭對方,當瞭槍使。

以至於就連觀眾都無法迅速看清他的真正面目,還當成瞭好人,直到後段才恍然大悟,並回憶起此前種種細節,得到瞭完全不同的感受。

用咱中國人的話來說,這便是餘韻。

如同東方與西方的不同,《不成問題的問題》也和那些西方電影,或者模仿西方的電影大相徑庭。

那些電影多半看上去元素豐富,信息密集,可當你再進一步發掘或剖析時,越掏越空。

《不成問題的問題》則像山水畫,乍一眼寥寥幾筆,湊近一瞧,全是勁道的筆鋒與意。

不成問題的問題

掉線評分,★★★☆

(滿分五顆星)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