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找不到比它更簡單更動人的片子瞭

08-16

看多瞭紛繁華麗的大片,今天小編想給你們推薦一部樸素的紀錄片。

這部來自法國的紀錄片的拍攝對象僅僅是一位老師,13 個孩子,還有淳樸的鄉間,卻成為瞭當年歐洲電影節的最佳紀錄片。

在法國各大電影院上映後三周更是創下瞭百萬的票房記錄。

法國影評界評價這部電影是:

" 簡單得令人眼前豁然一亮的影片 "。

概括的可以說是非常貼切瞭。

是的,這是一部足夠樸素的片子,卻有撼動人心的力量——

《是與有》

Être et avoir

爛番茄新鮮度 97%。

豆瓣上知道這部紀錄片的人不多,但都打出瞭非常不錯的分數。

說到底,因為它雖然簡單,卻戳心啊。

《是與有》的另一個譯名是《山村猶有讀書聲》。

但我以為,《是與有》的直譯譯名更能傳達本片的思想。

" 是與有 " 是什麼?

是法語中的 " 存在 " 與 " 擁有 " 兩個詞," 存在 " 和 " 擁有 " 是法國孩子進入學堂所學的最初兩個動詞,這兩個詞正是一切法語動詞變位的基礎。

" 是與有 " 象征著人類學習的啟蒙,直指本片的中心。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把這部簡簡單單的紀錄片稱為 " 史詩 " 的原因,因為它探討的是人類社會中最重要的主題之一——教育。

片子的拍攝地點在法國鄉村的一所學校,對象是一位老師和 13 個小孩子。

特別的是,這所小學隻有一個班,這 13 個學生就是班裡全部的同學,大的孩子已經開始計算數字,小的孩子還在學數數。

而整個學校就隻有一位老師——喬治。

這個像極瞭溫情殺手讓雷諾的老師教瞭 35 年的書,在這個小鄉村一待就是 20 年,給小孩子們做過無數次的聽寫,終身未婚。

就是這位唯一的老師和 13 個年級從 4 歲到 11 歲不等的學生,組成瞭學校裡唯一一個班級,在靜謐的法國鄉間自在地生活、學習。

這類拍攝偏僻山村兒童的紀錄片,很容易變得刻意苦情和煽淚。

《是與有》卻完全沒有煽情,甚至可以說全片沒有一個淚點,它隻是平實地記錄下生活的每一瞬間;有人說它是沉悶,我說,這是真實。

這是法國鄉村常見的單一教師學校。

雖然沒有整齊擺放的桌椅和一串老師的輪流教學,卻有著窗明幾凈、秩序井然的溫馨。

幾個孩子圍坐在桌邊,老師隨意坐在孩子身旁教他們識字。

作為唯一的老師,喬治要教他們所有的功課,語文、數學、音樂、畫畫、體育,甚至傢政。

天氣好的時候,喬治帶著孩子們在院子的大樹下暖洋洋地曬太陽、做作業。

天氣冷瞭,他就讓這群孩子在室內學煎雞蛋。

小點的女孩試著打雞蛋,大點的男孩已經可以學著甩鍋將雞蛋翻轉過來瞭。

有時候下雪瞭,他會組織孩子們外出滑雪,孩子們嘻嘻哈哈在雪地下笑成一團。

孩子們時時問些 " 幼稚 " 的問題,喬治臉上卻從沒有過不耐煩。

寫字課上到一半,有個孩子問喬治:" 現在是上午還是下午啊?"

換作一般的老師,大概會直接回答他說," 上午 "。

可喬治不這樣,他和小男孩進行瞭這樣一段有趣的誘導對話——

" 在下午到來之前我們會做什麼?"

" 吃!"

" 是的,我們要吃飯,那你吃過飯瞭嗎?"

" 沒有 …"

" 所以現在是?"

" 啊,是上午!"

為人師表的循循善誘,大概就是這樣的吧。

不直接告訴孩子們答案,而是讓他們找到線索,學會思考,授人以漁。

小孩子打架,他也沒有非黑即白地加以訓斥,而是讓他們學會換位思考。

" 你為什麼打他呢?"

" 我不知道。"

" 如果是你被人推倒瞭,你會開心嗎?"

" 不會。"

" 那你今後還可以隨便推人嗎 "

" 不能瞭。"

其實是非常小的事情,但在這個片子中,我們能看到喬治所做的每件事、每個細節都蘊含著他的教育理念:讓孩子學會思考,辯清是非。

一個叫啾啾的小孩,總是不在狀態、鬼靈精怪。

喬治問,今天誰需要將畫塗完?

啾啾高舉雙手," 我我我 ",然後就一個人開始發呆。

當所有的人都給畫塗完色後出去玩時,啾啾也放下筆跟著小夥伴們一起走。

喬治攔下他,問他是不是需要完成今天的作業,啾啾說明天再塗。

喬治耐心地跟他說," 明天不需要上課,所以是不是要今天塗完呀。"

啾啾隻得無奈地說聲 " 好的 "。

喬治問," 你說什麼?"

啾啾說:" 好的。"

喬治又重復瞭一遍問題,啾啾開始納悶瞭,繼續說 " 好的 "。

老師又重復瞭一遍,一直到七八遍之後,啾啾停下來,想瞭一會,說:" 好的,老師。"

喬治才停止瞭問答。

不經思考的問答他不要,喬治知道,即使是小孩,在做每一件事之前也要經過思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正如片子的導演尼古拉在導演手記中所寫的——

" 我是被學校裡唯一的老師的性格迷住瞭,在他威嚴的外表下有一種極深的關懷,細致和謹慎。"

他是孩子們的嚴父,教會他們學習和生活;他也是孩子們的慈母,用溫柔的胸懷在他們開心或不開心的時候擁抱他們。

縱觀全片,鏡頭都是穩穩的,記錄著這位老師和 13 位學生相處的瞬間。

樹蔭下學生老師同樣認真的神情。

朱利安一傢圍著他做數學題,令人忍俊不禁的場景。

啾啾被水彩弄臟的雙手。

還有孩子認真地擺弄復印機的小小身軀。

以及喬治那在臺燈下認真批改作業的身影。

你說這是平淡,我說這是平實;你說這是無聊,我說這就是生活本來的面貌。

對這些瑣碎細節的捕捉,讓人看見瞭生活本身。

《是與有》讓你發現、讓你看見原來在世界一隅還有這樣一片天地,老師花費一生把一批批孩子們從幼兒園送入中學,而大大小小的孩子們在這個小小世界裡一點點學會生活並長大成人。

屋內是簡單的教學生活,窗臺邊的小馬駒和緩慢遊動的烏龜讓這裡比起學校,更像是一個傢。

窗外是一望無際的原野風光。

冰雪覆蓋下的天地一片雪白,孩子們通透白皙的雙頰被冬日凍得紅彤彤。

高原在夕陽的映照下閃著溫柔的光,遠遠有一隻牛在草地上緩慢走過。

雨後,除瞭清新的空氣,還有一道七彩的天地灑落原野。

孩童的純真,老師的溫柔和原野的美妙,讓我如在夢裡。

仿佛不是在看一部紀錄片,而是在讀一首關於生活的詩。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