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部「影帝大戲」正在影院上映。
一部是《暴雪將至》,段奕宏憑此拿下瞭東京國際電影節的影帝。
另一部,則是范偉老師去年拿下金馬獎影帝的《不成問題的問題》。
等瞭整整一年啊。
今年的金馬獎這周末都要頒獎瞭,去年的得獎作品才終於得以上映——
不成問題的問題
這註定又是一部高口碑低票房的片子。
上映第二天,排片占比 4%,墊底。
總票房剛剛過三百萬。
墊底的排片
也是可以理解。
天馬行空的英雄神話自古吸引眼球,而折射真相的現實之作,卻往往被現實本身所拋棄。
畢竟,大傢早已被「現實」折騰得身心俱疲,又何必去影院再找苦吃。
人吶,活得太明白,就容易累。
而等到後天,也就是周五,一共有 14 部新片上映。
到時,這部片子估計連 1% 的排片都沒瞭。
因此,魚叔來強烈安利一下。
目前,七千多人打分,豆瓣8.1。
《不成問題的問題》改編自老舍先生的同名作品。
小說發表於 1943 年,當時正值抗日戰爭時期,老舍卻選擇把筆觸對準瞭大後方重慶的一傢農場:
「樹華農場」
在老舍的描寫中,這是一個宛若「世外桃源」般的地方,青山綠樹、小橋流水、粉墻黛瓦、傢畜成群。
在物資匱乏、油糧溢價的抗戰時期,物產豐富的樹華農場本應是一棵搖錢樹。
可事實上,它一直在賠錢。
問題的根源其實很明顯,就出在農場的實權管理者丁務源,丁主任的身上。
丁務源,是一個極典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圓滑之人。
他四十來歲,微微發福。
表情永遠謙遜和藹,討人喜歡;
衣服總是半新半舊,讓人看著舒服;
走路不緊不慢,說話從容不迫,看著就覺得是個踏實可靠的人。
誰傢有個紅白喜事,丁主任第一個攬活幫忙;
人傢若要有事托他,他從來不帶一絲猶豫地說:
要得,要得,不成問題。
丁主任隔三差五就往城裡跑,肥鴨母雞松花蛋、葡萄豌豆大白菜,把老爺太太們的嘴都養的刁刁的。
回到農場,丁主任又跟下人幫工們稱兄道弟。
有一天他從城裡回來,看到工人們在圍著打麻將。
他非但一句責怪都沒有,還樂呵呵地加入他們:
幹活是幹活,玩是玩。勞逸結合嘛!
久而久之,工人們自然都不幹活瞭。牌九麻將,吃肉喝酒。
晚上偷雞蛋,白天賣豬菜。丁主任也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這樣的農場怎麼可能不賠錢?
後來,農場裡又來瞭一位「藝術傢」秦妙齋。
由張超飾演。
他自稱「寧夏第一才子」,是琴棋書畫、戲劇雕刻樣樣精通的全能藝術傢。
隻不過,誰都沒真正見著過他的大作。
他說自己有個財主老爹,整天嚷嚷著「我爸的錢就在路上啦!」,賴在農場裡白吃白喝。
丁主任也不催債,就由著他在農場裡折騰胡鬧。
而後來的故事證明,丁主任這是走瞭一步妙棋,相當於拿農場的錢給自己養瞭個心腹。
因為後來推翻新主任尤大興,丁主任重掌大權,可都多虧瞭這位秦妙齋。
本片的導演梅峰。
在《不成問題的問題》這部處女作之前,他已經因為和婁燁的多次合作而出名。
《春風沉醉的夜晚》,獲戛納電影節最佳編劇獎;
《浮城謎事》,把《看我如何收拾賤男和小三》的天涯熱帖,改編成瞭一個提名金馬獎的劇本。
《浮城謎事》劇照
梅峰的編劇能力毋庸置疑,這一次也同樣出彩。
老舍先生的原作已然非常優秀,以極具諷刺、幽默和寓言性的文字點破瞭「中國式人情社會」的精髓:
一切問題隻要不傷及面子,都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瞭。打通瞭人際關系,那就沒有問題瞭。人際面子關系是主要問題,其他都是「不成問題的問題」。
影片遵循瞭原作的故事邏輯,以沒什麼問題是問題的丁務源、無能的全能藝術傢秦妙齋、上進實幹會被人罵的尤大興三個主要人物的出場為界,劃分為「三幕式」結構。
人物的臺詞,也基本照搬瞭原作。
但原作畢竟隻是短篇小說,把有限的篇幅都全部聚焦在瞭主要人物身上,格局小、空間窄。
所以如果要改編成影像,則必須填充更多的次要人物及其人物關系,讓故事更加豐滿。
在小說中,唯一出現的女性形象是尤大興的妻子明霞。
由殷桃飾演。
一個傳統傢庭出身,好心但愚蠢的女人。
如果說,尤大興代表著的是走在時代前端、開明肯幹的實業傢,那麼他的妻子明霞就是傳統勢力安插在他身邊的間諜,負責拆瞭他改革的計劃。
而電影中,除瞭明霞之外,還增加瞭沈太太和佟小姐兩個女性角色。
沈太太念著丁主任的好,總在老爺面前吹枕邊風,幫忙保著丁主任的位置。
佟小姐更與秦妙齋之間萌發瞭一次短暫而荒唐的愛情。
還有鄉紳佟老板和上海許老爺兩位股東間的權力關系,也成為瞭影響丁務源和尤大興兩人主任之位更迭的重要因素。
在中國社會關系裡,女眷之間會頻繁走動,這樣就將兩戶人傢和農場聯系瞭起來。
這樣的改編,不僅擴大瞭影片的空間格局,貫穿瞭農場和重慶,更讓人物的行為邏輯更合理更完善。
簡單講,就是更有電影感。
而且,在老舍的原作中,為瞭加強諷刺的意味,人物的性格都被放大瞭,產生瞭一種漫畫式的誇張效果。
尤其是丁務源這個角色,老舍把他的心機、算計都在讀者面前一一呈現,字裡行間也都是譏諷的味道。
讓人一開始就對這個人物有負面情緒。
但是電影中不一樣。
范偉飾演的這個丁務源,表面上就是一副老好人的樣子。
舉止得體、說話有分寸,遇到誰都是一副噓寒問暖的樣子,讓觀眾不僅不會反感,甚至會產生親切。
原作裡,新主任上臺,丁務源咬牙切齒,跟秦妙齋開秘密會議,一同謀劃著推翻尤大興的策略;
他離開農場,是為瞭去重慶做人情功夫,副主任的位置是他一手爭取回來的。
但是電影裡,丁務源隻是可憐巴巴地在秦妙齋面前扇瞭點風、討瞭點巧:
老哥我在哪兒都是吃飯,
可我們偉大的文藝事業可怎麼辦啊!
把利益關系一掛鉤,秦妙齋自然就自己風風火火地去煽動群眾瞭。
消失瞭十天半個月,丁務源回到農場,隻一臉慘兮兮地說自己半路落瞭水,好不容易才撿回一條命。
我現在才看清一件事,當不當主任無所謂,命才最重要啊!
而當他聽聞自己被重新委派副主任的職位的時候,則一臉驚訝的樣子。
但事實真是如此?
關鍵在秦妙齋那一句:
那船夫怎麼沒發現?
演到這場戲的時候,范偉說想加一句臺詞,讓秦妙齋來問丁務源,那船夫怎麼沒發現?這就讓觀眾開始懷疑丁務源是不是撒謊。
你看他多可怕,都是演戲,這個意味中國人一看就明白的。他使苦肉計,心裡排兵佈陣,編排瞭一出大戲。
銀幕上,丁務源的心機、算計都藏在瞭心裡。
讓觀眾放松警惕,不加懷疑。一直到最後他對明霞那假惺惺的一番話,才真正暴露瞭野心。
要不都說范偉是「戲精本精」,竟然演瞭一個一直在演戲的角色。
這就是影帝的誕生。
不過實話實說,這部影片依然存在不足。
導演聲稱為瞭追求 40 年代的復古味道,所以采用瞭黑白色調。
鏡頭的設計上也大多是簡單的固定機位,中軸對稱。
但可惜的是,攝影卻並沒有抓住黑白電影所註重的光影美感,光線生硬刻意。
而且場景的設計太過簡陋,缺乏質感。
在室內戲裡,黑白影調有時候還能遮掩一些質感的不足,但一到開闊的場景,缺點就暴露無遺。
不客氣的講,拿彩色電影的影技巧去拍黑白電影,反而有一種為瞭黑白而黑白的擰巴感。
而且把一短篇小說拉成兩個多小時的電影篇幅,在節奏上確實太過拖沓,看得人很累。
當然瞭,瑕不掩瑜。
老舍經典的小說文本,梅峰豐滿的劇本改編,以及范偉超神的角色演繹,都讓《不成問題的問題》成為今年最出彩的作品之一。
一座農場,是中國式人情社會的縮影;
一句不成問題,恰恰都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