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本色
導演 : 吳宇森
編劇 : 陳慶嘉 / 吳宇森 / 梁淑華
主演 : 周潤發 / 張國榮 / 狄龍 / 李子雄 / 曾江 等
70 後、80 後、90 後的共同記憶,誰沒模仿過小馬哥?
20 世紀港片最佳,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絕對代表作。
吳宇森、周潤發、狄龍的翻身之作,開創瞭暴力美學。
榮迷們,我們又能在大銀幕看到哥哥啦。
哪裡能看 電影院
上映日期 2017-11-17
修復版的《英雄本色》,已在上周五上映瞭。
瀟灑不羈的小馬哥,大義凜然的阿豪,青春帥氣的阿傑 ......
大傢都去影院追念他們幾遍瞭?
條姐刷的不多,就兩遍。
一遍為瞭回不去的美好青春。
另一遍,則為瞭那個屬於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
真不是在這瞎矯情。
這片對於 70,80,甚至 90 後來說,實在是意義非凡。
相信大多數朋友跟我一樣,第一次看這部片,都不是在影院。
你要麼看的是錄像帶,要不然就肯定是租的 DVD。
《三峽好人》
畫面絕對粗糙到爆,也許還會沒規律的抖動。
看到一半,極有可能碟片就被卡住瞭。
跟現在的超級英雄大片相比,觀影體驗簡直差到深淵裡。
但我們,似乎從來都不會嫌棄那個江湖。
條姐第一次看,可以說是稀裡糊塗,連片名是《英雄本色》都不知道。
隻是聽同學介紹,裡面有個 " 小馬哥 ",很有魅力。
我本來不信,但結果第一時間,就被他圈粉瞭。
小馬哥,也太會撩人瞭吧。
他會戴著墨鏡,用燃著的美刀點煙耍帥。
也會穿著長長的風衣,叼著煙卷,行走在香港的街頭。
面對自己的仇人,手雖舉著槍,但單靠眼神就可殺死對方。
這些經典橋段,至今想起都很激動,更別提當時有多為之瘋狂瞭。
班裡的男孩子都會爭相模仿。
沒有煙卷,就用牙簽裝個樣子。
搞不來美刀,就從作業本撕一張紙來充數。
還會用手比劃成槍,學小馬哥拿槍的模樣與神態。
然後,嘴裡念叨的,都是那些不能再經典的臺詞。
" 我長這麼大從來沒有哭過,那次是我第一次掉眼淚,我發誓以後,再也不會讓人用槍指著我的頭。"
" 信不信有神?"
" 信,我就是神!"
" 我倒黴瞭三年,就是要等一個機會。我要爭一口氣,不是要證明我比別人威風。隻是想告訴別人,我失去的東西一定要拿回來!"
" 他有勇氣去改過,為什麼你沒勇氣去接受呢?"
這些臺詞現在聽起來,是不是仍會雞皮疙瘩滿身?
在那個年齡,你一定會被 " 小馬哥 " 這個富有激情的角色所吸引。
可隨著長大,這部電影卻帶給我們越多。
片中,不隻有熱情噴張的場面,它還有兄弟情深,以及作為男人的尊嚴。
三位男主都為英雄,卻有著不同的做人原則。
小馬哥重義,阿豪重情,阿傑重正義。
小馬哥的義,自然不用多說。
即使自己腿患殘疾,也要和仇人血拼,絕不會丟下兄弟不管。
與其出生入死的阿豪(狄龍飾),是個重情之人。
對兄弟,他從來都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但對自己的親弟弟阿傑(張國榮飾),他一直都有所愧疚。
為瞭自己的過錯,一直在彌補。
他也很想金盆洗手,但入瞭黑道,脫身談何容易。
身為警察的阿傑,也是個英雄。
他代表著正義,一直想把自己的哥哥繩之以法。
在糾結矛盾中,他一直表現的很果敢。
片中將英雄氣概這個詞,展示的淋漓盡致。
也把兄弟之間的情感,男人的尊嚴與承擔,以暴力槍戰的方式放大。
每個人物,內心也被刻畫的十分復雜。
如此熱血澎湃的男人戲,在當時比喜劇片更賣座。
不僅打破當年票房紀錄,獲得年度票房冠軍。
而且,還被各大電影類獎項認可。
基本把金馬和金像的重要獎項,橫掃瞭個遍。
直接給正在變動的香港電影,提供瞭一種可能。
但把時間撥回到 1986 年,影片上映前,主創們誰也沒意識到這點。
因為,他們那時的確過的不太 OK。
吳宇森,那時就已是年近 40 的片場老油條,卻依然不得志。
你可能無法想象,他以前是拍搞笑喜劇的。
可即使拍這種大熱類型,他的票房也相當慘淡。
為瞭有固定飯碗,吳宇森開始探索新題材。
他的師父是武俠片大師張徹,所以還是想嘗試動作。
冷兵器的市場已過,於是他選擇瞭更現代的槍戰題材。
83 年,他開始拍他的第一部槍戰片《英雄無淚》。
可沒想到,拍攝期間出瞭事故,直接導致一名演員大腿中槍。
他也因此,被公司雪藏數年。
阿豪的扮演者狄龍,當時的狀態和導演也相差無幾。
他曾是翩翩美少年,是賣座武俠片的禦用男主。
與李小龍、梁小龍、成龍並稱 " 香港四小龍 "。
他和薑大衛,就是當時香港的吳亦凡和鹿晗。
狄龍與薑大衛
但風光來得快,去的也快。
很快,他的演藝事業就陷入低谷。
因為沒戲拍,他的顏值也驟跌,發際線開始上移,肚子也開始凸起。
一手把他捧起的邵氏公司,也給他下瞭退職的最後通牒。
發哥比狄龍年輕些,但也沒好到哪裡。
那時,《上海灘》紅瞭有一陣瞭,電視劇領域他確實很當紅。
但在電影領域,他就秒變 " 票房毒藥 " 瞭。
奶油小生的名號,在當時也成瞭他戲路的阻礙。
一個落魄導演 + 一個過氣演員 + 一個 " 票房毒藥 "。
如果,要沒張國榮,估計這片連開機都別想。
不過,1986 年的哥哥還很青澀稚嫩,表演總會用力過猛。
講真,還沒有修煉成《霸王別姬》那種神演技。
當時沒人看好這個組合,惟獨除瞭一個叫徐克的人。
跟公司解約後,吳宇森就拿著《英雄本色》的劇本前來投靠他。
那時的徐克,也在尋求方法,想拍出既叫好又賣座的港片。
兩人一拍即合,決定聯手讓香港電影變得更好。
顯然,他們做到瞭。
那真是個港片風起雲湧的黃金時代。
《英雄本色》無疑成為瞭導演,以及幾位主演的翻身之作。
這部片,也成為瞭那個時代的代表作,在香港影壇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和影響力。
香港《電影雙周刊》評選世紀 100 部港片時,該片排名第一。
香港影評人評選的百部港片中,也是首位推薦。
但這些名譽,對於主創們來說也許還是其次。
條姐認為,對他們而言,最重要的可能有兩點。
一個是,他們收獲到瞭終生難忘的情誼。
徐克、吳宇森、狄龍、周潤發,張國榮。他們就如電影中的兄弟,同患難共生死。
都等瞭好長時間,不想一輩子被人踩在腳下,想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想成為神。
他們在創造《英雄本色》的同時,也在成就自己。
另一點,就是吳宇森通過本片,開創瞭 " 暴力美學 "。
子彈是永遠也打不完的,血漿是橫飛四濺的。
不廢話,上來就是幹,直接又有力,但並不失美感。
相信觀眾們永遠不會忘記,小馬哥雙槍掃射大佬酒局那場戲。
洋洋灑灑幾個花盆取槍的動作,完全像是在舞蹈。
後來,吳宇森又拍瞭《喋血雙雄》、《縱橫四海》等片。
一點點,把自己風格逐漸完善。
戲劇沖突更加強烈,增強人物的宿命感,加入瞭象征性的宗教元素。
黑幫老大也不是符號化的惡人,反而是些儀表堂堂的浪漫俠士。
當然,白鴿也是不能忘記放的。
《喋血雙雄》
國際影壇,對這種風格也相當認可。
不僅,邀請吳宇森前往好萊塢發展。
而且,對很多導演的影響都很大。
比如,昆汀、奧利佛 · 斯通、北野武等,都是以暴力美學為基礎,尋找到瞭自己的風格。
昆汀 · 塔倫蒂諾
距離 1986 年,已經過去瞭 31 年。
這麼多年裡,發生瞭很多事。
狄龍和發哥,已經鮮少露面,過起瞭普通人的生活。
吳宇森則已功成名就,並獲得瞭威尼斯電影節終身成就獎。
而哥哥張國榮,也已離開瞭我們 14 年。
如今,再度修復上映,貌似已經物是人非。
但仍忘不掉,《當年情》中那兩句歌詞——
" 今日我,與你又試肩並肩。當年情,再度添上新鮮。"
看來,現在又是添上新鮮的時候瞭。
聽說,以後院線不會復映早於兩年前的港片瞭。
也就是說,《英雄本色》應該是最後一部上映的經典瞭。
必須跟各位說聲抱歉,條姐這 call 確實來的有點不及時。
不過,沒看的朋友,現在去還來得及。
江湖未遠,英雄夢猶存。
◎責任編輯: 電影頭條影視組 條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