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 · 波特》20 年瞭,還有秘密

11-08

" 魔法三人組。"

1996 年的英國愛丁堡,清冷的街頭空無一人,大傢都在溫暖的咖啡館裡躲避寒冷。

不同於其他人閑散舒適的狀態,J.K. 羅琳坐在窗邊,滿臉肅穆地往小卡片上寫著什麼。

外面飄起雪花,周圍人聲嘈雜,桌上的咖啡冒出瞭最後一絲熱氣。她終於停下筆,伸瞭個長長的懶腰,蜷縮在瞭座椅上。

20 年後的今天," 哈利 · 波特 " 系列已經被譯為 70 餘種語言,發行量超過 5 億本,成為全球最暢銷圖書之一。

當初在咖啡館寫出《哈利 · 波特與魔法石》的 J.K. 羅琳,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會有這麼成功的未來。

2001 年,《哈利 · 波特與魔法石》被搬上大銀幕,觀眾得以親眼見到華麗奇幻的魔法世界。

直到 2011 年,《哈利 · 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的上映終結瞭這個十年系列。

十年裡,12 項奧斯卡獎,78 億美元票房。《哈利 · 波特》系列電影能取得如此成績,靠的是原著精妙的故事、宏大迷人的世界觀和獨特鮮明的角色。

作為買碟看《哈利 · 波特》的過來人,王老實表示,沒在電影院看完全系列,實乃人生一大憾事!

《哈利 · 波特》的魔法世界是如此迷幻而又真實,正如紮根於現實的美麗幻想。羅琳創造魔法世界時,也不是悶在屋子裡想破腦袋想出來的。

24 歲那年,羅琳坐上瞭前往倫敦的火車。在旅途中,她看到窗外有一個瘦弱、戴著眼鏡,還一直在對她微笑的黑發小巫師。

隨即,她的靈感被點燃,有瞭想要寫故事的沖動。

無論是英國倫敦早已存在的國王十字車站,還是伏地魔的原型借鑒瞭希特勒,都讓《哈利 · 波特》深深植根於現實世界。

▲國王十字車站

更別提那些玄而又玄的煉金術、巫術、魔法器皿,也都有實例可循。

為瞭讓觀眾瞭解魔法背後真實的存在,BBC 專門拍瞭一部紀錄片——《哈利 · 波特:一段魔法史》。

" 難道不是所有的傳說都來自於現實嗎?"

圖書館對羅琳來說,就像是擁有無數通向不同世界大門的聖殿,她曾在這裡通過閱讀無數次地感受魔法的存在。

今年是《哈利 · 波特》誕生 20 周年,大英圖書館為此舉辦瞭一個全新的展覽——揭示真實歷史和魔法與羅琳作品之間的聯系。

在《哈利 · 波特與魔法石》中,伏地魔想通過獲得最後一塊魔法石,延續生命。

鄧佈利多教授曾經告訴哈利,魔法石由煉金術士尼可 · 勒梅保管,那個時候,尼可已經 665 歲瞭。

就是這麼一個神秘的角色,他的原型卻是一個真人—— 15 世紀居住在巴黎的一個同樣叫尼可 · 勒梅的人。

展覽也展示瞭他保存至今的墓碑▼

不僅如此,電影中還展示瞭煉金術士的魔法卷軸▼

它還能教你如何制作 " 魔法石 " ▼

▲雖然他們從來沒有嘗試過

中世紀的煉金術士就相當於半個科學傢和半個實驗傢,他們在實施煉金術時會有許多的科學發現。

比如下面這張圖,一個德國的煉金術士準備從尿中提取黃金,卻意外發現瞭磷。

魔法與科學,幻想與現實的聯系一直存在。

就像在《哈利 · 波特與密室》中的魔法植物課上,斯普勞特教授曾給大傢介紹過曼德拉草——人形根莖、哭聲足以致命。

而事實上,曼德拉草是真實存在的,同樣的人形根部,隻是它們不能尖叫。

在現實中,吃瞭曼德拉草根的人,會產生心率增大、嘴唇幹裂、迷幻的現象,這或許就是《哈利 · 波特》中曼德拉哭聲致命的來源。

▲你沒看錯,左下角的裸男就是曼德拉草。

在上圖中,曼德拉草的頂部畫有殘肢,也說明曼德拉草有一定的麻醉功能,能在進行手術的時候使用。

除瞭曼德拉草,《哈利 · 波特》中還出現過其它有趣的魔法植物,比如吃瞭就能在水下呼吸的魚腥草、越掙紮纏得越緊、懼怕陽光的魔鬼之網。

這些魔法植物的誕生,大都離不開一本名叫《草藥大全》的書。

這本書的作者,是曾經在英國掀起過藥物界革命的尼古拉斯 · 卡爾佩普。正是這本書,讓掌握在少數外科醫生手裡的昂貴藥方,落入尋常百姓傢。

也正是這本書,對羅琳創造、命名魔法植物有所啟發。

除瞭魔法植物,《哈利 · 波特》中也有許多神奇動物。

《魔法石》中的獨角獸、《密室》中的涅槃鳳凰,《阿茲卡班的囚徒》中的駿鷹,《火焰杯》中的巨龍、美人魚,《鳳凰社》中見證死亡的人才能看見的夜騏。

為瞭創造這些神奇動物,羅琳也沒少翻《山海經》《圖畫百鬼夜行》。

在《哈利 · 波特》中,巫師有正邪之分。

而在歷史上,有關巫師的記錄基本上都是負面的,這與一本書的存在有著很大的關系。

《巫師和占卜者》一書,記錄瞭巫師與強大的黑魔法之間的聯系,全書由拉丁文撰寫。

書的內容,一般人或許不能看懂。所以出版人為瞭照顧廣大讀者,給書加上瞭插畫。

這一畫不要緊,卻把巫師黑瞭個徹底。面露兇相、瘦骨嶙峋的老巫婆、騎著掃把、人身獸頭的詭異生物,畫畫的人一定是沒好好看過這本書。

▲插畫師:我也看不懂拉丁文!

在《哈利 · 波特與死亡聖器》中,哈利和伏地魔都在努力得到死亡聖器——接骨木魔杖、隱身衣、復活石。傳說有瞭三件死亡聖器,就能主宰生死。

接骨木魔杖在伏地魔手裡,隱身衣的下落早在《魔法石》中就已交代,它是哈利的第一件聖誕禮物。

在歷史上,雖然沒有隱身衣這一說,卻有隱身咒語被記錄瞭下來。

但是事情才沒有這麼簡單,咒語是有瞭,有沒有效果還得打個問號。

隱身衣本不存在,而魔杖,也是羅琳阿姨自己編出來的▼

雖然是編的,但是魔杖借鑒瞭手杖的模樣,片中也介紹瞭一個專門制造手杖的傢族。

他們稱與 " 樹靈 " 為友," 樹靈 " 會告訴他們在適當的時間、地點取制作手杖的材料。

羅琳在片中說到:《哈利 · 波特》系列大部分是關於失去的,同時也映射瞭她的真實生活。

就像哈利從小失去父母,後來又失去瞭小天狼星,失去瞭鄧佈利多教授,失去瞭斯內普 ......

▲我要哭瞭

同樣的,羅琳在現實中的失去,影響到瞭她的創作,就像 " 死亡聖器 " 標志的來源。

1990 年 12 月 30 日,羅琳正在朋友傢中一邊作畫一邊看《國王迷》。

與此同時,與她相隔兩百多英裡的母親去世瞭,羅琳第二天才收到消息。

這對她造成瞭很深的影響,許多年之後,她才意識到《國王迷》中的共濟會標志和死亡聖器標志是有多麼相似。

J.K. 羅琳在一段混亂和絕望的日子裡寫出瞭《哈利 · 波特》,比起其他讀者,她或許才是《哈利 · 波特》最忠實的擁躉。

因為對她而言,書中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個角落,都無比真實。每一次失去,每一次絕望,都讓她更加珍惜生活的美好。

《哈利 · 波特》同樣也是許多人不可替代的回憶,無論是 2007 年小說完結,還是拍瞭十年的電影之路的結束,《哈利 · 波特》都見證瞭許多魔法迷的青春,給一代人帶去瞭歡樂和感動。

最後一份感動,則永遠固定在瞭哈利在九又四分之三站臺,送別駛向霍格沃茲火車的那一刻。

當記憶被配樂擊中,驚起波瀾,記憶中的哈利、赫敏、羅恩仍是他們最初的模樣。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