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煮面之後,港劇真的復活瞭

09-11

港劇的好時代回來瞭?

自 2016 年 4 月首播以來,《瑪嘉烈與大衛》推出的兩季劇集,獲得瞭媒體和觀眾的一致好評,第一季在豆瓣網上的評分高達 8.9 分——以內地觀眾對電視劇尤其是港劇的挑剔,這絕對可以說是超高的評分。

而近年來出品的港劇,也出現瞭多部 7 分以上的劇集。

《公公出宮》《城寨英雄》《超時空男臣》等時代劇,《火線下的江湖大佬》《廉政行動 2016 》《律政強人》《盲俠大律師》等職業劇,《幕後玩傢》《迷》《心理追兇》《同盟》等懸疑劇,《一屋老友記》《親親我好媽》《愛 · 回傢之開心速遞》等傢庭劇,一時之間出現瞭佳作 " 遍地開花 " 的局面。

有理由相信,新港劇時代已經來瞭。有瞭內地廣闊市場和強大資本的加持,最近幾年將是二十年來港劇的最好時期。但很明顯,港劇的整體氣質已經跟以前大不相同瞭。

《大時代》那樣的港劇可能已經成為絕唱,如今最流行的是小清新的《瑪嘉烈與大衛》。

《瑪嘉烈與大衛》系列是港劇中少有的清新之作。

上世紀九十年代,廣東傢庭的日常娛樂之一,就是圍坐看香港的電視節目。

這些節目,給很多小孩帶來瞭最初的文化啟蒙。港劇值得欣賞之處,殆在其劇情和人物設計合乎人性,忠於日常生活,而不搞宏大敘事。

1996 年,亞洲電視廣播有限公司(Asia Television Limited,以下稱 " 亞視 ")出品的《再見艷陽天》,凡一百零六集,其中講到 1941 年港英政府失守、香港淪陷。

如果讓我們這種庸人來執導,可能會將馬景濤所飾的男主角方賀生設計成武術高強的退伍軍官,以一己之力開展海陸空全方位戰鬥,擊退強敵,保衛香港。

幸而,劇中沒有這種浮誇的情節,隻有黎民委曲求生的狼狽模樣,從挨餓的窮苦百姓到飽暖的富豪方傢,全都惶惶不可終日。

戰禍之下,孤獨、恐懼、迷失、無依無靠和茍且偷生才是大多數人的生存狀態。就憑這點 " 真 ",那些隻圖痛快的抗戰港劇,已經難以望其項背。

《再見艷陽天》講的是傢族史,也是時代史。

九十年代絕對是港劇的黃金時代

九十年代,香港另一傢獲免費電視牌的公司——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elevision Broadcasts Limited,以下稱 "TVB")同樣出品瞭不少經典劇集,其角色人物命運設計之精妙,非今日亦步亦趨的產業化 " 膠劇 " 可媲美。

2002 年杜琪峰執導的電影《奪命金》上映,其揭露資本主義宰人的故事情節,不禁令人聯想他的拍檔韋傢輝早他十年在 TVB 監制的電視劇《大時代》。

《大時代》可謂上世紀的電視劇悲劇的經典之作,有著典型的文學悲劇人物命運。以德國哲學傢叔本華(Arthur Schopenhauer)的 " 悲劇觀 " 視之,所 " 悲 " 者有三。

丁蟹一傢。

第一悲出於肇禍者丁蟹(鄭少秋飾),無論是處處忍讓他的方進新(劉松仁飾),還是不愛他的舊情人羅惠玲(藍潔瑛飾),甚至四個親生子,都在他的迫害之下輪番蒙難,不得善終。

第二悲來自無常而盲目的命運,港股連續四日下跌,最後卻出現 " 奇跡日 " 暴升,方展博(劉青雲飾)和丁蟹因而有截然不同的命運——丁蟹與四個兒子跳樓,而方展博在辦公室看著他們跳。

第三悲是角色與生俱來的 " 原罪 " 所招致的,天生執拗又暴力的 " 瘋狗 " 丁蟹不瞭解自己的可怕,卻終日詬病別人不瞭解自己,甚至自憐 " 人善被人欺 ",他的心上人羅惠玲多次拒愛也無動於衷,直至她被逼死的一刻,才真正獲得 " 不愛 " 的自由,一切是丁蟹的基因使然。

丁蟹有著一種令人恐懼的執拗和暴力。

無論是《再見艷陽天》還是《大時代》,是戚其義的 " 天地三部曲 " 還是每年一套的金庸武俠劇,九十年代的電視劇總給人 " 大氣 " 的感覺。

一方面,長篇章回體的敘事方式,令人驚嘆於幕後制作團隊把控故事節奏的能力,一套劇就隻專註講好一個故事,首尾一貫;另一方面,臺前的偶像派演員也是實力派演員,不隻能拼顏值,更不辱沒演員本職,對得住劇本,沒有如今某些演員那種 "kai kai 哋 " 的迷之尷尬。

因此,雖然當年沒有高清拍攝,也沒有精致的電腦特技,連梳化服也很一般,但作品卻能俘虜港劇迷的心,九十年代絕對是港劇的黃金時代。

戚其義導演作品《創世紀》(1999)劇照。

TVB" 膠劇 " 獨霸,觀眾轉投外國劇

近年來,香港電視圈正處於多事之秋。

2013 年,香港電視網絡有限公司(Hong Kong Television Network Limited)為爭取免費電視牌照,未發牌就先拍瞭十六部港劇,市民以為終於可以在大臺的 " 膠劇 " 和亞視的舊節目狂 loop 中解脫,結果政府不發牌,一切如夢幻泡影;去年,亞視在一片揶揄聲中結業,不必再以 " 重溫經典劇集 " 茍延殘喘地占用大氣電波這一公共資源,也不必繼續出醜瞭;同年,香港電視娛樂有限公司(Hong Kong Television Entertainment Company Limited)開辦一條粵語頻道 ViuTV,唯缺乏拍劇經驗,加之缺乏慣性收視,因而開臺收視率竟與 TVB 相去十二倍。

由是,TVB 一臺獨大的局面遲遲未能打破,香港免費電視業長期處於無市場競爭的真空狀態,它播什麼你便隻好看什麼,觀眾唯有另投美劇、韓劇的懷抱。

曾經唯一能夠和 TVB 抗衡的亞視已經結業。

全球化就像一個巨大的書櫃,選看哪國電視劇就如在書櫃裡挑書一般自由而簡單,誰若再用基因和血緣綁架人,說什麼 " 連自己人、自己的文化都不支持 " 這類陳腔濫調,未免太幼稚瞭。

文化全球化也在呼喚 " 世界公民 " 身份意識的覺醒,必將令人更清楚地辨認電視劇乃至所有文化藝術孰美孰醜,推動更多好作品面世。

但最近十幾年來,香港電視業面對更廣闊的內地市場,各大公司為搶占本地和外地市場、獲得資本支持,幕前幕後流水生產作業般 " 催谷 " 新劇,演員一部接一部地拍攝,有時候連睡覺的時間都缺乏,更無暇反思和學習,劇集質量每況愈下。

《巾幗梟雄之諜血長天 》是該系列的第三部,未能延續前兩部的水準,淪為超爛劇。

" 膠劇 " 之所以 " 膠 ",在於情節走向毫無懸念、演員演得用力過猛而生硬,以及帶有不思進取的罐頭式的臺詞—— " 你有冇理過我感受 "" 我煮個面俾你食 "" 一傢人最緊要齊齊整整 "" 做人最緊要開心 " 遭觀眾戲稱為 "TVB 體 ",王祖藍曾在《老表》一劇借 King Sir 之口諷刺過。

港劇高度產業化的局面,也使 " 電視劇不是藝術,電影才是藝術 " 的觀念愈發根深蒂固。

" 我煮個面給你吃 " 已成為港劇爛梗。

港劇有進步,但僵局難打破

公道地說,回歸以來,港劇也不是毫無寸進的。

2009 年播出的《天與地》,編劇周旭明和監制戚其義借搖滾音樂談理想,被奉為 " 神劇 "。

而這部劇的成功之處,不在於把耳熟能詳的香港核心價值復述一遍,而在於它有瞭其他劇所沒有的 " 喚醒 " 功能,當理想和價值為世俗所驅趕時,這套劇幫他們將這些丟失掉的東西找回來,讓這些滿懷理想的人又重新凝聚在一起。

ViuTV 開臺後播放的自制劇集《瑪嘉烈與大衛:綠豆》,也獲得不少好評。它去除瞭吵鬧、摔東西、掌摑、爭產這些港劇 " 味精 " 以後,變得質樸而真實。畫面調色、對白是如此的清新、舒服,如青欖在口,味甘帶澀,耐人尋味。

《瑪嘉烈與大衛:綠豆》獲得瞭超高的口碑

雖然《瑪嘉烈與大衛》的戲劇沖突並不強烈,沒有扣人心弦的情節,但卻帶領著觀眾從欣賞角色的外形和舉止,到欣賞角色藏著的小心思上。

每集結束,都有林海峰的獨白加持,儼然一出文藝的廣播劇,不可謂不為港劇開辟出一條新路子瞭。

今年是 TVB 開臺五十周年,請來瞭眾多大腕拍劇,全年劇集的平均水準有望達到近年來最高。

面對著內地的廣闊市場,又有瞭更多資本的加持,與內地多傢知名視頻網站聯合出品劇集,今年可以說是近十幾年港劇最好的時代。

《踩過界》是 2017 年港劇的又一驚喜。

TVB 與愛奇藝視頻共同出品《踩過界》(內地譯《盲俠大律師》),成功吸引內地觀眾的目光。

" 踩過界 " 的不止劇中角色搜證辦案的手法,還有情節——性虐待、變性人、人體藝術傢遭猥褻等重口味題材,都是從前的港劇鮮有涉足的,總算是一點創新。

另一部電視劇《同盟》講政商鄉黑勾結的故事,模仿古裝武俠片,創造瞭常人生活和法律以外的現代 " 江湖 ",又於商戰套路中加入仇殺情節,題材同樣大膽創新。

但隻怕如黃秋生所言,TVB 隻有臺慶劇才會認真拍,其他劇集沒有同等規格,恐怕今年的好局面隻是港劇的回光返照。

TVB 一臺獨大的局面破不瞭,其他公司的自制劇集難以成大器,膠劇仍將繼續統治香港電視劇的江湖。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