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嬌張柏芝,十年兩生花

02-05

都知道,Sir 不喜歡聊八卦。

尤其是那種打著驚爆幌子的八卦。

什麼內幕,什麼黑料,什麼真相,把時間拉得足夠長,你會發現,大部分是利益談判的煙霧彈。

但這並不意味 Sir 不看八卦。

看八卦,Sir 不追求事實,更傾向角度。

比如 " 艷照門 "。

這事過去十年瞭,十年來,我們對陳冠希老師從傷風敗俗到不失為一種清流,從恨不得攆出娛樂圈到時不時呼喚回歸,但好像兩個最主要的女人,張柏芝和鐘欣潼,看不到這種惋惜。

這有點不對勁。

在 Sir 看來,張柏芝和鐘欣潼,像一個硬幣的兩面,一烈一冷,一敏感一遲鈍,她們原本各有方向,直到艷照門,把她們綁在一艘船,幾經顛簸,竟也搖搖晃晃,駛向同一個彼岸。

後來,我們再沒在娛樂圈,看到如此人生如戲的 " 雙生花 "。

文 | 何日君回來

Sir 電影獨傢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距離 2008 年震驚華人娛樂圈的 " 艷照門 " 事件爆發整整十年。

事件中受傷最深的兩個女主角,張柏芝與鐘欣潼,這十年來總以相似的受害者面孔出現在公眾面前,卻讓人忽略瞭——

在這張冰冷單調的標簽下,她們的殊途同歸。

先說張柏芝。

1998 年,18 歲的張柏芝憑《喜劇之王》正式出道。

頭頂著 " 小林青霞 " 和 " 小張曼玉 " 的雙重光環,一鳴驚人,最榮耀的時候,她的親弟弟被邀請到綜藝節目模仿姐姐睡覺的模樣。

上世紀末期,香港電影經歷瞭 80、90 年代商業巔峰期後的低谷,王祖賢張曼玉等頭牌女演員或隱退或大量減產。

對新面孔的渴求,是張柏芝脫穎而出的客觀原因。

但更重要的,是她自身的表演水準所帶來的 " 驚喜 "。

表演天賦,這樣極其抽象卻又客觀存在的東西。很多人勤勤懇懇,卻一直無緣,而有些人卻輕而易舉就擁有這項天賦。

比如張柏芝。

18 歲的張曼玉,還在被譏諷為花瓶,18 歲的張柏芝已經交出瞭《喜劇之王》這樣的成績單。

柳飄飄,這隻 " 雞 ",風塵卻又質樸,艷麗卻又清純,粗魯卻又敏感,這些矛盾的特質被這個 18 歲的姑娘運用得老練嫻熟。

——毫無現如今小鮮肉的生澀和面癱。

香港電影後繼有人瞭,當年有人這樣感慨。

這種 " 榮耀 " 我們原本以為是屬於張柏芝本人的,但過瞭 20 年再回頭看,我們不得不遺憾承認——

這份榮耀,更大程度屬於導演周星馳。

也許他在片場第一眼看到張柏芝,憑借他對女性的老辣審美,已經知道她美在哪裡。

《喜劇之王》這部電影最厲害的地方,就是把張柏芝的優點發揮得淋漓盡致,再把缺點反襯成優點:

她在裡面展示瞭絕世美貌——周星馳電影是極懂拍女人美貌的,而她 " 沉不住氣 " 的小太妹氣質,則形成瞭戲劇沖突:

一個美貌清純的女人,一個美貌清純的妓女,一個抽煙喝酒小太妹氣質的美貌清純妓女,一個抽煙喝酒小太妹氣質為愛情 " 沉不住氣 " 的美貌清純妓女。

" 柳飄飄 " 這個人設,既是戲劇本身,也是張柏芝本身。

沉不住氣就是張柏芝本身的氣質。

你看看她的星路,似乎從沒有過臥薪嘗膽的職業規劃。

在她身上,很難發現一個好演員自主探索的 " 表演意識 "。

《喜劇之王》後,張柏芝接瞭不少片,其實都沒跳出 " 柳飄飄 " 的框架。

《星願》隻體現瞭她的清純美貌,《旺角黑夜》她又演瞭個妓女,《河東獅吼》展示瞭 " 為愛癡狂 " 的潑辣——這些都是《喜劇之王》已經組合過的因子。

很顯然,《喜劇之王》周星馳已經引導挖掘出來的部分,張柏芝在接著用。

盡管如此,20 出頭的張柏芝當時雖然挑戰瞭香港娛樂圈的一些尺度,因為年少,也因為的確是個 " 好苗子 "。

2004 年爾冬升拋出橄欖枝,邀請她出演《忘不瞭》。

這部電影對張柏芝的意義絕不是一個金像影後。

在我看來,它深度挖掘瞭張柏芝的另一面、她所缺乏的 " 沉靜如水 "。

好的演員,必須是收放自如的。

相比下," 放 " 比 " 收 " 容易," 放 " 需要有表演欲——張柏芝從不缺乏這一點,而 " 收 " 則需要對生活、對氣度、對 " 克制和留白 " 的理解。

她在片中飾演一個單親媽媽,內斂而堅強。

如果說《喜劇之王》更多是憑借本能表演,那《忘不瞭》就是真正的在摸索 " 表演技巧 "。

這部電影再次證明瞭張柏芝的天賦——

假如她能真的 " 靜 " 下來,立志做一個好演員,她的未來大概也要改寫。

甚至,可參考今日的章子怡。

但誰也沒料到,在她事業的巔峰期,她全線崩盤。

這種崩盤是意外,也是註定。

沒有恣意的人生態度,沒有失戀暴瘦,飆車受傷的真性情,張柏芝,又何從談起。

" 艷照門 " 是男歡女愛,我們不提。

事件後,由於謝傢的庇護、孩子的扶持、適宜的聲明,張柏芝所承受的的苛責其實遠少於同樣遭遇的阿嬌——

連復出拍戲的價位也炒到天價。

但這時候," 沉不住氣的真性情 " 再次阻礙瞭她。

她身上有過太多太多的前後矛盾——

" 一個背影就愛上謝霆鋒 " 是她說的," 心裡的那個人不是謝霆鋒 " 也是她說的;

說謝霆鋒是完美老公是她,後來跑出來指責他不負責任又是她;

艷照門後哭訴指責陳冠希是她,在飛機上跟陳冠希拍照又是她。

事業上更令人看不慣。

為瞭錢,寧可選爛片,一部部爛片耗下去,耗光瞭一個演員的靈氣,也耗光瞭人們對她的期待。

復出後的 3~4 分作品

張柏芝或許沒搞明白——

人們喜歡一個明星,演員,並不是喜歡她表現出來的 " 真性情 ",而是因為欣賞她而選擇性包容瞭她的 " 真性情 "。

這種缺陷,要在可接受范圍。

跟周星馳吵翻,杜琪峰說 " 往後誰還敢找她拍戲啊?",讓爾冬升失望,被劉德華鄭佩佩等前輩批評不敬業等這些行為,可都不關 " 艷照門 " 的事兒。

即使是碰運氣,靠人脈的娛樂圈,也有它自己的一套規矩嚴明的法則。

同比章子怡,她身上並非沒有 " 黑點 ",但她總能迅速站起來,就因為她不論場外多作,隻要鏡頭前,她就百分之兩百尊重自己飯碗。

作為演員的張柏芝是可惜的。

哪怕沒有 " 艷照門 " 事件,她都很難成為另一個章子怡。

性情使然。

這性情的形成,源於她從小混亂的生長環境、混黑道的父親、情感復雜的母親;源於她從小缺少良好的教育和引導,小小年紀便挑起生活重擔,替父還債,養活傢人,處理一大堆難纏的情感關系。

生活的辛苦讓她從小見多瞭戲劇性,所以哪怕第一次出現在鏡頭,她一點也不扭捏,抽煙粗話樣樣都能來,沒有 " 做作 " 痕跡——

這是做演員的優勢。

但是當無數樣好的壞的選擇(誘惑)同時擺在眼前,她總挑看上去不那麼辛苦的、好玩的選項。

那就別怪被更深思熟慮的耐力給埋葬。

在娛樂圈能混出頭的人,通常有共同的素質——敏感。

張柏芝具備極高的敏感度,但她控制不瞭這種敏感度,最終,被它信馬由韁地帶著亂跑亂撞。

表現出來就是我一開始說的,沉不住氣。

與其相反的是鐘欣潼。

假如張柏芝是太敏感,那鐘欣潼就是太不敏感;張柏芝是太沉不住氣,她則是太沉得住氣。

並無貶義,在鐘欣潼,我看到的,更多的是 " 鈍 "。

在這場事故中,鐘欣潼至少有三個維度體現瞭這種 " 鈍 "。

首先,她沒搞清楚自己 " 特制明星 " 的定位。

的確,艷照門本質上不過是男未婚女未嫁的情愛糾葛,本不應該上綱上線,但活在 " 鎂光燈 " 的明星,最怕的,即是臺上臺下互相拆臺。

尤其是鐘欣潼這樣的定制明星——

身材平平,唱功普普,但這些本身也並不阻礙其星途,誰讓她有張極度純凈美麗的臉呢?

娛樂圈成名途徑有兩種。

一種是實力打拼地位,過程艱辛,但是能獲得相對更多的自由度;

一種賣人設,滿足觀眾幻想的商業定位,明星賺取利益,觀眾獲得滿足感。

第二種相對容易,但是自由度低,即使是今天,吳亦凡約炮門,鹿晗宣佈戀愛,每個動作,都引起軒然大波。

Twins 組合存在的設定本身就是後者。

兩個青春健康的小女孩,無邪天真,嘻嘻哈哈,連愛情煩惱也是稚氣的。

她們不是王菲的漠然遊離、張惠妹的 " 掏心掏肺 ",也做不到林憶蓮的 " 寂寞女人心 ",她們就是永遠的女學生,明愛暗戀補習社,戀愛大過天。

自然,她們也不需要王菲林憶蓮張惠妹的唱功。

符合觀眾想象,觀眾就會心甘情願為想象買單。

" 艷照門 " 單方面撕毀瞭她和觀眾的這份合約。

這也是她在這場 " 變故 " 中遭遇瞭比張柏芝更大責難的關鍵原因。

鐘欣潼的第二個 " 鈍 " 在於,事情爆發後,她沖出來做 " 第一個發聲人 "。

當時所有當事人都噤若寒蟬,甚至有爆料陳冠希企圖在等沈殿霞過世的新聞來轉移熱點。

但鐘欣潼第一個發聲瞭。

這顯然是一個超出她應變能力的公關危機。

今天回看,簡直是公關災難。

不追究責任方、沒強調自己的受害者屬性,沒有明確立場,軟軟綿綿一句 " 很傻很天真 ",怎麼能不成為眾矢之的?

反觀張柏芝:

時隔一年後,首度發聲,既明確責任方(陳冠希,以及泄露信息的人)、強調自己的受害者屬性、告訴公眾她有多害怕 / 堅強,簡直教科書般的危機公關。

當時的鐘欣潼," 輕描淡寫 " 的態度惹怒瞭眾人。

我腹黑地推斷,當時的她是懵逼的,她不知道該怎麼反應,但公司要求她站出來,她隻好站出來。

這讓她看上去像是一個犯錯的人在向公眾 " 討饒 "," 求放過 "。

她錯瞭嗎?

就商業規則來說,錯瞭。

但作為一個人,從人性的角度,她錯在哪?

縱觀鐘欣潼的演藝軌跡,你會發現,她對娛樂圈的感知力幾乎為零。

" 艷照門 " 前,她已經多次被輿論抨擊不善與媒體溝通、常黑面。

" 艷照門 " 發生時,她已經出道六年,卻一點暫避風頭、自我保護意識都沒有。

終於,她身上 " 鈍 " 的特質反噬瞭她。

比摔倒更可怕的,是爬不起來。

鐘欣潼的第三鈍或許在於,她缺乏迅速自我修復的能力。

強大的自我修復能力,在娛樂圈是絕對實用的。

如范冰冰金句," 經得起多少詆毀,就經得起多少贊美 "。

但阿嬌自從 " 公關失敗 " 後,就呆呆縮回命運的殼裡。

多年後做直播,依然能為當年舊事落淚。

幾乎可以預見——

假若問她,你出道唱歌的初衷是什麼?

阿嬌多半隻會給你一個平凡不過的答復,因為要養傢,所以出來掙錢瞭,傢裡九口人都要她養!

跟張柏芝一樣,阿嬌也有孤寂的過去。

一歲時,父親逝世,母親不得已再婚,就此過上流離失所的日子,被外婆、姨媽、舅舅四處輪流寄養,也曾被寄養在托兒所。

這樣的經歷一方面讓阿嬌對苦難的耐受力高,同時也形成討好他人的性格。

如果說張柏芝的問題是太張柏芝,那鐘欣潼的問題則是,太不鐘欣潼。

她的每一步都像是被各種利益裹挾著的前進,你看不到個人的主觀選擇。

鐘欣潼曾經出演過一部電影《前度》,或許是她最好的電影。

片中有大尺度床戲,宣佈 " 女孩 " 長成 " 女人 " 瞭,但這不是這部片的關鍵。

關鍵之處是——

鐘欣潼飾演的女主夾在情愛糾葛中,非常痛苦,母親說她需要做一件事,獨立。

獨立瞭,一個人都可以走到很遠的地方。

一語成讖。

她好像始終是兒時尋找依靠的小女孩。

從來沒有自信過

—你這個階段是怎麼看待幸福的

—你煮碗面我就幸福得要掉眼淚

你看,還是要有個煮面的人。

香港資深飲食主持人蘇絲黃說的 " 阿嬌沒有資格當明星 ",話是偏激,但不無道理。

難以想象,楊冪等新生代都瘋狂自黑這麼多年瞭,鐘欣潼才敢小心翼翼地開放微博評論。

回顧 " 艷照門 " 張柏芝與鐘欣潼的十年,令人唏噓。

唏噓一個天生的好演員走丟瞭;

唏噓一個不會做明星的人在苦苦撐著,當好一個明星。

如今——

張柏芝擁有瞭她最愛的孩子,鐘欣潼也找到瞭她的歸屬,跟他歸傢為他唱。

於我最大的羨慕是,她們終於不被虛妄的名利架起,不被過多的期待包圍。

她們用失去的方式獲得另一種人生。

這種人生在她們的過去都能找到源頭。

這種源頭就是宿命。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