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歌手跨界來當導演瞭。
來自臺灣的歌手吳克群,在 10 月 26 號推出瞭他自編自導自演的電影《為你寫詩》。
果不其然,這部歌手跨界 + 青春校園 + 中年危機的電影,一經上映,迎接它的是鋪天蓋地的批評。
雖然,臺灣青春片有著自成一脈的體系與風格,但自打《那些年》之後,大陸觀眾看慣瞭這種小情小愛的青春套路。
2012 年《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在中國大陸上映,不光取得瞭異常精彩的票房成績,更是正式開啟瞭國產青春片的大門
更不要說《為你寫詩》中還有這中年猥瑣意淫的傾向。
在經過一個個四十大叔強扮學生裝嫩,撩撥少女的心的國產青春片之後,觀眾徹底對青春片失去瞭信心。
但《為你寫詩》顯然不在乎這些,它根本不是拍給普羅大眾看的,它的最終受眾,是吳克群的女性粉絲們。
靠著粉絲們真金白銀的進行愛的供養,上映 6 天(截止到 10 月 31 號)的《為你寫詩》的票房達到瞭 1160 萬,不可謂不慘淡。
30 號進賬僅僅 40 多萬,今天在上映電影票房榜中排名第 9
結合近幾年的影壇,本片的失敗幾乎意味著粉絲經濟的衰弱。
歌手跨界導演,謀求自身代表的情懷影視化,實現別樣的價值套取,這種商業模式,徹底失敗。
歌手跨界成導演的爭議雖然一直在,但並非像今天這樣,每當看見有歌手要做導演拍片時,網上便一片圈錢的噓聲。
早期的歌手跨界當導演,更像是真正滿足自己的導演夢。
中國影壇中,最早歌手跨界導演的人應當是張艾嘉。
當初張艾嘉,17 歲以歌手出道,一首《童年》令她在香港、臺灣聲名鵲起。
在今天,大眾已經忘瞭張艾嘉的歌手身份,但在當年羅大佑、李宗盛都為她寫歌制作專輯
她也順理成章的成瞭演員,也在 1978 年,時年 25 歲的她就交出瞭獨自編導的作品《舊夢不須記》。
但很明顯的是,張艾嘉對電影的愛顯然是多於歌曲的,成為歌手更像是為做導演謀取資本,在此之後,她真心的投入瞭電影,甚少在唱歌。
張艾嘉是上一任的金馬獎主席
2007 年,華語樂壇的領軍人物周傑倫推出瞭他自編自導自演的作品《不能說的秘密》。
本片一經推出便因其青春味十足和奇幻的設定,取得瞭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更有趣的是,吳克群導演的《為你寫詩》與《不能說的秘密》在設定上頗有些相似的地方,不知道是否是偷師的結果。
倘若說在這之前,歌手跨界導演還是為瞭滿足自己的導演夢的話,那麼到瞭《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出現後,這一切便都變瞭。
前面說到,《那些年》的成功,開辟瞭國產青春片的時代。
那麼《致青春》的出現,則是開辟瞭其他職業跨界做導演的模式。
趙薇或許自己也不知道,她的一部電影竟成瞭大部分人跨界當導演的模板。
這份公式就是:跨界導演拍處女座,最穩妥類型就是青春片。
2013 年郭敬明指導的《小時代》上映
2014 年韓寒指導的《後會無期》上映
2015 年蘇有朋指導的《左耳》上映
2015 年何炅指導的《梔子花開》上映
2016 年張嘉佳指導的《擺渡人》上映
2018 年劉若英指導的《後來的我們》上映
以及最近上映吳克群指導的《為你寫詩》
甚至搖滾教父崔健指導的《藍色骨頭》也可以算作青春片。
其實仔細觀察並不難發現,這些跨界做導演的人的粉絲,大多是當今的年輕人,是消費的主力軍。
而他們也正好剛剛走上社會,脫離學校的溫巢,初次見識瞭社會的險惡,無比懷念學校那段單純的歲月。
所以,跨界導演搭配青春題材,再加上小鮮肉演員,便成為瞭一個謀取最大觀眾公約數的選擇。
既能取得粉絲的歡心,又能最大限度的迎合當今消費主力——年輕人的心態。
但歌手跨界顯然比其他職業的人跨界當導演有著一個明顯的優勢,他們有情懷。
雖然郭敬明的《小時代》也有著眾多的擁躉,但從受眾來說,一首歌的流傳度,顯然比一本書要廣的多。
所以,歌手跨界便十分喜歡用自己代表作做片名,進行 IP 改編。
從何炅的《梔子花來》到劉若英《後來的我們》,都是采取的這個套路。
王力宏指導的《火力全開》,不光是歌曲名稱,還是專輯名稱,甚至是演唱會名稱。
甚至高曉松作詞編曲的《同桌的你》都進行瞭 IP 影視化,取得瞭 4.56 億的票房成績。
而歌手跨界導演也在內容上一直進化,保證時刻迎合觀眾的口味。
得益於周傑倫與九把刀的功勞,前期歌手導演的作品都是直接拍攝校園青春片。
暖色調,高打光,學校的封閉環境可以使觀影者無限地沉溺於這片假象之中。
但眾多同類作品的出現,迅速消耗瞭這種模式。
於是劉若英執導的《後來的我們》便首先為其他歌手做出瞭表率。
近年情懷二字的盛行,使人趨於懷舊,不光懷念過去的時光,還懷念過去的感情。
因此在《後來的我們》中,我們既能繼續在過去的時光中陶醉,還能在前任的臂膀上哭泣。
正是這種對年輕人心態的把握,才使《後來的我們》在退票風波之後,票房還能達到 13.6 億的原因。
而《為你寫詩》顯然不懂這些,吳克群依舊沉溺在原來的青春片模式中,沒有進化改良。
看慣這種套路的觀眾,當然不會買票去看瞭。
而造成歌手跨界當導演的首要原因,就是制片商對這種商業模式的依賴。
在趙薇與郭敬明當導演成功後,制片人們嗅到瞭一個商機。
那就是把明星以往的情懷影視商業化,把他們的作品進行 IP 改編搬上熒幕。
在全民懷舊的風潮中,穩妥地選擇迎合最多數消費者喜歡的青春類型,便能穩賺不賠。
正是這種模式,令眾多的制片廠商向歌手們發出瞭邀約,制作瞭這一部部模式化的商業爛片。
深陷其中的絕大多數都是以往非常紅,現在有些沉寂的的歌星,因為他們更富有 " 情懷 "。
不過黎明好像是個例外,他指導的《搶紅》,不光口碑差勁,票房還極其失敗,究其原因,是因為黎明的粉絲早已不是當今的消費主力
雖然吳克群這部片子失敗瞭,但卻有更多的歌手在在轉型的路上。
劉若英的《易副官》
鐘漢良的《沙漏》
光良的《未完成的童話》
水木年華盧庚戌的《一生有你》
......
這一個個青春言情味十足的片名,以及與成名曲相關度極高的內容,令大眾感覺套路化十足。
其實我們並非反感跨界拍電影。
演員出道的薑文,美工出道的馮小剛,攝影出道的張藝謀,國內的眾多導演大佬都是跨界轉型,才成功的。
但他們與歌手跨界十分不同的是,他們原本的職業與電影的聯系都十分緊密,跨界對他們來說更像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
所以,徐崢、黃渤、吳京的轉型受到的非議遠比其他人要小,畢竟演而優則導。
我們也並非是在制造行業壁壘,影迷對原先是作傢、43 歲才拍出處女作的李滄東向來不少贊美之詞。
李滄東的《燃燒》今年在戛納雖然並未獲獎,但全球范圍內的影迷都廣泛贊譽
中國電影市場的問題是:
明星與制片人看到人們對情懷的愛,用逝去的美好搭建一個荒誕虛無的遊樂園,隻是為瞭收取門票,而這些遊樂園隻有相同的旋轉木馬。
工業化程度更高的好萊塢,絕少出現跨界的事,即便有,要麼是是大明星的玩票兒之作,要麼是從小成本起傢進軍導演屆。
決不是,我國影視界制片商夥同歌手圈錢的中國特色。
即便流行歌王邁克爾 · 傑克遜在一生之中隻當過兩次導演,都是和成功導演合作的作品。
一個是馬丁 · 斯科塞斯,一個是大衛 · 芬奇,隻有在這兩位超級大導的加持下,邁克爾 · 傑克遜才敢拿起導筒。
邁克爾 · 傑克遜與馬丁 · 斯科塞斯指導的《邁克爾傑克遜:獨一無二》,與大衛 · 芬奇指導的《危險之旅:短片合輯》
我們也希望,國內的歌手也謙卑一點,不要再用你過往的精彩來套取我們現在的腰包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