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已經被提及無數次但依然存在的問題:明星高片酬。
在市場的推動下,明星的片酬瘋狂暴漲,有時候一位明星一部戲的片酬,足夠普通人奮鬥很多年瞭(也可能是一輩子)。真 · 一夜暴富不是夢,也不怪為什麼這麼多人想進娛樂圈。
觀眾對這個問題也越來越介意:畢竟很多明星片酬漲瞭,業務能力卻沒能一起增長。
今日(1 月 26 號),據人民日報消息:在 2018 年,廣電總局仍會繼續抓明星片酬過高的問題。
在 1 月 24 號召開的全國廣播電視宣傳管理工作會上,指出瞭 2018 年的工作重點。
一:實施 " 輿論引導能力提升工程 "
"2018 年,總局將大力提高廣播電視宣傳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
截圖來源人民日報 ↑
二:啟動 " 記錄新時代 " 工程
" 為加大現實題材作品創作扶持力度,總局今年已經啟動瞭 " 記錄新時代 " 工程。"
截圖來源人民日報 ↑
這一點和之前說過的一樣,廣電將會在 2018 年大力扶持現實題材作品。
三:推動文化類節目轉型升級
" 目前國產原創節目已經成為絕對主流,下一步要繼續把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作為節目研發重點,把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為各類節目中要弘揚的重要內容。"
截圖來源人民日報 ↑
四:繼續著重解決明星薪酬過高問題
" 今年將繼續著重解決明星薪酬過高問題,引導各廣播電視機構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節目創意研發和高水平制作上來,用內涵和品質取勝,而不是靠炒作和拼明星來提高知名度,要嚴把嘉賓、演員關,必須把德藝雙馨作為首要標準。
截圖來源人民日報 ↑
五:建立綜合性宣傳管理協調機制
截圖來源人民日報 ↑
而在這些工作類型中,觀眾關註的一定是第四明星片酬的問題瞭。雖是老生常談,沒有新意,但每次提及都能引起廣泛的關註度,不然大傢也不會用這個小點做標題瞭。
其實,關於限薪的問題,早在 2014 年就已經初露端倪。
2014 年,廣電總局頒佈瞭一劇兩星政策,很大程度上增加瞭電視臺購買劇的壓力,自然會要求制片方控制成本,壓力就會轉嫁到制片方的身上。
在一劇兩星政策出臺之後,微信公共賬號 " 娛樂 on call" 爆料稱國傢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或將於 12 月出臺 " 明星限薪令 ",對演員片酬進行限制,此政策在總局已進入內部征求意見。
雖然在 2014 年就已經提出限薪令,但並未真正出現並實施。
在接下來的兩年中,演員片酬隻升不降,還被人調笑稱:在中國,漲的最快不是房價,而是明星的片酬。
演員拍攝一部戲動輒都上千萬,當紅的流量炸雞們報價更是接近億。
和吸金能力永遠不成正比的,是這些演員的業務能力:摳圖、替身、沒演技等負面新聞,常年圍繞著不少流量演員。
在這個看臉的時代,他們真的做到瞭靠刷臉成功賺錢。
在美國和韓國,演員片酬隻占到總投資的 10%-30%,而我們國傢已經突破瞭 50%,更有甚者達到 70%。
試想一下,制作費用的資金一半以上都被演員拿走,那真正用在劇作上的費用少之又少,導演和制片方也隻能得過且過,湊合湊合瞭。
2016 年,周迅搭檔霍建華主演的《如懿傳》開拍。在開機沒有多久曝出 " 天價片酬 " 的傳聞。
據當時傳言,周迅和霍建華拿走瞭 1.5 億片酬,這件事鬧得沸沸揚揚,被央視點名。
之後,廣電就有瞭新動作,在《關於支持電視劇繁榮發展若幹政策的通知》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科學合理的電視劇投入,分配機制,引導制作企業合理安排電視劇投入成本結構,優化片酬分配機制,嚴禁播出機構以明星為唯一議價標準。
這條新令實施起來依然遇到瞭現實問題,然後廣電總局發佈史上最明確的限薪令。
在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電視制片委員會等聯合發佈《關於電視劇網絡劇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中表示:
全部演員的總片酬不超過制作總成本的 40%,其中,主要演員不超過總片酬的 70%,其他演員不低於總片酬 30%。
這也是廣電總局第一次為天價片酬劃紅線。
盡管有關部門三令五申,可執行起來總是有偏差,畢竟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明星們就算是片酬降低,但依然擁有著別的賺錢途徑——比如最流行的,就是片酬入股的形式。
還有一人在擔當多個職務,拿到制片人等多份職務的酬勞等。
最後,盡管廣電總局決心滿滿,但筆者依舊覺得前路漫漫 …… 畢竟明星們已經拿慣瞭千萬級別的片酬,讓誰再去拿百萬和十萬的,誰都不會真正甘心啊 ……
註:頭圖漫畫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巴塞君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