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應該愛自己的孩子嗎?

11-18

文丨慕振寒

三年前,有一部日劇叫《明天,媽媽不在》。一堆孤兒院的孩子,或遇著奇葩父母,或遇著傢庭突遭變故,總之過著失去媽媽的人生。

這部劇當年賺走瞭我不少眼淚,也順帶讓我對一個問題疑惑瞭很久:" 媽媽真的是都愛自己的孩子的嗎?"

直到前段時間看瞭一部央華的話劇《戴茜今晚嫁給誰》。雖然劇名看起來像是一個羅曼蒂克愛情故事,但實際上卻是一部探索母女之間情感的戲劇。

一個被抑鬱癥困擾、神經質的女兒,和一個優雅知性、一心盼著女兒能有個好歸宿的媽媽,她們之間卻存在著巨大的交流鴻溝,因著奶奶的去世,彼此才終於有瞭袒露心聲的機會。

母女幾十年,彼時竟要靠女兒用真心話大冒險,才能逼出那些她耿耿於懷的童年心結,才能讓媽媽瞭解到,原來她一直覺得自己沒有被愛。

話劇全程大多是母女間的對話,她們回憶、爭吵,慢慢抽絲剝繭地扯開瞭彼此一直以來沒有真正面對的巨大鴻溝。

戴茜從一開始就不斷地在追問媽媽愛不愛她,媽媽回答當然愛,但是戴茜不依不饒,她說她需要的是一種深刻的愛,而不僅僅因為她們是母女關系。

許多人大概會覺得她很任性,很無理取鬧。畢竟我們常常說,世界上哪有不愛自己孩子的媽媽呢?

可在另一部日劇《傢族遊戲》裡,媽媽的角色就道出瞭一句現實:" 母親不是每時每刻完全愛自己的孩子,有時候隻是一種責任!"

話劇的前半段時間,都是戴茜在利用真心話和大冒險,在回憶成長過程中很多細小的事情。

那些媽媽和大傢都覺得不過是瑣碎的日常,對於戴茜來說卻是山崩地裂一般不得瞭的大事:

兩歲時媽媽把她帶到奶奶傢住,因為媽媽當時懷著妹妹,沒有精力愛她,媽媽覺得奶奶傢熱鬧,而且她能得到更好的照顧,但是她隻想跟媽媽在一起;她每次體操比賽前壓力大到不停拉肚子,她的傢人卻在拿這件事開玩笑;她一個人在國外做金屬環手術,就希望媽媽能夠來看望她,陪在她身邊,而媽媽卻因為想撮合她和醫院院長,遠遠地躲瞭起來;她患上瞭抑鬱癥,心理醫生讓媽媽每晚去她的房間陪她說二十分鐘的話,她滿心期待地等著,可是第一個晚上媽媽就沒有走進她的房間 ……

樁樁件件,全是她覺得自己沒有被愛的證據。

她唯一說的一件感受到母愛的事,是九歲那年媽媽帶著她去澡堂。

媽媽讓她自己進去洗澡,年幼的她在澡堂裡就像在大冒險,每一個細節她都記得很清晰,如何摸索前行、如何滑倒、如何站起來、如何洗凈瞭不安 …… 當她走出澡堂,看到媽媽還在原來的地方等著她。就那一次,她感受到媽媽在她身邊。

到瞭話劇的後半段,媽媽也漸漸地說出自己許多沒有透露過的苦衷。

一個年輕時艷光四射的演員,中年離異,忙於工作賺錢養傢,卻沒有時間和精力真正停下來去瞭解自己的孩子。她跟女兒戴茜看上去性格是那麼的不一樣,她豁達開朗,看上去無畏無懼。

但是當女兒問她人生中有沒有過害怕的時刻,她說出瞭一件一直以來沒有告訴過女兒的事情。

她有一天忽然昏倒和出血,於是去醫院檢查。在等待檢查結果的那段時間裡,她害怕極瞭。但她害怕的不是死亡,她害怕的是如果她離開,她的孩子怎麼辦?孩子們都還沒有長大成人,她什麼都還沒來得及準備,就這麼走也太快瞭吧。好在檢查結果出來後,發現其實隻是更年期到瞭。

戴茜害怕的時候沒有跟媽媽說,因為她覺得媽媽不愛她;媽媽害怕的時候也沒有告訴戴茜,因為她想保護女兒。

" 戴茜,你真的認為我不愛你嗎?"

" 媽,我一定是不夠好,很不好,我才不能得到你們的愛。"

" 不是你,是我。我每天吃下去的東西給我提供的卡路裡隻有一千五,這一千五卡路裡支撐我工作、賺錢、愛你們和喝一點我愛的拿鐵。我的腦子也不夠使,還有我那些自以為是的習性,這些都讓我隻能用有限的能力去愛你們、愛著我的孩子。到現在我才知道 …… 我愛的能力太不夠瞭。"

母女間的距離,在這一刻才真正被拉近。

在十幾年前,有一部青春片叫《辣媽辣妹》。

故事的大致情節我到現在還記得,進入青春叛逆期的女兒安娜讓單身媽媽黛絲頭痛不已,她跟老師頂嘴被處罰,把網兜套到弟弟頭上,組建樂隊把傢裡弄得震天響,對媽媽的再婚對象充滿敵意。

黛絲自己的工作也是不盡如意,前來咨詢的客戶拎不清,總是出現問題,每天抱著電話講個沒完沒瞭,小兒子還要來湊個熱鬧。

母女倆針鋒相對,吵鬧得不可開交時,來自中國城的一股神秘東方力量出現瞭,將她們卷入其中。她們在一個暴風雨之夜過後被互換身體,鬧瞭很多啼笑皆非的笑話。

她們不得不替代對方去工作、學習。母女倆進入彼此生活以後充分理解瞭對方,打開心結和好如初,最後都如願換回瞭身體。

那時候關於靈魂互換的影片還不是很多,當年的我覺得這部電影真是新穎別致極瞭新穎。至親之人也要靠互換身份才能理解對方的處境,明白原本自己看來美好的表象之下掩蓋的真實,進而互相體恤包容。

那麼現實中無法靈魂互換的父母子女們,要怎麼樣才能彼此理解,互相擁抱呢?

日本著名童星蘆田愛菜的媽媽寫的《愛菜學》裡說:" 第一次當父母,也不知道怎麼和孩子相處,都是在不停地學習中呢。"

生而為人,這世間多少父母,其實都不會當爸當媽啊,沒有一所學校會傳授這個方面的知識。

面對白紙一張的孩子,每位父母畫上去的印記都不可能一樣,怎麼會出現一定要父嚴母慈,愛孩子勝過自己生命這一標準答案呢?

我們經歷瞭巨大的冒險來到這個世界上,是母親經歷瞭千辛萬苦,冒著死亡的危險,給瞭我們這個美好的機會,去體驗快樂的悲傷的開心的難過的、煩惱的一切。

也許有時我們會與父母橫眉冷對,與情人冷言不屑,與朋友爭執不休,妒忌、猜疑、失望 …… 所以,我們都緊緊包裹著自己,過度保護自己不受一點觸碰,可卻忘記瞭如何愛別人,如何愛自己。

" 世上有什麼比自己的親生媽媽疼愛自己更幸福的事情?"

我想說,沒有。

但母愛其實更多時候作為天性而存在,也並沒有多偉大。

母愛就是很平常,很細碎,但很溫暖的那些瑣事。

我的母親總是把最好的東西和幾近全部的愛給我,我卻覺得有些沉重,我希望她更為自己著想,有自己的時間、愛好、天地。她為我付出太多而我無以為報。

想想我們霸占瞭母親太多的東西,起碼大多數母親還是愛自己孩子的,無論她們的物質基礎和心理狀態如何。所以我們沒權利要求母親付出更多。

母親是人,再是女人,之後才是母親。

人們到底以什麼樣的勇氣,才能為父為母呢?

答案或許隻有一個,對未來的愛吧。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