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國產保護月總算要過去,在接下來一連串上映的好萊塢大片中,《敦刻爾克》絕對是最受期待的。
原因,一句話就能解釋:導演是諾蘭。
那個拍瞭《盜夢空間》《黑暗騎士》《星際穿越》…… 從來沒有失手過的諾蘭。
而《敦刻爾克》更是創下瞭諾蘭電影生涯的媒體口碑巔峰!爛番茄 93% 新鮮,Metacritic 94 分!
這是個什麼概念?這麼說吧,商業大片裡,Metacritic 上 90+ 的,此前僅三部:《指環王》《指環王 3》《瘋狂麥克斯 4》。
包括諾蘭之前的作品,也幾乎都是 70 多分。
有些意外的是,這次觀眾口碑似乎卻沒那麼強勢,豆瓣 8.3,IMDB 8.4。
不低,但在諾蘭的作品中已屬於下遊,甚至有許多粉絲都表示 " 失望 "" 大不如前 "。
諾蘭這次,到底是拍出瞭一部怎樣的電影?
前天晚上,諾蘭帶著新片《敦刻爾克》在北京舉行瞭首映式。多虧小神小盾,掉線也有幸參與,搶先一睹瞭諾神的新片,也許我的觀點可以為大傢帶來一些參考。
提示:影評隻代表個人觀點,大傢還是要以自己的觀影感受為準!
在評價《敦刻爾克》前,我想先問個問題:什麼是大片?
這很好回答,所謂大片,指的便是投資大,成本高的商業電影。它們多半場面壯觀,特效華麗,比如《變形金剛》、《速度與激情》。
但我想很少會有人認為,諾蘭的電影也是如此。
相比之下,雖身為當下好萊塢商業片翹楚,他對於大片熱衷的 " 視覺奇觀 " 卻毫不感冒,不喜歡 CGI,寧願把錢花到重制各種昂貴的實拍道具上。
在討論諾蘭時,影迷們最常提到的部分,也不是視覺效果,而是精巧的故事情節。
懸疑電影有很多,但幾乎沒有誰能像諾蘭一樣永遠走在觀眾前面,他無比瞭解觀眾心理,知道如何利用線索引導人產生 " 錯誤 " 的預期,再用意外打破。
他毫無疑問是一個高超的結構玩傢,將時空打亂成幾部分,再將它們層層嵌套,用碎片化的非線性講述,看諾蘭的電影,就像在看一個拼圖人在雜亂中拾取瑣碎,不到最後一塊拼圖被拼上,你永遠不知道真相是怎樣。
可當這些我們熟悉並喜愛的元素,在諾蘭的電影裡消失後,那會是什麼樣?
《敦刻爾克》便是這樣一部電影。
情節本身極其簡單,四十萬英法聯軍滯留在海岸,德軍緊追不舍,他們唯一的希望,便是坐上船逃到對岸。
沒有背景鋪陳,沒有人物交代,從電影的第一分鐘開始,便隻有兩個字:活命。甚至作為一個懸疑片,它沒有一個具體的,可以勾起觀眾好奇心的懸念,隻有著非常模糊的提問:他們能成功撤退嗎?
可身為歷史事件改編,所以就連這個問題,其實觀眾也是早就知道答案的。
當然,諾蘭還是保持瞭一些個人特點,他以三個角度:陸地上的一周,海上的一天,空中的一小時交叉敘述撤退的完成。
但相比他曾經的 " 高智商電影 ",敦刻爾克的敘事復雜度根本算不上什麼。
但 " 高智商 " 電影就像精巧的懸疑短篇小說,很容易讓觀眾看的爽,卻很難在藝術價值上再進一步,一方面是因為它太有設計感,編不好,就容易成為自作聰明。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它太過於 " 文本 ",過於註重情節技巧和故事的重要,往往欠缺瞭一些電影自己的東西:影像視聽。正是它讓電影有別於其他藝術形式。
對於諾蘭來說,這也一直是他的弱項。
相比卡梅隆,斯皮爾伯格等大師,他的電影總是對故事和剪輯過於依賴,而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調度設計。你可以很容易說出諾蘭電影裡一個經典的故事橋段,卻很難想起一個出色的鏡頭。
直到《敦刻爾克》出現。
諾蘭一反常態,拋棄瞭復雜的故事,拋棄瞭花俏的敘事障眼法,而是選擇去營造一個情緒,並把這份情緒散佈至整部電影當中。
在幾天前的采訪中,有媒體問諾蘭:
"《敦刻爾克》和《拯救大兵瑞恩》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嗎?"
他回答道 " 這並不是一部傳統的戰爭片。"
這是一部不經任何粉飾,隻呈現出最真實模樣的戰爭片。
人們喜歡在電影裡獲得情感的滿足,即便是看戰爭片,也會去享受它,為士兵們為國奮戰時自豪,在他們上前沖鋒時高呼 " 燃爆瞭 ",對槍林彈雨的場面嘖嘖稱贊。
以至於甚至有人批評《敦刻爾克》,居然將一場戰敗拍成電影,丟人不丟人。
可真實的戰場,本就是一個血淋淋的煉獄,那是一個沒親歷過的人難以想象的世界,上一秒和你親密交談的戰友,也許下一秒就四肢紛飛,
每天都有活生生的人,在你面前一點點死去,變為再也不會動彈的屍體。
許多士兵在戰爭結束後,都患上瞭戰後創傷後遺癥,再提到戰爭便渾身發抖,戰栗不止。
對普通人來說,相比熱血激昂,無時不刻處在對生命隨時可能失去的神經質才是常態。
諾蘭沒有站在上帝視角,對戰爭中的任何人進行道德批判,對他而言這隻是一個背景,他真正試圖讓觀眾感受的,是人在極端殘酷高壓的環境下,那無孔不入,令人崩潰的恐懼。
" 恐懼 ",便是《敦刻爾克》的情緒。
而諾蘭選擇實現它的方式,便是他此前最不擅長的東西:影像視聽。
敦刻爾克題材的特殊,卻恰恰讓諾蘭的個人風格被揚長避短發揚至最大,攝影,剪輯,劇本,配樂等各方面都達到瞭高度的風格統一。
攝影機始終以一種微觀的姿態拍攝一切,遮蔽物運用,鏡頭相對平常的高度,所有鏡頭始終在保持 " 人眼 " 的視角。
沒有好萊塢大片中常見的 " 鳥瞰式 " 航拍全景,沒有漂亮的推拉搖移,隻為讓觀眾以參與者的身份切身融入到電影當中。
而三個時空,三線敘述的劇本使得電影得以剔除逃生過程中不那麼緊張的部分,再配上諾蘭招牌的 " 交叉剪輯 ",感官張力無與倫比。
在幾個小高潮中,海陸空三線並進,讓人眼睛完全離不開屏幕。
敦刻爾克的配樂相對而言是個有爭議的部分,有人嫌它太滿,太吵,但我覺得它對於電影最後的整體效果功不可沒,
漢斯季莫融入瞭許多環境音效在配樂中,甲板碰撞,飛機轟鳴,槍管彈道,浪濤拍岸,使得氣氛極為焦慮和不安。
但是,我並不認為《敦刻爾克》會受到所有人的喜歡。
它是一場浸入式的體驗,如同一場大型 VR,強力的情感渲染是它的最大魅力,一旦你不夠投入,或者無法入戲,便很容易覺得故事薄弱,甚至無聊。因為說實話,它的娛樂性確實不高。
相比之下,《戰狼》就像是與《敦刻爾克》截然相反的電影,技巧上不如它成熟,卻更具娛樂觀賞價值,沒有著力渲染戰爭的恐怖,重點刻畫的是身為軍人對國傢的熱愛之情。
兩部題材相似的電影,又十分湊巧的撞到一起,網上瞬間掀起罵戰一片,彼此都把對方喜歡的電影貶的一文不值。
戰狼粉說敦刻爾克是洋垃圾,看敦刻爾克的人,是不愛國的人,是幕洋犬,跪久瞭。
諾蘭粉則說吳京給敦刻爾克提鞋都不配。看戰狼的人,是腦殘粉紅豬,被洗腦瞭,看不懂好電影。
諷刺的是,戰狼的導演吳京,反而在微博上表達瞭對諾蘭的欣賞,甚至還看過他好幾部電影。
而諾蘭本人,更是眾所周知的謙遜和禮貌。
不但不像腦殘粉一樣對國產片充滿鄙夷,還曾說過自己十分喜歡張藝謀的電影,最愛《菊豆》。
再看為瞭這兩部電影在網上吵得熱火朝天的兩群人,他們真的愛電影嗎?
他們都在拼命的給對方扣帽子和人身攻擊,卻幾乎沒有人討論《戰狼》或《敦刻爾克》本身。
因為他們在乎的,根本隻是自己的輸贏。
我誇它牛逼,是在誇我自己牛逼,欣賞品位高,既然是我喜歡的東西,你怎麼能說它不好?
你覺得它不好,那就肯定是你這人有問題,你不如我。隻有我的看法是唯一正確。
為瞭《敦刻爾克》和《戰狼 2》,兩撥人爭個你死我活,拼命想壓倒對方,證明自己才是最優越的群體,反倒證明瞭彼此其實並無不同,一樣的愚蠢偏激。
致腦殘粉們:優秀的電影,不該是你們用來標榜自身的工具。
敦刻爾克
掉線評分,★★★★★
(滿分五顆星)
會去看敦刻爾克的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