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期間,肉叔就寫過評分一瀉千裡的《舌尖 3》,獲得瞭眾多讀者的共鳴。
可惜那篇文章已經去瞭傳送門也傳不到的次元瞭
沒想到,近日的評分居然觸底反彈,從 4 上升到 4.1。
歸功於這集,畫風與之前截然不同的挽尊之作——
《酥》
盡管 " 酥 " 也帶瞭點松軟的意思,但更多是代表松脆、易碎。
這一集幾乎全是蒸制的包子、糕點,其中柔韌、Q 彈、勁韌等口感,一個酥字根本無法囊括。肉叔覺得,還是叫《點心》比較貼切。
不過這個鍋不在分集導演,畢竟這一季為瞭追求統一風格取的單字片名,基本上每集都不切合主題。
但除瞭這點小問題之外,各個方面都算得上是本季度最制作精良的一集。(註意,是本季最優,不是全系列,跟第一季還是有差距噠)
不信?隻要跟其他幾集一對比,你就知道好在哪。
主角:人物 vs 食物
都知道,《舌尖 3》對食物的鏡頭非常吝嗇。
拍風景、拍活動、拍人物、拍動物,就是不拍吃的。簡直讓人懷疑自己打開瞭什麼人物專題紀錄片。
這一集,終於以食物為主。
一開篇就是三大盤食物的鏡頭。
隨後,鏡頭一直跟隨這些貢品移動,貫穿瞭整個儀式過程。
調度節奏也把握得當,拍儀式的鏡頭所占篇幅不多,畫面打出對應節日的文字註解:【滿月】【定親】【祝壽】,簡單明瞭。
每一個環節都穿插著食物,始終沒有脫離主題。
《宴》中,美食當前,人們卻從不動筷子,隻顧著喝酒,讓人感到導演對食物無愛。
到瞭這一集,食物不隻是擺設。
傢人、廚師之間開心享用美食的鏡頭,不少。
不同於之前看完十大碗都不知道十大碗是啥食物、長什麼樣子。
這一集,每個故事都會給各個菜式單獨特寫鏡頭、打出菜名。
主題的廣度、深度都照顧到,拍食物,到位瞭。
拍攝:不誘人の糊 vs 有美感の清
之前肉叔說過,前幾集食物鏡頭少,難得拍到一次,要麼被煙氣火苗遮擋,太遠拍得糊,要麼太近對錯焦,總之就是看不到食物真容。
這一集也改瞭,鏡頭準,對焦清,拍得也算好看。
兼顧整體、大小、顏色、形狀、細節、種類。
動靜結合,惟妙惟俏:
薩其馬又叫 " 糖纏 ",怎麼個纏法?
輕輕掰開,拉出一堆膠粘的糖絲,根根分明。
食物的美感還上升到藝術的層面。
漁亭糕,色似徽派建築粉墻黛瓦,形似徽州雕刻精彩紛呈。
又叫做能吃的石雕。
上:徽派建築雕刻;下:漁亭糕
糕點師以食物作畫。
美食版春蘭,夏荷,秋菊,冬梅。
把食物和國粹相結合,真 · 舌尖上的中國。
取材:??? vs !!!
之前每集選的食物,都讓觀眾一臉問號。
所謂 " 地道 " 美食,連本地人也不認識:一碗河南特產胡辣湯,跑到杭州的一傢湯店拍;廣東特色煲湯,找來北方人講述 ……
但這一集,大傢都被驚艷到瞭。
在蒸、炸這些古老的烹飪手法上,導演找來瞭新穎鮮見,同時有技術含量、有內涵的故事。
你問我水果有什麼稀罕?
嘻嘻,這不是水果,是面粉做的點心,叫面果兒。
草莓的種子,橙皮的凹痕,柿子的卷蒂和糖霜 …… 連細節也還原到位,足以以假亂真。
做得這麼像,卻沒有工業元素。純手工制作,純天然原料。
隻使用瞭面粉和果蔬,顏色全是用植物打汁調配,再用來和面。
胡蘿卜的橙,菠菜的綠 …… 面果兒系列發明人王志強花瞭足足十年,才調配出最接近的顏色。
最厲害的是,不單外表像,連裡面的味道都一樣,你看到是啥水果,吃起來就是啥味。
同樣,熱愛中式面點的年輕女孩蔣璐璐,也創作出瞭更好玩,更年輕化的美食。
在搓圓的面團上塗滿可可醬,蒸制時面團發脹,致使可可醬皸裂出蘑菇般的紋樣,做出瞭蘑菇包:
黑白兩色面團碾薄、間疊,切細條,做成葵花籽的紋理。
取兩小段夾入一顆瓜子仁,再搓合成瓜子形狀,叫做瓜子酥:
既健康,還好看,好吃,還好玩。
杭州的荷花酥,煮制的過程,還真的會開花。
下鍋之前,就一個圓團子。
上鍋後,美得不像樣。
這一集讓人胃口和眼界都大開,作為資深吃貨的肉叔表示:服氣
基調:苦 vs 甜
這一季被最多人詬病和反感的,要數那那大量的 " 哭戲 " 瞭。
每集必有人流淚哭訴,都在重點強調生活的苦:為瞭賺錢糊口而改行做餐飲、為瞭結婚而放棄多年學業去學廚、為瞭廚藝而犧牲給傢人的陪伴 ……
得不償失,仿佛選擇美食這條路,完全是錯誤的。
無愛的劇情,卻還強行煽情,用公益廣告柔光鏡頭 & 臺詞,一口抑揚頓挫的播音腔說:愛,是最好的調味料。
太刻意。
這一集,終於放下瞭苦情戲,變得正能量瞭。
做饅頭的大姐,說饅頭不但給瞭自己生活來源,還帶來瞭一個好丈夫。
兩人有城鄉身份差異,後來丈夫總是被人問:你怎麼取瞭個農村媳婦?
丈夫的原因:她傢饅頭特好吃。
說起饅頭,說起過去,兩人都在樂呵呵地傻笑,一臉幸福。
熱愛面點的女孩,平時在職中教烹飪,周末還去業餘烹飪班教傢庭主婦做點心。
沒有長篇大論地說教學過程,隻切入瞭幾個授課鏡頭。
教的和學的,都是在忙碌中擠出珍貴的時間來研究美食。
但他們眼中沒有被生活壓垮的疲憊,隻有對食物的熱愛和對美好的向往,樂在其中。
無論是講述生平,還是食物制作過程,裡面的人都不自覺地帶著笑,自然流露著積極的生活態度。
創業,生活,誰不艱辛?
打模,力度控制得形狀恰到好處,每一個都標準不走形:
造型、挑花,迅速又精細到位:
做重陽糕的師傅,能快準狠地揉完一塊剛蒸好、溫度高達 120 度的面團:
最重要的切糕,得十幾年資歷的師傅掌刀,糕雖然有粘性,但這麻利的節奏和下刀的距離掌控:
非長年累月的功夫,能有這手藝?
不提一個苦字,不流一滴眼淚,誰都能從制作饅頭的細節中感受到瞭生活的不容易,卻又帶給瞭人們富足和美好的結果。
肉叔覺得最動人的,是那份對食物的愛。
每個人說起自己餐飲工作、烹飪手藝,都帶著溢出屏幕的愛意。
被生活所迫去做,跟發自內心喜歡去做,完全是兩回事。
被嵌字豆糖手藝震驚的年輕人汪鎮華,跑去學習這門隻有世界上僅剩少數高齡老人才會的制糖手藝。
學成後還開瞭工廠,把這個面臨失傳的傳統手藝發揚光大。
食物能帶給人幸福感,在中國人心中有著不可動搖的地位。
熱愛包點的蔣露露,就是初中時看到當廚師的哥哥用胡蘿卜雕刻出一隻蝦,感到深深的震驚。
隨後,她開始癡迷於制作精致美觀的食物,高中大學都選擇瞭烹飪學校,長大也成為瞭一名烹飪講師。
世界觀被一個胡蘿卜蝦顛覆的她,也希望用食物去顛覆更多人對傳統中式面點的想法。
自己很喜歡哥哥做出來的食物,因此也希望自己交給學員做的食物,能被他們的傢人喜歡。
以美食傳承文化,傳達親情。
每一個人都因為自己曾經歷過被食物之美震撼、征服,於是也投入學習、傳承、散播之中。
這才是我們想看的《舌尖上的中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