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要是有上限,那這片快觸頂瞭

01-27

"你說得對"

去年年中,一部無明星低成本的電影《岡仁波齊》成為內地院線市場的一匹黑馬。

在首周票房僅 1000 多萬的情況下,最終逆襲拿到 1 億的票房。

而年末,趙漢唐自導自演的探險類電影《七十七天》也正式登陸院線。

讓觀眾一睹羌塘無人區的風貌,感喟自然的力量。

這兩部影片,不偏不倚剛好有一個共同的關鍵詞——西藏

而今天,小十君想給大傢介紹的,正是一部關於西藏的紀錄片——《極地》

《極地》由曾海若監制、程工導演。

這倆人作為始終站在拍攝西藏第一線的導演,近幾年有許多質量上乘的佳作。

前者曾拍過一部《第三極》,讓無數向往西藏的人,一睹世界屋脊的魅力。

而後者代表作《舌尖上的中國》,傢喻戶曉,在中國紀錄片史上具有裡程碑的意義。

在這兩人的把控下,《極地》隨手一截,都是系列壁紙▼

每一幀畫面,每一句旁白,每一個故事,都蘊含著無盡的生命力,和對自然的敬畏。

順便感謝 B 站小夥伴們的提醒,一定要看超清,否則血虧▼

事實上,《極地》與之前很多和西藏相關的紀錄片都不同的是,它並不註重於知識層面的東西,也不追求知識體系與故事之間的連接性。它註重的,是故事中的人。

曾海若在接受采訪時曾表示:

《極地》從主題上來說,講的是在極端環境下的人類的生存態度,是合作的、樂觀的生存態度。我們選擇極地這麼一個外部環境來探討的是人的內心,如何面對環境。

而這個理念,無疑被完美的貫徹瞭。

▲是時候秀一波豆瓣評分瞭

《極地》一共講述瞭二十一個故事,每一個故事的落腳點,都是——

有敬畏鹽湖女神、堅持物盡其用的馱鹽老人次仁旺青,有翻山越嶺、徒步百裡的電影放映員白瑪,有唱誦誓詞、給予婚禮祝福的說婚人占堆……

▲電影放映員白瑪

他們都是廣袤無垠的西藏大地上,最不起眼的小人物。

他們養著牛羊、住著磚房或者帳篷,過著最普通不過的生活。

然而也是透過他們,讓遠在千裡之外的我們,真正觸碰到西藏神秘的衣角。

小十君非常喜歡這種敘事方式,旁白不是一味的煽情,語言也不是一味的華麗。

用最克制的鏡頭,讓被拍攝者在最自如的環境中訴說故事。

就正如影片執行導演張禕所說的那樣,與許多城市裡的被拍攝者不同,生活在那裡的人不是很看重簽合同,談報酬,要說服他們接受拍攝,最重要的是真誠,不驚擾他們的生活。

也許就是因為這樣,我們才能看見如此坦率不羈的笑容▼

看見如此清澈透亮的眼睛▼

看見如此虔誠真摯的信仰▼

所以這部《極地》,一問世就賺取瞭一公升不止的眼淚。

在 B 站上打開彈幕,幾乎會被這樣的評論刷屏▼

我們一邊冷漠地旁觀偶像劇裡矯揉造作的煽情橋段,一邊又被紀錄片中樸實無華的真情感動。

果然,最能打動人的,還是人。

如果不介意的話,小十君也想用文字來講一講其中的兩個故事,盡管表達的效果不如紀錄片呈現的萬分之一。

藏地三公主

神保佑啊,我們後年還在一起,後年,大後年,再加一年。

曲美卓嘎、白瑪曲珍、次仁曲珍,是 65 年的閨蜜,她們自封為 " 三公主 "。

和許多安享晚年的老人不同,上山采普爾姆草,制成面膜,是她們最大的興趣。並且把這項興趣,稱之為——創業

早起到 100 公裡以外的地方采集藥材,樂呵呵地唱著:" 看著卓瑪拉啊,想著王子啊。"

一邊采藥,一邊調侃著:" 這條路走瞭一輩子,石頭和草都認識我們瞭。"

似乎生活裡的一切,都是充滿樂趣的。

她們對於這項事業,還有一番規劃。

前前後後有許多遊客,要是每人都賣他們一瓶,每瓶五元錢,豈不是發瞭大財。

結果話才剛出口,白瑪曲珍就趕忙雙手合十,向佛祖道歉▼

藥材采集完成之後,三公主要進行熬制,最終熬成一種黑乎乎的粘液。

" 放穩瞭,別翻瞭。"

" 翻瞭就翻瞭,又不是爹死娘嫁人。"

互相調侃拆臺,也是她們的日常之一。

▲互懟日常

" 面膜 " 制作完成之後,就要進行最後的推銷環節瞭。

去大馬路上攔過路人,是最常用的手段。

當然,這種原始的推銷手段,會遭到很多人的拒絕。他們關緊車窗,連忙搖頭,飛馳而去。

但三姐妹可不是這麼好糊弄的,她們會笑著說 " 哎呀都嚇跑瞭 ",然後再把目光盯向瞭下一輛車。

" 我長得漂亮,要不我來攔?"

" 還是我來吧。"

她們一邊逗趣說笑,一邊給路人使勁兒吹噓自己的商品。

夏天防曬,冬天防風,美白還發財,不怕曬黑也不怕蚊子,補腎壯陽,什麼都可以治,還可以保平安。

隻有想不到,沒有說不出來的。

鏡頭前的她們,肆意地大笑。

根本不在乎自己這點小東西能賺多少錢,也不在乎自己能活多久。

她們想的,是把藥草抹在更多人的臉上,讓更多的人成為公主,皮膚好就會特別幸福。

對於欣然接受的路人,她們都報以瞭最大的善意。

希望他們能夠漂漂亮亮的,然後回傢結婚好好過日子。

看到如此樂觀開朗的三公主,也許很多人會以為她們過的很幸福。

但事實上,伴隨著嘻哈笑聲的,是一段不那麼美好的經歷。

" 大卓嘎從小是個孤兒,白瑪曲珍丈夫早逝,次仁曲珍傢境貧寒,她們是托林村年紀最大的三個人。"

她們經歷瞭苦難,但將之化解為希望,然後把幸福的溫度傳遞給生命中的每一個人。

開懷大笑的背後,是三顆金子般的心。

平措紮西

我希望自己死後,畫過的佛像能光輝百年,所有生命的意義都在於此,一直在畫,不停地畫。

平措紮西是一名壁畫師。

他的工作,基本上是為寺院繪制壁畫。

在他眼中,繪制佛像是嚴謹且不容許出差錯的。

因此,在每一次繪制之前,都必須要做好許多準備工作。比如設定整體的佈局和結構,確定尺寸和每一個細節的比例。

" 每日必須熟背《造像度量經》,把經文刻在心中,經文清晰地告訴我們,每一個細節的比例,都是佛用自己的手指量出來的,一定不能有差錯。"

為七間殿堂全部畫上壁畫,通常需要耗費三個月的時間。

紮西有十個徒弟,其中年齡最小的,叫做貢嘎。

▲呆萌的貢嘎,長得好像王櫟鑫啊

拍攝紀錄片時,是貢嘎第一次在墻壁上作畫。

然而,當紮西第一次看見貢嘎的畫時,不由得發出瞭疑問:" 佛長這個樣子嗎?"

▲畫的確實 Emm

於是,嚴謹的紮西讓貢嘎擦瞭重來,並且一筆一劃地教他如何確定比例和尺寸。

畫壁前的師徒二人,認真專註,心無旁騖。

似乎他們的世界,除瞭眼前的佛像以外,再無一物。

在紮西眼中,繪制壁畫不僅是他的工作,更是一種修行。

正是出於對佛祖發自內心的尊重,才使得他一直堅持繪制多年,而又不計報酬。

他希望自己的壁畫能夠世世代代流傳下來,不是因為這樣有多榮耀,而是他相信,佛祖能夠庇佑世間。

在工作之餘,紮西也和寺院的僧人們吃住在一起。

因為通常工作時間線都拉得很長,所以他好幾個月都不能回傢。僧人就是他的傢人,寺院就是他的傢。

幾個徒弟湊在一起,喜歡跳皮筋。他們跳得不好,但是跳得很開心。

似乎這一項娛樂活動,就足以豐富他們的生活。

這時候,紮西就總是在一旁靜靜地看著他的徒弟們,享受這份平靜。

旁白說:從來沒有無緣無故的生,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滅。於是,將所有的喜和悲寄托於想象中的世界,以平復內心的波瀾。

或許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才能在最簡單的生活裡,找到最珍貴的快樂。

事實上,《極地》裡的二十多個故事,都充滿瞭煙火氣。

比如舉行烏爾朵大賽,目標鐵桶上印著灰太狼的頭像▼

比如薩迦面具的傳承人拉索紮西,有一個並不喜歡制作面具的兒子▼

比如他們會為電影放映員來鄉裡放《夏洛特煩惱》,而高興許久▼

他們不是遙遠的,不是神秘的。

盡管帶有西藏本地的民族特色,但並不會讓觀眾產生疏離感。

隻會沉浸在稀松平常的生活中,看他們如何認真的生活,看他們如何熱愛自己生活的這一片土地。

什麼是西藏?西藏是什麼樣的?

也許,瞭解瞭那裡的人,你也就瞭解瞭西藏。

監制曾海若說,他特別願意把這些故事當作寓言來看。

小十君也覺得,未嘗不可。

畢竟,每一段故事,都充滿瞭韻味。每一個人,都那麼努力認真地活著。

最後,也希望你能找到,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

友情提示,B 站的版本,是由演員楊爍念旁白,如果不習慣,可以去看央視播出的蘇揚老師的版本。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