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電影都罵爛,是我握不動刀還是有人太飄

01-27

年度最WTF電影來瞭!

年度最爭議電影來瞭!

威尼斯電影節首映,有的觀眾起立鼓掌,有的觀眾恨不得朝屏幕丟鞋。

觀眾這樣,更別說影評人 ……

迷之又迷的,比如《RogerEbert.com》:

恐怖、勾人、迷惑 ……這是一部刷新你認知的電影

恨之入骨的,比如《紐約觀察者報》——

我不願給它貼上 " 年度最差電影 " 標簽,因為 " 世紀最差電影 " 更適合它。

評分網站呢,一個比一個不給面子:IMDb7.0,爛番茄68%,豆瓣6.7……

還有一個 CinemaScore(有點類似中國的貓眼評分)給出罕見低分:

F!!!

這分數有多罕見?五年來第 1 個,21 世紀第 9 個,影史才第 19 個 ……

真那麼爛?

當然,也有人說不。

大師級導演馬丁 · 斯科塞斯就看不下去,發文炮轟刷低分的媒體和觀眾。

他的原話是:

這部電影不能被簡單地定義解釋,或者簡化成兩個詞的描述。這是一部恐怖片,還是黑色喜劇,又或者是聖經寓言,道德、環境破壞的警世寓言?也許以上都會有一些,但是絕對不是其中單一的一項分類。

連 Sir 的偶像斯科塞斯這麼說瞭,不看不行。

更何況,這兩個小時的觀影感無疑是超精彩的,因為懸念重重始終不斷——

《母親!》

先說說它為什麼值得期待吧。

導演,達倫 · 阿倫諾夫斯基,他的代表作你沒看過也聽過:《黑天鵝》《摔角王》《夢之安魂曲》。

主演,兩個奧斯卡拿獎大腕," 大表姐 " 詹妮弗 · 勞倫斯," 西班牙一哥 " 哈維爾 · 巴登。

而且,片還沒拍完,就搞出抓馬

導演達倫和大表姐,居然因戲結緣,為對方才華所吸引,拍起瞭拖。

各種激情秀恩愛啊——出街牽手、親吻、同吃一個棒棒糖 ……

接受采訪時,還各種曬細節,各種 " 你在我的眼中是最美 ":

大表姐:他(達倫)向我介紹這個劇本時我就愛上瞭他。他十分出色,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大膽、最富爭議性的導演 ……

達倫:她(大表姐)是一代人中難得一見的演員 ……

然鵝。

不到一年,電影上映不久,兩人就分瞭。

這一場 60 後與 90 後的短暫激情,究其原因,很難說不是這部電影給撩的。

這部電影的劇本,從誕生後就充滿刺激——

大表姐說,第一次讀劇本嚇得扔到墻邊。

女配角米歇爾 · 菲佛說,第一次讀不懂,後來理解後,又感到狂喜

導演達倫說,這個故事來源於他的憤怒,隻花瞭 5 天就寫完初稿。

Sir 看完後,感覺很復雜。

一方面,全程被導演高強度的懸念敘事技巧所吸引,又反復擊破自己不斷跳出來的猜測。

過癮!

看完再想,確如斯科塞斯所說,這部電影的含義絕非一重。

說它爛片,武斷瞭。

如果你也好奇,不如在 Sir 有限劇透的情況下,一起欣賞下它的費思量之處:

對瞭,角色名就很費思量,沒名,都是泛稱。

沒配樂,隻有音效。

全片故事,僅發生在一間大屋。

乍看,故事關於不速之客

一幢被樹木包圍的獨棟豪華別墅,住著一對夫妻。

屋子曾經歷火災,靠女主人(詹妮弗 · 勞倫斯 Jennifer Lawrence 飾)一磚一瓦修復後,煥然如新。

男主人(哈維爾 · 巴登 Javier Bardem 飾)是個作傢,是個名作傢,也是個靈感枯竭的老作傢。

看得出,夫妻關系並不和諧,女主人想要孩子,可男主人無心於此。

陌生人的陸續到來,打破瞭這一切。

一個陌生男人(艾德 · 哈裡斯 Ed Harris 飾)想投宿,男主人沒詢問妻子的意見,就熱情地留下瞭他。女主人很不爽 ……

一個陌生女人(米歇爾 · 菲佛 Michelle Pfeiffer 飾)來找老公,男主人繼續自作主張,熱情地招待這對夫妻。女主人的不爽加倍 ……

(其實陌生夫妻同樣令觀眾不爽,因為他們特把這裡當傢,還屢次用言語刺探女主人不生育的隱私。)

這才隻是開始。

第二天下午,夫妻的兩個兒子突然出現,在屋子裡沖突,一個打死瞭另一個。

東西碎瞭,桌椅打爛瞭,地上全是血 ……

可奇怪的是 ,男主人居然對這一切,表現出超乎尋常的包容和憐憫,他把傷者送去醫院,還幫著張羅悼念會,獨獨把受驚嚇的女主人晾在一邊。

接著,無數陌生人湧入房子,可他們並不隻是哀悼,有的開始在房子裡刺探環境,有的甚至找到主人的臥室,想順便做個愛 ……

女主人終於忍不瞭瞭,她趕走所有人。

男主人也似乎終於體諒瞭她的痛苦,兩人和好,上床。

那麼,風波結束?

再天亮,女主人預感自己懷孕瞭。

喜事成雙,在目睹闖入者那一大傢子的命運悲喜之後,男主人也靈感迸發,生下瞭自己的 " 孩子 ",一本新書。

他又一次紅瞭。

你猜到什麼事會發生嗎?

對。陌生的人們來瞭,並且更多,做的事也更瘋狂。

女主人還需要挺著大肚子,再次面臨這災難性的一切 ……

這當然不是一部純現實電影。

驚悚有,犯罪有,魔幻有,超現實的饑荒、戰爭、大爆炸在片中都會發生,甚至還會有恐怖分子沖進來一個個爆頭。

…… 怎麼可能?

其實恰恰是這些,支撐著觀者把《母親!》往寓言方向解讀。

甚至,它不止一個寓言,而是一部寓言集。

說到西方寓言,最核心的出發點往往是《聖經》(是的對不起,又要扯七宗罪瞭),不如先來看看國外網友都發現瞭啥吧——

第一重寓言,有關亞當和夏娃,關鍵詞是色欲

這棟孤零零的房子,就像伊甸園。

男主人就像上帝,女主人像地球母親蓋亞。

這在臺詞中就有暗示:

我想把這變成天堂

意外闖入的陌生男人,是亞當。

註意一個細節,夜晚入睡後,陌生男人劇烈咳嗽,女主人留意到陌生男人的肋骨處有個很大的傷口。

第二天早上,男人恢復常態,門口卻多瞭陌生女人——他的妻子,就像由亞當肋骨變成的夏娃。

亞當夏娃最著名的典故莫過於,偷吃禁果被趕出瞭伊甸園。在片中成瞭,陌生夫妻溜進男主人書房,打碎瞭男主人最心愛的一塊玻璃(玻璃有明顯象征意義,後面說)。

而闖入者的兩個互相殘殺的兒子,很像亞當與夏娃的孩子——該隱與亞伯的故事:該隱因嫉妒殺瞭弟弟亞伯。

陌生女人 " 夏娃 ",正是色欲的象征。

她一進屋,就不斷和男人 " 亞當 " 親吻;

她引誘女主人喝酒;

色瞇瞇地教女主人穿性感內褲,誘惑丈夫;

她和 " 亞當 " 打碎瞭玻璃之後,罪惡讓她性欲大發,瘋狂拉著 " 亞當 " 進房親熱。

當女主人忍無可忍趕走 " 亞當夏娃 " 一群人時,廚房洗手臺壞瞭、噴水,暗示著上帝用大洪水懲罰人類,洗滌罪惡

原罪中,還有貪婪

這是網友發現的第二重寓言,更貼近現實的詞,應該是環保

屋子,就像地球。女主人,就像地球母親。

片中不止一次展示她與房子的緊密聯系,當她將臉貼著墻時,能聽到穩定的心跳聲。

是她讓屋子於火災後重生,是她賦予屋子生命。

而屋子的男主人,代表的是貪婪的人類,他理直氣壯地享受著妻子準備的一切。

從修復屋子到做傢務到一日三餐 …… 不僅如此,他還邀請陌生人一起分享這一切。

他對陌生人說,來吧我的就是你們的。

前面說瞭,陌生人也不客氣,他們破窗而入,搶走食物,沖進主人的床上親熱,甚至排隊撒尿 ……

面對女主人強調的 " 這是我傢 ",這些人總是冷笑反嘲:

" 呵呵?哦,是你傢?"

這些暗示很明顯——人類對自然母親的索取貪婪無度,並且不知反省

從此處也就不難理解電影用各種超現實手法,展示史上各種人類的浩劫。

無休無止的浩劫,令 " 自然母親 " 終於難以承受。

目睹精心佈置的房子成瞭生靈塗炭的戰場,她決定炸掉房子,同歸於盡。

男主人的臺詞,再一次暴露瞭人類的薄情寡義、反復無常

等等,不要離開,我們會重建好的,我愛你。

母親戳破本質的回答令人心疼:

你從沒愛過我,你隻愛著我對你的愛,我給瞭你一切。

第三重寓言,不少網友覺得是政治,很可能與西方近年的難民潮有關。

在這些網友的解讀中,難民加劇瞭國內矛盾。闖入房子的陌生人,搶吃的,搶廁所,搶床 …… 影響著原居民的權益。

而男主人,像政府

他允許陌生人進入國傢,乍看是濟世救民的大愛,其實隻是享受擁護和崇拜,卻對激化矛盾的問題束手無策 ……

此項不多做評論瞭。

盡管你可能覺得,這些猜測是不是腦洞太大 ……

但導演達倫卻挺認。

在電影首映前一周,他發文詳述瞭《母親!》的創作意圖,的確包含瞭對人口問題環境問題甚至政治問題的擔憂:

這是個瘋狂的時代!隨著人口接近 8 億,我們面臨的問題已經嚴重到無法理解:生態系統崩潰我們目睹著空前的滅絕;移民(難民)危機擾亂政府;一個看似分裂的美國幫助促成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氣候條約,幾個月後,它就退出瞭;古老的部落爭端和信仰繼續推動戰爭和分裂;有史以來最大的冰山打破南極冰架,漂流到海裡。與此同時,我們也面臨著極度荒謬的問題:在南美,遊客為瞭自拍捕獲被沖上岸的稀有海豚,致使它們脫水死亡;某些地區的人會被餓死,某些地區的人可以吃任何他們想吃的肉。作為一個物種,我們的足跡變得危險、不可持續,我們生活在一種否認我們星球前景和人類危機的環境中。

不論從哪個層面的隱喻來理解,《母親!》都是讓人警醒,略有不適的。

它想要的,是刺痛人類,促使人類改變。

為瞭強調 " 刺痛感 ",除瞭海報的視覺刺激、故事的大膽另類外,導演在視覺和攝影上,也創造瞭一種沉浸式的焦灼體驗

在正式開拍前,演員們在倉庫排練三個月,為瞭讓導演找到 " 運動和攝像的感覺 "。

為瞭強調沉浸感,拍攝盡可能采用大表姐的視角,鏡頭大多搖晃不穩,再加上色彩暗沉,讓觀眾略感暈眩。

對人物的展現,也幾乎都是肩部以上的臉部特寫,壓迫感極強。

感覺就像與一個人特別靠近、臉對臉說話一樣,讓人很難有喘息的餘力。

比如這樣:

這樣:

這不是達倫第一次獨創如此逼人的鏡頭語言。

在經典的《夢之安魂曲》中,他就運用瞭獨特的 " 捆綁鏡頭 " 來表現角色的沉淪與毀滅。

別說導演過分,在達倫看來:

凝視自己最黑暗的部分,才能找到光明。

聊完瞭網友解讀,Sir 也想聊聊自己的(為瞭證明喜歡不僅是裝個逼)。

不從《聖經》說,Sir 對它的理解相對簡單很多,更貼近故事本體,而非寓言性。

片名的《mother!》中有一個感嘆號,本可以理解為 " 救救母親 " 或 " 母親危急 "。

但除瞭警醒人們保護自然、改良社會的大命題之外,Sir 覺得:

它也有對 " 個人 " 的警醒。

大膽說一句——這部電影其實不止一個 " 母親 "。

女主人,可以理解為生理意義上的母親,意味著親情與繁衍的倫理需求。

而男主人,一味追求創作上的 " 孩子 " ——他其實也是 " 母親 ",一個孕育個人社會價值的 " 母親 "。

這兩位 " 母親 ",共同組成瞭現代人需求的兩部分。

男主人忽視妻子的愛與生育,分不清外人和傢庭的重要,因為虛幻的名利而放棄親情與隱私 …… 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在追求個人價值實現的路途上,現代人已經漸漸失衡。

你看,男主人從妻子屍體的灰燼中,搓出瞭一塊 " 玻璃 ",他的表情無比欣喜。

這塊玻璃,象征著他對創作的靈感與追求,也象征著他對名譽和擁戴的渴望。

從追求成功的角度,他是超脫的;從倫理的角度,他又是極端冷漠無情的。

片名加個感嘆號,在 Sir 看來更像一種樸實的質問:

你有沒有為瞭躲避 " 平庸 ",而犧牲瞭 " 平凡 "?

你又會如何評價《母親!》呢。不管你的答案是什麼,Sir 都希望你,不要隨便給它貼 " 爛片 " 的標簽。

相信 Sir,像這樣張力十足的電影,往往很久才有一部。

所以,圍繞它展開的種種思考或結論,都應該是開放的。

不用非得找本《聖經》裝個逼,也不用非得像專業影評人那樣思考。

從自己思考起,得到的答案才最有益。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

想看的,電影首發站有

編輯助理:娜塔莉波特大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