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斯卡變熱鬧的政治大會

03-06

你看奧斯卡的心情是什麼?

有人欣慰,有人驚喜,更有人生氣,伴隨著一整日鋪天蓋地的報道,又一年奧斯卡落幕瞭。稱王的稱王,惜敗的惜敗,有人心滿意足有人憤憤不平,奧斯卡一貫的調性卻依舊是那句政治正確,想來也是必然,藝術可以出神入化,但傢國天下畢竟隻有一個。

面面俱到的《水形物語》獲獎

藝術之上 " 政治 " 優先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充滿政治意味的夜晚,從 Jimmy 的社會熱點一籮筐到弗蘭西斯 · 麥克多蒙德的振臂高呼,從女權、LGBT 影片提名數量的逐年攀升到面面俱到的《水形物語》拿下終極大獎,奧斯卡政治大會的氛圍也算是愈演愈。

細看本屆最佳影片《水形物語》,冷戰時期的陰霾之下,一個啞女與一個水怪相戀,身邊的同性戀密友及黑人女工鼎立相助,內核是一個 " 美女與野獸 " 式的成人童話,外包裝則充滿復古情調和對於多部影史經典的致敬。電影一邊浪漫至極,一邊也現實得透徹,將各種社會議題,諸如種族、同性戀、冷戰、外貌歧視等隱喻其中。

厲害的是,面面俱到的《水形物語》將政治正確拿捏得恰到好處,終極之戰中戰勝瞭另一呼聲更高的大熱門《三塊廣告牌》,還有主旋律的《敦刻爾克》和《至暗時刻》、小清新的《伯德小姐》、LGBT 題材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等,在最大層面上達到瞭多方平衡,也最集中反映瞭奧斯卡的政治正確。

《水形物語》的大勝也促成瞭墨西哥三傑的匯合,影片導演吉爾莫 · 德爾 · 托羅成為繼阿方索 · 卡隆和亞利桑德羅 · 岡薩雷斯 · 伊納裡圖之後又一位拿下小金人的墨西哥導演,此前阿方索 · 卡隆曾在 2013 年憑借《地心引力》,亞利桑德羅 · 岡薩雷斯 · 伊納裡圖分別在 2014 年憑借《鳥人》和 2016 年的《荒野獵人》收獲奧斯卡最佳導演。這個獎項頒得也著實有趣,去年年初川普曾嚷嚷著要在美墨邊境建墻還不想付錢,一年之後又一位墨西哥導演深受奧斯卡青睞捧得金人歸,之於陀螺是電影藝術跨越邊境的勝利,之於奧斯卡或許是又一次對自傢總統的打臉。

上午大獎頒出時曾有一片憤懣之言,從社交網絡情況來看,將近半數對於最佳影片的結果表示不滿,他們更愛的是《三塊廣告牌》,這部從威尼斯電影節便火遍大江南北的影片既夠勁也深情,遺憾的是影片隻拿到一個最佳女主,對此也有朋友表示:" 政治正確高於一切瞭,特別沒意思 "。

其實近年的最佳影片片單中,幾乎每一部都體現著終極美國精神,最終的優勝者也是其中展現政治正確最為地道者。前年奧斯卡被輿論指責 " 太白 ",去年的奧斯卡明顯偏重於黑人參與的影片,尤其將一部講述同性戀黑人男孩成長史的《月光男孩》選為大獎。2010 年的《拆彈部隊》勝《阿凡達》、2013 年《逃離德黑蘭》勝《少年派的奇幻漂流》、2014 年的《為奴十二年》勝《地心引力》均屬此類案例,細看對壘影片當中的政治格局,勝負早有定數

當然,有政治正確取勝的時候,也有與政治避嫌的時候,2011 年的《藝術傢》和 2014 年的《鳥人》分別獲得當屆最佳影片,可以看出這是奧斯卡傾向於藝術性的選擇,雖有藝術強光的時而閃爍,但奧斯卡歸根結底還是從美國學院派誕生的一項榮耀,讓它與美國人崇尚的美國精神剝離開來那絕不可能,所以看吧,盡管奧斯卡頒獎禮上懟天懟地懟總統,但政治正確仍然是他們的心向往之。

從女權到反俄

每一個獎項的背後都是一場政治

去年的韋恩斯坦事件之後,好萊塢女權運動又掀起另一波高潮,從社交網絡上的 MeToo 話題到 Time ’ s UP 運動,女性翻身已是大勢所趨。自金球獎上的黑禮服之後小娛還曾猜想奧斯卡會不會又是烏壓壓一片,今年禮服倒是有瞭顏色,但反性侵、反歧視、支持女權等行為也更濃墨重彩。

艾莉森 · 珍妮(《我,花樣女王》)拿到最佳女配後上臺第一句話就是:" 我拿獎全靠自己 ",暗諷瞭之前韋恩斯坦公關操作奧斯卡一事。等到弗蘭西斯 · 麥克多蒙德上臺拿最佳女主時,她更是將小金人放置腳邊,對著全場振臂高呼:" 如果可以的話,我想邀請所有獲得提名的女電影人和我一樣也站起來。梅爾,如果你先站起來,其他人都會站起來的。女演員們、女電影人、女制片人、女導演、女編劇、女攝影師、女作曲傢、女設計師等等,大傢都站起來吧!" 面對著觀眾席中陸續起立的女性,弗蘭西斯發出爽快而帶勁的大笑。不得不說,這一屆奧斯女主真是帥呆瞭!

除瞭女性的強勢表現,奧斯卡也明顯在為女性提供更多出口。本屆奧斯卡選擇影片中最出彩的是母親形象,有嚴厲的母親艾莉森 · 珍妮(《我,花樣女王》)、時而性格強硬時而溫柔似水的母親勞裡 · 梅特卡夫(《伯德小姐》)、也有彪悍勝似男性的母親弗蘭西斯 · 麥克多蒙德(《三款廣告牌》),之前有文章笑言這是三位 " 放在一塊能吵得天翻地覆的厲害媽媽 ",吵是表象,內在則是女權主義的凸顯,可見奧斯卡在選片時早就瞄到瞭這一處。

同時,女性名額也占據著重要獎項頒獎嘉賓的多數,最佳男主加裡 · 奧德曼從簡 · 方達和海倫 · 米倫手中接過獎杯、最佳女主由珍妮弗 · 勞倫斯和朱迪 · 福斯特頒發、最佳導演由艾瑪 · 斯通頒出,可見在今年重大獎項的頒發設計上,奧斯卡也是給足女性空間瞭。

此外,奧斯卡的政治正確也可謂滴水不漏,最佳外語片頒發給《普通女人》,影片講述瞭變性人瑪利娜拿起法律武器,捍衛自己作為女人的尊嚴和權利,說到底這又是一部女權主義影片,與該片同時入圍的還有《無愛可訴》《方形》以及《肉與靈》,許是《普通女人》當中女權 +LGBT 的政治意味更明顯,因而讓學院派的白老頭們積極地投出瞭手中的一票。在小娛采訪過程中,有看過以上全部影片的影評人表示:"《無愛可訴》和《方形》都是很不錯的片子,但可能《普通女人》更政治正確吧,所以它贏瞭。"

同樣飽受爭議的還有最佳動畫短片,本屆獲勝者為《親愛的籃球》,以動畫形式展現科比 · 佈萊恩特從一個小男孩逐漸成長為洛杉磯湖人隊超級巨星的傳奇歷程,也因為這個獎項,科比就這樣 " 不可思議 " 地站上瞭奧斯卡的領獎臺,相比其他或創新或精巧或夢幻或迷惘的短片來說,科比這個典型的美國符號自然贏面更大。

另外有趣的一點就是美國人對待俄羅斯的態度瞭,在一切的政治正確之後,最佳紀錄片這一選項也清晰表明瞭好萊塢反俄的態度,《伊卡洛斯》爆冷奪冠,打敗瞭此前的熱門《臉龐,村莊》,影片揭露的是俄羅斯體育史上最大的興奮劑醜聞,被稱為體育界的斯諾登。當奧斯卡殿堂上下歡慶為這部紀錄片喝彩時,想來俄羅斯人臉上掛滿瞭黑線吧,不過或許這才是讓美國人更開心的所在呢。

如此看來,本屆奧斯卡也可謂是目前政治最正確的一屆瞭吧,面面俱到的《水形物語》拿瞭大獎,而奧斯卡各個獎項的頒發也同樣面面俱到瞭,當然瞭,當所謂的政治色彩越來越濃厚,對於一眾看客而言也倍感越來越無趣,尤其是近年來的奧斯卡實在有跡可循,當奧斯卡早已成為一項可以被總結的規律,藝術帶不來驚喜,無趣也成為今年奧斯卡的另一大特征,甚至已經有不少人開始棄看奧斯卡瞭。

不過話說得再白一點,所謂奧斯卡,本來也是一場美國人的自嗨,於我們而言,終究是看看臺上臺下的戲罷瞭。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