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毀瞭我容忍日漫的能力

08-28

不要低估瞭 " 壞人 " 的下場,他們比你想象中過得好

繼真人版《銀魂》定檔 9 月 1 日,《刀劍神域:序列之爭》9 月 15 日外,一部打敗新海誠《你的名字》斬獲 2017" 東京動畫獎 " 和最佳編劇的治愈系《聲之形》強勢上線,定檔 9 月 8 日。

《聲之形》改編自同名漫畫,2014 年曾被選年度必讀漫畫 Top1。

動畫由京阿尼出品,這次彌補瞭劇情薄弱的缺點,整個作品很細膩,無論是畫風還是人物的心裡刻畫都是一流水準。

因霸凌和聽障為主題的救贖成長類動畫,獲得日本政府的大力支持,創下京都劇場版最高票房,總額達到瞭 23 億日元。

就連同行的星海城也忍不住出來安利點贊。

電影講述男主將也在小學時期帶頭欺負瞭一位有聽障的女主,女主被迫轉學。

首當其沖的將也成瞭大傢口誅筆伐的背鍋對象,致使他在同樣的霸凌環境下封閉瞭內心,心懷歉意,開始尋找贖罪和請求女主原諒的機會的故事。

在日本和中國看電影有個很大的區別是,日本電視電影通常是沒有日文字幕的(一些美國電影也沒有),不過電視可以通過遙控器調出來,這是專門給有聽力障礙的人設計的。

而《聲之形》本土上映前,曾宣傳,為方便聽力障礙的人士觀看電影將配有日語字幕。

但實際上,預告片和第一周上映根本沒有提供字幕,直到第二周才開始帶上字幕,每天隻有一場,第三周需不需要繼續,官方沒有一錘定音的結論。

一天一回,走過路過不要錯過

即使如此,官方的行為還是備受輿論的稱贊。

翻譯(下):明明已經有字幕的院場瞭,不能理解還有啥問題

3 月 24 日登陸臺灣,票房和口碑都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3 天臺北票房直逼 600 萬,在短時間內就突破瞭 2000 萬大關。

然而觀影傢長卻聯合在行政院國發會的《公共政策網絡參與平臺》發起反對《聲之形》在臺上映的活動,稱其實消費聽障電影,打出滾出臺灣的口號。

最終,這項提議沒有被通過。

電影總時長為 129 分鐘,大陸版閹割近 20 分鐘,筆者在這裡做一個大膽的推測,被刪減的片段大多是女主小學那段 " 欺凌 " 的經歷。

同時,我也能想象到他這個做法目的,無非是為瞭安撫國內患有同樣聽力障礙人士的心情,弱化 " 歧視欺辱 " 的戲劇沖突,側重表現男女主之間的愛情。

因為朋友和一些奉其為 " 神作 " 的文章推介,去拜讀瞭這部講述 " 校園欺凌 " 和為 " 聽障人士 " 立意的作品。

先從人物說起,全程劇透。

男主將也原本隻是班上的小打小鬧的調皮孩子,這一天,班裡轉來一個患有表達障礙和聽覺障礙的女主硝子。

因為她的到來,大傢要跟著一起學手語, 大合唱跑調錯過瞭獎杯,上課進度延遲,同學間逐漸有瞭嫌隙。

將也打算修正 " 這個錯誤 ",帶頭欺負這個語言不通破壞和睦的異端分子——硝子,實施一切小孩子能想到為達 " 有趣 " 而捉弄的手段。

包括弄壞瞭她八隻價值共 170 萬日元(約 10 萬人民幣)的助聽器。

因為霸凌事件,他也被孤立,再沒有人願意與他交流,將也看透瞭他們偽善的面孔,內心給他們都畫上瞭 ×。

面對一個沒有立身之處的世界他已經毫不留戀,接下來目標是賺夠 10 萬塊,學會手語向硝子道歉,然後自殺。

內心自的卑西宮硝子把所有的錯誤和怨恨歸於自身缺陷,所以她用來交流的本本上寫滿瞭 " 謝謝 " 和 " 對不起 "。

我聽不見

臉上總是掛滿瞭笑容,在她的意識裡,將也欺負自己,那一定是因為她有什麼地方做的不好。

將也被欺負,要默默地守護他。

將也與朋友有矛盾,一定是因為自己, 她的 " 消失 " 就能解決問題。

也有人說,這部漫畫應該叫《西宮,你為什麼不生氣》。

女主就是這麼聖母地有點抖 m 的小天使,甚至帶著點斯德哥爾摩綜合癥的嫌疑。

用瞭自己人生的 1/2 時間在道歉,最後隻等到瞭男主一個人的 " 對不起 "。

用生命厭惡女主的植野,用實踐檢驗自己的真理正確的路上一路狂奔。這個人物爭議性很大,招黑體質,有人說能理解,有人說像 " 異形 "。

用一句話來概括她就是,莫名其妙的愛和無緣無故的恨。

她喜歡男主的原因是一次運動會上撞到瞭她。

她討厭女主,或許是因為她的行為破壞瞭隊形,或許是因為她引起瞭將也的興趣。

當將也開始凌辱硝子的時候,她的討厭便成為瞭一種 " 名正言順 "。

然而她的愛並不如想象中的堅韌。東窗事發,第一個跳出來指認將也的人是她。

原著裡她一共對硝子動手兩次:兩人在霸凌事件之後第一次見面;將也為瞭救自殺硝子受傷進院。

理由是:

為什麼非要我們來理解你,你不能理解我們呢。

自己不反抗,仗著自己是弱者,博取大人的同情來對抗我們的霸凌什麼的真是太卑鄙瞭。

用 " 對不起 " 來逃避真正的交流,是一種為自保而選擇偷懶的行為。

雖然我也欺負瞭你,也討厭你,但你無形之中也給我們帶去瞭傷害,扯平瞭。

如果你想自殺,我就要用暴力讓你知道生命誠可貴?用巴掌讓你知道反抗的重要性?

你確定這不是慫恿自殺?

哦豁?!瓜娃子操作也是騷地很。

前後兩句仍然站在 " 施暴者 " 的傲慢姿態,值得品味。

第二句的歪理和你窮肯定是因為太懶不夠努力," 何不食肉糜?" 是一個道理,咋一聽,感覺是這麼回事,但考慮到實際情況,就知道,這種人不僅無知,還壞。

另外,嘴賤和性格直爽要分開,邏輯不嚴謹不會說話不是你的錯,但你不能褒詞貶用。

這相當於我傷害瞭你,還要給一錘子,可是這一錘子的反作用力把我的手擦紅瞭,我便開始怨恨你,為什麼不躲開,這樣我就不會受傷?

就算是實力懸殊也是我們小孩子的世界,找外援開外掛就是你的不對。

第三句錯在說話的人是加害者,植野是所有人中最沒有資格說這句話的人(最適合的人選應該是唯一一個願意善意相待的佐原)。

實際證明,就算硝子敞開瞭心扉跟她說話,她也是不屑冷靜下來聆聽的。

發現女兒正在遭受暴力,硝子母親回瞭植野一巴掌。

植野也不甘示弱,母女一起打。

大概是想打出一個虎虎生風?打出個勇冠三軍,獨步天下,武林至尊?

這裡不談三觀正不正的問題,你打瞭人,又打瞭她媽就是不對。

什麼叫做和解,就是不止要打回去,也要讓她媽打你媽,順便虛心 " 請教 " 一下你媽到底應該怎麼管教孩子,這才叫做 " 扯平 ",平等瞭再來談和解,一碼歸一碼,別偷梁換柱。

說到底這是她的一種心理自我保護機制。

為瞭緩解內心的罪惡感,需要找一個東西來寄托怨恨,平衡自己。

話說回來,這算是哪門子的成長?到最後植野都是一個憑借喜好和將自己立於一個有利的地位,從而得到解脫的巨嬰。

並不是所有的錯誤都值得被原諒,植野是不在意能否取得受害者的原諒,而川井是根本不覺得自己有錯。

風向走,我也走的川井,屁股永遠坐在輿論導向的一邊,精神支柱是相信自己長得可愛,頗有點阿 Q 精神在裡面。

表面上接納生理缺陷的硝子,實際上跟著植野一起嘲笑她。

見風使舵甩鍋時期,全身都是戲。

扮演幼年時代將也的聲優松岡茉優談到過:" 川井像是誕生之初就如同修女一樣的角色。" 她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會說謊,是一個非常純粹的孩子,同樣也是一個需要多加保護的女生。

最後更是以溫柔和理解的模樣硝子,強行灌灑人生真諦,完成救贖。

當然,在此之前,流程還是要走的,先給女主刮個嘴巴子,簡單點,談話的方式簡單點。

助紂為虐的班主任,所有的不作為和默許都能成為他教育別人的理由。

什麼是原諒?要受害者自己覺得釋懷,才是原諒。

他們最後真的相互理解瞭嗎?其實並沒有,但是罪惡感消失瞭。暴力和解強制 Happy Ending 說不好聽點就是單向強奸,問故事結局是否幸福和問當事人有沒有享受到一樣,你隻會相信你想象中的模樣。

寫到這,相信會有人說我是帶著情緒寫的,其實不然,我是帶著電鋸寫的。

看完漫畫後朋友問我哭沒哭。

我說等我抽完這根煙的,回過頭他還在問我感不感動。

我說我手裡拿著鋸,不敢動。

說實話,從頭到尾隻有男主一個人真心實意地為救贖付出瞭代價,做出瞭努力,說出瞭 " 對不起 "。而後來同樣變成受害者的男主,得到則是朋友 " 情非得已 " 的自白。

它到底想讓我感動啥呢?我不明白到底哪裡能打動我呢?

友情(隻有男主和小胖還算讓人信服)?愛情(據我所知,加害者與受害者之間最常見的愛情是 SM)?

還是認識和體會到聽障人士有多不容易?實際上,這種感動太淺薄太廉價,人傢根本就不需要你來 " 體會不易 "。

他們需要的是實際行動上地被 " 正視 ",而我看到隻是表面上的政治正確。

導演山田在接受采訪時,強調本作的主題並不是 " 欺凌 ",不能簡單地把欺凌的一方視作是 " 惡 ",這是一部關於成長和希望的作品。

" 電影想講述的東西,其實是每個角色都有著不得不去面對的處境與煩惱,但他們並沒有選擇逃避而是直面問題尋找解決辦法。"

如果對這樣的 " 方法 " 抱有異議也沒有關系," 或許正是在日本這片土地上,大傢才能接受這樣的風格。"

翻譯過來就是,生而為人都不容易,如果實在不能理解他們,那可能是因為你不是日本人。

這部動畫收割瞭本土一大幫動畫獎,為瞭防止校園欺凌和自殺,普及殘障人士的知識,政府還將《聲之形》在日本全國教學機構推廣。

我不得不承認,《聲之形》之所以富有感染力,就是源自於它對現實霸凌結果真實的刻畫。

惡有惡報不僅現實中不給你報,漫畫也不會讓你現世報,目的就是要教育你成長,讓你別那麼傻白甜,社會就是這麼殘酷復雜。

頭疼,也好想靠誰媽。

無處安放的憤怒,無所遁形的無奈感大概是這個作品最深的主題,刪減掉這些片段真的能變成一個美好的 " 治愈系 " 類青春愛情故事嗎?

愛為何物?直教人一葉障目。

精彩圖片
文章評論 相關閱讀
© 2016 看看新聞 http://www.kankannews.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