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等等。
《黑豹(Black Panther)》終於來瞭。
它的數據真是厲害到嚇死人:
漫威電影宇宙最快突破 4 億美元的作品。
超級英雄電影歷史預售票房最高。
黑人導演電影票房最高。
上映四日票房竟然沖到瞭歷史第二,僅次於《星戰 7》同期。
口碑更是逆天:
Metascore 88 分,有史以來評分最高的漫威電影。
爛番茄 97%,一樣也是歷史最高分的漫威電影。
《滾石》雜志封面:
《黑豹》帶來的黑人流行文化全面革新!
NBA 小皇帝詹姆斯:
《黑豹》是我看過的最偉大電影之一,在當下的時間和地點,在我們所處的社會形態之中,我認為它的上映時機非常完美。
連名導諾蘭都誇:《黑豹》將入圍奧斯卡最佳電影,史無前例。
帶著這快爆炸的期待,Sir 昨晚第一時間影院朝聖。
出來後,和表妹、肉叔面面相覷。
隻能說,北美記者 @小皮球 這篇超前影評,我們贊同每一個字。
文 | 小皮球
Sir 電影獨傢專稿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開門見山,《黑豹》當不起漫威最佳。
在我心中,漫威第一檔是《鋼鐵俠 1》《美隊 2》《銀河護衛隊 1》《復聯 1》……
最次檔是《鋼鐵俠 2》《蟻人》《雷神》系列等 ……
《黑豹》處於中間地帶。
它繼承漫威電影的傳統優點,場面華麗、動作精彩,也部分彌補瞭反派單薄的短板。
但故事、主題,都沒有質的飛躍。
這到底是一部什麼樣的電影?
我起個頭,不劇透。
黑豹這個角色大傢很熟悉瞭,在《美國隊長 3:內戰》簡潔有力地交代過他的故事:
父親炸死,接過衣缽。
追擊兇手,參與內戰。
一戰成名,圈粉無數。
《黑豹》故事緊接《內戰》,失去父親的黑豹,要回國繼承王位。
他的老傢,就是地球上最神秘又最發達的國傢——瓦坎達。
一個標準的世外桃源。
表面上,瓦坎達貧窮疾苦,以農業為生,妥妥第三世界國傢。
事實上,瓦坎達科技先進,軍事強大,醫療發達。
它如此牛逼,除瞭 1% 的實力,更多的,是 99% 運氣。
古時,一顆富含振金(Vibranium)的隕石降落,讓瓦坎達成為一個巨大的振金礦地。
振金有多珍貴?
美國隊長的無敵盾牌就是靠軍方僅有的振金合成。
隻有 " 瓦坎達之王 " 黑豹的爪子可以讓美隊的盾牌出現劃痕——因為黑豹全身戰服都是振金制成。
除此,黑豹繼承人還可以進食一塊心形藥草,讓感官和物理特性得到大幅增強,從而獲得超於常人的速度、力量、耐力、敏銳度。
簡單說,黑豹就是鋼鐵俠 + 美隊合體升級版。
一個據說(振金)資源價值超過 GDP 總和的國傢;一個集齊高科技、超能力、神地位的頂級英雄。
這麼大的蛋糕、這麼好的工作,沒人眼紅嗎?
怎麼可能。
一個叫埃裡克的神秘人物出現瞭。
他的過去,與瓦坎達有著捋不清的恩怨。
悲慘身世在他心裡種下一個寧死使命:改朝換代。
誰才是最後的王者,哪才是瓦坎達的未來 ……
看到這,相信不少毒飯會忍不住猜測,這不就是非洲版《王子復仇記》和真人版《獅子王》嗎?
你猜得沒錯。
這也正是我們對《黑豹》最大失望——
故事陳舊。
因為需要最大范圍地應付盡可能多的全球觀眾,超級英雄的故事,已經到頭瞭。
它能且隻能選擇最經典(也最安全)的敘事。
一個 " 弒父 " 情節,單單去年,就有《銀護 2》《雷神 3》《蜘蛛俠:英雄歸來》(弒嶽父)不約而同地看上。
同樣道理,《黑豹》的主線故事也不可能新鮮。
更失望的是場面。
過去的漫威電影,預告片展示的大都隻是冰山一角,更多精彩存於正片。
但這次《黑豹》,幾款預告就已把影片最精彩鏡頭兜個底朝天。
炸裂飛車 360° 轉體;遠程 VR 操控科技;連最後大戰,也急於曝光。
更多的細節就不一一列舉。
預告看得越細,電影越無趣。
簡單概括,這是一部沒有大失誤,卻也提供不瞭任何驚喜的 6 分電影。
那為什麼海外票房、口碑都一路堅挺。
一組簡單的對比數字。
最近三部單人超級英雄觀眾分佈:
《雷神 3》《神奇女俠》的黑人觀眾分別為 16%、15%。
而《黑豹》——
黑人觀眾占比高達 37%,不僅是同行的兩倍以上,更首次超過白人觀眾。
這種看片隊伍到處可見:
(Sir 昨晚看的首映也第一次看見不少黑兄弟)
《黑豹》於黑人,幾乎有著 " 創世紀 " 的意義。
太多第一次。
第一位黑人超級英雄——黑豹,出現於 1966 年《神奇四俠》第 52 期。
第一部黑人為主角的漫畫英雄電影。
第一部大制作、大投入的黑人文化電影。
更重要的是,它打破瞭大多數影視作品中,黑人總和黑幫、毒販、劫匪和流浪漢聯系在一起的刻板形象。
在《黑豹》,黑人不再是暴力、粗魯、貧窮和懶惰的代名詞。
相反,他們擁有最先進的科技,最強大的軍事武器,最安穩的社會制度,最優越的生活方式。
他們,站在世界之巔。
這是黑人的世外桃源,更是他們的理想國。
這種思潮的抬頭,也與近年整個美國在反性侵、反男權、反種族歧視運動愈演愈兇互為呼應。
它通過對一直被壓制的某種理念的火上澆油,制造出一場集體無意識的狂歡。
即將上映的《復聯 3》
這也是《黑豹》的政治正確被批的原因。
不是 " 政治正確 " 讓人反感,是 " 投機 " 的政治正確讓人抵觸。
這種情節,對我們來說,是不是似曾相識?
是的,《戰狼 2》。
好巧不巧,兩部電影不少設置也如出一轍。
比如都有一個高大威猛,無堅不摧,受人愛戴的主角,比如都有一段犯我者雖遠必誅的情節。比如,那種彌漫在細枝末節,強弱不一但清晰可見的民族主義情緒。
別誤會,我並不認為《黑豹》就是美國版《戰狼》。
單提一點——
兩者都在輸出一種強者形象,但相比後者把幾十年內踢館暴打老外的英雄主義大場面化,《黑豹》的英雄主義顯然更文明。
整部電影一直在問——
到底是要故步自封享受繁榮安定,還是走出世界暴露自己於危機之中。
好,走出世界,那方式呢——
到底是以暴震眾,還是以善濟眾?
60 多年前,兩位偉大的黑人領袖其實早已提過這兩種截然不同的抗爭方式:
馬丁 · 路德 · 金的 " 非暴力抗爭 " 和馬爾科姆 · 艾克斯 " 暴力革命 "。
應該如何去面對外界,如何其他族群相處,如何肩負起對於整個世界的責任。
是抗爭還是包容,是脅迫還是善待,是暴力還是文明。
這才是《黑豹》的核心。
這才是我們與好萊塢真正的差距。
當然,這種先進的理念,並不足以讓《黑豹》躋身一流的電影,甚至一流的商業電影。
整部電影還是像一個邊邊角角都打磨得精致、順滑的器物。
唯獨不是活物。
怎麼理解?
還是那個點,英雄主義。
什麼是有感染力的英雄主義?
有感染的英雄主義,不是響亮的 ** 口號,不是刺激的殺人快感,是依次漸升、左右為難的人性音量。
典型的,《TAXI 司機》那三分鐘。
好不容易逃出光州的萬燮(宋康昊 飾),一番舉棋不定,痛哭流涕後,邊喊著 " 女兒對不起,對不起女兒 ",邊調頭。
他知道自由是什麼?他不知道。
他懂主義嗎?他也不懂。
他隻是不能再假裝看不見,一班班手無寸鐵的平民被扣上 " 暴徒 "" 叛國 " 的帽子,毆打之、槍殺之、 污蔑之。
在這一刻,我們看到一個普通的小人物,被逼到死角後迸裂而出的耀眼的人性光芒。
在這一刻,他就是英雄。
有沒有更英雄的行為?
有。
借影評人 @梅雪風 老師的話說,當他(宋康昊)知道去瞭,還是無補於事,甚至喪命,但依然選擇去。
這麼多年,好萊塢一直在為超級英雄註入人性,但除瞭少數成功案例,目光所及的,還是把套路打磨得夠大、夠酷、夠豪的假把式。
——唯獨不見一個如上的揪心時刻。
而我們呢?
是不是雖遠必追?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