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 8 月份結束,暑期檔也即將告一段落,內地院線將迎來的下一個檔期就是十一國慶檔瞭。
今年的國慶檔也如同往年一樣擁擠,相信屆時又會看到一場影片間的激烈廝殺。
而一眾影片中最令我期待的,就是馮小剛新作《芳華》。去年本應直面國慶檔的《我不是潘金蓮》,因故調整檔期,反而燒燙瞭十一月的電影市場。一年後的《芳華》,成為馮導再次征戰國慶檔的作品,可謂重任在肩。
如果說馮導選擇拍攝一段,青春懵懂交織情欲的愛情故事,已然吊足瞭我的胃口。當得知《芳華》將鏡頭對準的是,對越自衛反擊戰中文藝兵的愛恨生活時,你一定想和我一起,探訪那個被塗抹瞭迷彩的神秘時代。
回看 1998 年,邁入不惑之年的馮小剛靠一部《甲方乙方》開啟瞭中國內地賀歲片市場,其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他都被認為是內地最頂級的喜劇大師,但他並未滿足於此。
近些年,馮小剛涉獵的題材愈發嚴肅、厚重,尺度也愈發大膽,同時還開始尋找電影語言上的創新與突破。
在很多曾經的藝術大傢紛紛向金錢勢力低頭的當下,馮小剛堪稱一股清流。
在我看來,馮導的作品充滿著對社會的反思和對人情的揣摩,這點是從未改變的,隻不過如今的他不再局限於喜劇,更願意去講述一些別人不敢碰的塵封時代與故事。
繼《我不是潘金蓮》觸及上訪題材後,馮小剛的《芳華》這次將鏡頭對準瞭文工團和對越自衛反擊戰,講述的是那個正在被人遺忘的特殊時代中的戰爭、青春、性萌動。
“愛情”是《芳華》最為突出的元素,也是馮小剛作品中長久以來都在探討和描繪的重要議題。
馮小剛手中的兩性關系總是復雜的,在他的影片中愛情展現的成熟、細膩、真實,角色之間的化學反應微妙精巧,浪漫的表達方式從不是海誓山盟,歸於眼神、臺詞的細節互動,讓觀眾看在眼裡,心隨之被撩撥起。
《甲方乙方》中葛優飾演的姚遠和劉蓓飾演的周北雁之間的愛情成型,是一種從精神共振的友誼逐漸向陪伴終生的愛意邁進的過程,循序漸進不疾不徐,情感在調笑和曖昧間升華。
這樣的愛情關系是許多現實中男女情感的真實寫照,從好感到相愛,如溪流逐漸匯聚般順暢自然。
到瞭《手機》中,馮小剛就如同把人們的生活搬到瞭銀幕上,討論的是現代社會中的婚姻、出軌、愛與欲等復雜的兩性關系。
影片裡葛優飾演的男主角在前妻、女友、情婦三人間迂回作戰,東躲西藏,宛若地下黨,到頭來吃鍋望盆的他落瞭個一無所有,發人深省,值得借鑒。
在《非誠勿擾》系列中,剛好到瞭知天命年紀的馮小剛,將自己對社會中愛情的理解和感悟都放在瞭影片之中,到瞭第二部,更是將愛情、親情、友情都講瞭個遍。
《非誠勿擾》裡的葛優與舒淇展現的大概是人到中年後對於理想愛情的想象,純粹的愛與恨,除瞭情感不摻雜其他元素。片中人物活的明白、自在的狀態,大概是現實中大多數人都在追尋的,馮小剛給我們擺在瞭眼前。
馮小剛影片中最打動我的愛情關系出自《天下無賊》當中,劉德華與劉若英這對雌雄大盜詮釋瞭什麼叫用生命去相愛,但他們之間的愛意表達仍然是內斂的,將相依為命,生死相托詮釋的並不誇張,反而更加令人動容。
我至今忘不掉,片尾挺著大肚子的劉若英,一面狼吞虎咽的吃著烤鴨,一面泣不成聲的場景。
巧的是,在 8 月 23 號舉辦的《芳華》“談情說愛”發佈會中,馮導說到自己曾經的作品中最喜歡的愛情關系時,說的正是《天下無賊》。
“我喜歡《天下無賊》裡劉德華、劉若英演繹的愛情關系,他們對人性弱點認識得很透,對於愛情他們沒有蒙上一層糖衣,反而讓兩人有瞭生死與共的關系。”
當馮小剛談論到《芳華》中的愛情時則表示,影片拍的就是屬於自己青春年代的愛情。
“在《芳華》所描述的那個年代,談一次戀愛很費勁,可能談戀愛半年才能發展到拉手的程度。不像現在,手機上約個炮什麼的 …… 那個年代是一種慢的情感的發酵,非常有美感。”
這是馮小剛第一次拍攝有關青春的愛情故事,但《芳華》所講述的並非小情小愛,而是在時代洪流中難以自控的人物命運。
用馮導自己的話說,《芳華》“有歌舞、有愛情、有戰爭,有命運的跌宕,有大時代的寬度、廣度”。
影片通過文工團女兵蕭穗子的視角,講述瞭有“活雷鋒”之稱的善良質樸士兵劉峰(黃軒飾),與林丁丁、何小萍等女兵間的情感糾葛。
何小萍剛剛從農村來到軍隊文工團,被林丁丁等“老人”排擠,幸得樂於助人的劉峰幫助,也因此漸漸對他暗生情愫。
劉峰因為人格魅力而被眾人視為偶像,但卻因為向自己喜歡公認“女神”林丁丁表白而被組織問詢,被指責作風不正。
從影片新放出的“偶像”版預告,我們可以一窺《芳華》中復雜而激烈的情感糾纏 N 角關系。
《芳華》中的愛情是獨屬於那個特殊時代的,正如馮導所說有著慢節奏的美感和真心真情。
幾位主角在片中正值青春芳華,荷爾蒙旺盛,情竇初開,在文工團這樣充滿著肉體之美的地方,內心迸發出愛慕的小花,是人最基本也最正常的情感。
然而,在那個年代,這種正常的情欲卻被無限的壓制和妖魔化,仿佛世間最不可觸碰的東西。
當然,在這樣的情形之下,愛情更顯得彌足珍貴。可就是簡簡單單的愛,卻能毀掉人的一生。
情愛中無智者,散發著青春芬芳的愛情更是如此。
馮小剛自己就曾有過文工團的生活經歷,《芳華》的編劇嚴歌苓亦是如此,影片所講述的正是他們真實而美好的青春印象。
當有人問及黃軒飾演的劉峰是否是以馮小剛自己為原型時,他一面否認一面調侃:“我當年在文工團是負責畫佈景的,隻能遠遠看著文工團的女孩,沒有劉峰那麼幸運。所以我拍《芳華》就是要把那段青春找補回來。”
可見,在《芳華》之中,我們又能看到不少馮小剛對於愛情的獨傢理解與感悟,如同他此前的不少成功作品一樣。
除去帶有時代美感的青春情愛之外,《芳華》還用大力氣展現瞭戰爭的慘烈殘酷。
馮小剛當年的一部《集結號》,絕對稱得上華語電影史上少有的戰爭片佳作,而在《芳華》之中,他再次挑戰瞭更高難度的戰爭戲。
《集結號》
片中有一場前所未有的 6 分鐘長鏡頭戰爭戲,光這一處長鏡頭就投入瞭 700 萬人民幣,不僅昂貴且拍攝難度極高。
“從戰爭第一槍到結束隻用瞭一個鏡頭,這個難度在《拯救大兵瑞恩》《血戰鋼鋸嶺》等戰爭片中都沒有出現過,應該是全世界我們看過的所有戰爭片中的首例。”
這樣一個穿梭在爆破中的跟拍長鏡,拍攝時哪怕有一個演員或者攝影師邁錯一步,滿盤皆輸不說,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在《我不是潘金蓮》中馮小剛挑戰圓形畫幅,到瞭《芳華》又用一個長鏡頭展現瞭全片最高潮的慘烈戰爭場面,這是對買票進場的觀眾的尊重,同時也是一個創作者和藝術傢對自己的尊重。
馮小剛說《芳華》是拍給年輕人看的,一方面向我們呈現著那個已經逝去的文工團時代中青春、情欲、愛戀,一方面又將鮮少被提及的對越自衛反擊戰搬上銀幕,
讓我們這些從未經歷過戰爭年代的年輕人,感受一把歷史的波瀾壯闊。